查看原文
其他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

河北(邯郸)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全国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Ⅱ(内蒙吉林宁夏新疆甘肃西藏辽宁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全国Ⅲ(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19年全国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2018年高考全国卷1及解析


2020-2021石家庄二中教育集团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百校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武安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沧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11月沧州一中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2020-2021河北定州市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明代通俗小说通过其建构、传递的文化知识,凭借其通俗化、故事化、传奇化、趣味化等艺术吸引力,借助商业化的刊印、翻刻、贩运、租赁、传抄对它的推广,以及民间说唱、戏文等对它的改编与搬演等,对明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广的影响。

首先,明代通俗小说通过民间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有效地推动了明代社会文化的层间互动。古代的历史文化典籍,因“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一度被社会中上层垄断,因而“不通乎众人”。现在它们却被下层文人整合、演绎,转化成了适应社会大众阅读需求的通俗小说。与此同时,那些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文化知识也在被通俗小说编创者汲取、整合与改造后,成为通俗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原本阻隔难通的文人士大夫文化与民间大众文化,便借助通俗小说这一载体实现了层间互动,呈现出文人知识与民间知识共生、主流文化与民间意识交融的文本样态。如历史演义小说就是史书记述与民间讲史交融互补的产物,神魔小说则多半是杂取宗教典籍与民间传说融汇而成的,公案小说也是杂抄法家的诉讼文书、前代笔记传奇中的公案故事、公案类的小说话本、公案类的说唱词话等编纂成集的。这些通俗小说的编创者,在建构这些取自官方和民间的文化知识时,由于更多地考虑民间受众的需要,有意识地采用了民间“说书人” 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传播,因而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

其次,明代通俗小说通过书面语言叙事,使民众得以突破地域、方言的限制,在阅读、共享其建构的文化知识体系时,形成了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历史演义小说通过对历代兴废征战的叙述,就把过去乃至数个世纪以前的历史人物故事传输给现在和未来的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获得了统一的载体,从而保证了具有延续性的历史想象,因此历史演义和大传统文化一起构建了汉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诚如章炳麟所言,因为有了历史演义,才“使田家孺子知有秦汉至今帝王师相之业;不然,则中夏齐民之不知故国,将与印度同列。然则演事者虽多稗传,而存古之功亦大矣”,而且历史演义还能达到“国家种族之事,闻者愈多,则兴起者愈广”的社会效果。

另外,明代通俗小说对明代社会文化变迁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它推动了明代社会文化的层间互动,促进了雅俗文化的交融、互补与发展;另一方面,它还为晚明文化与社会的变革培植了较深厚的民间基础。有学者曾以“三言”“二拍”为例,从文化史的角度,指出它们所描绘的市民形象、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的异动、城乡经济状貌,以及中世纪婚恋模式的突破等,真切地反映了明代历史性的社会文化变迁。

(摘编自纪德君《明代通俗小说对民间知识体系的建构及影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历史文化典籍因其“不通乎众人”的文体特征,一度为当时的社会中上层所垄断。

B. 神魔小说打破了文人士大夫文化与民间大众文化的阻隔, 杂取宗教典籍与民间传说融汇而成。

C. 通过阅读以书面语言叙事的明代通俗小说,民众突破了地域、方言的限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D. 明代通俗小说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层间互动,进而为晚明文化与社会的变革培植了民间基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代通俗小说通过民间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和书面语言叙事,对明代社会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B. 文中章炳麟的言论,阐述了历史演义大多依据正史,在延续传统、传承文化方面功劳很大。

C. 文人士大夫文化与民间大众文化曾阻隔难通,这是文章论述明代通俗小说推动层间互动的前提。

D. 文章论述“三言”“二拍”的文化史内涵,为明代通俗小说促进明代社会文化变迁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明代通俗小说缺少商业化的推广或民间艺术的搬演,就可能削弱它对明代社会的影响力。

B. 如果不借助通俗小说这一载体,就无法呈现出文人知识与民间知识共生、主流文化与民间意识交融的文本样态。

C. 为了更多地满足民间受众的需要,在通俗小说创作过程中, 还应该考虑到民间受众的文化接受能力。

D. 普通百姓在阅读“三言”“二拍”这一类的小说时,容易受到小说中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的影响。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的和筛选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A项,“古代的历史文化典籍因其 ‘不通乎众人’ 的文体特征,一度为当时的社会中上层所垄断”错,原文“因‘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一度被社会中上层垄断,因而‘不通乎众人’”,可知一度被社会中上层垄断,因而“不通乎众人”,选项因果颠倒。

B项,“杂取宗教典籍与民间传说融汇而成”错,原文“多半是杂取宗教典籍与间传说融汇而成的”,可知说的是多半是杂取,选项范围扩大。

D项,“进而”错,原文“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它推动了明代社会文化的层间互动,促进了雅俗文化的交融、互补与发展;另一方面,它还为晚明文化与社会的变革培植了较深厚的民间基础”,可知“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层间互动”与“为晚明文化与社会的变革培植了民间基础”是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选项关系错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B项,“依据正史”错。原文“诚如章炳麟所言,因为有了历史演义,才‘使田家孺子知有秦汉至今帝王师相之业;不然,则中夏齐民之不知故国,将与印度同列。然则演事者虽多稗传,而存古之功亦大矣’”,“然则演事者虽多稗传,而存古之功亦大矣”中“稗传”,是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可知并非大多依据正史。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B项,“如果不借助通俗小说这一载体,就无法呈现出文人知识与民间知识共生、主流文化与民间意识交融的文本样态”错,原文“那些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文化知识也在被通俗小说编创者汲取、整合与改造后,成为通俗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原本阻隔难通的文人士大夫文化与民间大众文化,便借助通俗小说这一载体实现了层间互动,呈现出文人知识与民间知识共生、主流文化与民间意识交融的文本样态”,可知只是说借助通俗小说这一载体,呈现出文人知识与民间知识共生、主流文化与民间意识交融的文本样态,并未提及不借助通俗小说这一载体,就无法呈现就无法呈现出文人知识与民间知识共生、主流文化与民间意识交融的文本样态,选项说法绝对。

故选B。

【点睛】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加拿大艾伯塔省当地时间5月1日突发森林火灾。连日来,受高温和大风影响,火灾愈燃愈烈,不断失控,演变成艾伯塔省史上最为严重的火灾,石油重镇麦克默里堡几乎彻底被毁,8 万多名居民被迫撤离。截至5月16日,这场森林大火仍未熄灭,烧毁林区面积已超过2400平方公里。据媒体报道,为扑救这场森林火灾,艾伯塔省已出动100多架直升机、26架灭火飞机、150多件重型灭火装备。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获得的数字显示,如果我国发生这样的森林大火,全国可调动的、能用于航空直接灭火的航空器只有30多架。鲜明的数字对比显示了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摘编自《中国森林防火做好迎接大火的准备了吗?》)

材料二:

2009-2016年我国森林航空护林动态图



材料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森林防护设备也大量地运用到实际的森林保护当中,飞机防护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我国目前的航空护林还有很多问题。

外国用于护林防火的飞机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但是我国却只有40架;有的国家由政府财政补助扑救森林火灾支出的飞行费,而我国则全由林业部门承担,这个规定也在无形当中限制了使用飞机的数量。此外,我国现在航护用的飞机是由民航局临时租用的,不以护林为主,也缺少以防火为主的专业航护队伍,机组人员只负责驾驶飞行,需要另外安排人员担任观察员、空中施药灭火员,这样就很难达到航护应有的目的——侦察火情和灭火。

航空护林是森林防火中的一个手段,应当在地方防火中心(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这是由我国的“护林防火区域领导负责”所决定的。而现在的航空护林,却由上级条条管理,航护飞机的使用由航站支配,这种体制就使防护手段同防护责任脱节,必然会引起诸多不便和矛盾。曾经就发生过由于指挥不当,两架直升机进入同一火灾事故地的事件,而且此时火灾事故已经基本被地面人员处理,这就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损失。

(摘编自《对于我国目前航空护林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材料四:

澳大利亚根据各自职能的不同,对航空护林人员进行了角色划分:一类是航护机组人员,另一类是地勤人员。每种角色都有相应的培训内容,而且澳洲执行统一的培训标准,以利于今后跨州、跨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在培训结束后,还要经过严格的实地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为保障飞行安全,机组人员要接受航护培训,严格执行航护飞行条例,服从空中扑火指挥官的指挥。同时,地勤人员要在基地指挥官的指挥下,做好地面保障,确保地空通讯配合的协调一致。

澳大利亚航空护林基地多建在国家公园和森林火灾频发地区,基地配备了有关调度、通讯、气象、化学灭火、贮水等方面的设施设备,以满足航护作业的需要。地勤人员配合基地指挥官,完成化学药剂(如阻火剂、泡沫等)的混合、搅拌与装机、吊桶加水、物资的搬运等多项工作。同时,澳大利亚还在地势平坦的林区建立了许多简易机场和野外停机坪,并配备了简易的航护设备。

(摘编自《借鉴澳大利亚航护成功经验,完善我国航护管理机制》)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森林总航护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大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航空护林作用 日益突出。

B. 我国森林航护飞机飞行时间与租用的飞机架次并无显著关联,2016年两者比往年都有大幅增加。

C. 我国航空护林租用的各类飞机架次由2009年的144架次增加到2016年的438架次,增长了2倍多。

D. 2009年至2016年,我国森林航护飞机年度飞行时间总量出现过两次负增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我国发生类似艾伯塔省的森林火灾,以我们现有的救援设备,损失将更为惨重。

B. 加强以防火为主的专业航护队伍建设,是有效提升我国的航空护林能力的重要举措。

C. 为满足航护作业需要, 澳大利亚将航空护林基地建在了国家公园和森林火灾频发地区。

D. 澳洲对航空护林人员开设统一的培训内容,以利于今后跨州、跨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6.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提升我国的航空护林能力。

【答案】4. D    5. B    

6. 政府应加大对航护设施的投入,保证航护事业的发展。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航护政策,对航空护林相关体制进行改革。对航护飞行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我国航护队伍的专业素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和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D项,“飞行时间总量出现过两次负增长”错,出现两次负增长的是租用飞机架次,飞行时间在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连续出现负增长。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找出文本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对照,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内容有矛盾的必有一项错误,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已然与或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A项,“损失将更为惨重”错,原文主“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获得的数字显示,如果我国发生这样的森林大火,全国可调动的、能用于航空直接灭火的航空器只有30多架。鲜明的数字对比显示了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可知说的是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并未提及损失将更为惨重,选项无中生有。

C项,“澳大利亚将航空护林基地建在了国家公园和森林火灾频发地区”错。原文是“多建在国家公园和森林火灾频发地区”,可知说的是大多数情况,并非全部,选项扩大范围。

D项,“澳洲对航空护林人员开设统一的培训内容”错,原文“每种角色都有相应的培训内容,而且澳洲执行统一的培训标准”,可知是有相应的培训内容,执行统一的培训标准,并非开设统一的培训内容。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原文“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获得的数字显示,如果我国发生这样的森林大火,全国可调动的、能用于航空直接灭火的航空器只有30多架。鲜明的数字对比显示了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外国用于护林防火的飞机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但是我国却只有40架”,可概括出“政府应加大对航护设施的投入,保证航护事业的发展”;原文“有的国家由政府财政补助扑救森林火灾支出的飞行费,而我国则全由林业部门承担,这个规定也在无形当中限制了使用飞机的数量”“航空护林是森林防火中的一个手段,应当在地方防火中心(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 作。这是由我国的‘护林防火区域领导负责’所决定的。而现在的航空护林,却由上级条条管理,航护飞机的使用由航站支配,这种体制就使防护手段同防护责任脱节,必然会引起诸多不便和矛盾”,可概括出“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航护政策,对航空护林相关体制进行改革”;原文“在培训结束后,还要经过严格的实地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为保障飞行安全,机组人员要接受航护培训,严格执行航护飞行条例,服从空中扑火指挥官的指挥。同时,地勤人员要在基地指挥官的指挥下,做好地面保障,确保地空通讯配合的协调一致”,可概括出“对航护飞行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我国航护队伍的专业素质”。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血脉之河的上游

李登建

在我试图破译家族的生命密码,悉数祖父、父亲、哥哥从事的职业的时候,那两个黑乎乎的家伙又浮现在眼前。又笨又丑,像两只大螃蟹,霸占了小小东屋的一大块地盘。哦,它们不就是祖父的油篓吗?

新中国成立前祖父是个卖油郎,那时祖父正当壮年,个头高大,肩膀宽阔,脚底生风,如果在好路上,挑着一百多斤油,他能让担子扇起来,一前一后两只笨重的油篓变成了宽大的翅膀,引得路旁干活的人朝这边看。

祖父没留下一张照片,我现在已想象不出祖父的模样。但是我血脉之河的上游在祖父那里,我从下游完全可以想象到上游的景观。以我和哥哥的人品、性格推测祖父,他应该是一个正直、善良、厚道、本分、勤劳、节俭、不善交往、要面子的人,也是那类不服输、打碎牙往肚里咽的硬气汉子。如果上苍眷顾,他会成就一份家业。可遗憾的是祖父一生倒霉,贫穷和忧愁始终在追赶、逼迫他。但是祖父在逆境中的挣扎,特别是晚年在苦难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也不悲观绝望垮塌下来,使他的生命有了真正的质量。

我还能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与祖父在一起的情景,便是蹚水过桥的情形。暴雨刚刚停歇,青龙山山洪狂泄,千军万马呼啸而来,杏花河暴涨,大水漫过了老石桥,站在这边的人满脸惶恐,等水位落下去。祖父等不及,他折了一根树枝子探路,战战兢兢地到对岸去,我紧紧扯着他的衣角。

我常常想起,并浮想联翩:河道是水的命,河水跑不出堤岸;而如果漫溢出来,那会是多么壮观的景象。河水溢出堤岸对河来说是壮举还是悲哀?在梁邹平原上,更多的河流却是干瘦在河底,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给人以伤感、绝望。还有一种情况,大河的上游波澜壮阔,下游水跑进了一条条斜出的沟渠,沟渠上也有些小花小草,但这里的风光可与大河两面的林木森森媲美吗?

祖父是一条河流,至少是一段河流,这段河流水面上不曾跳跃阳光的金斑,总蒙着一层尘土样的黯淡,它也没有欢快的哗哗波涛声,当然更缺少滔滔激浪。但是它的下面,却有一股暗流涌动。

“批林批孔”那年,村里住进了工作组,那位工作组组长长长的绒线围巾搭在胸前,大背头梳得锃亮,走路把手倒剪在身后,迈四方步。这位特有派的组长到了会场上更是与众不同,讲起话来口若悬河,震得村人一愣一愣的。人们都很崇拜他,都争相亲近他,路上见了他老远就嘘寒问暖。有一天,他在小胡同里遇到了我祖父,两双眼睛对视,他等着我祖父跟他说话,可我祖父竟没吭声;他很意外,再次把目光投过来,恰巧我祖父也抬头看他,然而我祖父仍然不语,倒是他憋不住,主动跟我祖父打了招呼——这件事被当作一个笑话在村里传了好久。

我觉得这是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原先我很同情祖父,以为他自卑、软弱,以为他缩在自己孤寂、昏黑的世界里,逃避一切,现在我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祖父,他多么了不起!内心多么强大才能让他沉默不语,让他像老牛反刍一样,一下一下消化掉闷在心里的屈辱和愁苦,而把自己铸成一块铁!我对祖父刮目相看了,我觉得我无法和祖父相比,我没有了祖父高大结实的身板,没有了他熏黑粗糙的脸膛,没有了他的坚忍、苍劲、铮铮硬骨和无视俗世的孤傲。“高考”使我很偶然地走出小村来到城市,我成了一个体面的城里人,但是我身上脱不尽的泥土气味与城市的气味还不相融,尴尬、困厄、压抑、孤独。我,虽然还保留着祖父那独来独往的秉性,然而更多的是,有一点压力就叫苦连天,受一点冤屈就哭诉不止,碰到一点磨难就唉声叹气;还有,我学会了点头哈腰,学会了讨好、奉迎、唱赞歌……

离那块肥沃而贫瘠的土地越来越远,离祖父越来越远,我已退化成一副卑怯、猥琐的模样, 退化得一点不像我祖父了……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脚底生风”“两只笨重的油篓变成了宽大的翅膀”,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祖父的敬意。

B. 文章描写梁邹平原上,那许多干瘦在河底、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的河流,说明作者在梁邹人民的生活表象下发现了一些沉重的东西。

C. 文章以“试图破译家族的生命密码”为开端,以真切的感受、独到的视角,追溯了祖父的往事, 具有强烈的情感和质朴的诗意。

D. 文章巧设铺垫,作者开始以为祖父 “自卑、软弱”,通过设置作者的 “意外发现”,自然引出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 。

8. 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9. 文中“我”破译的家族生命密码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7. D    8. 修辞手法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祖父的一生比作一段表面平静却又暗流涌动的河流。内容上(形象上),形象地说明祖父沉重、忧愁和苦难的一生,更展现了祖父在逆境中的坚忍不屈和无视俗世的硬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历经苦难的同情和对祖勤劳、坚忍的敬佩。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与祖父水过桥的情形,同时也为下文中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做铺垫。   

9. 这“生命密码”是祖父展现的勤劳坚忍、质朴、铮铮硬骨等美好品质。这“生命密码”是祖父、父亲、哥哥等家族成员美德的体现和生活的结晶。这“生命密码”是一个家族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文化风格和精神力量,是促使一个家族不断向前发展的良好家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散文的思想内容和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文章巧设铺垫”“通过设置作者的‘意外发现’,自然引出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错,文本追溯了祖父的往事,写“我”与祖父水过桥的情形,接着第六段议论抒情,祖父是一条河流,至少是一段河流,下面有一股暗流涌动,引出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第六段为下文中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做铺垫,同时以“我”进城后的性情与祖父的精彩形成对比,突出祖父的内心强大,并非通过设置作者的“意外发现”,为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作铺垫。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从内容、结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考虑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如字词的锤炼,句式的选择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使用此种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的效果等。



修辞角度,“祖父是一条河流,至少是一段河流”“”,将祖父比成河流,“这段河流水面上不曾跳跃阳光的金斑,总蒙着一层尘土样的黯淡,它也没有欢快的哗哗波涛声,当然更缺少滔滔激浪。但是它的下面,却有一股暗流涌动”,用河流的表面平静却却又暗流涌动比喻祖父的形象特点,内心强大而沉默不语。

内容(形象)角度,“不曾跳跃阳光的金斑,总蒙着一层尘土样的黯淡,它也没有欢快的哗哗波涛声,当然更缺少滔滔激浪”,写出祖父沉重、忧愁和苦难的一生,“但是它的下面,却有一股暗流涌动”,联系下文“我没有了祖父高大结 实的身板,没有了他熏黑粗糙的脸膛,没有了他的坚忍、苍劲、铮铮硬骨和无视俗世的孤傲”,指的是祖父在逆境中的坚忍不屈和无视俗世的硬骨。

情感角度,联系上文“可遗憾的是祖父一生倒霉,贫穷和忧愁始终在追赶、逼迫他。但是祖父在逆境中的挣扎,特别是晚年在苦难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也不悲观绝望垮塌下来,使他的生命有了真正的质量”,将祖父比喻成河流,是“我”血脉之河的上游,平静黯淡却坚忍不屈,表达对祖父历经苦难的同情和对祖勤劳、坚忍的敬佩。

结构角度,联系上文“我还能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与祖父在一起的情景,便是蹚水过桥的情形”,画线句承接上文过桥的情形,联系下文写工作组组长主动与祖父打招呼,且“我觉得这是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画线句为其做铺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筛选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快速阅读,确定概括题目涉及段落及范围;圈画词句,在文中捕捉符合题目的有效信息;提炼词语,分析主要意思及隐含意思。二次概括,合并、删除、明确、整合相关信息。

首先要理解家族的生命密码是什么,根据文意可知,这个生命密码就是指一个家族的良好家风。具体就是指家族成员代代传承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然后去找文中提到了家族哪些成员的事迹,进而概括家族成员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得出答案。原文“以我和哥哥的人品、性格推测祖父,他应该是一个正直、善良、厚道、本分、勤劳、节俭、不善交往、要面子的人,也是那类不服输、打碎牙往肚里咽的硬 气汉子”“没有了他的坚忍、苍劲、铮铮硬骨和无视俗世的孤傲”,可分析出“是祖父展现的勤劳坚忍、质朴、铮铮硬骨等美好品质”;原文“但是我血脉之河的上游在祖父那里,我从下游完全可以想象到上游的景观。以我和哥哥的人品、性格推测祖父,他应该是一个正直、善良、厚道、本分、勤劳、节俭、不善交往、要面子的人,也是那类不服输、打碎牙往肚里咽的硬气汉子”,祖父是“我”血脉之河的上游,以“我”和哥哥的人品、性格可以推测祖父的人品、性格,可分析出“是祖父、父亲、哥哥等家族成员美德的体现和生活的结晶”;文本以“在我试图破译家族的生命密码”开端,追溯祖父的往事,结尾部分写到“我”进城后的情形,且“离祖父越来越远,我已退化成一副卑怯、猥琐的模样, 退化得一点不像我祖父了”,结合标题“血脉之河的上游”,可分析出“是一个家族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文化风格和精神力量,是促使一个家族不断向前发展的良好家风”。

【点睛】赏析文中重要语句,要细读文本,咬文嚼字,千万不可把视线局限在语句本身,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着眼全文,在具体的大小语境中去赏析。一般要先判断手法,再对手法做具体解析,最后从内容(形象、情感)、结构(和上下文的联系)、语言表达等方面赏析表达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于侨、华龙、柳装等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侍召。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时汜乡候何武为僮子,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皆赐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褒对曰:“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含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虽然,敢不略陈愚而抒情素!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管诵读之。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上闵惜之。

(节选自《汉书·王褒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B. 今臣辟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C. 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D. 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另一种指六部儒家经典。

B.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其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故名《楚辞》。

C. 太牢,天子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率,只有羊、豕,没有牛。

D. 太子,指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由于立嫡立长,皇帝的嫡长子一般自动获得太子身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褒初露锋芒,文才声名远播。他讲论六艺群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九江人被公诵读《楚辞》。

B. 王褒擅长写作,多次受到征召。益州刺史王襄曾召他作《中和》《乐职》《宣布诗》,皇上也曾召他作颂。

C. 王褒善诵奇文,巧为太子治病。太子身体不适时,王褒奉诏进宫侍奉太子,他早晚用诵读奇文的方法为太子治病。

D. 王褒为人谦卑,应召陈词委婉。当他接受为圣明君主得到贤臣而作赋颂的任务时,他态度谦逊,抒发衷情,作了赋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

(2)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宜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神爵、五凤年间,天下殷实富足,多次出现吉祥的征兆。(2)在这时益州刺史王襄想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听说王褒有贤才,请来王褒相见。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中,状语“在西蜀”修饰谓语动词“辟”,两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生于穷巷之中”应与“长于蓬茨之下”结构一致,又“游观广览”与“至愚极陋”语义相反,故“无”修饰“有”,排除B项。

故选C。

句子翻译:如今我在西蜀僻居,在贫穷的街巷之中出生,在芦苇、苇草为盖的房屋之下成长,没有游观广览的知识,反有极其愚昧浅陋的拖累,不能够满足殷切的厚望,应答圣明的意旨。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由于立嫡立长,皇帝的嫡长子一般自动获得太子身份”错误,“立嫡立长”并非唯一继承原则,还有“立子以贤”等原则。“太子”并非自动获得的身份,只有获得皇帝册封,才能取得太子的身份。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他讲论六艺群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九江人被公诵读《楚辞》”错误,由原文“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于侨、华龙”可知,“宣帝时修武帝故事”应是指朝廷或宣帝所为,选项中偷换对象。“讲论六艺群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九江人被公诵读《楚辞》”,这几句的主语并非王褒。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殷富,殷实富足;数,多次;嘉应,吉祥的征兆。

(2)中,于是,在这时;“宜风化于众庶”,状语后置句,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俊材,贤才。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褒字子渊,是蜀地人。宣帝时编撰武帝时的旧事,讲习研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精通《楚辞》的九江郡人被公,(宣帝)召见他,让他诵读《楚辞》,又征召才能出众的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人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年间,天下殷实富足,多次出现吉祥的征兆。宣帝喜欢作诗唱歌,准备兴办校正音乐律吕而使之和谐的事业,丞相魏相奏举懂得音乐善于弹奏雅琴的渤海郡人赵定、梁国人龚德,宣帝都召见他们,让他们待诏。在这时益州刺史王襄想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听说王褒有贤才,请来王褒相见,让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挑选热心做事的人依照《鹿鸣》的乐曲歌唱。当时氾乡侯何武还是未成年的男子,被选上参加歌唱。过了很久,何武等人到长安学习声乐,在太学唱歌,事情传到皇帝那里。宣帝召见何武等人,都赏赐了丝帛,对他们说:“这是兴隆德教的事,我怎么能够阻挡你们!”王褒给益州刺史王襄写作颂歌以后,又为他写作传记,王襄于是上书给宣帝,说王褒才智出众。宣帝就征召王褒。王褒到达京城后,宣帝下诏让王褒以圣明的君主得到贤臣为内容写作颂歌。王褒应对说:“肩扛羊毛毡身披鸟兽细毛的人,很难跟他说丝绵的华丽细密;食用粗劣饭菜的人,不值得和他谈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太牢的滋味。如今我在西蜀僻居,在贫穷的街巷之中出生,在芦苇、苇草为盖的房屋之下成长,没有游观广览的知识,反有极其愚昧浅陋的拖累,不能够满足殷切的厚望,应答圣明的意旨。虽然如此,怎敢不概略陈述愚见,抒发衷情!贤能是指国家中有才可用的人。所任用的人贤能,就会善于取舍而功效普遍;用具便利,就会用力少而成效多。所以,工人使用钝器,就劳筋苦骨,终日勤奋不懈……”在这之后,太子身体不好,恍恍惚惚,很健忘,不愉快。宣帝下诏让王褒等人都去太子宫服侍太子,想办法让他高兴,王褒等人早晚诵读奇文及自己写的得意之作。太子的病痊愈了,王褒等人才离开。太子喜欢王褒写的《甘泉》和《洞箫颂》,让后宫贵人和左右侍从都诵读这两篇作品。后来方士说益州有金马碧鸡等宝物,可以祭祀招来它们,宣帝派王褒去益州祭祀求取这些宝物。王褒在赴益州的路上生病死去,皇上很怜惜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彩云归

柳永

蘅皋向晚舣航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 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注】彩云归:词牌名,柳永自度曲。舣:船只停靠岸边。风梗:风中之断梗。夜永:夜长。临歧:歧路,岔路。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故把临别称为临歧。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两句描述了一位行客,傍晚停船靠岸,夜宿船中,简要交代了时间、地点。

B. 词人轻舟独泊,置身于幽静的夜色湖面中,从偌大空间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漂泊无依。

C. 上片最后两句,词人从所见的水中浮萍和风中草木,联想到自己身世漂泊,发出 “断肠”之感。

D. 这首词融绘景、抒情于一体, 全词未用俚语,语言高雅清扬,情感曲折委婉,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15. 《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本词中“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深得其妙,请结合下片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主要运用了虚写或对写法。这里词人不说自己想念伊人,而说远方伊人夜枕无眠,在长夜中思念着自己,运用了虚写或对写法。这种想象的背后,是词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感慨,是对伊人真挚思念的流露。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发出‘断肠’之感”错,前句“引离人断肠”表明词人已感受到漂泊离家的悲伤,“浪萍风梗”是写词人自喻为水中浮萍和风中草木,以形象地说明自己的身世漂泊,并非发出“断肠”之感。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首先要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手法,其次要指出该手法在词句中的具体运用,最后写出手法的表达效果。词的手法的表达效果主要看两点:一是写出了形象怎样的特点和状态;二是表达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意思是“料想你此时一定坐在我们同床共枕的床头上,面对漫漫长夜,怎能不如同我一样的思念”。从手法上看,词人转换角度从对方着想,不说自己想念伊人,而说远方伊人夜枕无眠,在长夜中思念着自己,这是虚写或对写法,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从情感上看,词人由自己对“伊”的“思量”推想到“伊”对己的“思量”,由自己的侧夜难眠联想到“伊”的孤枕不眠,心痛、感伤,其体贴温存,感人至深,联系上片“此际浪萍风梗”,词人身世漂泊,对伊人真挚思念的流露,也表达出词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感慨。词人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曲折委婉,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点睛】赏析诗歌语句解题步骤:1.解读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2.抓住特点:抓住诗句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3.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4、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打破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形象表述。

【答案】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 师不必贤于弟子    (3). 呕哑嘲哳难为听    (4). 如听仙乐耳暂明    (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呕哑”“嘲”“哳”“濯”“涟”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我之境,是把读书当作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     、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      、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以读书    ,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

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有人说,读一本好书,       ,浸润书香,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        )。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是为了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书香,放慢脚步,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休闲方式。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无所畏惧   以退为进    修身正己   含英咀华

B. 马不停蹄   以退为进    修身齐家   细嚼慢咽

C. 马不停蹄   以守为攻    修身正己   含英咀华

D. 无所畏惧   以守为攻    修身齐家   细嚼慢咽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撇掉左顾右盼、内心喧嚣的浮躁,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

B. 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撇掉左顾右盼、内心喧嚣的浮躁

C. 撇掉左顾右盼、内心喧嚣的浮躁,在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

D. 撇掉左顾右盼、内心喧嚣的浮躁,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意图就是为了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

B. 其意图就在于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

C. 其意图就是为了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从容沉淀,感受书香。

D. 其意图就在于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书香,放慢脚步,从容沉淀。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第一处,无所畏惧: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指什么都不怕。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联系前后文“面对坎坷、遇到挫折”“一往无前”,此处说的是什么都不怕,故选“无所畏惧”。

第二处,以退为进: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以守为攻:以防守达到进攻的目的。根据前后文“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此处说的是用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故选“以退为进”。

第三处,修身正已: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修身齐家:儒家的伦理政治,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联系后文“烦恼纠结”“迈过这些坎”,说的是个人,故选“修身正已”。

第四处,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细嚼慢咽:本指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联系前后文“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浸润书香,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此处说的是对好书的要点和精神的琢磨和领会,故选“含英咀华”。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联系上文“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左顾右盼、内心喧器的浮躁”和上文语意相承,且结构一致,排除AB;联系上文“浸润书香,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按照逻辑关系,后两句应先说阅读,再说阅读对人精神上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其意图就是为了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意图”和“为了”杂糅,排除AC;二是语序不当,“能够感受书香,放慢脚步”语序不当,应是“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这些年_____,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6·18”也被炒作成了一个“购物节”。每当这些日子临近,商家就会提前制定一些“低价促销”方案,并通过各类传播渠道广为宣传,刺激______ 。一些喜欢购物又爱跟风的人,在这个时候往往禁不住“低价”诱惑大肆下单。结果,买回家的衣服新鲜不了几天就丢进了衣柜,时间一久就成了闲置品;图便宜买回的家电,因为原有家电舍不得扔,也只是摆着好看罢了。遇到购物节, _______,从家庭理财的角度讲,实际上就是一种浪费。

【答案】    (1). 人为“购物节”层出不穷    (2). 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买回一大堆不急用也不实用的东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第一处,根据上下文“这些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6·18’也被炒作成了一个‘购物节’”,此处说的是“购物节”被人为炒作,且数量多,可填写“人为‘购物节’层出不穷”;第二处,根据下文 “一些喜欢购物又爱跟风的人,在这个时候往往禁不住‘低价’诱惑大肆下单”,此处说的是商家“低价促销”方案使消费者有了购买欲望,可填写“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第三处,根据上文“买回家的衣服新鲜不了几天就丢进了衣柜,时间一久就成了闲置品;图便宜买回的家电,因为原有家电舍不得扔,也只是摆着好看罢了”,此处说的是购买的商品没有多大价值,可填写“买回一大堆不急用也不实用的东西”。

【点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用简要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说说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根据这幅漫画写一则公益广告。

【答案】(1)老人的儿女将老人拧成“麻花状”,拼命想榨干老人的积蓄。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了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的社会现象。

(2)示例一:家和万事兴,敬老要先行。示例二: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分和谐。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主要考查介绍漫画的内容及分析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细察画面,抓住构图要素,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分析细节,揣摩寓意,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

介绍漫画的内容,观察画面,抓住构图要素,一男一女分别抓住一位老人的小腿和胳膊,将老人拧成“麻花状”,老人身下滴着三滴汗,汗下面有一个碗,碗上写着“父母积蓄”,可写为“老人的儿女将老人拧成‘麻花状’,拼命想榨干老人的积蓄”。

分析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分析细节,揣摩寓意,图中的男女已是成年人,将老人拧成“麻花状”,拼命榨取父母的积蓄,漫画对这成年儿女的行为的态度是讽刺的,可分析出寓意“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了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的社会现象”。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主要考查理解漫画及拟写公益广告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了解漫画的寓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拟写公益广告,要主题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语气要亲切温馨、循循善诱;构思新颖,有创意;语言简洁平易;运用修辞,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

这幅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的是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了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根据此寓意,拟写公益广告,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倡议,突出要对父母尽孝的主题,阐述尽孝对家庭对社会的意义,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使其更加生动感人,可写为“家和万事兴,敬老要先行”“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分和谐”。

【点睛】做此类题要有整体意识,要仔细观察,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合理想象,适当补充,采用恰当的表达方,揭示画面的寓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描述画面时观察不准,从而不能准确地概括画面有关内容,概括寓意、说明启示时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道德、哲理、人性等层面阐述事理。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年轻妈妈小瑜(化名)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一张门诊收费票据,称自己带孩子到人民医院看病,赵医生为其开了0.19元的药,孩子服用后很有效,她非常想夸一夸这位医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

这个消息传出后,市民们纷纷转发,并评论点赞——

“这真是最便宜的良心药方,群众需要这样的医生。”

“一毛九分钱治好了病,这医生太好了,太有良心了。”

“这才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为其点赞!”

一时间,赵医生成了“网红”,医院也成了“网红医院”。对此,赵医生感到很意外,她再三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看到以上材料,你有何想法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医者仁心,为良心点赞

近日,一张0.19元的门诊收费单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这位开出收据的赵医生也成了“网红医生”,人们纷纷赞叹赵医生有良心。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怎么会收到这样的追捧呢?其背后反应出的确是当代社会天价医药费与医生的职业操守缺失等问题。

“这真是最便宜的良心药方。”一位市民这样感叹道。

什么是良心药方?花最少的钱治好群众的病,使群众的利益最大化的药方便是良心药方。反观现在有的医院开出的药方,药品五花八门,价格更是天价。甚至有的药方患者根本看不明白,就像是医院内部的特殊符号。患者拿着这张“专家”开出的药方,花费了过多的钱,换来的药有时却药效甚微。花费了天价却治不好病。而“网红”赵医生开出的0.19元的药却能药到病除,这不正是“良心药方”的切实体现吗?天价药方与良心药方,一个歹毒,一个善良,难怪人们纷纷点赞。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啊!

“这才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为其点赞!”另一位市民这样说。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初心和使命。好医生应是不贪图钱财,不追名逐利,一心治病救人、负责任的有良心医生。但是,现如今,医疗事故频发,有的医院的医生不负责任,人们的就医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前段时间,一名医生因为给患者看病过程中,不注意遵守常规的医学知识,而导致5名患者意外感染了HIV病毒,试问一旦这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频繁发生,还有谁能够在这样的医院安心就医?而赵医生本着医者仁心的思想,对症下药,以给患者看好病为根本帮助患者切实解决了问题,在成为“网红”后也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这才是正是名副其实负责任的良心医生!应该做的事,普普通通的话语,透着一份善良的心地;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就社会而言,当良心医生成为网红,其反应出的不仅仅是就医方面的问题,更大的,是良心缺失导致的人与人间的信任问题。从医疗事故到食品安全,近年各方面的诚信、良心缺失等问题不计其数。三鹿毒奶粉、地沟油、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

良心是品行,是美德,是正确的价值观,更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一个国家兴旺之源。就我们学生而言,良心是遵守承诺心地纯洁、和善温和,是规范自身行为,更是不欺骗他人!不狠毒而就整个社会而言,只有人人对自己的良心负责,才能使人与人间架起信任的桥梁,建设和谐社会。

让我们共同为赵医生医者仁心点赞,也让我们共同找回我们丢失的“良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