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考场中的诗歌之初唐四杰生平与不甘人后的古诗气象

考场中的诗人之魏晋诗人诗歌鉴赏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考场中的诗歌之宋代诗词的豪放与婉约

考场中的诗歌之明朝的传承与抄袭

考场中的诗歌之咏史怀古送别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边塞诗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田园诗篇

3考场中的诗人之王维、李白、杜甫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一轮复习文言文之文史、政论类讲义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高考复习“书”“序”类文言文解题策略


考前作文写作讲解:结构与扣题

高考作文写作讲解: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议论文写深刻八法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广度深度厚度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议论文写作:精准用例——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高考记叙文(小说)写作情节篇


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衢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 文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适应性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9+1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新昌中学、浦江中学、富阳中学三校高三(上)联考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省2017届好题摸底卷(一)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嘉兴五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之江教育评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七校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认为,当人们挤进火车,拥挤在古老的庙宇中以及做其他许多国家人民仍然只能梦想的一切事情时,这是迄今为止表明中国从疫情中复苏最清晰的信号。英国BBC网站文章说,“中国假期:数百万计的中国人在黄金周旅行”,“来自中国的画面与今年早些时候处于封锁状态的国家有着天壤之别。”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假日经济的艳羡,也折射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处于疫情重灾区的现实。

       中国经济第二季度企稳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最近,世界银行又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调升至2%。

       从清明节、端午节、五一节三个小长假的零售情况看,中国民间消费愿景越来越好。本次8天长假,各种消费人数都和去年基本持平,这也意味着本次长假真的成了“黄金8天”。由此带来的象征意义和实质内涵都很重要。就前者而言,中国社会消费恢复了信心,就后者而论,消费动能将为中国经济更好“转正”提供保障。随后,还有“双11”电商狂欢,更有“双11”借力,还有电影元旦档的“冲喜”,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注定给全球带来惊喜。

       从现在看,疫情时代的中国治理已成为全球的典范,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共识,在西方也变成了公共防疫的标准。在欧洲各国,佩戴口罩和维持严格的社交隔离,也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防疫要讲科学,公共隔离与个人防护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节选自《“双节”经济与中国治理的样本启示》)

材料二: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安徽黄山,登山游客排起长龙;在湖北黄鹤楼景区,每日游览游客全部约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国庆中秋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人们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又回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庞大的消费场景和巨大的游客流量情况下,国内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我国未发生疫情反弹。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10月1日至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这充分说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经受住了假期的“压力测试”,也充分证明,我国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是有效的。

       国庆中秋假期来临之前,文旅部就多次发文,强调要求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召开发布会,介绍秋冬季传染病多病共防情况,并发出节假日出行、旅游、健康等提示;各大景区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采取门票预约机制。多方携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确保了疫情不反弹、旅游有安全。

       当前,全球范围内疫情扩散蔓延的态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国之所以能够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根源在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国家层面的科学决策,有举国上下的众志成城,有从上到下的严格执行。假期旅游市场的火爆,说明我们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中国消费者选择在国庆假期集中出行,愿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入到“人从众”的队伍,并且自觉配合政府和管理部门提出的各项防控要求,是因为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是高度信赖的,对防控疫情的成果和举措是高度信任的。这样的信赖信任,帮助中国民众提振了假期消费的信心,也必将为巩固疫情防控的成果、推动各行各业加快复苏、顺利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实支撑。

(节选自《长假检验战疫成效,中国答卷棒棒棒!》)

材料三: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国内消费强劲复苏,“夜经济”“宅经济”成为新亮点。长假经济效应凸显,表现出了别样的魅力与强劲活力。

       数据最有说服力。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长假期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据中国银联公布,长假前7天的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业加速复苏,为提振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依旧低迷。经受住疫情考验而后逐渐恢复元气的中国,在这个“黄金周”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复苏的前景和发展的潜力。对此,外国媒体称赞,“中国经济复苏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当然,成绩的取得是与中国竭尽所能控制住了疫情密不可分的,也是社会经济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实现平稳有序复苏的良好起步。众所周知,在疫情大背景下,开启“黄金周”的流动步伐本就不易,在此过程中无疫情新发更是难得。超过6亿人次流动的背后,正是全国上下持续不懈努力的结果。从更加连续的时间线上看,从抗击疫情到控制住疫情,从率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到实现消费日渐回暖、经济逐步“回血”,没有国家的政策保障、没有人民的广泛参与是很难实现的。可以说,重新流动的中国生气勃勃,既是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展现,也为下一步自身更好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积累了经验、打开了机遇。

       节假日期间,有一个数据颇有意味: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口罩的搜索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71,成交金额增长585%。这从一定意义上表明,人们外出不忘防护,各地防控没有松懈。

       我们实现更好更稳的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科学有效,如此好的发展势头势必能延续下去,明天也必将更美好。

(节选自《流动的中国,再次令世人瞩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金周,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出行旅游,是表明中国从疫情中复苏的信号,也折射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疫情逐渐向好。

B.双节8天长假,各种消费人数都和去年基本持平,这也意味着本次长假真的成了“黄金8天”,因此,世界银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调升至2%。

C.国家卫健委公布,10月1日至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这充分说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经受住了假期的“压力测试”。

D.节假日期间,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口罩的搜索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71%,成交金额增长585%。这意味着,这家电商平台防控宣传到位,销售到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时代的中国治理将成为全球的典范,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共识,在世界各地也变成了公共防疫的标准。

B.假期旅游市场的火爆,说明我们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C.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长假,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人民币;据中国银联公布,长假前7天的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

D.从抗击疫情到控制住疫情,从率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到实现消费日渐回暖、经济逐步“回血”,国家的政策保障、人民的广泛参与是关键。

(3)在国庆中秋假期来临之前,各部门及各大景区采取了哪些防控举措?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的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重伤的就得拉开他们的符号,或是翻看他们的衣襟。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我定了下神才看到符号上写着×营的字样。啊!不是,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的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伤员一次次带下来的消息,都是我们突破第一道鹿寨,第二道铁丝网,占领敌人前沿工事打进街了。但到这里,消息忽然停顿了,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的回答说“在打”,或是“在巷战”。但从他们满身泥泞,极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从那些似乎刚从泥里掘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了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的“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的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的“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的跳起身,磕磕绊绊的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的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的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的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的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分析文中第二段画线句的作用。

(2)新媳妇在包扎所里再次见到通讯员时,先后两次发出了短促的“啊”的声音。这前后两次“啊”的声音表现了新媳妇怎样的心理?

(3)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哪些用意。

(4)祭文内容一般为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其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某学校组织“网上祭英烈”活动。请根据选文中通讯员的情况,为小通讯员写一段祭文,不超过120字。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3.(20分)阅读下面这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之(刻)

人也远矣(超出)

B.驽马十(一天的行程)

师焉,或不焉(有的)

C.故诵数以之(融会贯通)

则耻师焉,矣(疑惑)

D.君子其全也(以……为贵)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锲而舍,朽木不折

巫医乐师百工

B.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爱其子,择师教之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D.除其害以持养之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C.思索,思索即思和索,思就是思考,索就是探索、求索。

D.成人,指有德行有操守,并能做到坚定不移、随机应对成熟完美的人。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韩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这两个“君子”的含义是一样的。

B.《劝学》选段一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懈,不可半途而废。

C.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D.《师说》选段中,作者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猛烈抨击了“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然而受社会等级观念的局限,在批判的同时,也无意中流露出了他对底层劳动者的 轻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闲望

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吴融: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离开家乡越州入长安求仕,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别业:相对于本宅而言,亦称别墅,别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写闲望所见,四组画面融为一体,通过对周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共同构成一幅工细优美的图景,着力突出一个“闲”字。

B.雨是点点滴滴,花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景致优美疏淡、色彩浓艳明丽。青山疏雨、临水野花构成一幅雄奇美丽的山野风景图。

C.诗歌以“狂飞”写蛱蝶爱芳草,以“稳睡”写鸳鸯的惬意,动静结合,用词形象而贴切,其自乐自适的物情宛然在目。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结构和范仲淹的《渔家傲》有相似之处。

(2)诗情感丰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      。”

(2)《劝学》中“      ”两句指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一般人有相同点,更有不同之处。

(3)韩愈《师说》中提出择师学习的标准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哦,香雪》这篇小说人物不多,香雪凤娇他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同样怀有远大的理想,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作为“荷花淀派”的杰出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文章中,作者写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偶然认识了火车上那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        朦胧的少女情愫。跟“北京话”做买卖时,凤娇有意         ,直到火车开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她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会。而凤娇却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因为她心甘情愿地为她爱着的人付出。这一系列细节充分展现了山村女孩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小说         的细节是:香雪下火车之前,“北京话”在说话时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这让香雪感到        。香雪既替凤娇         ,也为整个台儿沟        。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得到幸福。

(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发

支支吾吾

出人意料

委曲

B.萌发

磨磨蹭蹭

出人意料

委屈

C.萌发

支支吾吾

出其不意

委曲

D.激发

磨磨蹭蹭

出其不意

委屈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

B.作为“荷花淀派”的杰出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

C.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

D.作为“荷花淀派”的杰出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描写了那群山村女孩。

(3)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波浪线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B.从前许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常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残酷斗争”,一个叫做“无情打击”。

C.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7.(4分)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遗之路,人们翘首期待的这一时刻终于到来。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古城遗址也成了继西湖和大运河之后浙江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意义之重大,影响之巨大,显而易见。从一处古墓、一些美玉,到一片宫殿,再到完善的水坝……良渚遗址在几代考古人的努力下,最终形成了如今的“良渚古城+瑶山遗址+11条水坝”、申遗面积包括遗产区14.3平方公里和缓冲区99.8平方公里这一令人欣喜的规模。良渚古城遗址得以较为完整地呈现于世人,既是古老历史的新生,也是文明的传承。

四、作文(40分)

8.(4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无处不在。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的痕迹;金色的麦浪,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痕迹;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我们的先祖留下的痕迹;竹帛上的文字,是人类思想的痕迹……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处于青春年华的你,将为自己、为社会、为时代留下怎样的痕迹?根据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7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1.【解答】(1)A.“也折射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疫情逐渐向好”错误。原文为“也折射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处于疫情重灾区的现实”。B.“因此,世界银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调升至2%”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最近,世界银行又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调升至2%”,可见“黄金8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没有因果关系。D.“这家电商平台防控宣传到位,销售到位”错误。文中表述为“这从一定意义上表明,人们外出不忘防护,各地防控没有松懈”。故选C。

(2)A.“疫情时代的中国治理将成为全球的典范”错误。原文为“从现在看,疫情时代的中国治理已成为全球的典范”,选项错在将已然变未然。

(3)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召开发布会,介绍秋冬季传染病多病共防情况;并发出节假日出行、旅游、健康等提示;各大景区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采取门票预约机制。

(4)首先写西方各大媒体对中国黄金周人们出行的报道;然后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进而写黄金周带来的象征意义和实质内涵;最后提出疫情时代的中国治理已成为全球的典范。

2.

(1)内容上,通过写“我”看到其他“通讯员”伤员想到了小通讯员,暗示“我”对小通讯员的关心、牵挂和惦念。结构上,为下文在包扎所里再次遇见受重伤的通讯员做铺垫。暗示通讯员的牺牲,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第一次“啊”:新媳妇认出重伤员就是通讯员时吃惊的心理,表现了她对通讯员的关心和挂念。 第二处“啊”:通讯员的英勇行为给新媳妇带来强烈的震撼,表现了她的痛惜、歉疚、崇敬的心理。

(3)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是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一条重要线索,故事的后两部分都是围绕“借被子”“盖被子”而展开的;百合花纯洁美丽象征着新媳妇的美貌和洁白无瑕的美好心灵;新媳妇把自己唯一的嫁妆绣有百合花图案的被子盖在牺牲的小通讯员身上,象征了军民之间纯洁的感情。

(4)示例:出身平凡的您,不惜牺牲自己换取乡亲的安全,您是千万个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的缩影。今天,您的追求变成了现实,你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您的大无畏精神,永葆国家和人民的安宁!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3.【解答】(1)C.则耻师焉,惑矣。其中“惑”解释为“疑惑”是错的,应该是“糊涂”。译文为: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故选:C。

(2)A.前一个“之”是代词,可译作“它”;后一个“之”是指示代词,可译作“这些”。

B.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可译作“然后”或不译。

C.前一个“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不译;后一个“也”是助词,表反诘语气,不译。

D.前一个“者”是助词,指人、物、事、地点等,可译作“……的方面”;后一个“者”是助词,用于句中,和“也”合起来加强判断语气。

故选:B。

(3)A.“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错。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语意未尽须停顿的地方为“读”。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语意已尽的地方才为“句”。

故选:A。

(4)A.“这两个‘君子’的含义是一样的”错,理解错误。“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中的“君子”在古代指地位高的人或道德修养高的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中的“君子”常与“小人”或“野人”对应,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此处君子、小人,仍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其后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要理解君子的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

(5)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句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黄泉,古今异义词,黄土下的泉水。用,因为。

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众人,古今异义词,一般人。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认为羞耻。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正常句式为“耻于师学”,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译文: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答案:

(1)C

(2)B

(3)A

(4)A

(5)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劝学》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师说》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4.【解答】(1)B.“色彩浓艳明丽”错,四句纯用白描,没有“浓艳”色彩。“构成一幅雄奇美丽的山野风景图”错,诗人着眼于细小景物的描写,三五点“雨”,一两枝“花”,蛱蝶、鸳鸯等,都是眼前的细巧景物,突出宁静、美丽、和谐,没有“雄奇”表现。

(2)首联和颔联描写雨、花、蝴蝶、鸳鸯等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颈联将长安新居和江南旧家对比,暗示了抛离故园、奔走仕途的懊悔和感伤;“东迁西去俱无计”写自己四处碰壁、求仕不得,表达对自己处境的失望和悲哀;末句写羡慕暮归之鸦,含蓄表达了对往昔不问功名时闲适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译文:

      几滴小雨飘过山前,水边稀稀疏疏地开着几朵花。蝴蝶纷飞掠过芳草丛,鸳鸯在暖和的沙子上沉睡。在帝京的新居成为别馆,江南故乡旧日的隐所现在不知成为谁的家园?几年的东奔西走还是没有收获,还是羡慕那暮色中归到林中的寒鸦。

5.【解答】故答案为:

(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重点字:峥、嵘、稠)

(2)君子生非异也    君子生非异也(重点字:生、善)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重点字:存)

三、语言文字运用

6.【解答】(1)“萌发”是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的发生。“激发”是刺激使奋发。“朦胧的少女情愫”应用“萌发”。“支支吾吾”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磨磨蹭蹭”形容行动迟缓,做事拖拉。横线后面写了凤娇把鸡蛋塞给乘务员,此处是凤娇的动作应用“磨磨蹭蹭”。“出人意料”是(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其不意”是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本处由前面“但是”以及后文“细节”可知这里强调出乎人们的意料,用“出人意料”。“委曲”是(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勉强服从。“委屈”是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很难过。由“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得到幸福”可知表现的是香雪“委屈”的心理,用“委屈”。故选B。

(2)原句的语病是语义重复,“后起之秀”指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杰出”与“后起之秀”语义重复,删掉“杰出”,排除BD两项。“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一句后面缺少了宾语,应为“展现……的心灵”,排除A项。故选C。

(3)“北京话”表示特定称谓;A.引号表示直接引用;B.引号表示强调,强调两个名词;C.引号表示反语,讽刺这些人一路丢人;D.表示特定称谓。故选D。

 

答案:

(1)B

(2)C

(3)D

7.

良渚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处,居世界第一。良渚遗址完整呈现于世人,既是古老历史的新生,也是文明的传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