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七年级期末课外古文阅读汇编
41首中考古诗、部编版全部文言文比较阅读汇编
有需求添加作者微信购买
以上内容大部分被恶意举报了,不能直接付费购买了
觉得对学习有帮助,想购买,可以添加作者微信
付费后可发送电子版
2020年北京初三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30.(2017秋•普陀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黄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暗取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及长,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1)解释下列中加粗的词
①凿木人长寸许 ②所作之奇俱如此
(2)对文中画线句“观者异以为神”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观看的人表示怪异以为遇到了神。 B.周围观看的人奇怪这个神奇之物。
C.观看的人感到惊讶认为十分神奇。 D.周围观看的人感到奇怪遇到了神。
(3)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从文中看,“所作之奇俱如此”的“此”主要指的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31.(2017秋•虹口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孝基仁爱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唯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后,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能自力,颇驯谨②,无他过。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下文“同里”也是地名。�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孝基使灌园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张孝基知道他能自己创新,于是把他父亲丢弃的财产归还给他。
B、张孝基知道他能自己创新,于是把他父亲托付的财产归还给他。
C、张孝基知道他能改正错误,于是把他父亲丢弃的财产归还给他。
D、张孝基知道他能改正错误,于是把他父亲托付的财产归还给他。
(3)文中“其子丐于途”的原因是
(4)从文中看,张孝基仁爱具体表现在① ; ②
32.(2017秋•闵行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普
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帝素嫌其人 ②普力请与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3)史书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里?
33.(2017秋•普陀区期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高凤笃学
高凤①,字文通,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②.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授业于西唐山中。
【注】①高凤:东汉名儒。②潦水:雨后的地上积水。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①家以农亩为业 ②妻还
(2)对文中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举着竹竿读书,没有发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B.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读书,没有发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C.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读书,没有知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D.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举着竹竿读书,没有知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3)高凤“其后遂为名儒”,是因为他“ ”(用文中的话回答)
(4)“高凤笃学”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34.(2017秋•浦东新区期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笼中鹦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①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熙宁②六年,段忽系狱③.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耶!”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④;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⑤,即日放之。
【注释】①畜:养。②熙宁:宋神宗年号。③系狱:拘禁于牢房。④堪:忍受。
⑤感悟:感触和觉悟。
(1)下列句中“何”的用法与“何其乐耶!”中“何”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乐可言?B.吏呼一何怒!C.何忧令名不彰邪?D.潮头更大,何耶?
(2)翻译文中划线句。
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3)鹦鹉认为自己“何乐可言?”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4)下列各项对这则寓言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物质条件再丰厚,也代替不了自由带来的快乐。 B.自由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动物,都是最可贵的。
C.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D.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快乐。
35.(2017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课外文言语段
景公①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 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 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裘:皮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公被狐白之裘 ②发粟与饥寒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落实。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3)晏子劝说景公的目的是 ,纵观全文,景公是 君主。
36.(2017秋•浦东新区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洛阳有僧,房中磬,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①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②素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顷,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③,当为除之。”僧虽不信其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磬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国史异纂》
【注】①术士:指有法术的人。②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③馔:指食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房中磬 | 磬 | |
②乃具馔以待之 | 具 |
(2)“房中磬,日夜辄自鸣”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事情要弄清楚真实的原委。 B.不要搞封建迷信活动。
C.要用科学规律来解决问题。 D.解铃还须系铃人。
37.(2017秋•浦东新区期中)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文:(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名曰《高轩过》③.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④,背古锦囊,遇所得⑤,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⑥.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铈(shí):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 ②援:拿。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③《高轩过》(xuān):题目名。过,拜访意。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甫二人来访。 ④奚(xī)奴:童仆,奴仆。 ⑤得:心得感受。⑥牵合:指受到束缚。程课:固定的格式。此句意为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1)甲文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2)乙文中的韩愈与同时代的 (人名),同列“唐宋八大家”。
(3)下列哪一组加点字意思不同?
A. 即书诗四句 | 书投囊中 |
B. 过其家 | 《高轩过》 |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援笔辄就如素构 |
D. 从先人还家 | 从小奚奴 |
(4)翻译句子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5)甲乙两文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6)乙文中,与甲文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
38.(2017春•闵行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辽①受曹公②命屯长社③,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非一营尽反,必有造④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曰:“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注释】①张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名将。②曹公:曹操。③长社:地名,今河南长葛。④造:制造,作。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是非一营尽反 ②乃令军中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3)与文中张辽的性格特点最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临危不乱 B.当机立断 C.高瞻远瞩 D.随机应变
39.(2017春•闵行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1)本文选自 ,孟子名 。
(2)翻译句子: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3)面对孟子第三次发问,齐宣王为何“顾左右而言他”?
29.(2017秋•静安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鄂公尉迟敬德,性①骁果而尤善避槊②.每单骑入敌,人刺之,终不能中,反夺其槊以刺敌。海陵王元吉③闻之不信,乃令去槊刃以试之。敬德云:“饶王著刃,亦不畏伤。”元吉再三来刺,既不少中,而槊皆被夺去。元吉力敌十夫,由是大惭恨。——(节选自《隋唐嘉话》)
【注释】①骁果:勇猛刚毅。②槊:古代兵器,即长矛。③海陵王元吉:指唐高祖之子李元吉。
(1)选文中评价尉迟敬德“性骁果”,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其“骁果”的两处表现:
①
②
(2)请联系选文内容分析:作者在写完两人比试后,为何要再添一句“元吉力敌十夫”?
29.【分析】参考译文:鄂国公尉迟恭,性格刚毅勇猛,尤其善于躲避长矛。每次单人匹马杀入敌阵,有人用长矛刺他,都无法刺中,反被他夺去长矛将对手刺杀。海陵王李元吉听说,不以为然,让人把长矛的尖头拔掉与他比试高下。尉迟敬德说:“主人尽管把长矛的尖头安好,我不怕被你刺伤。”李元吉反复击刺,都不能中,而每次长矛都被尉迟敬德夺去。李元吉是力大过人、一以抵十的勇夫,这件事让他感到很羞愧和遗憾。
【解答】(1)①他总是单人独骑冲入敌阵,夺下敌人的长矛反刺对方(2分)②他让李元吉用有刀刃的长矛和他比试,每次都能夺下长矛(2分)(大意对即可)
(2)先写尉迟敬德和他带刃比试,不仅成功避开攻击,而且每次都能夺下元吉的长矛(1分),再写“元吉力敌十夫”交代李元吉武艺高强(1分),就更加衬托出(1分)尉迟敬德的勇猛过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