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高考精品讲义集

2020年北京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3篇)

2021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


2021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语文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4月月考语文(A)卷

2019北京101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北京丰台区高二(上)期中语文

2020北京日坛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

2020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语文

2020北京通州高一(上)期中语文

2020-2021北京海淀一零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语文

2019北京八中高二(上)期中语文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北京八中高二(上)期中语文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六畜之一的牛,原为野生。在距今数千年的陕西半坡和姜寨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中,均挖掘出牛的骨骼。牛在古代家驯后常用于耕田。《中华全国风俗志》载:“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官吏各执彩杖,击土牛,谓之鞭春。制小牛遍关缙绅家,谓之迎春。”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以麻、麦、米、豆抛打春牛”,以示五谷丰登之意。

古代各类书籍记载了不少有关牛的故事,如战国时齐国的田单用“火牛阵”抗击入侵的燕军,《古诗十九首》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传诵至今。

从古至今,描写牛的诗俯拾即是。有的写得十分逼真,富有生活气息,比如清人袁枚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牛,平淡无奇,一生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地奉献,每一个蹄窝似乎都渗透着殷殷的血液和咸涩的汗浆,诗人们咏牛而不止于咏牛,写牛亦是写人。“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渴饮颍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这些诗句描绘了以牛为象征的劳动群众任劳任怨的辛勤刻苦和民生的疾苦。“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宋代王安石的这句诗是汗牛苦斗精神的极佳写照。宋代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传达了矢志抗金而遭降职流放的诗人对黎民百姓的深情厚爱和献身精神。

牛之精神发散深远。牛的丰富历史内涵,为我们解读时代精神,提供了深刻注脚。

(取材于吴树德的文章)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考古发掘显现,牛很早就被人类驯化了。

B.牛的习俗往往寄托了人们祈望丰收之意。

C.在古代诗歌中,牛都是正面光辉的形象。

D.牛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解读时代精神。

材料二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 甲  ),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 乙 ),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  丙  )。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应该怎样迎接风险挑战、攻坚克难?继往开来、开启新的航程,又该怎样去应对惊涛骇浪、行稳致远?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前进道路上,我们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个平凡的奋斗者,身体力行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精神的伟力一次次打开局面、赢得胜利。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吃亏”书记李连成以“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为座右铭,三次创业带领村民横跨三产,让为民情怀照亮小康梦想。揽月“天团”在坚守中开拓创新,将中国人开拓创新的勇敢身姿起舞于深空探测领域,为探月工程赢得世界瞩目的成绩。“扶贫之花”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流淌着亿万奋斗者的勇毅与辛劳,汇聚着一股股“牛劲”。

历史和现实深刻警醒我们,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牛年再出发,我们惟有继续保持慎终如始、如履薄冰的姿态,继续保持不畏艰险、勇毅向前的韧劲,埋头苦干、踏实奋斗。

(取材于“学习强国”相关文章)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将“A老黄牛、B孺子牛、C拓荒牛”三个词语,分别填入第一自然段甲乙丙的三个括号中。(只填写序号即可)

(_______)      乙(_______)      丙(_______)

3.请各用一个四字词语分别解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意思。

材料三

细数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国家博物馆的陶鹰鼎、河南省博物院的妇好鸮(xiāo,意为猫头鹰)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等。它们既可能是崇拜的对象,也可能是生殖力、武力等人类欲望的化身。它们证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野生动物的角色曾何等重要,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

有虎形象的商代青铜器屡有出土,有学者研究认为,商人大量铸造有虎符号的青铜器,可能与当时的虎图腾信仰有关。出土于湖南的商代虎噬人卣(yǒu,古代盛酒器具,小口腹大)是其中的典型,有的学者认为虎瞪目张口对人作噬食状,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以虎神为图腾的人,受到虎的保护,表现出“天人合一”“人物共处”的含义。不过,虎的“神性”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人们现实的需求所取代。虎符是调兵的凭证,虎开始有了象征战争、勇气的含义,后来的“虎贲军”“虎头刀”也属此类。在愈加世俗化的宋元明清,虎的威猛又使它被赋予辟邪的功能,于是给幼儿佩戴的香囊和鞋子上有了大眼睛、小短腿的“萌虎”,也有人将虎威骨佩在身上。虎骨还被认为有壮阳健体的功效而入药,中药的需求使大量野生虎惨遭屠戮。

与威风凛凛的虎不同,妇好鸮尊长着两只大大的青铜“耳朵”,身材有些发福。妇好是商朝的女战士,当时猫头鹰是商朝的战神,所以要给死去的妇好陪葬这样一个鸮尊。小朋友也因为喜欢《哈利·波特》里面的猫头鹰海瑟薇而觉得这个古代的猫头鹰看起来“挺萌的”。从商代战神,到后世“凶鸟”、不吉利的象征,猫头鹰现在成为了孩子眼中的萌物。但事实上,大眼睛的“萌”是猫头鹰紧张状态下的应激反应。现在常有宣传猫头鹰可爱的短视频,会带来不好的观念,比如“猫头鹰可以当宠物养”,这给猫头鹰的保护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文物中的动物形象反映出形形色色的人类观念,不同时代的文物,可以映射出观念的传承与嬗变。如今,很多历史上中国原有的野生动物已经绝迹。文物镌刻下它们存在过的痕迹,也在唤醒公众对幸存的野生动物的关注。

(取材于杨凯奇的文章)

4.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普通人因为动物很“萌”,往往豢养动物,其实“萌”常常只是一些动物的生理反应,不了解就容易对动物造成伤害。

B.人类文化中“虎”型器物的造型变化,既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虎的不同理解,又展现了不同理解的演变过程。

C.中外人民对文学作品中和各种典籍中的动物形象,有时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感受,有时却殊途同归,感受是一致的。

D.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逐渐淡出人类的视野,因而对人类的影响逐渐弱化。

5.文本三提到“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画线的一句),请结合以上三个文段,具体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      赐也,女以予为学而识之者与

B.定变法之令                      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C.因攻其军,尽破之以秦            樊将军以穷困来

D.寡人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B.秦民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于是太子犯法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使使割河西之地                   尔其无忘父之志

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9.把文中画波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10.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分析商鞅的形象特点。

 

 

三、名著阅读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②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③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以上三则语录都涉及了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请简述孔子批评管仲和褒扬管仲的原因,并概括孔子品评人物所遵循的原则。

12.在《红楼梦》第57回中,紫鹃曾以“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感叹宝玉、黛玉心意相通的可贵。请从原著中举出两例,谈谈你对宝黛二人“知心”的理解。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14.“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15.“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五、情景默写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化用其诗句,“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借秦的灭亡告诚当朝统治者及后人,一味感叹是没有用的,如果不以历史为鉴,将会重蹈覆辙,致使悲剧重演。

(4)离开了祖国,熬不过异国他乡的寂寞,游荡飘零的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好友,这很符合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①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②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オ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エ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③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タ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④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⑤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ー寸二寸之鱼,三年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⑥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カ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⑦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17.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放浪形骸B.纤尘不染C.仓皇失措D.冷漠淡然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部分写一些竹子虽然外形扭曲,总是被压抑被扭曲,我却认为,它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可别有他用。

B.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C.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D.文章托物言志,文中的“竹”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被“我”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19.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表达作者对竹子的特殊情感的,请赏析其艺术效果。

20.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七、选择 简答

语言基础运用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伟大历史”的后边应加上“进程”。

B.②句的“风起云涌”可换成“此起彼伏”。

C.③句应去掉“一致认为”。

D.④句中的“选择”和“确立”可以互换位置。

22.请修改划线句子的语病。

 

 

八、微写作

23.请选择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一种植物、美食、民俗,把它介绍给游客。

要求:特点突出,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九、材料作文

 

十、命题作文

27.请以“妫水河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的见闻和感受。

要求:思想健康;有文化内涵;写现实生活,合乎逻辑;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C

2.    B    C    A    

3.“功成不必在我”:功成身退,淡泊名利

功成必定有我:勇挑重担,勇于担当

4.D

5.①动物的印记演变为一个民族的风俗,寄托了人们五谷丰登的愿望。②在文学作品中展示的动物风貌,是人类多层面的精神象征。③动物的特点,成为时代精神的有力表现。④文物中的动物形象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崇拜、传达了人类的欲望。⑤文物中的动物形象反映了人类不同的观念和观念间的传承。⑥文物中的动物形象引发现代人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和对环保等问题的关注。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在古代诗歌中,牛都是正面光辉的形象”错误,虽然材料没有涉及反面例子,但不可以主观推断,否则便是以偏概全。诗经中有的诗句(例如“日至夕矣,养牛下来”)只是把牛当作客观物象来写作,并没有作为正面光辉形象,可见选项的陈述过于绝对。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首先理解“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的特点或者象征比喻义,“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拓荒牛”精神就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中,拓荒牛象征深圳,具有勤勉、奋进、开拓、创新等含义。再结合文句“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确定甲处为“孺子牛”,结合“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确定乙处填“拓荒牛”,结合“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确定丙处为“老黄牛”。

故选BCA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结合语境“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个平凡的奋斗者,身体力行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精神的伟力一次次打开局面、赢得胜利”确定“功成不必在我”的意思是不问收获,只管付出,即走好过程,拼搏进取、努力奋斗、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功成必定有我”的意思是我付出我收获,强调责任感觉和担当意识。用四个字分别概括为:淡泊名利、功成身退、高风亮节、坦荡无私、无欲无求、宁静致远;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勇挑重担、敢于担当。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D.“因而对人类的影响逐渐弱化”错误,结合材料三第一段“细数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它们证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野生动物的角色曾何等重要,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和结尾段“文物镌刻下它们存在过的痕迹,也在唤醒公众对幸存的野生动物的关注”,以及综合全文看,考古发现的文物对于人类了解历史极为重要,其得出的人文和科学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其所表现的野生动物的问题,也随之得以加强。

 

6.B

7.A

8.B

9.(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就不必遵循旧礼制。

(2)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

10.少有大志;见解高明;反应机敏、灵活;果断;敢于挑战前人,勇于变法。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动词,赞美;形容词,与“少”相对,强调广博。

B.副词,最终、终于。

C.动词,回归;动词,归附、投奔。

D.遗憾,形容词;动词,怨恨。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经由、通过。

B.动词,到;代词,他。

C.兼词,在这时;连词,随后、就。

D.连词,于是;代词,你的。

故选A

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适遇公叔痤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

“有奇才”是动宾结构作谓语和宾语,独立成句,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

“举国而听之”中“举国”作“听”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

“听用”意思是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固定词语,之间不可断开,“鞅”作宾语,排除C

故选B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苟”,如果;“强”,使动用法,使……强盛;“法”,效法;“故”,陈规;“利”,使动用法,使……获利;“循”,遵循。

2)“令行于民期年”,状语后置句;“期年”,一年;“之”,到;“不便”,不适宜。

10.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

结合“鞅少好刑名之学”分析,可见少有大志。

结合“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分析,可见反应快,机敏灵活,见解高明。

结合“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分析,可见见解高明,敢于挑战,用于变法。 

结合“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分析,可见处事果断、有原则。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痤。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痤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

公叔痤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

秦孝公立即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礼。”秦孝公说:“好。”“治理社会不只一条道路,有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用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

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

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卬,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全部打垮魏军而返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败于齐国、秦国,国内十分空虚,日益衰落,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之地奉送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我悔恨当初不听公叔痤的话啊。”

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号称商君。

11.批评管仲的原因:不节俭,不知礼。褒扬管仲的原因:尊王攘夷,保存了华夏文明,造福百姓。孔子品评人物遵循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地品评人物;遵循“重点论”,看事功重于看小节。

参考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公馆,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接着又说:“管仲是不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12.答题示例一:

知心,是指宝黛二人不仅心意相通、彼此理解,而且在为人处世上志趣相投、思想一致。例如,宝玉一见《桃花行》便知是黛玉所作,不觉落下泪来。可见宝玉素日深知黛玉曾经离丧,对其内心的孤独哀怨感同身受。又如,黛玉从不像宝钗、湘云那样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宝黛二人因为共有不愿与世俗同流的人生追求,关系更加亲密。

答题示例二:

知心,是指宝黛二人能相互理解、领会彼此的心意,因此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例如宝玉挨打后,黛玉肿着眼睛来劝宝玉,宝玉立刻明白她是为自己受伤而难过、担忧,便立刻说“你放心”;而黛玉在收到宝玉送来的两块旧帕子后,也立刻明白了宝玉的一片体贴之意。可见他们的交流无需借助太多语言。若无心有灵犀的契合,便难达到神交的境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知心”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知心”的体现。依据题干可知,“知心”可以指心意相通,也就是彼此理解,精神默契。

如宝玉挨打后,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来看宝玉,宝玉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挨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宝玉明白黛玉是为自己受伤而难过、担忧,所以才说“不觉疼痛”“装出来哄他们”“你放心”。

再如宝玉送旧帕子给黛玉,晴雯说:“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晴雯去往黛玉处,黛玉看到晴雯来了,问做什么。晴雯道二爷送帕子来给姑娘。黛玉道:这帕子是谁送他的,想必是上好的,叫他自己留着用罢,我这里用不着。晴雯连忙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黛玉一愣听了心里闷得慌,细心一琢磨,方悟过来,连忙对晴雯说放下吧。晴雯才掩门出来,依旧摸不着头脑。之后黛玉紧紧的握着帕子,心中万般情绪。看得出,宝玉和黛玉是懂彼此的,甚至不需要过多言语,他们是知己,最美的东西反而不需要解释了,他们有心有灵犀的契合。

 

13.B

14.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15.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解析】

13.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查的题型,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多方面。带着选项与诗句相关内容仔细对照,审核揣悟,力求读懂诗意,理解选项,发现问题。

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错误,并非“农闲”“慵懒”,应该是农忙季节,从关于结尾句的注释 “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酿酒”“ 砧”声中均可见是忙碌而充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农家人的辛勤劳作。

 

16.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谗谄、蔽、邪曲、涯、沦落。

 

17.D

18.C

19.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作者感受到的竹子之カ,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20.(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我最欣赏竹“清简”的精神气质。“清“简”两词,让人看过去就仿佛炎炎夏日里迎面吹拂而来的一丝凉风。现代人们的生活过于浮躁,在车水马龙、人人追名逐利的社会,能保持清简的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如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被称作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这就启示我们,要敢于与他人不同,这样才能避免落入俗尘的泥淖里。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并正确运用的能力。

A.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语境中说“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正确。

B.“纤尘不染”,一点儿灰尘都不沾染,形容十分干净、高洁。语境中写“竹海里”的枝叶让天水洗净”,正确。

C.“仓皇失措”,匆忙慌张,不知所措。语境中写风吹拂下叶片四处乱飞,正确。

D.“冷漠淡然”,“冷漠”是一种错误的态度,“淡然”是指不看重名利。语境中写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应该是强调“默然无语”,而“冷漠”是贬义词,与上文赞扬的态度不吻合,错误。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

C.“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这一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以此推测他一定是离竹林很远,没能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并非屈原“不能‘砥节立行’”。

 

21.A

22.在“而是”后边加上“经过”。

【分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并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第一段中“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伟大历史”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展示了……伟大历史进程”,或者“再现……伟大历史”。可见选项修改正确。

B.第二段中“电视剧中黑暗社会的民不聊生令人反思,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促人警醒,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风起云涌”“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而“此起彼伏”也说此起彼落、此伏彼起,意思是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地起落。可见两个词语意思不同,不能替换。可见选项说法错误。

C.第二段③“‘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致认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政党凝聚全民族力量”中“一致认为”是动词谓语,若删掉则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可见选项修改错误。

D. ④“最终选择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谓语动词“选择”和“确定”有相承关系,顺序不能颠倒。可见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而是潜心攻读、艰苦探索、反复比较、实际斗争形成的信仰”中“而是”后残缺介词“经过”或者“通过”“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