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土中国》扩展阅读(一)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一轮复习文言文之文史、政论类讲义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高考复习“书”“序”类文言文解题策略


《论语》阅读题之为政以德主题

《论语》阅读题之克己复礼主题

《论语》阅读题之中庸主题
《论语》阅读题之周而不比专题练习

《论语》阅读题之诲人不倦专题练习

《论语》阅读题之仁者爱人专题练习

《论语》阅读题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专题练习

《论语》阅读题之高山仰止专题练习

《论语》阅读题之君子之风专题练习


《红楼梦》填空题

《红楼梦》简答题百题

《红楼梦》扩展阅读

《乡土中国》选择题

《乡土中国》填空题

《乡土中国》简答题

《乡土中国》阅读题


九月的丰收与失散(讲义)



《乡土中国》扩展阅读

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这个学术圈的学者来往密切,其中不但有潘光旦、李树青、费孝通、袁方等老中青社会学人,还有闻一多、吴晗等文史专家。

“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以往的研究,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是不够的。事实上,学术工作往往难以独自完成,要有多人数代积累之功。即便因缘际会使个人的贡献格外耀眼,其背后定有各种形式的学术研究群体的支撑及学术思想的汇聚。

(摘编自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费氏和雷氏都认为亲属关系是乡土社会中重要构成部分,对亲属关系的特征看法也一致。

B.费氏把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比作“蜘蛛的网”,形象地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密切性、复杂性。

C.费氏受摩尔根亲属制度研究影响,运用其学术方法调查研究,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

D.费氏“同心圆波纹”源自潘氏的研究,突出乡土社会人际关系从中心向外扩展的特征。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用费氏写给雷氏的信,是为了证明“差序格局”受雷氏理论影响,又有所创造。

B.第二段运用比较分析法,肯定费氏的学术贡献,辨明费氏对其他学说的借鉴之处。

C.第三段列举多个事实材料,证明“差序格局”概念的产生深受当时中国学者启发。

D.文章从中西两方面考求费氏“差序格局”的学术渊源,有理有据,学术视野开阔。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费氏对相关学者的贡献肯定不够,可能是作者学术的视角和取向与费氏不同。

B.费氏的学术交往圈既有社会学家,也有文史专家,呈现出类似“差序格局”的特征。

C.“差序格局”受到众多学者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

D.费氏的学术交往、所受学术训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了他对乡土中国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2017年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入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寻“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有删改)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生活,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C.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D.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句子,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C.作者围绕“守护好古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及做法。

D.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要见物更要见人,保护村落的基础才更坚实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C.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D.引用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3.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14.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1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堪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选摘自《光明成》,2012年01月5日)

材料三:

“这是拍摄的意外之喜,台湾东南50海里外有个孤岛叫兰屿,是台湾原住民达悟人世居之地。他们到现在采取的都是自己造舟、潜水捕鱼的生活方式。有个渔民说,‘我们吃得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这句话出自一位没上过几年学的渔民之口,但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有谁能做到?这对宣扬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来说,就是个悖论。但它恰恰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好的最优解。这是几乎所有古村落的共性,驯鹿村村民,见到十头野生驯鹿,猎五头放走五头,母鹿全放走;冬天烧火取暖,只捡枯叶、断木,从来不砍新鲜的树;野外碰到熊,如果熊不发起攻击绝对不开枪。先民留下来的哲学,无论何时都不该被忘记。”

(选摘自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导演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釆访稿,2017年12月16日)

材料四:

“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粗鄙化严重。”冯骥才说,“据我所知,一些村落腾笼换鸟,将当地村民迁走,交给旅游开发公司运营,大搞农家乐和民宿,编造伪民间故事吸引游人。”

“如果我们的村落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或者十五年,我们认定下来的这几千个宝贵的传统村落就会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变成‘千村一面’。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冯骐才说。

他同时强调,乡村不是不能搞旅游,恰恰相反,特别好的村落还需要旅游传播出去,让人们欣赏它、热爱它。但是,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抛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价值。”

前不久,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去山西大米村拍摄资料照片,这个村子建于北魏时期,历史悠久。工作结束时,这位工作人员拍了一张与全村村民的合影。令人心酸的是,全体村民只有16个人,还多是老人和妇女。

(选摘自新华网,2017年12月19日)

16.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来自于此。

B.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

C.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通的谋生办法,泥土的珍贵他们最懂。

D.种地人搬不动地土,庄稼行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泥土。

17.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一项的是(    )

A.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复查的村落兼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价值。

B.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每天消亡1.6个,但其他地区保留完好。

C.“我们吃得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达悟人的哲学很符合生命最优解。

D.可以预见,台湾兰屿因落后于现代文明,其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将被解构,直至消亡。

18.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社会学及人类学大师——费孝通

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由于受到曾留学日本的父亲和喜欢新思想的母亲的影响,费孝通在蒙童时代就开始接受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式教育。

1928年,带着医学救国的理想,费孝通进入东吴大学学习医学,但是没过多久,他发现当时中国的很多问题光靠医学是不能解决的,而是要首先解决人的问题。于是在1930年,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许仕廉的影响下,他注册进入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了他的学术人生。

1935年夏,在老师吴文藻的推荐下,费孝通应当时的广西省政府之邀赴大瑶山开始了广西特种民族考察。考察中,费孝通误入瑶族人设下的“虎阱”,身受重伤,在养伤期间就开始进行了对中国江南村落小社区的田野调查。1936年秋,费孝通带着他养伤期间的调查结果远赴英伦深造。在导师马林诺斯基的指导和鼓励下,根据出国前的社会调查成果,完成了他的成名大作——《江村经济》。在书中,费孝通通过对乡土中国的描述,从历史的变迁中进行客观调查分析,认为小城镇含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大问题。《江村经济》于1939年在伦敦出版后,被欧洲许多大学的人类学学生奉为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最高奖——赫胥黎奖。

1946年7月,李公仆、闻一多被暗杀后,费孝通面临的处境十分危险。但是费孝通并没有因此就放弃了对专制的批判,他在《这是什么世界》一文中写道:“一个国家怎能使人人都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杀!人类全部历史里从来就没有过这种事。我们如今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1957年费孝通被错误地划为右派;“文革”中,一切学 术研究活动都被迫停止,直到1979年复出。当事后有人对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作出上联“早春前后,大江南北,一例前生事”请他对时,他慨然对曰:“千秋功罪,文章高下,尽付后人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费孝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学术生命。作为一个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但他每年都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搞调查,他边行走,边调查,边思考,他多次提出改变穷困地区的重要建议,把他的智慧全部献给了祖国。正如他晚年所写的《江村偶读》一诗:“李白六十二,杜甫五十九。我年已古稀,虚度岂可究?梦回苦日短,碌碌未敢休。文章千古事,万顷一沙鸥。”

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费孝通结束了他半个世纪无愧于心的考察,中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知识分子,中国知识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作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用生命、劳动和乡土完美结合的爱国情怀是最不怕岁月冲刷的。

(摘自《大师中国》,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他80岁生日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是什么,他说志在富民。他的学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学术,他说:“我所知道的是‘真正的学术’,是‘有用的知识’。学术可以做装饰品,亦可以做食粮。”他“反对为研究而研究,为理论而理论,为定量而定量”。

(王超华《一代宗师费孝通》)

②他一生的志愿就是如何使一穷二白的中国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并为此奋斗不息。几十年来,他奔波于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著书立说,影响深远。其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重访英伦》等。

(蒋晔、武京予《费孝通》)

1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赫胥黎奖,因而他的成名作《江村经济》被欧洲许多大学的人类学学生奉为必读参考书。

B.在“文革”中,费孝通受到迫害,但他慨然说:“千秋功罪,文章高下,尽付后人论。”可见,他并没有被历史的旋涡吞没。

C.费孝通能成为社会学及人类学大师,既有父母和系主任许仕廉的影响,也与导师的帮助和鼓励分不开,还和自身的追求及努力息息相关。

D.文中多次引用费孝通的话,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并丰富了传主的思想精神,同时使传记具有更为感人的力量。

20.“梦回苦日短,碌碌未敢休。”这两句诗在费孝通的一生中是如何表现的?

21.作为社会学及人类学大师,费孝通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

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是进入“城乡中国”阶段。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一代离土、出村的农民,由于其工作和居住方式上的城镇化以及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和农业的生疏关系,大多数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由此带来人地关系、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的演化与分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新的特征昭示了我们向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告别。

在城乡中国阶段,公共政策必须以城乡平等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消灭乡村为结果,只有城乡的平等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两个文明的共生、共融、共荣。将城乡中国而非城市中国作为一个阶段,将允许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生产要素在城乡有效配置,这样更有利于抵达城市中国,将城乡中国作为一种范式和结构形态,不是固守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形态。中国目前的城镇繁荣与乡村破败本身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城乡规划、土地、融资、产业、公共品提供等方面的二元分割,造成乡村产业窄化、农民发展机会缺失,乡村成为没有希望和生机的地方,更加剧了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外流与生产要素的单向配置,把“城市中国”当成公共政策的唯一目标,是导致二元体制形成和长期维持的根源,越是单纯用城镇化来发展城市,就越是带来歧视乡村和城乡不平等发展。“城乡中国”这个阶段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关键的是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中国的提出,也是为了避免以乡土中国的公共政策惯性来处理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乡土中国形态,加上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结构转变更加固化了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产生巨大的路径依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乡土中国时期的认识和措施来应对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导致决策思维与政策应对滞后于结构变革的需求,影响城乡中国的演化与向城市中国的转变。

中国已经向乡土中国告别,中国已经处于城乡中国阶段,中国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历经结构进一步深化和二元体制的障碍解除,实现中国的结构现代化和伟大转型。

(摘编自刘守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基于此,费孝通把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概括为“乡土中国”。

B.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个变化历近百年才实现。

C.大多数“农二代”之所以选择不回村、不返农,原因之一是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及农业的关系就不密切。

D.农民与土地、村庄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带来了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介绍费孝通“乡土中国”概念,引出下面自己关于“城乡中国”的概念。

B.文章接着谈论对于中国社会形态已进入“城乡中国”的判定依据及其重要特点。

C.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形态变化转型后公共政策安排出现的变化及其重要性。

D.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提出中国将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但过程可能并不容易。

24.根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概念是费孝通研究、分析“乡土中国”时使用的重要概念。

B.在乡土中国阶段,大多数农民也离土、出村,但他们大多仍选择了回村、返农。

C.将“城市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一个阶段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D.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所以现阶段需矫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医学有着诸多独特性质,其中之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始终作为构成中国医学自有的组织形态的基础。中国医学未能发展出医院制度,即在于它与西方医学的社会结构方式不同。简言之,中国医学的存在与几率,发生在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共同体空间中,医学不是独立于乡土共同体空间之外的一个技术机构,而是与乡土社会融为一体,并且作为融合性因素之一,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们首先会注意到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至少19世纪以前,在中国江南城镇社会,医师大都具有乡土身份(外籍医师自然也有,但人数极少,至于游方郎中则不在其列),有一些在外地学习医学的人,艺成后也会回到他所在的地方从事医学职业。医学史上留名的医人,往往也都以“地望”称世。甚至中国医学中的大小各流派,也往往以地方命名,如清代早期名医沈鲁珍就属吴医流派,另外还有浙医、淮医、常医等等。这些皆可说明,医学在传统中国离不开乡土社会,医人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传统中的乡土性特点。

进一步说,乡土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医学既是一种需求,也是共同体内部的责任约定。当医学在乡土社会展开时,医学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施药治病,而要承担着这个共同体所有成员的福祉之任。毋庸置疑,生于斯长于斯的医师,分属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所从事的医学与其说是职业,不如说是这个共同体的个体分工,他以其专长服务于全体。但医师的身份又另有其特殊性。在范围大约几十平方里、人口数千或近万的共同体区域中,医师通过他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增加了他在乡土社会的权威性。我们看到有名望的医人,往往为地方士绅团体中一员,或者受士绅信任,参与该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医学在乡土社会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它在共同体社会中的政治性能,而医师则在医学专业之外,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角色。

因此,还要延伸到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中的道德和伦理处境。为什么包括沈鲁珍在内的众多医师,长期以来一再选择本土从业?这种偏好,或许有多种解释,但他们给出的最有力的理由,则集中在两点,“事亲”与“活人”。这两点在许多著名医人的自述里屡屡提起,实在是有着深刻的道德伦理考量在内。“事亲”往往是他们从事医学的起点,而由身边亲人,扩散到整个“乡党”组成的共同体,却是他们的志业。这个志业的目标是“活人”。作为中国医学经久不变的思路,医师总是把“存活”他所在共同体男女老少的生命,当成他的责任和使命。当年张仲景放弃太守官职,执意要回到饱受离乱之苦的南阳故郡,就是带着这样的道德责任。事实上,“医圣”张仲景这种强烈的乡土情怀,作为道德影响力,在19世纪以前可以说久传不衰。

显然,这种道德性的选择,不仅形成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医学特殊性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一般说来,医师在乡土社会广受尊崇,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作为医人,身上有一种持久的道德人格魅力。这种魅力,经由他的医学实践,在乡土社会起着一定程度的凝合和向心力。对共同体而言,德性高尚的医师,其感召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这也是“医道”之所以获得乡土社会合法承认的深层基础之所在。

(选自费振钟《乡土社会、共同体与医学》,有删改)

25.下列关于“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A.中国医学的存在不是以单纯的技术机构存在于乡土社会中,它的组织形态的基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

B.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相融,并作为一个融合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C.中国医人一直具有乡土身份,他们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传统中的乡土性特点。

D.中国医师的道德性选择,为乡土社会提供了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有力地支持了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

2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中,医师的责任和使命,并不仅仅是施药救人,同时还承担着共同体区域中成员的福祉之任。

B.有名望的医人往往成为乡土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政治角色,医学也最大限度地展示出它在共同体社会中的政治性能。

C.乡土社会的医师以其医学专长服务于共同体,并通过医学活动方式来参与管理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

D.中国医学的众多医师多有强烈的乡土情怀,他们以“事亲”作为从事医学的起点,由此扩展到“存活”乡党共同体中男女老少的生命。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医学能够发展出医院制度,与它的社会结构方式不像中国医学那样——严重依存于乡土社会共同体有关。

B.中国医学传统有鲜明的乡土性特点,离不开乡土社会,这就是中国医学中的大小各流派一概以“地望”来命名的根本缘由。

C.在乡土社会,医师往往凭借着自己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来为自己赢得名望,获得权威,许多人因此而跻身于地方的士绅团体。

D.医师身上持久的道理魅力的感召力在乡土社会的共同体空间中非常大,这就使得“医道”获得乡土社会合法承认有了深层的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通常以“社会转型”来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所谓社会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生产过程(包括劳动方式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产业构成的非农化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是基本动力,而由此带动的社会生活形态上的城市化则是最显著的外在表征。如果我们将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看作是一种“乡土文明”的话,那么,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则正在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城市文明”的时代。

对费孝通“乡土中国”这一概念的一个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它单纯理解为一个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概念,而没有将它看作是描述中国整体社会的概念。实际上,在费先生这里,与“乡土社会”对应的不是空间形态意义上的城市社会,而是历史序列上的“现代社会"。费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个概念所要刻画的,是不同于现代社会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社会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是一种独特的乡土型文明形态。就如同现代社会的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并不仅仅限于城市,这种独具中国点的传统“乡土文明”形态也不仅仅限于中国乡村,而是笼罩于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

但是,无论你是主动告别还是恋恋不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乡土文明”已无可避免、无可挽回地成为了或正在成为明日黄花,今日的我们已无可选择地进入了“城市文明”主导的时代。这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提升必然带来产业的集中,而产业的集中,结合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必然带动人口向产业集中地大规模集聚,进而带来城市的扩张。这一过程,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中国自身看,都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必然进程。

在传统乡土社会,一方面城乡联系本身并不紧密;另一方面,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乡村是本位,而且相对独立,不依赖于城市,而并非生产基地的城市则反过来完全依赖于农村。但现代社会的城乡关系则截然不同,一方面,由于现代市场以及更为直观可感的交通、通讯技术的纽带作用,城乡联系变得异常紧密;另一方面,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之后,城市在城乡关系中便取得了几乎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而必然地发挥出对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组织重塑作用、辐射作用;而且,只要承认经济运行的形态方式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其他各个方面,那么,城市的这种组织重塑作用、辐射作用也必将及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运行方式必然是围绕着城市而组建起来的,今天我们的乡村振兴只能顺应而不可逆这个基本历史趋势而展开。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是(即使不是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文明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是乡村融入城市主导的现代文明的过程。

《摘编自冯婷《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明是在社会发展客观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文明形态,决定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B.城市文明是独具中国特点的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覆盖城市、乡村在内的整个社会。

C.城市文明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是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

D.城市文明是现代文明的表征,在乡村振兴中只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就定能取得成效。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乡村振兴”为写作目的,着重论述了城市文明是一种必须顺应的历史趋势。

B.文章着意厘清人们对“乡土中国”的错误认知,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是种文明形态。

C.文章提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概念,让读者更易于接受对城市文明的论述。

D.文章论述传统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城乡关系上的不同时主要从联系性和独立性。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正进行着由乡土文明到城市文明的转型,乡村受到城市的重塑和辐射作用,实质上已经完全沦为城市的附庸。

B.我们被带入城市文明时代,与当今中国产业的集中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带来的人口大规模向产业聚集地聚集有关。

C.在当今中国,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城市文明时代这一背景,在城乡一体的视野下统筹规划。

D.潍坊鼓励企业到农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淄博依托工业城市底蕴发展乡村旅游,这些举措都和本文的理念相符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陈晓明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记忆。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怀乡或者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种家国情怀;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乡愁也表达了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20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出的希望,又不得不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

作家、诗人对故土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眷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他们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更多的忧虑,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带有更多悲观和感伤,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但是我们要看到,贯穿其中的否定性其实是表达了肯定性——表达了作家、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来得更为激烈,乡村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2005年,贾平凹出版《秦腔》,表示要用这部作品为他的家乡棣花街做传。在贾平凹的笔下,乡村人去到城镇,土地正在萎缩甚至凋零,清风街的年轻人更时尚却未必更精神,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秦腔声调越来越悲戚……作家对乡村的表现未必全面,也无法断言是否有典型性,但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期乡村面临的困局,作家的感情是真挚而忧虑的。这一作品引导人们关切乡村的困难、传统生活的消逝、农村心灵的枯竭,引人思考,激发起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光明日报》2016年7月7日)

3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也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

B.以乡土叙事为主导的中国当代文学,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也影响了大批作家。

C.中国当代文学对乡村的书写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书写乡村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D.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就有不少关于乡愁的诗篇,如《诗经》中的《采薇》,如唐诗宋词等。现代的一些作家也有关于乡村的作品。

3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和转折。

B.在世界文学传统中,乡愁也是不可少的主题,如荷马史诗《奥德赛》,此外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也是其重要的主题。

C.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借乡愁表达出这种体验感受,从而使文学作品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D.作家、诗人或许对现代到来有不信任,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忧虑,因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时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家、诗人在表达对乡村书写时态度是矛盾的,在表达对乡村否定时,也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B.乡村问题一直没有离开诗人、作家的视线,如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

C.一些关于乡村的作品有着思想引领的作用,如贾平凹的《秦腔》引导人们关心乡村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D.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所以怀乡或乡愁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家国情怀,也是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新乡村文明:留住乡愁的现代之路

“外面是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这是近年来中国一些农村人走屋空后的凋敝景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如何让农村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留住美丽乡愁,是新乡村文明的探索之路。

遗失的乡土文明

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有2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到全村人口近1/3。像其他地方一样,独特的“留守现象”冲击着延续千年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传统文化。

78岁的村民冯建华告诉半月谈记者,他有两个儿子,但长年在外打工,年事已高的他,特别羡慕能住进村里敬老院的五保老人“现在农村五保老人好啊,有政府给他们建敬老院管吃喝,我们这些有儿有女的日子反而不好过。”

冯建华老人所遭遇的,是中国农村家庭传统养老结构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许多留守老人在风烛残年难以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往往成为受侵害的弱势群体.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等日益突出。传统的农村家庭族群正在被现实解构成亲人长年分离、亲情严重缺失的落寞之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农村正在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并产生大量的“空心村”。农村空心化直接导致农村“三留守”人口增多、主体老弱化和土地空弃化。此外,一些传统技艺、乡风民俗也濒临失传。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指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村庄正在日趋离散,村庄的传统和记忆被消解,村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信任、乡规民约等秩序也日益弱化和丧失。

融入现代文明元素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空气污染、道路拥堵、食品安全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在生态相对较好、成本相对较低的农村田园里生活,逐渐成为很多人的人生梦想。

家住安徽省铜陵县犁桥村的钟根生一直在城市打工,他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城市买房落户。如今,他已经实现了买房的梦想,可他笑言,那只是给孩子上学的一个住处,农村的房子才是家。

走进钟根生家住的犁桥村,青石板铺设的道路干净、整洁,村头的池塘倒映着白墙黛瓦的徽派房屋和屋墙外淡雅的水墨画……令人仿佛走在梦里水乡,感觉置身画中。然而,几年前,这个古老的村庄和周围许多村一样,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三留守”问题十分突出。

犁桥村党总支书记钟应斌告诉记者,犁桥村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铜陵县近年来加大美好乡村建设的力度,不仅通过“村村通”等项目建设实现村级公路、污水管网、垃圾处理、体育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而且在提升硬件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融合传统和现代文明元素,开展孝道礼仪宣传教育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完善乡村治理模式,让农民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传承乡村田园风俗。

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孔令刚认为,小城镇、农村地区的发展一定要有产业支撑,还要注重乡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整体推进,力求在物质、精神两方面让农民面貌焕然一新。

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

综观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有一条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路径。法国曾针对农业和农村被城镇化浪潮吞没的现状,于1960年实施“花园村庄”计划。自计划实施后,有1/4的人口愿意生活在乡村,成为乡村居民,这使法国乡村由破败转为繁荣。其经验表明,农村人口流失和乡村萧条并非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有专家指出,中国要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应着力把乡村建设的过程变成发现和重塑乡村价值的过程,变成生产要素向广大农村倾斜转移的过程。目前,我国有不少地方已经在新乡村文明之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此外,在寻找产业支撑、完善现代公共服务提升乡村生活质量的同时,引入村民理事会等现代乡村治理模式,强化对标志性民俗、有地方特色的农事礼仪等传统农业文明的保护,也是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的重要方面。(记者 杨玉华)

34.“遗失的乡土文明”一部分所举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一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5.你是如何理解“留住美丽乡愁”的?

36.新闻要追求积极的社会功用。结合全文,你认为本文有哪些社会功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乡土情结

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yíng(    )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风尘碌碌,海天茫茫,更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并忙不迭地询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②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一草一木,一时一俗,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

③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严峻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明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蕞尔:形容地方小)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输将:资助、捐献),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科学进步使天涯若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追寻乡井,到老没见过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漂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梁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够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

37.根据拼音写出第一段中的汉字:____________

38.根据全篇内容解释“乡土情结”的含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郁结在心里,无法排解。

B.对故乡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已结出硕果,海外游子纷纷为之作出贡献。

C.对故乡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集结在心里,不会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消退。

D.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心里打成了“结”,想解也解不开。

39.文章写“乡土情结”之所以要从“童年的烙印”写起,是因为

4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几项分析中,正确的两项

A.多年不通音讯,家中情况吉凶未卜,很担心。

B.外出多年未闯出什么事业,羞见家人。

C.离乡多年,一切似已陌生,拘谨不安。

D.历久始归,未尽到对父母、妻子、儿子的责任,深感歉疚。

E.不知父母乡亲如何对待游子,心中疑虑。

41.请阐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2.文中第三段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请概括出各层的意思。

一层:

二层:

三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弯曲的乡土路

刘亮程

乡村的道路——至少是传统的乡村土路,基本上都是弯曲的,不像现在的高速公路这样笔直。然而,就在这弯曲的乡土路中蕴含着别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

乡村土路代表着一种乡村人在大地上行走的方式。那些弯弯曲曲的乡土路,总是绕过一些东西,又绕过一些东西。不像现代高速公路,横冲直撞,无所顾忌。乡土路的弯曲本身代表了乡村人走路的谨慎和敬畏。它在绕过一棵树、一片菜地、一堵土墙、一堆坟基、一个水坑的时候,许多珍贵的事物被留了下来,这就是弯曲的乡土路告诉我们的全部意义,它是乡村人对待天地万物的一种理念的体现。在弯曲的乡土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村人对脚下每一个事物的最起码的尊重,他们不去破坏它,不去践踏它,尽量地绕,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的路绕得弯弯曲曲,但是在路的弯曲中保留了土地上许多珍贵的东西。

好多年前,我在伊犁昭苏,看到一棵大榆树立在路中间,当时感到非常惊奇,这么大一棵榆树立在公路的正中间,这是多么大的奇观啊!当地人说,路修到这儿的时候,要通过这棵大榆树。当地政府和包工头都要把这棵榆树砍了。为什么没砍呢?这棵树是当地的神树,附近村民多半信仰萨满教,有病有灾了,会在树上系一个布条,在树下许个愿,灾病就过去了。听说要砍神树,当地人当然不愿意,大家联合起来保护这棵大树。最后这棵树之所以被留下来,是因为修这段路的包工头突然出车祸死了。包工头是主张砍树最卖力的人,推土机都开到了大树跟前,但树没倒,包工头却先死了。这件事把人们震住了,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施工队都一下子对这棵树敬畏起来,这棵树就这样留了下来,它就立在公路的中间,高大无比,几个人才能合抱住。树上挂满了当地人系的各种颜色的布条,好多车辆经过这里时,会自然而然地停下来,在树边拍照。

又过了好几年,我再去昭苏的时候,那棵树却从路上消失了。什么原因呢?说是有天晚上一个司机可能开车打盹了,没看到前面的树,一下子撞到树上,人死了,所以树被砍掉了。我去的时候,距离那棵树被砍掉的时间不长,主干已经被拉走,剩下的枝干则被扔在公路边的污水沟里,那些系满寄托着多少人美好祝愿的布条的枝条泡在污水里。难道人在修这条路的时候,就不能稍微绕一下,绕过这棵树吗?不能。为了追求最短距离和直线化,见山劈山,遇沟架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多少房屋被拆掉,多少农田被侵占,多少棵树被砍伐。没有什么东西能把高速公路挡住,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人类走直路,追求最短距离、最低成本的心态。

但是乡村土路会绕,懂得绕。不惜耗费时光,总是绕过一件事物,又绕过一件事物,把自己的路程无限拉长,为的只是尽量不打扰、不践踏大地上的事物。这样一种绕的方式,恰好代表了乡村文化中最珍贵的一点,这是现代人所没有的。我个人认为,笔直的高速公路代表了现代人在大地上行走的粗暴和野蛮,弯曲的乡土路却代表了一种行走的文明。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

43.综观全文,弯曲的乡土路蕴含着怎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

44.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乡土路的弯曲本身代表了乡村人走路的谨慎和敬畏。

(2)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人类走直路,追求最短距离、最低成本的心态。

45.文章的题目是“弯曲的乡土路”,作者为什么花许多笔墨去写伊犁昭苏公路上的一棵大榆树的命运呢?

46.文章最后说“笔直的高速公路代表了现代人在大地上行走的粗暴和野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在远方

曹文轩

①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故乡在情感指涉上其实是约等于乡土的。乡土并非仅指一方水土,更重要的是这方水土所养育出的精神和情怀。乡土乡情,童年童趣,写人纪事,抚今忆昔,乡土甚至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贯穿始终的基调。董华的《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正是一本充满故乡味道的散文集。全书九个单元,一百五十篇短章,花鸟鱼虫,世情百态,写尽了北方童年的生动与丰富,让我这个旅居北方多年的南方人也增长了不少的见闻。

②汪曾祺每当写到故乡时总会说“我们那个地方”,他像孩子熟悉母亲一般熟稔那个地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风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但是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得有情绝非易事。天南海北,风情各异,找出一两处此处独有而别处难寻的景致和特色来渲染一番并不高明,高明的是写出这方水土的人情。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让人记住的远远不是沱江两岸高高的吊脚楼,不是硕果累累的桃园,不是漂泊不定的渡船,而是那青山绿水的风景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的良善,他们的狡黠,他们卑微而又勉力活着的状态。《大地知道你的童年》写顽劣的孩童,斗草捉虫,爬树下河,偷瓜摸蛋,打泥仗捉迷藏,正月十五散花灯,追忆童年的背后,却让人感受到“那个地方”生活着的人对泥土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万物的悲悯,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逝者如斯夫的忧伤,因为年华老去,记忆中的故乡终究还是成了一代人回不去的遗憾。

③我料想董华在写作这本书时一定是愉悦和享受的,正如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愉悦和享受一般,因为读着读着,就会让人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生活虽然贫瘠,但是童年的乐趣却很丰盛。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④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⑤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去乡村化,城市无边无尽的扩张,乡村不断被蚕食,同时萎缩和流失的还有乡土的情怀。我有时不免感慨现在孩子的辛苦,生活上虽然衣食无忧,却要在繁重的学业间隙穿梭各大辅导培训班,仅有的闲暇时光也早已被手机电视电脑等占据,即使于乡村留守的孩子们而言,恐怕也早已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兴致抑或也没有那样未开发的自然等着他们去开拓。正如董华在书中所言,“对应泥土和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他们还有很多不懂;因为失去了懂得的机会”,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对自然的认识几乎全诗从书本上得来,更遑论乡土情怀。这样的童年幸福感大约是要大打折扣的。

⑥《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让我感动的还有对于乡土情怀的传承,乡土社会凝结的基础除了大地,就是情感,而这种情感除了血脉亲情联系之外,就是乡情、邻里之情,进而生成对于天地、自然、人世的态度和相应的礼节。书中那个可爱机灵的叫董为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爷爷的教导下,离开都市,回归乡村,感受自然,拥抱自然,在和睦淳朴的乡间活泼自在地生长着。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董为的童年幸福丰盛得近乎奢侈,这一切都是他爷爷用心良苦的馈赠,而我相信这份生命中珍贵的馈赠一定会在那个叫董为的小伙儿以后的人生中大放异彩。

⑦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归属。

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B.勉力:坚韧努力

C.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反而更加鲜活

D.遑论:妄加议论

4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多数中国人心里,故乡不仅指一方水土,更包含乡土精神和情怀,这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B.第②段以汪曾祺和沈从文两位大师的写作表明,在写到故乡时,描写风土人情容易,但能浸润作者深挚情感不易。

C.第⑤段画线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出现代城市孩子因缺乏乡村生活体验,无法体会自然的乐趣,童年生活不幸福。

D.作者相信,让孩子们在乡间活泼自在地成长,生成对于天地、自然、人世的态度和相应的礼节,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49.简要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画线的文字。

50.本文题目“故乡在远方”意蕴丰富,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包含了哪些内涵。

51.文章结尾说:“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根据你的阅读经历,以一位作家及其作品内容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孝道伦理与乡土社会生活的重建

传统孝道的自然基础是家庭,一种以血缘关系将长幼代与代之间的生命历程连接起来的生命共同体。这种作为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原型”。在儒家的观念中,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国家和整个天下,都可以理解为某种扩大了的家庭。基于这种“家庭”共同体主义的理解,儒家所理解的个人也不同于现代个人主义所昭示的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儒家的伦理思维从具体的个人出发,这种具体的个人具有自然的生命历程和血缘关系;随着其生活的展开,这种具体的个人在家庭和社会共同体中扮演着一系列角色。除了包含这种独特的关于共同体与个人的理解之外,传统孝道与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也昭示了一种超越“交换价值”主宰的全面的价值观体系,它以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关怀,共同体的和谐与幸福为核心价值。

现代老龄社会从中国传统孝道伦理及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启示,其中最主要者有三:一是孝道伦理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判性地反思个人主义伦理的参照系;二是展示了一种关爱与尊重生命价值的生活方式复兴的希望,从而使我们能够重建被交换价值观的僭越(殖民)所扭曲了的价值世界;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复兴孝道与乡土社会的养老习俗和社会制度,从根本上找到现代养老问题的化解之道。

首先现代的老龄化问题及其根源皆与家庭及社区共同体的衰落有关。现代社会流行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念,强调个人是构成世界的原子,而且这种原子是彼此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几乎绝对的自由。这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社会方面表现为家庭的岌岌可危、代际关系的扭曲;经济上则是市场交易关系的盛行,以及作为市场“保姆”的福利国家制度的膨胀;政治上则导致片面强调个人权利的乌合之众加政客的“民主”游戏的出现;意识形态上则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道德观念、过度膨胀了的交换价值观,以及拜金主义的宗教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契约化了的世界,个人契约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成功统治,也恰是现代社会分崩离析、认同危机、人情冷漠、人性扭曲、人的价值贬损的根源。由此看来,老龄化问题牵涉到观念、制度与伦理等多个层面,其化解之道也就在于在这些层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现代老龄化社会的困境,暴露出现代社会从个体出发组织共同体的悖论:现代家庭人际关系的“扁平性”的“平等”对正常的代际伦理秩序的破坏,现代家庭中的“个人契约”夫妇关系的脆弱,现代生活方式对民间“社会资本”的破坏,以及“福利国家”与市场体系之间的自相矛盾。应对这些问题的方向是:通过复兴儒家“理想主义”意义上的孝道和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来改造现代社会。

这种变革涉及到:第一,自我意识从个人主义转向共同体主义,这意味着家庭及其孝悌伦理的恢复,以及个人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这种特殊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第二,孝道礼仪和乡土习俗,如乡射礼、乡校、乡饮酒礼、家礼等礼俗,经过创造性的转换而在现代社会“复活”,这既是对这些礼仪传统的继承,又是因时因地制宜有所“损益”的创新。(摘编自201502期《齐鲁学刊》)

5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是以血缘关系将长幼代与代之间的生命历程连接起来的生命共同体,是传统孝道的自然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原型”。

B.基于“家庭”共同体主义的理解,儒家的伦理思维从具体的个人出发。而现代个人主义昭示的个人是抽象的、原子化的。

C.儒家伦理思维下的具体的个人,具有自然的生命历程和血缘关系,会在家庭和社会共同体中扮演者一系列的角色。

D.传统孝道与乡土社会生活方式包含独特的关于共同体与个人的理解,昭示了一种“交换价值”主宰的全面的价值观体系。

5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老龄社会从中国传统孝道伦理及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启示,例如尝试找到现代养老问题的化解之道。

B.现代的老龄化问题与家庭及社区共同体的衰落有关。其化解之道也就在于在观念、制度与伦理等多个层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C.现代社会流行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念,强调个人是构成世界的原子,彼此平等,拥有几乎绝对的自由。这具有积极的影响。

D.通过复兴儒家“理想主义”意义上的孝道和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来改造现代社会,是应对现代老龄化社会困境问题的方向。

5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主义伦理在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孝道伦理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个人主义伦理的参照系。

B.现代家庭人际关系的“扁平性”“平等”破坏了正常的代际伦理秩序,这意味着个人作为共同体成员“自我意识”的觉醒。

C.现代社会高度契约化,个人契约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成功统治,使得现代社会分崩离析、人情冷漠、人性扭曲、人的价值贬值。

D.乡射礼、乡校、乡饮酒礼、家礼等经过创造性的转换而在现代社会“复活”,这是对传统孝道礼仪和乡土习俗的传承与创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乡愁的滋味                肖复兴

关于乡愁最著名的一句话,莫过于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过的:乡愁是一枚邮票。这样说,形象而具体地说明乡愁是远离家乡产生的一种情感,家乡和乡愁构成一种胶着状态的关系,而与家乡的距离是乡愁的必备条件,所以,乡愁才需要借邮票邮寄。也就是说,没有了这种距离,便无所谓乡愁。

记得几十年前,我到北大荒插队,第一次离开北京的家那么远,远得仿佛到了天之外。到达北大荒的第二年,中秋节那一天,一清早天就飘起了细碎的小雪花,渐渐变大,很快天地一片白皑皑。早知道北大荒冬天冷,没有想到冬天也来得这么早。但再大的雪,也要过中秋节呀!坐上一辆小型柴油车,赶到一百里外的富锦县城,买回来的月饼,掉在地上能砸个坑,咬得牙生疼。思念北京,那里毕竟是我的家,那种感情一下子浓得化不开,却又无从发泄。那时生产队的小卖部只剩下了罐头,其他可吃的东西早被知青抢购一空。最后,买了两筒罐头,是那种香蕉罐头,一个罐头里两根截成四节的香蕉。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香蕉的滋味伴随着乡愁的滋味。那是我第一次尝到了乡愁的滋味。

如今离开北大荒已经整整40年,却一次次地思念那片曾经风雪弥漫的荒原。这40年中,尽管我曾经前后回去过三次,却依然怀念那里的乡亲和那里的土地。40年让曾经的荒原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远离那里越久,这个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就越长,乡愁便不由而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乡愁随之加深。

后来看学者赵园的著作,她在论述荒原和乡土之间的差别时说:乡土是价值世界,还乡是一种价值态度;而荒原更联系于认识论,它是被创造出来的,主要用于表达人关于自身历史、文化、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的认识。她还说,乡土属于某种稳定的价值情感,属于回忆;而荒原则由认识的图景浮出,要求对它的解说与认指。

赵园的话,让我重新审视北大荒。对于我们知青,它属于荒原还是乡土?属于乡土,那里却确实曾经是一片荒原,我们只是如候鸟一样的匆匆过客;属于荒原,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那么多知青如今把它当作自己的故乡一样频频含泪带啼地还乡?过去曾经经过的一切,都融有那样多的情感价值的因素。对于我们知青而言,北大荒这片中国土地上最大的荒原和乡土的关系,并不像赵园分割得那样清爽。这片荒原,既有我们的认识价值,又有我们的情感价值;既属于被我们开垦创造的荒原,又属于创造开垦我们回忆的乡土。

于是,我更加明白了,乡愁,除了和乡土或者说和故乡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的关系之外,还需要一个必备的条件,那便是回忆。回忆,是填充乡愁情感的物质,像血脉一样,流淌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中,让这种情感,在这样一次次回溯流淌中,日久弥新而情不自已。

今年的中秋节,我再一次要在美国度过。我居住的地方只是美国中部一个很小的大学城,我春天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一家华人超市,很小,只能买到一些简单的东西。而现在,仅仅半年的时间,已经又开张两家华人超市。前些天,听说新的一家华人超市开张,是占领了原来一家高档家具店的地盘,空间大许多,重新装修开业。慕名而去,一进门,便看见了熟悉的月饼,摆在了醒目的位置上。想必店家也是想赶在中秋节前开业。赶节日前开业,是中国店家传统的做法,为的就是讨个口彩,在这里是为赢得远离家乡海外人的乡愁。不管怎么说,毕竟可以吃得到家乡正宗的双黄莲蓉月饼了。

其实,年轻人已经不像我们那样喜欢吃月饼了,觉得油腻又太甜。但我去这家华人超市的时候,不少华人大学生花比买一个汉堡包贵几倍的价钱买一块双黄莲蓉月饼。排在我前面到收银台的一个女大学生拿着一块月饼付款的时候,和收银员对话说的是汉语,一听口音就知道是老乡北京人。和她说起话来,她举着月饼一笑:好几年没回家了,但也要过中秋节呀,怎么也得吃块月饼尝尝家的滋味呀,就当是回家了。

乡土是价值世界,还乡是一种价值态度。这一点,赵园说得对,正因为如此,乡愁才有了价值。乡愁升华的最高形式,便是还乡,无论是千里迢迢真正意义上的还乡,还是如这位女大学生一样精神还乡。

(选自2014年9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55.文中写了哪些“乡愁”?请依据文本加以概括。

56.作者对学者赵园关于“荒原和乡土”的论述持什么态度?

57.文章详细叙述女大学生买月饼的情景,有何作用?

58.统观全文,你认为作者对于“乡愁”有怎样的深刻认识?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农事劳动的文学描写古已有之。西方有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农事诗》传世,中国的《诗经》中相当数量的农事劳动描写则开启了这一源头。而当下,它正面临断流的危机,传统的劳作方式不断被取代,被遗弃,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模式正经历分崩离析的痛楚。

纵观现当代乡土文学,其中所写的农事劳动可谓范围广、种类繁多,农事劳动是前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符号和标志。而今,随着传统农业的萎缩凋敝,大量的农事劳动也渐渐退出或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因而在当下重读那些忠实记录、描写了农事劳动的乡土文学已多少带有挽歌的性质,它们不仅仅具有文学意义,还将越来越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

在农业社会里,农事劳动不仅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必需的手段和方式,也蕴含着农耕文明特有的价值立场、审美维度、情感方式。在农村,人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最主要的参照标准不是道德层面而是实用价值,即他(她)在生产劳动上的表现。确实,农村中的劳动好手、能手,就能受人敬重。乡土作家在写到这类角色时,往往会抑制不住地流露出赞美的情感倾向。

崇尚劳动的价值标准不仅渗透进乡土世界的价值观中,也深深影响着农村的审美观念。“美”往往是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孙犁的《荷花淀》开头写月光下水生嫂坐在院子里编苇席的劳动场景。这种审美观,完全是以实用性、功利性为内在基础的。每一种传统的劳作方式都是经过长期劳动实践的检验而一辈辈传承下来的,其中凝聚起了很多无形的东西,诸如家族情感、民风习俗、人际交往、审美维度等等,但时代在用更新更先进的手段取代那些古老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甚至是埋葬着附在其上的文化基因。

在传统农事劳动日益式微的同时,附着于其上的宗法制乡村的人事交往、风俗传统也必然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在这里,劳动已不仅仅是为了生产,还在一定层面上承担着人际交往、促进情感联络的特殊功能,这在重血缘、地缘关系的宗法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传统的人情习俗实际上也被割裂,金钱至上、人情淡漠、道德异化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严峻问题。

但是不论社会如何转型发展,农事劳动所担负的生产粮食以供养人类的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它将在现代技术的推进下改变形式继续存在,乡土文学也会持续地予以文学性的观照,这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农为平《乡土文学中即将消逝的农事描写》)

5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和中国在古代都有对农事劳动的文学描写,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描写却已经断流。

B.能够忠实记录、描写农事劳动的现当代乡土文学会越来越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

C.家族情感等文化基因附在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上,但它们会随着时代变化最终消失。

D.传统农事劳动与现代农事劳动,形式不一样,它们的基本职能当然也就会不相同。

6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古代文学有农事活动的描写导入,再自然点出劳作方式不断被取代或遗弃后,农耕文化模式正经历着分崩离析的观点。,

B.文章主体部分既有关于传统农事变化的阐述,也有对随之带来的附在传统农事上的民风习俗等农耕文化变化的阐述。

C.乡土作家对劳动好手、能手往往会表现出赞美的情感,这证明了乡土作家与农村里的人在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上是相同的。

D.文中所举的月光下水生嫂坐在院子里编苇席的劳动场景一例,说明农村的审美观念中,“美”往往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6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实用价值是农村里判断一个人好坏的主要依据,只有生产劳动表现好才会受人敬重11

B.农事劳动在农业社会里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手段和方式,现在正逐步萎缩凋敝。

C.传统的劳作方式中凝聚着人际交往等无形的东西,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D.社会转型发展导致传统农事劳动日渐衰落,而乡土文学仍会予以文学性的持续观照。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茅盾乡土小说中的民俗学观

张永

①现代民俗学对茅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早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茅盾就开始对民俗学发生了兴趣。和“五四”众多作家一样,茅盾的民俗学观并不是或者说并不主要是为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是借助民俗学为文学创作服务。

②在茅盾看来,在小说创作中,民俗不仅与“地方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民俗还能体现出“时代精神”。他认为,小说创作不仅要追求地理环境的逼真,而且还要追求与此相关的方言口语、民间风俗、社会心理、时代精神等“错综相”的真实。

③《春蚕》是茅盾乡土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他乡土小说民俗描写最为成功的一篇。著名文学史家夏志清认为,《春蚕》描写了“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来殖蚕,是一个古老而粗陋的方法,需要爱心、忍耐和虔诚,整个过程就像一种宗教的仪式”,这些民俗事象的描写“真正道出这故事成功的地方和它吸引人的地方”。浙江地区向来蚕业发达,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养蚕习俗。茅盾从小就从祖母那里了解到家乡乌镇等地的养蚕的习俗,可以说,《春蚕》就是当地蚕事活动程式艺术化的结果。蚕树萌芽时,民间俗语“清明切口,看蚕娘娘拍手”意味着蚕事活动的正式开始。从小说第二部分起,作家艺术地再现了老通宝全家的蚕事活动的整个过程,比如准备养蚕的器具如“团匾”、“蚕箪”和“缀头”,然后“窝种”、“收蚕”和“上山”等。

④“一切生活都混合经验与迷信,因此单独凭经验可望得到的进步,若无迷信搀杂其间,便不容易接受。”难怪茅盾有感于老通宝一家“那种安于世代相传的工作的情形是如此的亲切感人”,在描写“收蚕”神圣仪式后,不禁感叹道:“这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千百年相传的仪式!”:

⑤可以说,茅盾的乡土创作还是很好地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尽管在《春蚕》等一系列的乡土作品中,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挖掘并不像鲁迅那样专注和集中,但是茅盾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使得作家通过民俗事象的描写,深刻地开掘民族的心理结构层,透视社会生活特别是人们经济生活“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先进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导致了茅盾“社会分析”艺术创作方法的形成,“文艺家的任务不仅在分析现实,描写现实,而尤重于在分析现实描写现实中指出了未来的途径。所以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一一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一一创造生活。”

⑥茅盾乡土小说实践和创作理论逐渐形成了“左翼”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

节选自《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有删改)

6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63.小说《春蚕》中的哪些内容可以反映茅盾对“错综相”的真实的追求?

64.茅盾的乡土小说创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

“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现代乡土小说的书写对象是农业文明形态的宗法制乡村,其最大的特点是人对土地的依赖,正如费孝通所指出那样:“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种强烈的依附关系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人对天地自然的原生态情感——依赖、敬畏。现代乡土作家尽管大多是已从农村走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尽管他们在写作时已获得反思、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武器,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土地情结始终或显在或潜在地影响着他们在文字中流淌的情感走向,从而形成了独具时代色彩的“双透视角”:一方面,在近现代西方先进思想的烛照下,作家们已清晰地看到封建宗法制如何造成古老乡土的衰败腐旧,农民的蒙昧困顿;另一方面,生于兹长于兹的故土情怀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旁观者、审视者、批判者,回忆、怀念、眷恋等情愫不时溢上笔端。因而,他们的笔触常常不自觉地游走于现代性的批判与传统式的乡土眷顾之间,这种“分裂式”的写作视角在乡土小说中极为普遍,既有对封建宗法制的批判,也表现出回归诗意乡土的反工业化倾向。

20年代以来形成的乡土小说,虽然主流观念是批判封建宗法制,但作家们的根基是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对于乡村、土地、自然不可掩饰地表现出或潜在或明显的情感倾向。在他们的笔下,前工业时代的自然崇拜观念得以延续,表现出对以土地为象征的非人类世界的尊崇,是对“大地伦理”理论的生动诠释。

节选自农为平《从生态批评视阈看现代乡土小说的生态性》

6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地伦理”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

B.从生态批评视角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

C.现代乡土小说以农业文明形态的宗法制为书写对象,突出人对土地的依赖。

D.乡土小说中“分裂式”的写作视角极为普遍,诗意地表现了反工业化倾向。

6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大地伦理”作为理论依据,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进行相关剖析。

B.文中第二段文字,阐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C.引用费孝通的话,增强文章说服力,是为了说明人对土地有着强烈的依附性。

D.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先明确“大地伦理”的这一概念,再论述“反工业化”。

6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地伦理”这一重要概念,需要以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作为立足点。

B.要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作品必须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

C.人对天地自然的原生态情感——依赖、敬畏,源于人对土地的强烈的依附关系。

D.现代乡土作家独具时代色彩的“双透视角”,是受集体无意识的土地情结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刘震云等作家,或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记忆。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出的希望,又不得不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作家、诗人对土地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眷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他们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更多的忧虑,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带有更多悲观和感伤,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但是我们要看到,贯穿其中的否定性其实是表达了肯定性——表达了作家、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贾平凹的《秦腔》,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期乡村面临的困局,意在引导人们关切乡村的困难、传统生活的消逝、农村心灵的枯竭,激发起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曾经以“寻根”的方式重新审视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韩少功、阿城、贾平凹、王安忆、莫言都以他们的作品回应了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性冲突的难题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中国文学是坚守传统,还是面向世界、站在艺术变革的时代前列?这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度是两难选择。触及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之后,中国作家迅速顿悟文学创新的玄机:书写乡村故土可以抵达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地。莫言从此坚定地立足于他的故土家园,书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写出他们的历史、情感、意志和希望。

当代中国文学在怀乡的情感表达中,深化了对家园土地的关切,拓展了自我情感,守护住精神家园。张炜的《你在高原》,书写了胶东半岛大地上的山川、田野、历史、人伦,书写了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们的心性、命运遭际与精神品格,他用文字抚摸家园大地,也用心灵去抚慰故土亲人。在如此宏大的自然与历史的背景上,故乡的书写流宕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激情,也由此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学精神的宽广博大。

当代中国文学的怀乡书写获得了更为复杂丰富的内涵,能在历史、文化与人性的交织中来书写乡村记忆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文章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现代早期的乡土叙事多有社会批判意识隐含其中,多年过去,乡土书写在对人心人性的体认方面有更为深入细致的拓展。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在乡村文化风习、人情往来的丰饶描写中,乡村人性人心的复杂微妙被表现得细腻多变、惟妙惟肖、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选自陈晓明《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略有删改)

68.下列对“当代中国文学怀乡书写”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构成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

B.表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过程中,乡村深刻而剧烈的变革。

C.表达了作家、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D.获得了复杂丰富的内涵,在历史、文化与人性的交织中书写乡村记忆。

6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贾平凹带着感伤忧虑之情,用《秦腔》真切地表现了乡村在变革中面临的困局。

B.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在对人心和人性的体认方面有更为深入细致的拓展。

C.张炜的《你在高原》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激情,体现了中国文学精神的宽广博大。

D.莫言的作品立足故土家园,书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历史、情感、意志和希望。

7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以乡土叙事的方式书写乡村,使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硕果累累。

B.作家、诗人怀有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因而在书写乡土时经常怀有痛楚和眷恋。

C.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促进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站在艺术变革时代前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学以“寻根”方式回应现代与传统、民族冲突的难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迟子建、铁凝等少数几个女作家外,乡村几乎是女性写作的盲点。这一状况的改变始于世纪之交—女作家们日益介入乡土叙事,作品渐渐漫衍成潮,迄今为止,作品总数不下百部,许多颇具影响,如王安忆《富萍》、铁凝《笨花》、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方方《奔跑的火光》、严歌苓《第九个寡妇》、梁鸿的梁庄系列……显然,女性乡土叙事不仅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也是新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②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同质性的乡土经验,经验会因为经验主体、表述主体种种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性别身份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份变量。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贡献在于传达出一脉女性的乡土经验。尽管这样的女性乡土经验在“五四”以来的乡土叙事传统中其实并不缺乏,但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改写。从这个角度而言,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以整体性的阵容“浮出乡土地表”,其文学史、文化史意义不容忽视。

③进入21世纪后,乡土文学的概念、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工的形象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相对应,“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乡村女性形象。因此,“打工妹叙事”就成了女性乡土叙事介入当下乡土中国的一个重要支点。“打工妹叙事”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发迹传奇或沦落故事,也远非解放/禁锢、进步/落后、文明/愚昧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元对立范畴所能覆盖得了的。因此,女作家笔下的很多“打工妹”形象都大大借越了人们关于乡村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女性与本土/乡土/地方文化传统间的关联性,是这股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重要议题。王安忆《天香》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天香》写的是明代上海顾绣的历史,作为顾绣精粹的“绣画”和“绣字”,集中体现女性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独特传承。它超越了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士大夫笔墨书画传统,不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而是提升和再造。“绣画”和“绣字”,已然是女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最形象的隐喻。

⑤乡土经验会因经验主体、表述主体性别身份的介入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样,女性经验也会因民族、地域、阶层等其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女性主义、性别立场向乡土叙事领域的渗透,其意义不容小视。它意味着女性主义本土化终于落到了实处,标识着新世纪女性叙事和乡土叙事的双重新地标。

(《光明日报》(有删改)(2018年4月18日)

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是女性写作的盲点。直到世纪之交,女作家们日益介入乡土叙事,女性乡土叙事潮流才崛起。

B.女性乡土叙事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因此也成为了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成为了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C.由于“五四”以来乡土叙事传统中的女性乡土经验总是被有意地忽略和改写,所以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以整体性的阵容出现,其文学史、文化史意义不容忽视。

D.乡土经验并不存在同质性。经验会因为经验主体及表达主体、身份的不同,尤其是性别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

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列举大量作品,是为了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不仅仅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也是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成为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B.文章第三段从乡土经验的角度阐释了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贡献是传达出了一脉女性的乡土经验。

C.文章第四段列举王安忆《天香》,是为了论证“绣画”和“绣字”已然是女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最形象的隐喻。

D.这是一篇文学评论文章,全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女性作品为例证,阐述了女性作家在我国文学界上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经验主体、表述主体性别身份的介入,乡土经验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同样,由于民族、地域、阶层等其他差异,女性经验也会呈现出不同色彩。

B.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乡土文学的概念、边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因此“打工妹叙事”就成了女性乡土叙事介入当下乡土中国的一个重要支点。

C.顾绣精粹的“绣画”和“绣字”,超越了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士大夫笔墨书画传统,不仅仅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更是提升和再造。

D.由于“打工妹叙事”不仅仅是简单的发迹传奇或沦落故事,因此,女作家笔下的“打工妹”形象都大大僭越了人们关于乡村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诞生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地方戏,是因为地方戏中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比如,盛行于鲁南苏北地区的柳琴戏,就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也不枉”等戏谚,就形象地表达了当地老百姓对柳琴戏的热爱。

如今,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权和文化自信。而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衰弱而渐受冷落。重新扛起地方戏乡土文化表达者的大旗,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也关乎地方戏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对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地方戏缺乏必要的梳理、提炼与再创造,地方戏曲在传承上缺乏理论指导。同时,地方戏曲团体普遍缺少作曲等专业人才,很多市县级戏曲院团排新戏时,几乎都是从外地城市请主创人员,于是出现了地方戏的演员听不懂地方方言的奇怪现象,这导致地方戏的乡土味不断缩水,这怎能吸引观众的兴趣?

地方戏重拾乡土昧,应该从基础性的人才培养工作做起。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依靠中国戏曲学院等少数高校,地方戏曲院团应与地方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比如,山西运城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与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运城学院,就开展了深度合作,开创了院团与院校合作培养地方戏人才的新模式。

地方戏要有乡土味,其主创人员首先要了解、热爱地方戏所在地域的乡土文化。如今,人才流动成为常态,不能指望像以前一样,地方戏的演员、编剧、唱腔设计等都出自本地,所以在排演一部作品时,首先要对主创进行乡土文化教育。除了学习地方戏所在地域的方言,地方戏主创还要全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习俗、文化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透着浓浓的乡情乡味。

今天的中国乡村,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时代。身处变革时代的中国乡村,为地方戏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空间。只有表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面貌,讲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故事,地方戏才能扮演好当代乡土文化表达者的角色,也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身的二次腾飞。

(摘编自王秀庭《地方戏要当好乡土文化表达者》)

7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重视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B.地方戏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

C.地方戏虽然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但因为缺乏理论指导,所以乡土味正不断缩水。

D.当今的中国乡利正在进行着伟大变革,地方戏只要扎根于乡村,就能得到大发展。

7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点出地方戏的特征,提出“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的观点。

B.第二自然段引用关于柳琴戏的戏谚,论述了地方戏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的观点。

C.文章三至六自然段分析了目前地方戏缺乏乡味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D.文章结尾段再次强调论点,分析了地方戏面临的机遇,号召大家学习地方戏,传承地方戏。

7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方戏的衰弱及受到冷落,造成乡村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话语表达权逐渐丧失。

B.从外地请来的主创人员应当学习当地的乡土文化,才能够避免地方戏的乡土味缩水。

C.以前的地方戏在演员、编剧、唱腔设计等方面大都出自本地,但如今很难做到这点。

D.地方戏曲人才培养要有创新,院团与院校深度合作培养地方戏人才就是一种新模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许多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必须加以保护。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积极的延承”即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满足村民的现实发展要求,而乡土文化正是实践中可以保护和挖掘的重要资源。以民宿客栈、乡愁经济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价值利用,为农村的产业兴旺开辟了发展的新方向,切实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导意义。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关照村民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基于地缘与血亲关系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其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回答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更好地诠释乡土文化。一方面乡土文化所包含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敬老睦邻的传统美德,仁爱民本的人文精华是属于中国人的重要文化血脉,是滋养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的沃土,是文化自信的根脉。另一方面乡土文化是一方民众在生存发展中知识经验的累积,有其内在完整的逻辑体系,以及众多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经历时代冲刷,以及现代文明洗礼后,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的乡土文化,通过理论学术层面的梳理研究,实践运用层面的改良创新,将会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带给中国人更强烈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义晓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落与复兴》)

材料三:

西方的城市文明铲除了乡村文化,同时他们以城镇化的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1851年的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达全国总人口的5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现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陷入了城市发展的单向思维(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指标的量化思维)。城市思维产生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它将乡土文化视作需要改造的低等级的文明模式。目前,这种判断方式仍在被广泛使用,即单边地强调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的开发,以及片面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等措施。这都只是将乡土文化当作城市文化的对立面,是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一种经济掠夺和物质消灭,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的保护。城镇化应避免城市思维,不能以消除农村为城市建设的量化指标,我们应该看到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乡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认同,对于社会风土习俗之维护,对于国家现代政体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基础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摘编自汤敬一《乡土文化功能:从乡土社会到城市社区》)

77.下列对材料中“乡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是广大农村。

B.乡土文化有区别不同文明的功能,若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更能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C.乡土文化属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有它的“文脉”,也有作为文化载体的“人脉”。

D.乡土文化是一种不必改造的文明模式,故要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保护。

78.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B.本质上属于乡土文化的中华文化,内涵独特、逻辑体系完整,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众多。

C.英国以城镇化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经过努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

D.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发农村产业,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属铲除乡土文化的行为。

7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行性办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渗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线的反思与重构。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等”“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挪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当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干涸大地、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制造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把自然看作生存伙伴”。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和“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编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

8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导致了“乡土美术”呈现出以图像叙事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

B.中国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的伦理学立场,为占山的“众生”系列提供了批判环境问题的思想基础。

C.魏怀亮等人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表现当前社会现象,才使得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创伤。

D.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乡土叙事”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8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围绕着“生态转向”,从主线、精神、主旨三方面层层展开,较深入地阐述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B.文章在论述“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时,将占山、余明等人的作品和尚扬的作品进行正反对比,说明尚扬的作品更加注重对消费欲望的克制。

C.文章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论述“生态转向”,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其中,引用哈贝马斯的话,用来说明乡土艺术发展的实践方向。

D.不论是对环境问题的批判,还是对消费欲望的克制,亦或是重建和诸的人与自然关系,都体现出了“乡土美术”强烈的生态观。

8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逐渐呈现出的“生态转向”趋势,与我国的基本政治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B.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退出来,是人们在欲望伤害自然之后,做出的一种积极尝试。

C.当代“乡土美术”和“乡村叙事”完成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D.作者认为,只要批判了环境问题,克制了消费欲望,那么,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就会相应地实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乡愁”的现代文学起源及其变异

陈晓明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乡土文学”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关。“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是以情感的及形象的方式表达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但它也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现代性”的思潮中,人们才会对“乡土”非常强调,才会试图关怀“乡土”的价值,并且以“乡土”来与城市或“现代”对抗。

中国的“乡土文学”有着它的现代起源,那就是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人建构起来的乡土传统(准确地说,是对这些人的叙述建构起来的传统)。实际上,“乡土文学”最本质的含义应该是“乡愁”,也就是反现代性的怀乡病,那是“离去”与“归乡”的二元想象置换。

当然,乡愁也是一种古典经验。《论语子路》中的“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是最早的美化家乡的说法。《列子天瑞》中的“有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最早的表达关于乡土离别的感情的叙事。中国古曲诗词中关于怀乡的表达不胜枚举,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妇孺皆知,但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令李白不敢题诗,不是李白诗不逮,而是他怀乡病重。古代的怀乡是单向度的,那是一种对故土和家人本真的单纯的怀念。现代的怀乡则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是与当下经验对立的怀旧态度,或者是与城市生存对抗的乡村想象。

回望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是一种素朴的存在,是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例如,鲁迅对乡村困境的切身体验,沈从文那种抹不去的怀旧和诗情,或者废名的那些玄妙的生存事实。这并不是说,乡土叙事就一定要沿革现代中国的传统,也不是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如此评价显然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然而,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叙事”中,看不到那么浓郁或深重的怀乡病。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当代“乡土叙事”确实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观念性的批判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更加个人化的“乡愁”式的乡土记忆被更强大的家国叙事覆盖。用点形象化的说法,当代“乡土叙事”已经被现代性占据,因为自重已经太重,结果是载不动一点“乡愁”。尽管我们一再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更趋向于个人化叙事,但在乡土叙事这一点上,家国叙事还是占据上风。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乡土文学”在现代之初,显得更单纯或质朴些;而当今的“乡土叙事”则要厚实复杂得多。这两者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是存在一种差异,只是表明了文学的现代性发展至今所发生的深刻变异。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继而变为90年代的“乡土叙事”,由此可看出中国20世纪文学中现代性的流变轨迹。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83. 下列关于“乡土”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对“乡土”非常强调,试图关怀它的价值,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一定的关系。

B.“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没有对“现代性”的反思,就没有“乡土” 的概念。

C.“乡土”以情感的及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

D.从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土”的存在,感受到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

84. 下列不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不再是古代单向度的怀乡。

B.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土叙事”中,看不到浓郁的或深重的怀乡病。

C.当代“乡土叙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已经被现代性占据,载不动一点“乡愁”。

D.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并不能说明当代的“乡土叙事”就不如现代之初的“乡土文学”。

8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土”与城市或“现代”对抗的事实,说明在现代性思潮中,“乡土”与现代性渐行渐远。

B.古代的怀乡与现代的怀乡有着很大差别,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更接近怀乡的本质意义。

C.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虽然“乡土”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但不能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

D.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继而变为90年代的“乡土叙事”,这充分说明现在的“乡愁”已经不再具有乡土离别的韵味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与信仰表达的文化母体。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乡土文化强调一种公共性和人伦性;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乡土文化则强调人与外界的和睦相处。因此,乡土文化是自有其存在价值的独立系统,它是乡村共同体内的一个“精神家园”,人们从这个镜像里可以看到自己本来的身影,并引发关于自身来自何方的遥远的回忆。正是在这种有着某种天人合一旨趣的文化生态之中,乡村表现出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梁漱溟先生也曾强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新中国的嫩芽必须从旧中国的老根乡村中长出来”,中国要复兴的前提是农民的精神要重建。所以说,乡村文化不仅是现代化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在享受着现代生产方式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陷入钢筋水泥和机械电子的重重包围之中,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和烦恼。于是,长期被拒斥为边缘的、非主流的生活模式和文化类型的乡村,逐渐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浮躁的氛围之中的人们排解矛盾和焦虑的“心灵家园”。不管是现代社会中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可以在此乡村宁诺的环境和古朴的文化中,获得抚慰疲惫心灵的机会。在现代消费文化体系中,乡村文化资源成了传统、原生态、原汁原味等意境的代名词。现代社会在提供乡村文体产品的价值转化机制的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文化资源新的价值评判体系。乡土文化“既可以表现出物质性的一面,也可以表现出符号性的一面”,并由此而获得多重的价值形式。此外,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观的盲目推崇,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如人们文化的贫困、道德素质的下降、精神生活的缺乏,等等,这使得这些国家开始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开始寻找“失去的根”,试图重新挖掘传统文化之精髓,重建文化本土之内涵。在发展中面临人性的迷失即理性的缺失,同样已成为乡村丈化重建的核心问题。于是,一些有识人士开始用行动重建乡村的伦理、信任,以及生活方式,旨在再造理想乡土家园的各种新的“乡村实验”已不声不响地在进行,并开始显示出其重要的示范性与影响力。

不仅如此,历史也表明,两种异质文化交流时,往往容易出现“涵化”,即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传递和整合。而作为一个动态存在的文化实体,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遇,必须经历一个混杂冲突、此消彼长、相互渗透、相互学习、相互转化的状态,从长远看,乡土文化会随着它所依存的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变迁,而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发生缓慢的变化,必然经历嬗变,最后重构融合了现代文化的新乡土文化。

(选编自胡映兰的《论乡土文化的变迁》)

86.下列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B.乡土文化有着某种天人合一旨趣的文化生态,使乡村表现出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

C.乡土文化有着独立的系统,强调人与人的公共性与人伦性,倡导人与外界的和睦相处。

D.乡土文化是一种动态存在的文化实体,在与现代城市文化相遇涵化的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非主流化,最终走向嬗变消亡。

8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不同文化的持续接触和影响,可以导致文化的变迁,实际是不同文化彼此之间的交流、传递和整合。

B.在现代化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盲目推崇经济发展观,导致了许多诸如道德素质下降等社会问题。

C.都市居民只有抛弃钢筋水泥与机械电子等现代生活方式,才能避免空虚和烦恼。

D.现代社会能够为乡村文体产品提供价值转化机制,也使乡村文化资源具备新的价值评判体系。

88.结合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实现乡土文化的重建。

 


参考答案

 

1.A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选项A对应的原文: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选项“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混淆范围。

2.试题分析:C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首先,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次,《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

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论述类文本阅读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阅读答案。这类题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可知这三项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项则改变了原文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3.试题分析:“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的是“二十四节气”,不是“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8元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