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课前讲解与课后练习
九月的丰收与失散(讲义)
插秧歌 课前
课文拓展
杨万里的“诚斋体”
杨万里号诚斋,与陆游、尤褒、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中兴诗人”。“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其特点是:
①幽默诙谐,风趣活泼。他的诗多从寻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诗中打取笑,涉笔成趣。
②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摄入镜头,构成幅情趣盎然的图画。
③语言通俗明快,多用口语、俗语,使诗歌就像日常对话那样生动有趣。
当然,诚斋体也有缺点。其取材琐细,较少反映社会现实,气魄、意境都欠阔大,也有一些浅薄无聊之作。但诚斋体的出现,给笼罩在江西诗派风气下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宋诗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历代文人评论:
诚斋老子主诗盟,片言许可天下服。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陆游
其初学半山(王安石)、后山(陈师道),最后亦学绝句于唐人。已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严羽
放翁(陆游)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钱锺书
1 .《芣苢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采采芣苢 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薄言采之 助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薄言有之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薄言掇之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薄言捋之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薄言袺之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薄言襭之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雨从头上湿到胛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唤渠朝餐歇半霎 代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动词,__________________ 匝: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茂盛的样子 无实义 取得,获得 拾取,摘取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肩胛 他 移栽、种植 布满、遍及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①本句意为“茂盛的芣苢”,“采采”是形容词,意为“茂盛的样子”;
②本句意为“采摘它吧”,“薄言”二字在此处没有翻译,是助词,无实义,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③本句意为“取得它吧”,“有”是动词,意为“获得”“取得”;
④本句意为“摘取它吧”,“掇”是动词,意为“摘取”“拾取”;
⑤本句意为“一把一把摘下来”,“捋”是动词,意为“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⑥本句意为“提起衣襟兜起来”;“袺”是动词,意为“提起衣襟兜东西”;
⑦本句意为“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回家”,“襭”是动词,意为“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⑧本句意为“雨水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膀”;“胛”是名词,意为“肩胛”“肩膀”;
⑨本句意为“呼唤他们歇息一会儿吃早饭”;“渠”是代词,“他”“他们”;
⑩本句意为“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莳”是动词,意为“移栽”;“匝”是动词,遍布。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 之:代词,指“芣苢” |
B.采采芣苢 采采:动词,采摘 |
C.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
D.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植 |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项,“采采”,茂盛的样子。
故选B。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 |
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
C.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
D.“诚斋体”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风格的特称,杨万里号“诚斋”,故得名。其诗以语言通俗明快、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 |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知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B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没有《乐》。“六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乐》。
故选B。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气象、天文、农事进行观察和总结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历史_________________。尽管_________________,先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仍有其现实意义。它体现了中国古人超前的科学认知水平,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其中的“二分二至”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通过对天象的研究,古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明白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并凝练出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的二十四节气。其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些表征物候的节气反映出我国早期相对成熟的农耕文明深厚的根基。二十四节气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气候学的发展高度。从《诗经》《吕氏春秋》直至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古人对气候的记录和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汉代所确定的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及内涵沿用至今,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古人对气候学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其科学性_________________。除了指导农事外,二十四节气还影响着民俗活动、饮食养生理念等多个领域。它提倡遵循自然规律,_________________出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对现代社会人们加强生态意识仍具有启示作用。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积淀 时过境迁 不言而喻 折射 |
B.沉淀 事过境迁 不可言喻 折射 |
C.沉淀 事过境迁 不言而喻 映射 |
D.积淀 时过境迁 不可言喻 映射 |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
B.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具有对农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
C.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
D.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
【小题3】下列语句所对应的节气时间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③② | C.④①②③ | D.①③④②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识或者经验。沉淀:比喻凝聚,积累。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是民俗文化和历史积累的结果,对象是“二十四节气”,故应选择“积淀”。排除BC。
时过境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改变了。语境强调时间过去,应选择“时过境迁”。
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不可言喻:不能用言语来说明。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不用说,大家都能明白,选择“不言而喻”。排除D。
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映射: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语境是说二十四节气表现了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应选择“折射”。
故选A。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关联词搭配上,应该是“正因为能够……才能……”,据此排除AD;“对农业发展”是状语,应当放在前面修饰“具有”,据此排除B。
故选C。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古诗文的能力。
①“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句诗描述江南插秧的情景,一般4月上旬后期开始插秧。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十二月的节气有小寒、大寒。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绘七夕情景,节气是立秋。
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描写春季采摘野菜的情景。
据此可以排出:④①③②。
故选B。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的古诗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体裁上也有明显改进。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________。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________。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________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________,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 )。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
B.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
C.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
D.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观察 泾渭分明 发扬蹈厉 轻重缓急 |
B.观察 大相径庭 厉兵秣马 抑扬顿挫 |
C.体察 泾渭分明 厉兵秣马 轻重缓急 |
D.体察 大相径庭 发扬蹈厉 抑扬顿挫 |
【小题3】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
B.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
C.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 |
D.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的缘故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增强”和“范围”搭配不当,应把“增强”改成“扩大”。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不能跟“和”搭配,应把“和”改成“还是”,故排除AB。C项,“扩大”和“表现力”搭配不当,修改不正确,故排除C。
故选D。
【小题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体察”,体会观察,比“观察”含义丰富,结合语境,“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可知,此处不仅需要“观察”,更需要细细地“体会”,选用“体察”。
第二处:“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根据语境“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可知,这里强调区别大,选用“大相径庭”。
第三处:“发扬蹈厉”,形容奋发有为、意气昂扬的样子。“厉兵秣马”指准备战斗。语境是“七言音促”指的是音律声音,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并没有指战斗。选用“发扬蹈厉”。
第四处:“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轻重缓急”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语境强调的是读诗时的语调,选“抑扬顿挫”合适。
故选D。
【小题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中,
语段内容分析的是五七言为何后来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而不是两者源于民歌的原因,故排除A、B。第一句的“五七言”决定了五言在前,七言在后,排除D。
故选C。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相较于杨柳与梧桐,_______,却因“雨打芭蕉”一个瞬间,让文人雅士们怦然心动,成为寄托愁绪的象征物。_______或许杨万里的诗就是最好的说明,他在《芭蕉雨》里写道:“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雨打芭蕉的清韵被杨万里描述得细致入微,对于芭蕉自身来说是喜悦的歌唱,_______,相较于那些默默无闻的植物实属万幸,和那些被歌颂赞美的植物相比却又是不幸。
【答案】芭蕉实在属于小众植物 为什么会这样? 然而被人们借来浇自家胸中块垒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第①处空缺,上文有“相较于杨柳与梧桐”的引领,“杨柳与梧桐”是比较大众的植物,此处又有“相较”一词,再加上下文“却因‘雨打芭蕉’一个瞬间”可见叙述的主体应是“芭蕉”,故此处可填写“芭蕉实在属于小众植物”;第②处,结合上文“成为寄托愁绪的象征物”,下文“杨万里的诗就是最好的说明”“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是对“愁绪”的解说,故此处可填写“为什么会这样”;第③处,结合上文芭蕉对于诗人来说是“寄托愁绪的象征物”,此处又有“对于芭蕉自身来说是喜悦的歌唱”,故此处应有意义上的转折,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的寄托,故此处可填写“然而被人们借来浇自家胸中块垒”。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桐庐的山水间行走,时常会与吟咏此地风光的古诗词相遇。桐庐境内,峰峦竞秀,江河争流,山水 ① 。书庄笔下“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的诗句,清浅明丽,如同江水般带给人温润熨帖的感受。“三吴行尽千山水, 犹道桐庐更清美”(宋 苏轼)“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宋 杨万里)“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 刘绾),诗人们寄情山水,遍览天下美景,眼光往往挑剔;但桐庐却让他们这般迷恋痴醉,它该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啊!
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就已经对桐庐有“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描写了。范仲淹第二次被贬谪,便是出任睦州知州,当时又叫桐庐郡,虽然驻守仅半年多时间,却先后写成《出守桐庐道中十绝》《潇洒桐庐郡十绝》等作品,描绘了桐庐的风光物事以及桐庐人惬意恬适的日常生活。元代,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的山水美景,绘就了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波阔渺,樵夫钓客身影参差,弥漫着萧散 ② 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使得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今天,在桐庐的山水原野间徜徉行止,分明会有一种与大自然亲密而深切的融入感。走进田野深处,金黄色的野花恣肆地开放,三五成群的母鸡在田埂边觅食,水塘旁有水鸟梳理羽毛……在这样原始朴拙的环境中驻足,那些汲汲以求的功名利禄,在不知不觉中会失却分量;相反,那种似乎遥远缥渺的宁静,却变得具有质感。脚步慢下来,心境静下来,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体会自然之美,探究存在的奥秘,感悟生命的意义,沉淀一种笃实的家园感。
【小题1】对上面语段中相关基础知识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熨(yùn)帖 朴拙(zhuō ) 挑剔(tī) |
B.缥渺 恣肆 惬意 |
C.汲汲以求:拼命追求 徜徉:徘徊,心神不宁 |
D.依次填入横线①②处的词语为“交融”“淡泊” |
【小题2】下列选项与“望峰息心”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绘就了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 |
B.“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 刘绾)。 |
C.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小题3】下列文化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
B.韦庄,晚唐诗人、词人,工诗,与温庭筠同为“格律词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
C.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朝代,也是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以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南朝的《木兰诗》为长篇叙事诗的代表。 |
D.《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用骈体写作的山水小品。其中“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议论。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以及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A项,“熨(yùn)帖”应为“熨(yù)帖”。
B项,“缥渺”应为“缥缈”。
C项,“徜徉”解释错误,“徜徉”:自由自在地行走。
故选D。
【小题2】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标点符号的两大分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其次要了解它涉及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1.能够正确理解语义,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2.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3.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4.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5.具有识别、改正错误标点符号的能力。最后,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特点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本题中,“望峰息心”的引号作用是直接引用。
A项,“画中之兰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项,“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的引号,属于直接引用。
C项,“望洋兴叹”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项,“大师”“发扬国光”的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故选B。
【小题3】
本题考查记忆、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于文化常识,首先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突出重点的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例如: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B项,“与温庭筠同为‘格律词派’代表作家”说法错误。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词派”代表作家。
C项,“以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南朝的《木兰诗》为长篇叙事诗的代表”说法错误。《孔雀东南飞》是南朝长篇叙事诗代表,《木兰诗》是北朝长篇叙事诗的代表。
D项,“多用于议论”说法错误。“书”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叙和抒情。
故A。
《插秧歌》课后练习
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①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 ②薄言掇之(选取) ③雨从头上湿到胛(肩胛)
④唤渠朝餐歇半霎(早饭) ⑤照管鹅儿与雏鸭(提防) ⑥秧根未牢莳未匝(捆扎)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
2.下列诗句中的典型意象所表明的时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万类霜天竞自由B.秧根未牢莳未匝
C.无边落木萧萧下D.满地黄花堆积
3.下列对《芣苢》《插秧歌》两首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的结构比较特别,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
B.《芣苢》是古代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口唱的民歌,明快而优美,是一首有着深厚生活气息的劳动之歌。
C.《插秧歌》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写与战争有关的“兜鍪”和“甲”,实属“游离诗外”。
D.《插秧歌》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作者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
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C.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子数整齐划一。全诗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D.在古代,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除了保留姓以外,还会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文氏”即文姓。
5.与七言古诗相比,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①③④②B.④②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
6.下列对《插秧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A.诗的开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时的繁忙景象。
B.“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C.第三、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____。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________当代文化风尚。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平智慧精髓成果。
C.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②,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兜(dōu)鍪(móu):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②渠:他。半霎:半晌,一会儿。③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B.颔联采用夸张和白描手法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的景象,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同时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
C.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11.请将杨万里的这首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但在塑造的农人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
杨万里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
剩买春风红芍药,乱篸①棐几竹籧篨②。
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
[注] ①篸(zān):通“簪”,插入。②籧篨(qú chú):用竹或苇编的席。
12.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试水初”指刚刚试水,“打头揽载”指才开始招揽船客,由这两处就可见溪船之新。
B.颔联对仗工整,“一椽”“两面”写出溪船之简小,“才”“好”则抒发了诗人对溪船的喜爱之情。
C.颈联中,诗人想用盛开的芍药装点溪船,但溪船太简陋,只能将芍药胡乱地摆放或插在棐几和席上。
D.尾联先描写了乘舟所见的青松山亭伴水而来的景象,后以夸张手法感叹了水路溪行的方便。
13.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乙)插田歌(节选)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①,嘤咛如《竹枝》。
[注]①郢中歌:一作“田中歌”。
1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少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接”“拔”“插”四个动作,自然流畅,勾勒出插秧工作的繁忙情形。
B.“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此句以田夫口吻说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让送饭人把饭放下,赶紧回去照看好家里的鸭和鹅。
C.乙诗以花鸟发端,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画面:山冈上面花草繁密茂盛,燕子飞东又飞西:远远望去,田埂笔直如线,秧田里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D.乙诗用简练笔触,刻画了农民夫妇的形象: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一起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的唱和很像《竹枝词》。
15.如果说甲诗的劳动者是“繁忙”的,那么乙诗的劳动者则是“轻松愉快”的。请你结合诗句对乙诗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大热五首(其一)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①,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注)①陶镕:亦作“陶熔”,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写“田夫”“田妇”“小儿”“大儿”各司其职,可知农家生产是全家总动员,突出了插秧繁忙紧张的特点。
B.杨诗中,有人招呼农人吃早饭并歇息一下,农人最后的答语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C.戴诗开头两句写尽夏日酷热炎蒸带来的灼人之感,三四两句紧承前两句,表达炎热熔化了万物,怎能不惹人怨恨?
D.戴诗七八两句写六月劳作的辛苦,可与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相媲美,语言通俗质朴,贴近农人生活。
17.请简析这两首诗构思和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王建的《田家行》也是一首描写农事、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结合课文两首描写劳动的诗歌一起阅读,可看到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也能体会不同作者在不同诗中寄寓的情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头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写村里的男男女女因丰收而面带喜悦之色,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写出了一派丰收的忙碌场景。
C.五、六两句从侧面下笔,写村民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
D.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练地勾勒出一幅幅丰收年景图,整首诗前后映衬对比,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19.后人评价这首诗歌“立意精巧,讽刺深刻”,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三日喜雨,盖不雨四十日矣
杨万里
玉帝愁闻旱,雷公怒见须。
搜龙无亸①处,倒海无遗余。
稻里云初活,荞梢雪再铺。
老农啼且笑,欲去且安居。
[注]①亸:下垂无力。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下雨前的景象,乌云密布,雷鸣不已;颔联写出这场雨下得很大。
B.前两联以“玉帝愁”“雷公怒”“搜龙倒海”来暗示天怒人怨的紧张社会氛围。
C.尾联写出这场及时雨让感到绝望、准备逃荒的老农,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D.这首诗虽写久旱得雨之喜,但也暗示出农民生存之艰辛,给人悲哀之感。
21.颈联的景物描写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睛
杨万里
天公有诏放朝晴,排遣云师懒未行。
头上忽张青玉伞,海东涌出紫金钲。
雪山冰谷居然暖,银屋瑶台分外明。
二十四船人笑语,寒声一变作春声。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了在天公的命令下,早晨起来天气放晴、万里无云的景象。
B.颔联运用比喻修辞,“青玉伞”喻无垠的天空,“紫金钲”喻圆圆的太阳。
C.尾联以人的活动写雪晴,雪后人们乘舟出门,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D.诗歌捕捉细节,刻画细致,语言清新,体现了活泼自然的风格特点。
23.诗的颈联写了什么内容?在诗中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山 杨万里
乌桕①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②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余 杭 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③清覆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
(注)①乌桕:一种乔木类植物,秋天时,树叶会由绿色变为红色。②铁皂:暗褐色。③忍冬:也叫金银花,花、茎、叶都可入药。
24.下面对两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宋人的两首优美的写景诗,杨诗借乌桕、枫、松来写秋,范诗借忍冬花、蔷薇花来写春。
B.在杨万里笔下,秋山景色美不胜收,全诗弥漫着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一个“错”字,却流露些许嗔怪之意。
C.范诗的前两句用“静芳”二字描写傍晚时分“山花”的静态美;着一“送”字,美好春光仿佛又有了流动感。
D.两首写景小诗一写秋,一写春;一写山树,一写山花。虽然所写季节不同,描绘景色有别,但都清新活泼,妙趣横生。
2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秋山》的语言美。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楚童 (梅尧臣)
楚童能捕鱼,乃在水边居。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
鬓上浮萍草,点点绿有余。既挈不暇理,归来莫取渠。
2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一二句写晴明风日花草水流,渲染明媚和暖的氛围,营造生机无限的意境。
B.梅诗所描写的楚地孩童,捕鱼的身手超过了水獭,手到擒来,眼睛都顾不上看。
C.杨诗的“柳阴正眠”和梅诗的“鬓上浮萍”,都属于细节描写,画面感十足。
D.两首诗笔调轻松、语言明快,充满生活气息,情趣盎然,是比较典型的童趣诗。
27.两首诗都以孩童为描写对象,简析两首诗中人物形象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雨霁看东园桃李,行溪上,进退格①
杨万里
药里关心正腹烦,强排孤闷到东园。行穿一一三三径,来往红红白白间。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村村桃李家家柳,脚力酸时坐看山。
(注)①进退格:亦作“进退韵”,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名。
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吃完药后体内正自烦闷难安,为排遣孤寂愁闷,于雨后来到了东园。
B.作者穿行在东园的小径之上,在或红色或白色的桃花李花之间往来欣赏。
C.东园中绕着树木仰望,似无所获;可隔溪回头观望,确是一片繁盛景象。
D.尾联写到村村有桃李,家家有柳树,可见作者走到脚酸时正好坐山观景。
29.杨万里号诚斋,他的“诚斋体”风格纯朴,自然活泼。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
30.按照要求,对下联。平仄可不论,注意得体。
(1)给学校劳动基地写一下联。
上联:流汗方知拓荒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大学生即将毕业,参加工作,请你为他写一下联。
上联:干事创业,爱岗敬业,业业出奇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以“我”“夕阳”“河水”“远山”四个意象为必要元素,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情感。要求:①有心理描写;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有意境;④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②本句意为“摘下(车前草的叶子)”,掇,拾取,摘取。
④本句意为“呼唤他们来吃早饭并休息一会儿”,朝餐,名词作动词,吃早饭。
⑥本句意为“稻秧的根还没栽稳,稻田还没插满”,匝,布满、遍及。
故选B。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3元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