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课前讲解与课后练习
九月的丰收与失散(讲义)
芣苢 课前
课文拓展
“六义”之“风”“雅”“颂”(内容)
《诗经》按体制的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国风”,大多为周代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共15国风,160篇。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其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雅”——周代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分“大雅”(是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小雅”(大部分是贵族宴享时的乐歌,也有一部分是民间歌谣),共105篇。
“颂”——统治阶级进行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六义”之“赋”“比”“兴”(表现手法)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氓》叙述古代一个女子恋爱—婚变—决绝的过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作者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如《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又引发下文对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
暮春驾舟偶遇 冰消河开垂钓
1 .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意思
采采:______ 芣苡(______):______ 有:______ 掇(_____):______
捋(_____):____ 袺(______):______ 襭(____):______
【答案】采而又采 fú yǐ 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取也 duō 拾取 luō 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jié 用衣襟兜东西 xié 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和词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考生应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已经学过的课文写出答案,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误读的字形、词语,书写时注意标号音调,标准位置。本题易错字音有:芣苡 fú yǐ,捋luō,袺jié,襭xié。
2 .一词多义
(1)薄 ①日薄西山 _______________
②薄言采之 _______________
③厚古薄今 _______________
④薄雾冥冥 _______________
(2)言 ①自言本是京城女 _______________
②薄言采之 _______________
③言谈举止 _______________
④一言以蔽之 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迫近、靠近 ②助词,无实义 ③看不起,轻视 ④厚度小 ①动词,说 ②助词,无实义 ③名词,语言 ④名词,一句话为一言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这道题考的是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主要考查“薄”“言”这两个重要实词。考生首先要掌握这两个词的多种义项,再把这两个实词分别代入句中,结合句意推测其具体意思和用法。
第(1)题中的“薄”:①日薄西山:指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薄:迫近、靠近。②薄言采之:薄言:薄:助词,无实义。采,采摘。③厚古薄今:指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古代,轻视现代。薄:动词,看不起,轻视。④薄雾冥冥:意为傍晚时天色昏暗。薄:形容词,厚度小。
第(2)题中的“言”:①自言本是京城女: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言:动词,说。②薄言采之:言:助词,无实义。③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言:名词,言语,语言。④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言:名词,一句话为一言。
3 .(1)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__________。《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
(2)《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__________。“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__________”,共一百六十篇。“雅”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雅”分为“__________”(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__________”(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存共__________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3)《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__________,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__________,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__________,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__________,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__________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
【答案】《诗经》 三百零五篇 风 雅 颂 各地方的民歌 十五国风 正声雅乐 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大雅 小雅 祭祀乐歌 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 四十 春秋后期 《齐诗》 《鲁诗》 《韩诗》 《毛诗》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诗经》的有关知识,考查的内容非常全面,平时在积累时要全面准确。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答案】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薄言掇之 薄言捋之 薄言袺之 薄言襭之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芣苢、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劳动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先民们怀着美好的心愿,踏上田野,唱出那“采采芣苢”的歌儿。一“采”,一“有”,一“掇”,一“捋”,一“祜”,一“撷”,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活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而杨万里在看到农民农忙时,也体验到了别样的劳动乐趣。当看到农人们身披蓑衣,头顶箬笠“笠是兜鍪蓑是甲”,犹如戴盔挂甲的战士,在雨中抢种“雨从头上湿到胛”时,一幅劳动人民争分夺秒抢农时的繁忙劳作景象鲜活地展示了出来。于是,农忙抢种的一首作品就诞生了。
A.gèn duō lǚ móu jià |
B.gèng zhuì luō máo jià |
C.gèn duō luō móu ji? |
D.gèng zhuì lǚ máo ji?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亘,应读“gèn ”,易误读成“huán”或是“héng”;掇,应读“duō”,易误读成“chuò”;捋,应读“luō”,易误读成“lǚ”;鍪,应读“móu”,意思是:古代武士的头盔;胛,应读“ji?”,意思是:背脊上部跟两胳膊接连的部分。
故选C。
6 .下列《芣苢》诗中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 B.薄言采之(赶快,迅速地) |
C.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 | D.薄言襭之(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言词语的能力。
B项,“薄言,赶快,迅速地”解释错误,“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故选B。
7 .《芣苢》中妇女们那热烈的劳动场面富有感染力,请对照诗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答案】采了又采车前草,采呀快去采了来。采了又采车前草,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草,一片一片拾起来。采了又采车前草,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草,提着衣襟兜起来。采了又采车前草,别好衣襟兜回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一群少女正聚在同伴家里聊天,聊到了现在正是采摘车前草的季节,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提供着哪里有这种菜,并描述了车前草繁盛美味的样子,于是商量好了成群结队地去采摘,一群人各自回家拿了工具,聚在一起,气势汹汹地出发了,一路上还唱着清脆的歌:
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
到了地里,歌声不停,先是把车前子摘下来,把带来的袋子都装满了,于是又把裙角折起,围出一个兜来,又继续摘。少女们感叹:这车前草真多、真丰茂啊!即使把衣兜都装满,身上的口袋都插满,还是摘不完!
8 .翻译下列诗句的意思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答案】车前子儿鲜艳动人,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采采:采而又采。芣苢:野生植物名,也叫车前子。薄言:发语词,无义。捋: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9 .中学生李××写了一篇论文,想向一位慕名已久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他就给王编辑写了张便条。便条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但不幸您不在家。我把拙文《<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一向有写作雅趣,学习之余,偶有所得,自觉错处颇多,但苦于自己不能斧正。您是本市研究《诗经》的大家,望工作之暇不吝赐教,修改润色。
此致
编安!
××市第一中学高一(2)班李××
××年8月1日
【答案】【示例】①将“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②将“不幸”改为“不巧”;③将“拜读”改为“费心一读”;④将“雅趣”改为“爱好”;⑤将“斧正”改为“修改”。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①“寒舍”是谦辞,一般是自己对自己住所的谦称,此处称呼王编辑的住所应使用敬称,可改为“贵府”或“您家”。②“不幸”多指不好的事,词义过重,可改为“不巧”。③“拜读”是敬辞,用于自己读别人的作品,此处使用对象不当,可将“拜读”改为“费心一读”。④“雅趣”指高雅的意趣,用在此处有自吹自擂之嫌,可将“雅趣”改为“爱好”。⑤“斧正”是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不能用于自己,此处应改为“修改”。
10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_______,因此说,_______。
①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
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
④《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⑤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视野
A.①②③⑤④ |
B.②③⑤④① |
C.①③②⑤④ |
D.②③①⑤④ |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解答语句衔接题,要先将题目所给语段读懂,明白其语境;然后再仔细研究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
本题,③的“在当时”指代的是②的“春秋战国时期”,①的“这”指代的是③的“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④与⑤比较,作为收束语,④更恰当。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是:②③①⑤④。
故选D。
【点睛】
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芣苢》课后练习
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薄言采之(轻微,少)
B.笠是兜鍪蓑是甲(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薄言有之(取得,获得)
C.唤渠朝餐歇半霎(他,代词) 薄言掇之(拾取,摘取)
D.秧根未牢莳未匝(布满、遍及) 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A.儿已薄禄相
B.不宜妄自菲薄
C.日薄西山
D.薄肖有之
3.下列有关《芣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赋。
B.这首诗表现了妇女们在田野边采车前草边唱歌的欢快的劳动景象。
C.“薄言袺之”中的“言”是“说”的意思。
D.这首诗在重章叠句中展现出车前草采摘的全过程,诗中的几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不能调换位置。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颗一颗地拾取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学诗,何知疫?》杨应奇
①“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日本在援助中国的物资上写上这八个字,在让人感到暖心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
②在这特殊时期,《诗经》中除了有这些特别暖心的诗句,还有许多关于病疫流行及防治的描写。“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小雅·小旻))就是描写周幽王时期发生的一场病疫。这句诗的意思是:上天阵临的瘟疫在肆虐,无情的茶毒人间,可是防治的政策摇摆而又乖僻,这样的日子哪天才能终止。 《诗经》中还有许多防治病疫的措施和药物,对于今天我们如何应对疫情有许多启发。
③《诗经》中有记载高温杀菌的。在与病疫斗争的过程中,中华先民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智慧,这首先体现在各类抗疫防病的民俗仪式中。 《庭燎》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诗,描述了周代王宫夜晚燃烧竹竿的习俗。正月初一在庭院里燃烧竹子是为了驱赶“山臊恶鬼”,山臊是一种生活于山间的鬼,往往喜欢在春节前后袭扰民间,造成严重的疫病。烧烤竹竿、驱除山臊的仪式反映了先民在高温杀灭病毒方面的认知。
④《诗经》中有描写饮酒除疫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网上曾说饮酒可以杀死病毒。虽然这未必科学,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喝酒避疫是一种生活经验和文化习俗。《诗经》中饮酒可以解忧,可以祭祀,可以庆贺,可以饯行,也可以保健除疫。如《豳风·)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这里的饮酒就是说可以除病长寿。《鲁颂·泮水》“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此诗记鲁僖公派兵征伐淮夷,取得胜利,鲁僖公在泮宫设宴庆贺,祝愿健康长寿。正如《黄帝内经》中说酒的医疗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孙思邈将酒评价为:“一人饮,全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历代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对其本身的药用价值,以及以其制备药酒而使药力大增的作用倍加推崇。古人还喜欢饮用雄黄酒、朱砂酒等药酒,并以酒拌水洒喷庭院及内室,目的都是为了防毒避害。
⑤《诗经》中有中药防病的诗篇。《诗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由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也较广泛地记录了阴阳、五行、脏腑、疾病、药物、治疗、保健等医学内容。《诗经》中记录各种花草约有149余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60余种。记录木本药的有20余种,如桐、柏、梨、槐等。记录虫类药物的有90余种,如鸿、蟾蜍、虿(全蝎)……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有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利用身边的药材祛除病魔。
⑥《诗经》中有富于诗意的植物名字,实际上也是防病治病经常用到的中草药。其中以中药命名的诗词就有多首,例如《卷耳》《茉苜》《木瓜》《蒹葭》等。《卫风·木瓜》中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可玩可食的青黄色木瓜,是情人间的赠物。药用首载于魏晋间《名医别录》,名木瓜实,谓主湿痹邪气,霍乱吐下,转筋不止。《卫风·伯兮》中的谖草,即今之萱草、金针菜,认为能舒畅情志,令人忘忧。《郑风·溱洧》中的蕳,是一种芳香的兰草,用之沐浴或佩带,可芳香辟邪,带来安康吉祥。《王风·采葛》中的艾、多首诗涉及的蒿之类,采来晒干扎把,点燃作灸用止痛,或生烟熏蚊,或烧灰淋水取汁浣衣,都是当时的药用植物。《国风·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段,恐怕也是《诗经》中普及率相当高的名句。诗人用春天桃花的艳丽娇美来形容少女的美好年华,诗中描述出一幅“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园风光,使人产生无比美好的遐想。所以桃花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趋之若鹜的观赏植物,有关桃花的诗文可以说汗牛充栋。可是桃的花以及花开后结的果实却是药。
⑦你再仔细看看,《诗经》中还真的有用来清肺化痰、止咳去热防治肺炎的中草药。《国风·蒹葭》中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可不只是一首缠绵爱情诗,这里的“蒹葭”就是芦苇。芦苇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用的是苇茎部分,叫“苇茎汤”,主要用于治疗肺痈,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功效。《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其中的“杞”就是枸杞,“桑”指桑树,一般入药桑叶用于外感病、桑白皮用于肺热咳嗽,桑葚用于补肝肾。
⑧《诗经》有善待自然的诗篇。恩格斯说: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诗经》中有许多告诫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诗篇。《小雅·鱼丽》是一首描写贵族宴飨宾客的诗。“物其有矣,维其时矣”表达了周人的自然资源保护观。毛传曾评:太平而后微物众多,取之有时,用之有道,则物莫不多矣。意思是说,物产所以丰足,鱼兽所以敷用,关键在于人的“取之有时,用之有道”。人类要生存发展,不可能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开发利用必须合理适度。《鱼丽》强调的“时”代表了自然资源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山中草木、水中鱼鳖、林中野兽就会成为人们可以持续利用、永不枯竭的资源。周代规定春夏两季严禁采伐林木,季秋之月“乃伐薪烧炭”,仲冬之月“则伐木取竹箭”,以保护山林资源。又规定在动物繁衍生长的春夏季节,严禁捕捞斩杀,孟春之月“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天飞鸟,无庚无卵”,仲夏之月“无大田猎”,季夏之月“令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
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在这特殊时期,我们何不再读一读《诗经》,宅在屋中亲近诗词中大自然,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有删改)
8.第④段中的划线句选自《诗经·豳风·_______》篇目名。
9.下面选段是从原文当中截取的,根据文章段落的内容,应该填入到( )
《国风·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里所说的“芣苢”实际上是车前草,其叶和籽都入药。中医认为车前子有利水清热的功效。用于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A.第④段B.第⑤段C.第⑥段D.第⑦段
10.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作者意图表达的一项是( )
A.日本在援助中国的物资上的八个字让人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诗经》中有许多防治病疫的措施和药物,对当下疫情有启发作用。
C.《诗经》中那些描写饮酒除疫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习俗是不科学的。
D.从《诗经》中可看出利用身边药材祛除病魔的传统在我国历史悠久。
11.请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引用恩格斯的话的作用。
12.《长江日报》记者认为在疫情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表达不如“武汉加油”有感染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祜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 )
A.两诗均描写了“劳动”的景象,画面生动鲜明,写出了劳动的欢快与繁忙。
B.《芣苢》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
C.《乡村四月》首联是静景,描写了山原河水、杜鹃鸣叫、烟雨飘飘的初夏风光。
D.“才了蚕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实写,而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的忙碌情景。
14.两首诗在写劳动场景和乡村景象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河广①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余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②。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③。
(注)①本诗选自《诗经•卫风》,作者应为一位客居卫国的宋国人。②刀:通“舠”,指小船。③崇朝:终朝,来回不过一个早晨。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伫立在河边,眺望家乡,唱出这首诗以抒发胸中的哀怨。
B.第一章中“一苇杭之”是说用一片芦苇就可以渡过黄河了,形象地表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思念之情。
C.第二章中“曾不容刀”是说黄河那么狭窄,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这是违背生活常识的,作者以此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全诗只有两章,却使用了比喻、重章叠句等多种手法。诗歌通过反复问答,倾诉了作者家乡易达却思归不得的苦闷之情。
16.有人说本诗的最大艺术特色是“夸张”修辞的运用,请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子 衿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②音?
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在城阙⑤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选自《诗经·郑风》)
[注] ①子衿:你的衣领。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你”。衿,衣领。②嗣:接续,继续。③佩:佩玉的带子。④挑兮达兮:独自徘徊的样子。⑤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B.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仅用“往”“见”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C.全诗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女主人公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在城楼上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D.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得益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18.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谷风①
《诗经·小雅》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②。将恐将惧,维予与女③。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④。将恐将惧,寘⑤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⑥。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①谷风:来自山谷的大风。《谷风》是一首弃妇之诗。②维风及雨:大风夹带阵阵大雨。维,语气词。③维予与女:只有我帮助你。维,只,仅。女,同“汝”。④颓:旋风。⑤寘:同“置”,放。⑥遗:遗忘。
19.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有樛①木
南有樛木,葛藟②累③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④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选自《国风·周南》)
(注)①樛(jiū):向下弯曲的树木。②藟(lěi):藤。③累(lěi):攀援。④荒:掩盖。
21.诗歌使用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解析。
22.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一书中评价这首诗时说:“三章只易六字,而往复叠咏,殷勤之意自见。”请结合全诗说说这种评价的根据。
23.“绥”“将”“成”三个词语是如何有层次地表现诗中男子的幸福生活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君子于役①
《诗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④,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⑤。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①径:徭役或兵役。②埘(shí);在墙上凿洞修成的鸡窝。③佸(huó):相会。④桀;这里指供鸡栖息的横木。⑤括:;义同“佸”,这里指牛羊聚集在一起。
2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百很朴素的诗,以重章叠句的手法来推进情感的抒发。
B.每节开头,都是男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C.主人公带着叹息问出了“易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D.本诗抒发了思妇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战争或劳役给家庭带来的痛苦。
25.本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分析。
四、语言表达
26.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雉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请你根据示例,再写出三条。
27.对下面一段话中的划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以“儒家学者”开头,不得改变句子愿意,但语序可以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掩盖、被断章取义、被歪曲篡改、被儒家学者拿去附会剥削阶级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轻微,少”错误,“薄言采之”中的“薄”在句中是助词,无实义。句意:我们赶紧来采呀。
故选A。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3元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