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略对话 | 关系逆转(上)

戴秉国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戴秉国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土家族;四川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音频

正文

Foreword

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十分复杂,既互相关联,又相互制约,中苏之间稍有一点风吹草动,美国就神经紧张,并设法进行牵制。所以,中苏关系十分敏感,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中国外交的全局。

我这一生与苏俄“有缘”,亲身经历、感受到了中苏关系的阴晴冷暖、起伏变化。进入外交部后,我长期从事对苏工作。从驻匈牙利大使岗位上卸任回国后,又担任主管俄罗斯及东欧地区事务的部长助理、副部长,直到奉调去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回顾中苏关系40年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外交工作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苏关系大致可划为四个10年,即蜜月10年(1949-1959)、论战10年(1959-1969)、对抗10年(1969-1979)、谈判10年(1979-1989)

蜜月10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把新中国建成一个怎样的国家,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亟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我们党提出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苏联模式也成为新中国模仿的榜样。

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毛泽东出席签字仪式。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苏联对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给予了宝贵的援助,为新中国奠定初步的工业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苏联支持在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支持中国收复台湾,对于新生的共和国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新中国以苏联为师,梦想建成像苏联一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过上像苏联人民一样富足的生活,当时人们的衣着打扮、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各方面都深受苏联影响,社会各领域都打上了苏联的烙印。中苏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人民友情深厚。

论战10年

但是,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苏联内外政策都发生了变化。中苏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并逐渐公开化。两国一步步从亲密盟友变成公开对骂的敌手,这种颠覆性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随着中苏关系越变越差,苏联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苏双方在珍宝岛激烈交火

中苏分歧还从意识形态领域蔓延到国家安全领域:

1969年3月2日

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

1969年3月5日

苏联方面打来政府专线电话,要求和周恩来总理或陈毅外长通电话,但我方的接线员拒绝转接,还斥骂了对方。

1969年3月15日

苏联出动大批装甲车、坦克和武装部队,再次侵入珍宝岛地区,并向中国境内纵深进行炮击。中国边防部队打退苏军的三次猛烈进攻,保卫了国家领土。

1969年3月21日

苏方提出柯西金总理要求同毛泽东主席或者周恩来总理通电话,再次被我方话务员拒绝。后来,毛主席提出了批评:“电话是打给我的,怎么不报告我就拒绝了?”

当晚,苏联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紧急约见中国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再次要求同中方领导人通电话。

我们以备忘录形式答复苏方:“鉴于当前情况,打电话不合适,如果苏方有话要讲,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提出。”当时,毛主席指示,准备外交谈判。

随后,苏方得信后,提出恢复边界谈判。

3月下旬,毛主席再次说:“要准备谈判,我看时候到了。”

1969年8月

苏方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制造流血事件。当时有西方人士向我方透露,苏联领导人考虑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气氛骤然紧张。

中国政府就此发表声明:“如果一小撮战争狂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袭击中国战略要地,那就是战争,那就是侵略,7亿中国人民就要奋起抵抗,用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当时,我们担心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内部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1969年9月11日,周恩来、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会晤。


1969年9月11日,苏联总理柯西金在北京首都机场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两国总理同意中苏边界谈判应该在不受任何威胁的情况下举行。10月20日,中苏两国副外长级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尽管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成果,但中苏关系有所缓和。

值得一提的是,中苏边界谈判的消息刚一宣布,美国方面就急着要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这表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中苏关系趋缓令美国不安。美国担心中苏重新和好后会联手对付美国。美国驻波兰大使在华沙时装展览会上紧追一位中国外交官,希望面见中国代办,这才为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接上头。中美关系缓和是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接上头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69年9月9日,为进一步打开对华关系的僵局,美国总统尼克松接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要求他秘密接触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官员,建立联系,以便尽快恢复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

对于斯托塞尔大使屡次表明的接触意图,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迅速向国内作出报告。

根据周恩来指示,雷阳邀斯托塞尔到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做客。斯托塞尔代表美方提出了正式恢复两国间大使级会谈的建议。

1970年1月8日,雷阳会见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

从中方看,当时判断苏联已上升为主要威胁,这就为改善中美关系创造了条件。毛主席对于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有战略考虑的。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及后来的“乒乓外交”仅仅是这个大战略的序曲。毛主席这一时期的战略思想是在国际上搞“一条线,一大片”,就是联合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以及广大亚非拉国家,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以维护中国的自身安全。这一动向也被美方及时捕捉到了。


“一条线,一大片”

1973年2月,毛泽东提出要搞“一条横线”,就是大约处于同一纬度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各国等共同对付苏联。

1974年1月,毛泽东又提出“一大片”的第三世界国家要团结。

“一条线,一大片”实际上是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政策。


从苏方看,他们非常清楚中国在苏美对抗中的分量,对中方可能改善中美关系坐卧不安,反复提出希望进行苏中高级会晤,但我们都不做正面回应,同时也不把改善中苏关系的大门关死。

1970年6月,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波德纳拉希访华,苏联托他向毛主席传话,希望苏中停止论战,改善关系。毛主席说“中苏论战可以再减1000年”,并请波德纳拉希向柯西金转达他的问候。

波德纳拉希途经莫斯科时,向柯西金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柯西金听后笑了,表示非常感谢,并说准备用适当形式来回应毛泽东的问候。一般认为,柯西金在苏联高层中属于对华温和派,遭到勃列日涅夫的压制。


“中苏论战可以再减1000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双方进行了大规模论战。

1965年2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访问越南途经北京。2月11日,毛泽东在会见柯西金时谈到有关停止中苏公开论战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中苏论战还不能停,公开论战要一万年,看来少了不行。


赫鲁晓夫倒台后,苏联内部一直存在着改善对华关系的声音。在中苏交恶过程中,苏联对华心态十分复杂。一方面,苏联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对华施加高压,寄望中方屈服;另一方面,苏联又担心把中国推到美国和西方阵营去。苏联对中方同西方接触十分敏感,特别是中美关系酝酿解冻,对苏联触动很大。

记得我还在驻苏联使馆工作时,有一次,苏联外交部突然要求约见我们使馆领导,也不说谈什么事,只感觉到他们非常着急。使馆回答:“代办不在。”对方表示,找任何级别的外交官都可以,只要能见面就行。那时,苏联人已察觉到中美关系正在酝酿突破。其实,苏联对中方同西方发展关系从来就没放心过,早在延安时期,他们就对美军在延安设立观察组有疑心,担心我们跟西方有什么瓜葛。



- 未完待续 -


文字 | 《战略对话》戴秉国著(出版于2016年)

图片 | 作者供图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自序

第一章  走出大山

1

我的父亲母亲

2

漫漫求学路(上)

3

漫漫求学路(下)

4

川大岁月

5

进学院下基层

6

甘坐“冷板凳”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哔哩哔哩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战略对话 | 关系逆转(上)

戴秉国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