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释帐篷内外的斗争(上)

谢君桢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谢君桢 曾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副总领事、外交史研究室参赞等职。



入朝

朝鲜停战协定在1953年7月27日签字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同年9月,我们北京外国语学校英文系的22个年轻男同学被外交部派到朝鲜前方去工作。我们都是1950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年轻人。同学们都很兴奋,尽管我们不知道做何工作,但觉得能有机会去朝鲜前方锻炼很有意义。我们一行共有30多人,除外校学生外,还有中学教师、中央机关干部等,都懂英文,大部分是男同志,也有几个女同志,年龄最大的40多岁,最年轻的19岁。




连接辽宁省丹东和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两座城市隔江相望。图源:《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9月15日,我们乘火车经沈阳到安东(现改名为丹东),次日晨再乘火车自安东边界跨过鸭绿江大桥驶向朝鲜,经新义州至平壤。抵达平壤已经是晚上,车站上几乎漆黑一片,只有几盏电灯,光线暗淡。我驻朝鲜使馆派大卡车到车站接我们,我们靠着卡车前灯的亮光爬上车,大家放下行李,席地而坐。几个朝鲜老百姓也爬上了车,被使馆司机发现,坚决把他们拉了下来。

我们去的地方是离平壤30多公里外的西蒲山沟。在战争期间,外国驻朝鲜使馆都撤退到那里。这个地方是保密的,不能让陌生人混入。我驻朝使馆一部分同志也住在那里。抵达后,我们进入一个灯光暗淡的拱形山洞里,洞内有一张长长的木桌和十几个木凳子,厨师把香喷喷的饭菜从洞前的一个小木窗口送进来,我们感到很新鲜。大家就盛饭进餐,第一次尝到朝鲜大米,吃得很香。

次日晨,我们又乘卡车去平壤车站,平壤市内被敌机狂轰滥炸,到处是废墟瓦砾、断壁残垣。从这里,我们乘火车到达非军事区的开城,分散住在朝鲜老百姓家里。房东老大娘热情欢迎我们。我们虽听不懂她的话,但从她的友好表情可以悟出意思来。我和另外两位同学住在一间约六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房内没有桌椅,白天把铺盖卷起来当桌子用,席地而坐。房间有两扇落地木格窗,也是门。房内的地面是用砖头砌成的炕,冬天可在户外灶门烧火取暖,同我国北方农村的炕类似。


翻译队

我们被分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下属翻译队。队长是凌青同志,一位28岁的延安“老”干部,曾在燕京大学学习,后到延安解放区,曾为毛主席当过英文翻译。他也是新中国外交部成立时第一批进部工作的骨干分子。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随停战谈判中方工作队队长、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一起入朝,参加停战谈判工作,是团级干部。



△ 1954年春,外国语学校22名青年学生在朝鲜即将回国前和翻译队凌青队长(后排右五)、宋协理员(后排右六)一起在驻地合影。后排左二为作者。图源:《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因解释工作的需要,国内人事部门从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抽调了一批懂英文的干部、职员、教师和大学生来到朝鲜。我们抵达开城时,从上海、武汉来的懂英文的干部已先期到达,其中有武汉大学的廖教授,从北京和上海来的医生方折和钱贻简同志,后来他们都是协和医院、北京医院的专家和院领导,还有银行职员、中学教师等。全队约有六七十人,我们22个外语学校的学生最年轻。我们领到并穿上了军服,按班、排编制,开始过起军人生活。

凌队长对全队同志进行气节教育,因为我们将去美方战俘营地进行解释工作。他勉励大家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并且以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黄继光和邱少云烈士为榜样,学习他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战斗前给同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后来在解释工作停顿期间,凌队长又组织大家学习英文,由廖教授编写有关解释词内容的英文词语和词汇,让大家扩大词汇量,提高翻译水平。


接受任务

我们的工作任务,是在向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的我方被俘人员进行解释的工作中当翻译,以便他们行使被遣返的权利。为什么要向我方被俘人员解释他们的这种权利呢?这就需要了解有关战俘的问题。

朝鲜停战谈判从1951年12月进入“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以后,美方顽固坚持所谓“自愿遣返”原则,意在强迫扣留朝中方面的被俘人员。为此,美方不惜使用酷刑、拷打甚至杀害等血腥手段,强迫朝中被俘人员在身上刺反共字样和台湾国民党党徽、书写反共血书之类的方式,表示“拒绝遣返”。

但宁死不屈的我方被俘人员为返回祖国,用鲜血和生命进行了英勇的殊死斗争,彻底揭露了美方“自愿遣返”的血腥内幕。如1952年5月在巨济岛美方第76号战俘营的我方被俘人员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冒着生命危险,扣留美军战俘营长官杜德准将,迫使美方承认了迫害、屠杀我被俘人员的罪行,并保证不再用暴力进行强迫的“甄别”。这一一事件轰动全世界。但其后美方又背信弃义,继续玩弄将战俘分为“愿意遣返”和“拒绝遣返”两类的手法,镇压和枪杀我方被俘人员。



△ 1954年冬,作者(后排右一)和志愿军其他代表在开成驻地留影。图源:《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在朝中方面予以揭露和进行反复斗争之后,为打破在战俘问题上的僵局,1953年3月30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发表声明,提议谈判双方应保证在停战后立即遣返其所收容的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而将其余战俘交给中立国,以保证对他们遣返的问题得到公正解决。这一方案成为最后就战俘问题达成协议的基础。

6月8日,双方达成协议规定,在停战协定生效后60天内各方应将其收容的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未予直接遣返的战俘则交由印度、波兰、捷克、瑞士、瑞典五个中立国组成的遣返委员会看管,自该委员会接管之日起90天内,双方派代表向一切依附于该所属国家的战俘解释他们的权利。这样,当我方解释代表向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的我方战俘进行这种解释时,就需要一批翻译人员。



△ 1951年9月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右)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一起。图源:《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为了完成向我被俘人员的解释工作,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解释工作代表团,由李呈瑞将军任团长,李际泰将军任副团长兼参谋长。从志愿军各军调了一批师、团级和少数营级干部任解释代表、观察代表。这批代表都是身经百战、有胆有识的军政干部,不少人是抗日战争时参军的。其中有符浩、王泽同志,后来都调到总参谋部任武官,再由总参调到外交部任大使。还有一位营级干部孟彪,在抗日战争中曾用两个手指把一名日本兵掐死。解释代表们集中学习文件,分析研究被俘人员的思想顾虑,编写解释词,细致地作准备工作。

在解释工作开始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指导员乔冠华在开城一所大礼堂向中方解释代表团的解释代表、观察代表和翻译人员等作了一次报告。分析这次解释工作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他说,美国依仗有十几万朝中战俘命运,掌握在它的手里,妄图以此谋求一个“光荣停战”条件,坚持所谓“自愿遣返”的原则,以为只要有一大批战俘不愿回国,就可以从政治上给共产党脸上抹黑,求得一个心理上的胜利。美国勾结台湾特务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进行残酷迫害,对表示坚持遣返者施以酷刑,美国使用血腥手段恐吓我被俘人员,使他们不敢表示愿意遣返回国,因此,我们面临的工作是艰难的。

9月30日,金日成元帅、彭德怀司令员发表告被俘人员书,主要内容是:欢迎被俘人员回到祖国怀抱,停战已实现,根据“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职权范围”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威胁并阻挠你们回国。我们了解你们被俘后的不幸遭遇,有人在扣留期间被迫在身上刺字,写过某种文件,参加过某种组织,在战俘营担任过职务。这些都不是出于你们自愿,不应由你们负责。不管有何种上述行动,一律既往不咎。凡归国人员一律与家人团聚,参加祖国建设,过和平生活。我们将派代表来慰问你们,通知你们返回祖国的有关事项。切望你们归来。




未完待续……

图文 | 《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作者 | 谢君桢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