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观点丨《五十里桃花坞》,明星的乡村振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BEEPLAN专栏 Author BEEPLAN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以下文章来源于BEEPLAN专栏 ,作者BEEPLAN
最近《五十公里桃花坞》综艺首秀,节目组邀请了15位嘉宾将在未来三个月,作为桃花坞的主人,可以通过串联桃花坞的所有社区,把桃花坞营造成:
#心中的理想社区#
社区营造、乡村振兴这事儿!
设计师关注呀
那咱们就好好
唠一唠!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梯子峪村。平谷区出产黄桃,被中国果品学会授予“中国桃乡”。
2019年,马清运来到了距北京市区70公里的“中国桃乡”——平谷梯子峪村,着手打造高端民宿,田园乌托邦“桃花坞Peach Grove”
他曾表达作为建筑师主要做两件事:
1.将所有空间资源价值进行提升;
2.让建筑在原有的形象基础上可以面向大都市的年轻人。
项目现状
在建筑行业及乡村改造案例中“桃花坞Peach Grove”整体项目设计及运营在网络上相关介绍及报道鲜少。
马清运计划改造20间房屋已经落成一部分,还未完全竣工。另外还将小型养鸡场改造为露天剧场。
综艺介入?
由宋丹丹、舒淇、郭麒麟、张翰、周杰、汪苏泷、赖冠霖、李雪琴、辣目洋子、孟子义、周也、彭楚粤十二位艺人及时尚主理人苏芒、艺术家陈陈陈、设计师欧欧组成的十五位嘉宾构成了《五十公里桃花坞》中的运营者。
节目组希望:
“桃花坞”能为近郊社区经营提供探索性的样本。节目之于实体产业的价值可以是“理念的植入”。通过明星嘉宾的曝光、故事情节的展开,越来越多人会关注到这样的社区形式,“年轻人也会被吸引到城市周边来度过假期。”
明星嘉宾作为“社会样本”的个体代表,一方面以“明星效应”为“桃花坞”增加曝光,另一方面则为“桃花坞”拓宽更多业态维度,“对内消费”与“对外营业”双维度的业态新形式开始呈现,使得“桃花坞”在综艺下的产业链路得以延长。而将其置于未来乡村文化社区的构想之中,更为宏观的“个体与集体”意义则在此发生。
“桃花坞”的设定并非来自于都市青年对于理想生活的“乌托邦”幻想,而是借助《五十公里桃花坞》为未来乡村文化社区的发展提供一种真切可能。
节目思考
节目组的重点是讨论“人”,从社区到社交。整个综艺其实对乡村的发展以及运营并不显著。
然而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我看完节目的想法是:
我们的乡村建设究竟为谁而做?
建筑师在乡建中扮演什么角色?
节目组为啥不请个建筑师介入?
如果在项目中加入建筑设计师,会怎样?
以下是我思考到的一些内容:
1.关于乡村建设政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两个重磅战略文件,要求“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形成系统高效的运行机制”。
乡村建设与开发的利润空间在现阶段尚不明晰,但是紧跟官方引导以期获得在经济或其他方面的补贴补助无疑是当下乡建开发的一大基本模式。
2.关于乡村社区运营
建筑师会思考基于地方日常生产、生活的提炼与升华。赋予地方产品更高的文化与经济价值,使它们在当下能够被更多的人接纳和喜欢,从而让村民继续生产与加工。
村里的事情宜引导,不宜强迫。
引导不是简单的说教或示范,而是要基于产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进行自然的激励。只有如此,引导才有效,复兴也才持久,而不是人走茶凉。
浙江松阳县的乡村复兴建设中,就有一种新的乡村工坊的诞生,是建筑师徐甜甜主持的建设项目:如兴村红糖工坊、蔡宅豆腐工坊和横樟油茶工坊等。
豆腐工坊生产空间 ©王子凌
那么《桃花坞》是想让城里人来打卡还是让村民回村致富?
虽身在乡村,但其产品和服务的对象都以城市人群为主么?
我个人并不关心明星一天的饭钱究竟是多少。也不甚关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差异并且很难改变这一事实。《五十公里桃花坞》这一节目,在我个人看来,所谓营造#心中的理想社区#并不成立。
乡村终究
属于村民
本村人所有、本地人经营、专家把脉、领导支持、各方参与。这种乡村营建共同体模式是我们所赞同的。
在节目中村民不参与,也没有设计师与“嘉宾”沟通,总觉得少了些意思。
结语
不论是政策引导下的重建,资本诱惑下的实验,亦或是不同阶级生活状态的投射,建筑师在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建筑师不是万能的,但在城市和乡村的运营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针对这么复杂的一个命题“理想社区实验”,我最大的感受是节目组需要一位建筑师。
建筑师的本质并不是作图,而是解决问题的多面手。通常建筑师在营造空间、社区的时候,必须去考虑当地环境、人文因素、居民生活习惯,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营造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场景、提高生活互动社交,或者运营营收等因素。
上面三个问题,其实对应的就是:
1.组建设计团队
2.概念设计
3.深化设计落地,配合运营。
BEEPLAN平台拥有年轻创意的团队,专注于为国内外独⽴设计师及业主提供创意性的设计美学顾问服务。
一位优秀的建筑师参与其中,可以协助节目嘉宾去了解桃花坞的背景以及设计理念,然后去营造属于这个新田园乌托邦的社交方式,激活当地的文化、产业等元素,共创“理想社区”
BEEPLAN平台坚信,设计与创意将使所有人受益。赋能、助力产业链上的个人、企业、机构。利用扁平化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帮助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服务。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百家观点
百家观点丨“提高设计费”——激起设计圈水花的一则倡议
百家观点丨我们的城市是否只存在一种未来?友谊书展再思辨
百家观点丨中国建筑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空旷的虚体。
百家观点丨复盘:从东南大学2020届毕业生去向看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变化
百家观点丨70后事务所如何撑起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以Studio Velocity为例
百家观点 |不想当网红的建筑师不是好建筑师——论网红建筑和新工匠精神
百家观点 | 为何今年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中,本校生全军覆没?
百家观点 | 画饼的设计公司老板忽悠不了95后
百家观点 | 哈佛GSD大陆招生降低至此的原因是什么?
百家观点|36个建筑师才懂的“行话” (升级篇)
百家观点|设计公司究竟要不要做大?
百家观点|日本现代建筑家的脉络
百家观点|建筑学博士之路:豪赌还是投资?
百家观点|3D打印建筑已经进入乡村?
百家观点|如何做到连续四年收获竞赛硕果?
百家观点|我们为什么需要总设计师制度?
百家观点|在大学里当一名建筑系老师是什么体验?
百家观点|一个老八校教师的三年级住宅设计课堂笔记
百家观点|分裂的建筑市场,割裂的建筑圈,2021建筑师的出路在哪里?
百家观点 | 大型模(抄)仿(袭)现场!我们真能接受这样的设计吗?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建筑师不画施工图?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建筑师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都那么小?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把建筑设计得具象化是一种很 low 的行为?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建筑师王昀和他的作品?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里丑建筑多?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欧洲设计师都特别注重前期分析?
百家观点 | 为什么书店越来越像会所、咖啡厅?
百家观点 | 为什么设计公司创始人要学习“设计经济师”?
百家观点 | 如何用数字化定制未来社区?
百家观点 | 街道店铺设计只能被和谐了吗?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进行星际设计?
百家观点 | 高冷的建筑学,何时能走下神坛?
百家观点 | 乡村书店是怎样助力乡村振兴的?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如何丢失了中国建筑的“黄金十年”?
百家观点 | 国外的建筑师们,在项目里都干了些什么?
百家观点 | 土博与海归,何时能平权?
百家观点 | 城市设计竞赛的未来在哪?
百家观点 | 还有什么小众博物馆适合我们打卡?
百家观点 | 让时尚巨头们欲罢不能的建筑长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国产INS风的廉价潮流何时死去?
百家观点 | MAD设计的24万一年的四合院幼儿园是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建筑圈的我们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值不值得被尊重?什么才是后浪建筑师真正关心的问题?
百家观点 | 当我们讨论乡建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百家观点 | 丑陋的建筑,为什么总是层出不穷?
百家观点 | 设计使人破产,高危职业建筑师为何深陷法律纠纷?
百家观点 | 学金融的人眼里,学建筑的是怎样的存在?
百家观点 | 我们该如何行使“观看”的权利?
百家观点 | 纵观建筑史,西方的公共空间都发生了什么?
百家观点 | 那些明星建筑师的失败作品都有什么问题?
百家观点 | 建筑学的基本功是什么?
百家观点 | 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如何做一个不用做设计的建筑博士?
百家观点 | 关注同理心的建筑学,能带来空间正义吗?
百家观点 | 笨与不笨的界限,浅谈中国建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百家观点 | ABBS大佬关于建筑改行杂谈
百家观点 | 质疑王澍的建筑学教育
百家观点 | 贝聿铭这一片命太好的花瓣
百家观点 | 张雷:主人、文人、匠人、家人、大人——五个人的城乡
百家观点 | 王澍在同济谈乡村振兴:“中国的城市已经异化,仅存一大片光鲜的垃圾....”
百家观点 | 王澍:50年后,人们都会住在村子里
百家观点 | 设计院的现状(一)
百家观点 | 建筑师一定要读建筑系,可能是个伪命题!!!
百家观点 | 叹“伪现代主义”,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怀旧与超高层
百家观点 | 那些想和地产小白分享的事......
百家观点 | 聊聊设计公司潜规则
百家观点 | 《人民日报》批评中国建筑缺乏文化自信,评论里的建筑师们坐不住了......
百家观点 | 当代建筑设计忽悠话速成指南
百家观点 | 为政治服务的建筑
百家观点 | 参与性景观,张唐景观实践手记
百家观点 | 江一燕获大奖那天,有家设计公司的方案被方丈“化缘”了
百家观点 | 建筑的空间形式已不只有人类才能说得算啦!
百家观点 | SOM的城市设计做的确实很牛,但我也看到了套路
百家观点 | 就算顶级艺术家,也不可能跨界搞建筑
百家观点 | 巴黎圣母院“重建竞赛”:一场中国媒体自娱自乐的狂欢
百家观点 | 在圣诞节建造一棵圣诞树才是正经事
百家观点 | 建筑与时装屋
百家观点 | 今天就想聊聊《丹行道》
百家观点 | 别人跑去京都买房子 他从京都搬到贵州造村子
百家观点 | 在Mantova我和三个陌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