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家庭,单胎也好二胎也好,孩子每天都会面对各种问题、冲突。在学校里就更是这样了,几十个孩子在一起学习、玩耍,怎么可能一直相安无事。


看到孩子受问题困扰而难过或者生气,想要立刻帮他们解决问题几乎是我们成年人的本能。虽然育儿书籍告诉我们,要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协商、合作能力,但是孩子们闹起来不立刻去调解纠纷的话,家长们就来不及准备晚饭,老师们就上不完课,放着不管叫他们自己去解决,有时候真的做不到啊。



情绪辅导三要点

3-5岁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往往伴随着情绪上的爆发——因为玩具被抢了而生气,因为冰激凌掉地上而大哭之类的。所以教他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教他们如何梳理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激动时显然是没办法好好解决问题的。



3-4岁的孩子仍然喜欢身体接触。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愿意老师牵他的手,喜欢搂着妈妈。有时拍拍他的肩膀,他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

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这样鼓励和支持,所以妈妈也要尽量地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5岁以后的孩子,要求别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中,如果小朋友们不和他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严厉的处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

同时如果大人对孩子不加理睬,孩子会觉得非常沮丧,很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所以这样的惩罚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


丰富的生活内容、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丰富的生活内容会让幼儿产生兴趣,有探索欲望,感到快乐和满足。

所以爸爸妈妈尽量让各项活动轻松、活泼和多样化。多带孩子走出去,进行各种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到较多的事物和情境。


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大人要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的情绪。

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

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5-7岁的孩子解决问题,内容大体上和3-5岁的差不多,但是程度需要加深。比如说,同样是梳理情绪,孩子3-5岁时是我们大人帮忙讲出他们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但是到了5-7岁,孩子就需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我现在是什么心情?”我的学生5岁入学后上的第一堂情商课的内容就是识别自己的情绪


同样的道理,3-5岁,你帮孩子找问题,5-7岁孩子可以学习自己找出问题所在:“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在哪里卡住了?


找出问题所在后当然就要思考解决方案,这一阶段应当鼓励孩子尽可能多的提出方案,哪怕是那种一听就很瞎的也没关系。可以让孩子用圆圈图记录下自己能想到的解决方案,越多越好。





七岁的孩子,学龄前后,往往会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比如:

往往还是父母越忙得不可开交,孩子越要竭尽所能制造动静、吸引爸妈的注意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妈眼里那个软萌可爱的小宝贝,变成了自作主张的“小豆包”、不服气的“小辣椒”,甚至是“狗都嫌的惹事精”。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6岁之后,会更加寻求自己的“存在感”。

当孩子在不断地和外界环境“碰撞”的时候,便会遇到很多疑惑和不解的地方。

这时候,孩子的内心会矛盾重重,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可能会情绪波动较大,会哭闹,或者发脾气。

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耐心,抱抱孩子,询问孩子具体情况,不要一味指责孩子。

只有家长帮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与外界的各种冲突,孩子才能养成健全的性格。




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学习从多种解决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即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在分析评估方案时,用到的方法称为苏打法SODAS



situation即面临的问题,option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不同方案,advantagesdisadvantages分别是优劣势,这一步就是要分析不同方案的好处与副作用,最后solution则是权衡利弊后选择的最终方案。


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学习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更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而且,他的心智已经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7岁孩子开始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所以,这个阶段,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以便建立孩子的自信。生活上,可以放手让孩子做更多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学业上,监督但不包办,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8岁的孩子,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时候的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想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和游戏。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作、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因此,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一二年级的功课难度并不大,而三年级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要胜任三年级的功课,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抽象观念,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如今或多或少能记住的一些知识。老师们都很清楚,对三年级小学生的要求是一种跨越式的提高,但是,许多家长却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假如过去一直学得很好的孩子,如今忽然学得很吃力,这很正常。尽管不少九岁孩子的确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课业要求,但是,更多的孩子还是喜欢上学的。早上起床准备上学的一整套惯例,到了现在已经变得相当顺利,很少再有焦头烂额的忙乱了。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已经自己承担了做好准备去上学的许多事情。不过,话虽如此,一个九岁的小小少年还是有可能丢三落四,哪怕他头天晚上已经做好了准备,该拿的东西都放到了妥当的地方。可是,在去学校的时候,该带的东西他也可能仍然没有带齐全,你还是要不时地提醒他才好。孩子回家聊学校的话题可能比以前更多了。他尤其喜欢聊他自己某些成功的、突出的表现,也喜欢聊聊学校发生的某些特别事情。由于成就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相当重要,因此小男生和小女生往往都变得十分要强。不论是做功课还是玩耍,他们都不愿意失败,都要竭尽所能。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遇到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学会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很重要。比如复杂的大问题是近期成绩下降,可以分析出若干成绩下降的原因:上课没有专心听讲、知识点太难了没有学透、课后作业没有及时纠错巩固等等。然后针对各个原因,分别寻找解决方案。


在这一年龄阶段应用苏打法SODAS时可以将思考过程可视化,把想法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有很多,思维导图或者简单的表格都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思考。我个人比较习惯用表格来比较。


孩子给人的感觉,就仿佛9岁和10岁之间真的有个分水岭。一旦跨过去孩子就登上了一座新的山峰,来到一个全新的地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从10岁到14岁的成长周期。当然,有些孩子在这片新地域里还站不太稳,他们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总的来说,10岁孩子的日子比9岁时好过多了,尤其是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10岁的孩子是一个行动力强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乐于思考的孩子。随便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带给他很大的快乐,比如说晚饭后可以出去玩、没有家庭作业、光顾一个儿童乐园。惧怕的情绪少之又少,以前怕狗、怕黑的孩子,现在自然而然不再害怕这些了。10岁孩子最常见的情绪表达,是生气。这够让你意外吧?这个心满意足的、乐于合作的、可爱的小小10岁孩子,生起气来,那叫一个火山爆发,又快又猛,甚至又踢又咬。如果他能控制得稍微好一点,他会张口大骂、会哇哇大哭、也会一边狠狠跺着脚一边哇啦哇啦骂着回到自己屋里去。尽管10岁的孩子也会气得哭,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觉得“都多大了,哪能哭呢”,所以,这个年龄的眼泪是最少的。一个男孩子可能很坚定地告诉你:“要是割破了哪里,或者他们不带我去哪里,我才不会哭”,可是如果至亲的人去世了,他还是会哭的。刚才还雨泪滂沱的孩子,转眼就可以这么淡定地跟你侃侃而谈。悲伤有时候会令他们落泪,不过不常有,他们倒是更容易被气得大哭。10岁孩子可能会伤心,当然通常不会伤得太深。如果谁伤他的心,有些孩子会“哭着回家” ;也有些孩子装得若无其事,很快镇静下来,掩饰自己的难堪。11岁的孩子在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方面,不会刻意做有规律的事情。在情绪方面,叛逆的苗头已经生长。11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在成长,独立意识增强,反复无常是常态,家长要予以理解。在活动与兴趣爱好方面,对抗性增强,不愿独自玩耍 。在学校,开始十分严格地要求老师,老师们也面临挑战。



12岁以上的孩子的智力、认知水平已经足够参与更为烧脑的活动,例如象棋、编程等。这些活动除了能够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耐性。


进入青春期后,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学会在团体环境下合作解决问题也变得更加重要。鼓励孩子参加团体活动,尤其是那些需要烧脑的团体活动,比如科技小组、辩论队、模拟联合国等等。

12岁孩子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已让大人省心不少,负面情绪减少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点。他们自信独立、善解人意,并有了自我主张。在人际关系方面,与家人关系缓和,异性之间不再排斥,同时兴趣广泛,偏爱集体活动。对学生生活充满了热情,甚至热情过度。在道德方面,他们多了一丝思考,少了一丝冲动。13岁的少年在奔向青春的大道上会突然来个转向或者急刹车。他一改12岁时的阳光、沉稳,再度陷入纠结的状态。不愿与人交往、内向、有点退缩,不愿被别人窥探。他虽然不喜欢与成年人打交道,但看待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时的他开始懂得克制自己,不会玩起来没完没了,基本上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虽然他这时的性格阴郁、悲观、隐秘。可是,在动手方面,他们频频闪现灵光,喜欢敲敲打打,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东西。总体来说,13岁的少年已经明显显露出青春期少年的特点。当他从拧巴的13岁迈入14岁的年龄时,在这个充满生气的一年,你会看到角色多变的少年。
他热爱学校,热爱与人交往,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
14岁的他包容性更强,而不再像一年前那样,对看不惯的事情也较少大肆批判。尽管14岁的孩子具备这么多优点,但不能忽视这时候有些男孩和女孩会接触毒品。
在性方面,14岁的青少年如果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
这时候,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好在14岁的青少年绝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必修之路,更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为他的人生引导者。

文章来源:家庭教育义工 孩子的成长   成都夏虎律师团队【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夏虎律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