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流浪汉,富人和孩子
星期五
陌上美国
延续“蓝蓝日记”,记载我们这个时代。今天的日记由有过多年记者经验的科班媒体人李文跟大家讲述这两天的美国纽约。
截至4月24日美东时间5pm,美国总确诊人数已达91.2万人,5.15万人死亡。纽约州27.7万人确诊,2.13万人死亡。新泽西10.2万人确诊,5617人死亡。麻州4.6万人确诊,2360人死亡。加州3.97万人确诊,1534人死亡。
前文:《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4月11日 大疫和老人》《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3月29日》,《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忙而不乱的医院》
200418纽约,周六
第一次注意到吉米斯是一个傍晚,回家路上,离公寓还有几条街,一个人,瘦高,提着收音机,引吭高歌,步履蹒跚迎面走来。流浪者在纽约司空见惯,但他的出现,在我居住的曼哈顿小区,在古色古香百年历史老楼之间,不常见,让我不安。我下意识地跨过马路对面避免近距离接触。
事后得知吉米斯是一位无家可归的人,在小区大街上晃了20多年,有时露宿街头。随后的日子,常在街口见到他。早上送孩子坐校车,经常看到他在咖啡店门前,给找不到车位的人看车,车主买好咖啡,随手给他几美元以示谢意。听说周围的老人常给他送吃的,穿的。楼里的Karen告诉我:”我很尊重他,但我不赞同给钱。”有时,几个月不见吉米斯人影。可能住到庇护所去了。
纽约有7万无家可归的人,每125个纽约人就有一个流浪街头,冬天寒冷,他们大多居住在市里几百家庇护所里,人与人空间窄小,疫情蔓延,一人感染,全军覆没。据纽约下城Cornell医院的一家急诊医生,疫情最严重时,测试不够,医护人员情况不严重不给测,只在家隔离,但流浪者一出现,一定优先测试,避免他们回去交叉感染。我觉得这样对医护人员很不公平。感染严重的庇护所,市长只能要求关闭,再花钱送他们去酒店隔离。
Bowery Mission慈善组织从1870年就开门济贫,每天免费供应饭食,365天,从不间断。救世军通过教会,在纽约地区一天送1万5千份餐,在这个特殊时期还义无反顾向这群弱势群体伸出双手,令人感动。有的慈善机构派出流动车,安装淋雨设备,供流浪者使用。流浪者中不乏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但很多是被生活抛弃,不知所措,失去方向的人们。“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朋友乃林带着从大学回家的女儿这几天奔波在纽约大街上,为这些慈善机构捐赠口罩。大家都担心她们的安全,林说:“在曼哈顿30年,第一次与无助群体近距离接触。看到这些义工不计报酬,平常时期做志愿者,现在更不间断,我深受感动,我们做的太少了。“ 在母亲的驱动下,孩子赞同 :“这些义工默默无闻,他们是没有被歌颂的英雄。”
义工,社区服务在美国不是空洞口号,从中学到大学,学校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孩子们有一颗同情心。很多高中,规定社区服务作为高中毕业一项重要指标。难怪,州长一声呼吁,几万医护人员人报名志愿纽约,爱心,同情心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
纽约州长宣布纽约峰期已过,但形势还是严峻,日新增住院还是近2000人,民众不能掉以轻心。
全国38000人死于新冠病毒,一个月前,只有149人。
200419纽约,周日
二月最后一天,路过古根汉姆Guggenheim艺术馆,门前停一辆超大拖拉机,说是“乡村,未来”主题展览室外部分。很好奇,想进去看看是什么现代艺术,迟疑片刻。毕竟西海岸8天前刚确诊全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第一例,而东海岸,岁月静好,生活依旧。心存侥幸,人不多,进去看一眼,快进快出。
那一天,美国出现第一例死亡病例;第二天,纽约确诊第一例。看了我发在圈里艺术馆照片,上海的朋友问:“你真没有感受到病毒的威胁吗?”
当然有,但是整个纽约二月份没有一例确诊,病毒摸不着看不见,好像豁免这个国际大都市。大家心照不宣:不可能没有,但就是查不出,豁出去了。
1/31日,川普宣布将停止从中国来的航班,在国内度假的几个闺蜜匆忙回国,飞机上戴着口罩,不敢吃喝,回家后老老实实自我隔离14天。那段时间,纽约出现多个疑似,人们神经质地通报疑似所在的居住区,奔走相告不要去中国城。接着就是等待,那时所有测试都要寄到美国CDC亚特兰大总部,3-4天后出结果。整整二月份,阴,阴,阴,全是阴性。
有人过生日,大家开始讨论去中国餐厅犒劳一顿。二月底,韩国爆发,我们临时决定在朋友家里聚会,不搂搂抱抱,那时“社交距离”这个词还没天天挂在嘴边。酒足饭饱饭,神经放松,病毒烟消云散,大家拥抱告别。现在回头想想,惊恐!那时病毒正在纽约蔓延。
今天,纽约州插管和新增确诊人数明显下降,昨日死亡507人,是过去十几天来最低。纽约总算离开峰值,上半场战役结束,下半场开始了。下周将进行大规模随机采样,大量进行抗体测试。
我们一直被病毒牵着鼻子走,一直处于被动,追赶状态。希望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变得更聪明,吸取教训,遵守社交距离,在家呆着。今天,中央公园,草坪上,人又多起来了。
200420
纽约,周一
疫情当下,纽约富人躲哪里了?
二十年前来曼哈顿找工作找住房,面试我的未来老板建议住上西区。那是第一次听说上西,上东。这两个区紧挨着中央公园两侧,一西一东,以此得名,是曼哈顿最有名的高档住宅区。上西年轻人多,低调;上东,更多名门望族;有第五大道,无数博物馆,世界顶级设计品店,居住着纽约最富有的老人;这里还有十几家最有名的私立学校,吸引很多家庭。
每个周五晚上,曼哈顿上东区和上西区,好多公寓半片子漆黑。很多家庭驾车离开繁华闹市,到郊外第二套住所度周末,周日返回。汉普顿,位于纽约长岛最东头,是著名滨海度假胜地,不堵车也要开两个小时。直升飞机,一眨眼功夫从顶层公寓,空降沙滩。那里富豪云集,汇聚了众多海边豪宅,在汉普顿拥有沙滩别墅的是极少数,更多的人把房子安置在山清水秀,温馨静谧的纽约上州或价格更加优惠的新泽西州。
朋友Maggie住在上东区第五大道,高层公寓顶层,从客厅卧室望去,中央公园尽收眼底。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能从住所看到中央公园一草一木,值几百万美元。两年前,Maggie在汉普顿买了一套别墅,她轻描淡写地告诉我:“当时买这个海边别墅是为了躲避纽约人,住进去才知道楼里一半人也在那里有房子。邻居还是邻居!”毫无疑问,纽约的邻居跟她一样都在别墅里躲避疫情。
Maggie现在工作量猛增,怕与外人接触,购物,做饭,遛狗,扫卫生都得自己做。她是好心人,照常给两个家的清洁工人,遛狗工人发工资。
三月份纽约城市垃圾量统计数字显示,曼哈顿平均收入最高的三个区,格林威治村,上东,上西区产生的垃圾减少10%左右,进一步说明一部分人离开了纽约,但我觉得真实数字应远远高于10%。一位遛狗人说狗狗随着主人逃离纽约,生意少了85%。朋友Saira住在一幢靠近上东东河高层公寓,楼里平常住了150人家,现在只剩下15家。“楼里很安静,我感觉更安全。儿子可以到楼下公共花园踢球了。” 她说。
纽约州41%一线工作人员来自有色人种群体,他们当中大多是黑人和西裔;一线工作人员每三人有一人来自低收入家庭,这都是感染新冠病毒机率最高的人群。
病毒无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贫富。但如果你有条件,你可以选择远离病毒,远离尘嚣,这就是纽约。纽约州昨日死亡人数降低到478人。
200421
纽约,周二
麦克尼尔在过去20年报道了世界上发生过的所有大瘟疫,传染病。他通常采访20多名医学专家,医学历史学家,才写出一篇深度调查报道。也许是同行,所以更信任他,当然自己无法与名记相提并论。
2月27日,美国还没有一例死亡病例,麦克尼尔在与自家记者对话中,说这次新冠疫情让他联想到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他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死于西班牙流感,但所有人都认识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这一场疫情结束后,最坏的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认识的人因新冠病毒丧生。”听了这话,我倒吸一口凉气,不知所措。麦克尼儿随后说,我们如果不做出改变, 周围将有更多人死亡。
一个月后,我认识的一位父亲被新冠夺走生命。今日,全美有44000人丧生。
麦克尼尔在二月底提醒民众囤食物,囤3个月药物;预言民众可能被禁足,不能与家人相见;美国将出现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至今为止,他的话都不幸而言中。
我对川普的看法,就不说了;美国CDC,要自己做试剂盒,别的国家的不用,看不上。但是测试盒出故障,拖延一个月,害死多少人;连我最尊重的福西医生在一月底二月初说新冠病毒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危险系数很低很低;三月初福西还说除非老年多病的,健康人士可以继续坐邮轮。
纽约州长不知道六月会是什么样,走一步,看一步,目前只做开业计划,不付诸行动,谨慎行事,我赞同。麦克尼尔描述的未来世界不容乐观。他认为疫苗在18个月内研制成功,是异想天开。即使有了疫苗,生产根本跟不上,不能满足3亿人口的需要。联邦政府,听到了吗?现在马上做生产准备吧。未来,社会将分裂成两个群体,有抗体的人都是香饽饽,可以承担危险医疗工作,可以献血,可以旅游逍遥;另一群体,在家呆着继续无奈抑郁;远程工作成为社会主流;学校是大难题,或许让部分学生上学,搞轮换制?所有娱乐活动,观众们保持6英尺社交距离,那将是什么气氛?
总之,在医学有重大突破之前,人类只能靠自身约束,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闯过这一关。希望麦克尼尔的未来预测有失误。
200422
纽约,周三
疫情中的孩子们
今天是地球日50周年,天蓝的透明,冷飕飕,只有7,8度。地球庆生的日子,大自然悄然焕发着无限生机,而人类却关着门躲避这场看不见的瘟疫。我们保护地球,为的是下一代。
一个多月前,网课第一天,不到9点,我推开大儿子奇的房门,人光着膀子,倚在床上说:”妈妈,我们学校要求每天9点上网报到,不用视频,我不用穿衣服。“ 打开小的房间,小迈把被子裹的严严实实,只留一个小脑袋,盯着电脑屏幕,等待视频报到,10几岁的孩子觉得躺被窝里上学很惬意。真不想管,但网课第一天,要养成好习惯。我吆喝:“下床,洗脸,坐到桌子前。”
30分钟后再去检查,卧室空无一人,转了一圈,在地库逮住,两个躲在那里打游戏呢。顽童以为点个名,就万事大吉了!我小声吼:回房间!哎,网课不到一小时,我已经被这两个兔崽子搞得精疲力尽。未来几个月,得斗智斗勇。发誓,不管了。
随后的日子,每次”查房“,小的瞪眼,做手势不让入内,同学在电脑上看到妈妈指手画脚多没面子?老大,在屋外听到我的脚步声,不问自答:“我在做功课。把门关上。”十有八九,在干别的。不过,只有一次收到老师迟交作业的电邮,虽不安心,我也没话说。
学校关门,影响最大的是大儿子。盼望一年的游乐园春游,八年级毕业典礼,坐游轮夜游曼哈顿等传统节目全部取消。小奇是个体育迷,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追踪睡觉这几个小时错过的体育盛事。他是学校篮球,棒球,橄榄球队长,择友标准是是否热爱运动,当妈的希望他交个书呆子,但都被他拒之门外。他的中学校长思想开放,每天中午放飞孩子,校外午餐,只要50分钟内返校,可以跑到天涯海角。这50分钟,跟朋友吃喝玩,是儿子最快乐时光,孩子高兴,家长也愉悦。
没有体育比赛,没有朋友,日子单调乏味。我看着他有些苍白的小脸,提议建立一个Zoom群,面对面与朋友聊天。儿子听了朝我翻白眼:“以为我们是大人要掏心掏肺,我挺好。”除了体育,游戏,男孩子之间真无话可说?慢慢地,他也学会自娱,大部分时间花在电脑上,有时找到一本好书,一口气读完,有时也争着自己做吃的。
小迈是内向型,平常就喜欢宅家,这下如鱼得水。现在每天网课后, 静的像只小耗子,总能在游戏机前找到他。上周抓到上课时间在玩游戏,没收电脑几个小时。从此怀恨在心,拒绝与我讲话。我也尽量不去他的房间,惹得一身不高兴。今晚,实在忍不住,语重心长地说:“咱在一个屋檐下,没有交流,妈妈很伤心。”小迈跟我讨价还价,电脑手机自由支配,电脑战暂时消停,与我言归于好。小迈最后轻语:“最怀念的是跟同学面对面地说话。”
学校不断给家长发邮件,注意孩子心理健康。我的孩子很幸运,他们除了有点儿无聊,没有恐惧,抑郁,压力。疫情把生活改得面目全非,经过风吹雨打,潮起潮落的孩子们,长大更耐磨练,更加坚强。
今天看到国内24个省,3500万学生复课复学,小朋友戴口罩,隔离面罩上学。这边,没有任何证据热天病毒消失。
新冠病毒的爆发,更唤醒人类敬畏自然,希望天天是地球日。
200423
纽约,周四
纽约州过去两天在40个购物中心,随意抽样对3000人进行抗体测试。结果表明州里大约每7个人就有1个被感染,产生抗体;纽约市,每5人有1人中招。这个数字说明新冠病毒在纽约州已经比预想更大面积蔓延,感染人数是目前确诊人数10倍。
参加测试的这些人的是出外购物的,不代表整个群体,所以数据不很精准。但如按这个比例,纽约市有170万人感染有抗体;纽约州260万,这离群体免疫不远了。专家提醒这是小范围测试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抗体测试本身也有很多争议,容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
一位眼耳鼻喉科专家医生10天前就告诉我,过去几个月,他接触的很多病人失去味觉,75%病人最终完全恢复。医生本人也在1月份出现症状,他说:“病毒哪里都有。”
好消息是死亡率降低,0.5%,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纽约州其它数据喜忧参半。重症,新住院人数缓慢下降。新住院过去几天每日还在1300人左右,死亡连续三天在400多,下降速度比希望的要慢,不知这种情况还要持续多久。
部分来自全国各州,医护志愿者已背起行囊,踏上回家路。看到暖人心的一幕:纽约市警察路边鼓掌,欢送英雄们回家。这些退休医护人员其实都是易感群体,80%来自私人诊所,没人逼迫,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应,在纽约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患难见真情,很让人感动。全美报名志愿纽约市医护人员超过9万人,好心人还是多的。
Lewis Miller设计师利用街口垃圾桶当花瓶,插上一束束鲜花,争奇斗艳,为纽约市民,一线人员带来一丝丝喜悦。
照片来自朋友 谢谢
《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4月20日至22日》
《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四月第三周 曙光》
《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3月29日》
《疫情中的美国 · 新泽西-4月18日至21日》
《未来两周将堪比美国医疗史上的珍珠港和9·11事件》
1. 开通了英文平台,请关注:
https://medium.com/@moshangUS
2. 建了一个telegram的群,有心加入Asian Americans
https://t.me/joinchat/OY6TCk-W0yNMWNhNlGHsKA
(如何进群?第一步下载telegram的app登录,修改自己的privacy设置;第二步用浏览器打开群地址(微信打开无效);第三步点击“open/进入”。如果有加群问题请留言或者加微信ID: moshangUS,我们将有专人指导进群操作。)
《洛杉矶疫期生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