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宗一语道破了今天教会的问题:尚未接受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

韩清平 清平思域 2022-10-18
今天,有172年历史的耶稣会杂志《公教文明》La Civiltà Cattolica全文刊出了5月19日,教宗方济各在接见该杂志编辑部全体成员时的访谈内容。当天,耶稣会总会长索萨(Arturo Sosa)神父也陪同参加。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自由交谈中,教宗首先谈到了依然在肆虐中的俄乌战争。他强调说“战争没有形上学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之分”,“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俄军的残暴行径,但不能忘记要解决的真正的问题(*指军火商的推波助澜、北约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吠叫” ——引用一位欧洲领导人的话)。
随后,教宗也指出说“有人现在可能对我说:那你支持普京了!不,我不是!这样的说法是简单化和错误的。我只是不愿把复杂的事情简化为好人或坏人之分,却不考虑非常复杂的根源和利益”。
期间还谈及了发生在世界其它地方,但却被世人忽略甚至遗忘的战争。访谈的最后部分则集中在了教会自身的事务上,尤其是目前的介于改革与保守之间的张力问题。
当问到“你在教会内看到了哪些灵性更新的迹象呢?”这一问题时,教宗首先说:

用过时的标准来看灵性的更新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看待现实、评估现实的方式。在欧洲教会,我看到更多的更新的事情正在自发地出现:运动、团体以及记得有一个支持他们的大公会议的新主教们。因为有些牧者记得最好的是脱利腾大公会议。我不是乱说的……恢复主义者,数量相当可观的,从未接受(梵二)大公会议。因此也就有了从拒绝接受大公会议的恢复主义者那里而来的思想和行为。问题恰恰在于:在某些情况下,大公会议尚未被接受。大公会议扎根也需要一个世纪,那么,我们还有四十年的时间让它生根发芽!

随后,他也回顾了当年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结束后不久就出现的反对和支持的现象,特别列举了当时耶稣会总会长阿鲁派(Pedro Arrupe)神父因积极支持教宗保禄六世,并推动梵二精神而受到来自各方,特别是耶稣会内部,反对和攻击的例子。他更进一步地指出说:“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们这个故事?让你们了解大公会议后是什么状况,而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了,特别是在传统主义者身上。这就是为什么保护这些捍卫大公会议和忠于教宗的人非常重要的原因了”。
看到上述教宗的谈话,作为教会历史老师的我自然也想到了就在几天前的一次线上讲座中,对“大公会议”和“世界主教会议”的历史所做的回顾和反省。

如上讲座截图所示,在迄今为止二十一次大公会议中,离我们最近的“梵二”过去也已经57年了,1869-70年虽然有一次“梵一”会议,但因为当时意大利军队占领了罗马而提前闭幕,实际上对教会革新没有任何作用(反作用倒是有)。再往前推,就是教宗所提到的脱利腾(*Trent,又译特伦多)大公会议了,但那是距今460年前的事了。可正是自脱利腾大公会议后,世界因地理大发现后的人类迁徙、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一路快步跑到了二十世纪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太空探索和互联网时代。但许多教会传统的神学和灵修观念,以及管理模式,却是脱利腾大公会议后形成的——简而言之,就是以教会为中心而非天国为愿景的神学与灵修,以神职人员为领导阶层的金字塔教会体制,通过躲避犯罪、多行善工而“死后得升天堂,免下地狱”的救恩论!
自1582年进入中国的利玛窦等人,虽然都是科学家、艺术家、文化使者,但都是受脱利腾大公会议神学和灵修思想培育后的“传教士”,这一情形直到1949年后被迫终止,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重新复苏的中国教会,并没有对根本就不知情的“梵二”有任何了解。后来虽然有了“梵二”文献,但真的认真阅读领会的人却不多。一方面由台湾主教团主持翻译的中文翻译太不地道(*即使在今天翻译的许多重要文本依然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压根儿就没有获得重视。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教会如今有这么多令人难解的纠结和冲突:观念没有更新和改变,彰显在外的自然是与时脱节的样子?
走笔至此,也许有人会问:“那教会是否该开‘梵蒂冈第三次大公会议’了呢?毕竟,距‘梵二’已经57年了啊!”
对此,我的回答是:教会也许再也不会开“大公会议”了!原因有如下几个:
一、大公会议需要所有主教参加,如今全世界有五千多主教,不算退休的,在任的也该有四千左右,这么多人齐聚平常只有六百多人口的梵蒂冈城国,实在没地方吃住。
二、“梵二”的精神都还在被逐渐领会和实践的过程中,如教宗说的,“大公会议扎根也需要一个世纪,那么,我们还有四十年的时间让它生根发芽”,所以,如今应该继续对“梵二”精神加强学习和领悟,并落实在具体的牧灵福传过程中,而非劳民伤财地开另一届大公会议。
三、在“梵二”结束时,保禄六世教宗建立了“世界主教会议”制度,目的就是让各地教会的主教们和作为罗马主教的教宗一起来领导和管理教会,并落实大公会议的精神。迄今为止,这一制度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参见上图介绍),而每次参会的人都是来自各地的代表,全部也就二百人左右。当去年教宗将2023年10月举行的、主题为“为了一个结伴同行的教会:共融、参与、使命”的世界主教会议分为三步走时,我曾写篇小文,题为《实际意义上的“梵蒂冈第三次大公会议”已经开启》(*可惜被屏蔽了),目的就是说不要再等什么“梵三”了,把每次世界主教会议开好,并落实个中精神才是最实际的选择!
——对不能去罗马参加世界主教会议的中国教会,就让我们积极主动地通过关注、祈祷以及阅读、学习并分享教宗的最新劝谕和通谕来隔空参与好吗?

推荐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