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主教会议”与会者的详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期待

韩清平 清平思域 2024-03-15
就在我昨天手忙脚乱地速报了“第十六次普通常规世界主教会议参会人”(*咱们先别在“世界主教会议”和“同道偕行会议”上咬文嚼字了)参会人员状况后(见《一图看懂“第十六次普通常规世界主教会议”参会人员状况》),更多相关细节和分析也在海外其他教会媒体上发表了。其中最值得细读和关注的是耶稣会主办的《美国杂志》(America Magazine)驻梵蒂冈的资深记者格拉德·欧康奈尔(Gerard O'Connell)的报道。这位自1985年来对每次世界主教会议都跟踪报道的记者,在他以《教宗方济各为世界主教会议指定的代表出炉了,预示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梵蒂冈会议》(Pope Francis’ picks for the synod are in—and suggest this will be a Vatican meeting like no other)为题的报道中,梳理并分析了与会者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我与欧康奈尔及各路“英雄”所见略同的是:此次会议成员的多样性本身就是教宗希望不但在神学、文化、地域层面,也要在年龄、性别、教会内的不同角色方面有更加平衡的代表性。他希望以此方式来加强全教会和谐与合一,避免一边倒的倾向或简单地多数压倒少数的做法。
欧康奈尔比我昨天小文更有高度和价值的地方在于他更加精准的人员分类和数据。读过他的报道后,我再仔细地浏览了全体与会人员名单,现在可以更进一步地按人头分类了:
1. 全体与会者(*包括无投票权的特邀人士、专家、活动协调人及其他基督宗教代表)近400人
2.有投票权的为363人,其中包括:

1)10名主席团成员(教宗为主席,另有9名主席代表)、1名总发言人、2名特别秘书、3名世界主教会议秘书处成员

2)20名因教廷所担任职务所产生的”当然代表”

3)20名东方礼天主教会的当然或选举产生的主教代表

4)168名经各国主教团选举产生的主教代表(非洲43、美洲47、亚洲25、欧洲48、大洋洲5)

5)70名从七大洲教会代表会议推荐的140名代表中挑选的“非主教代表”,男女各半

6)10名由男修会和女修会总会长联合会分别选举出的代表

7)50名教宗个人指定的代表,其中包括主教、司铎、男女会士和平信徒

8)9名个别国家主教团主席和其它委员会负责人


欧康奈尔还特别指出,此次会议期间,全部有投票权的女性(包括度奉献生活者和平信徒)共54人。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主席代表”名单中,有两位女性:来自墨西哥的玛丽亚·德洛斯·帕伦西亚修女(Maria de los Dolores PALENCIA)和来自日本的西村桃子(Momoko NISHIMURA)女士。
此次会议之所以如此令人高度关注,正如我此前已经重复过许多遍的,因为其时间跨度(2021-2024)、从基层教会到罗马三阶段参与讨论、分辨、制方案之人数之多、之广实际意义和影响力不亚于“梵蒂冈第三次大公会议”。这对我们中国教会,一个被脱利腾大公会议(Council of Trent, 1545-1563)的一系列“法令”塑造,靠“要理问答”和“圣教日课”培育,把焦点放在“死后免下地狱,得升天堂”,正在尝试着理解和实践梵二的精神的“小小羊群”意义更是非同小可真心希望,即使这次没有来自大陆教会的代表参加会议(*欧康奈尔报道,就像2018年时那样,梵蒂冈仍希望到时候会有代表我们也可以借着现代通讯工具,同整个教会“同道偕行”!
——昨天因匆忙浏览,没看清楚,实际是:除了来自台湾嘉义教区的蒲英雄主教为被选代表,也有来自香港的周守仁主教为教宗指定的代表,更有香港的程秀薇(Cheng Siu-Wai)女士作为亚洲教会推荐的代表参会。


推荐相关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