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孩子不仅仅是“打得少了”

黄贝尔 怡禾心理 2022-01-18

当武汉14岁男生因被母亲扇耳光,愤而跳楼自尽的视频传到我手机上时,我的心也坠了下去。但是当有朋友向我分享一些家长群中的言论时,我心中的怒意和恐惧又升了上来。


  • 这孩子太没有良心,父母养大你花多少心血?

  • 就是打得少了,就应该从小开始打,大了才能管得住!

  • 你自由了、解脱了,把痛苦留给了父母。


让人最为诧异的是,在一次悲剧事件中,有人居然抛出了关于“自由”的命题,而且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选择了自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这篇文章,我们想从“关系”、“视角”、“冲动”和“沟通”四个角度来全面解读一下这次的悲剧。


图 源 | shutterstock


01

超乎想象的矛盾关系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与周围的人和事是什么样的关系?一些家长可能会说:“你好好读书就行了,什么都不用管”。


于是在这些家长的期望里面,孩子应该是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


但是我想没有家长会否定,孩子到了学校要接触老师和同学,回到家里要面对父母吧?而且在这个时代,所有人还要面对另一个世界的关系:网络世界。


所以,但凡是一个开始接触社会的人,就无法逃离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


问题在于,当成年人面对关系中的矛盾,是有能力去处理或对抗的。


例如,和老婆吵架了,你可以选择呆在办公室不回家;心情不爽了,可以随时约朋友出去喝一杯;有压力了,可以(错误地)选择把不满发泄在家人身上……为什么大家能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你是成年人。


图 源 | shutterstock


可是孩子们呢?由于经济的不独立,和能力的不完善,他们的选择权非常少。本质上来说,从学校到家庭的这条线,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保护。


但是如果在其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又能获得谁的理解,向谁求助呢?我们来看看学龄孩子们会面对哪些关系吧:

  • 父母关系:最直接的关系,也是孩子安全感、幸福感的直接决定因素。

  • 同学关系:仅次于父母关系,有证据表明,当孩子遭遇问题,更加倾向于从朋辈中获取理解和支持。

  • 师长关系:又叫“专业型关系”,孩子从与师长的关系中得到认知和能力的提升,以及获得荣誉感。

  • 亲戚关系:中国家庭关系紧密的特点,决定了孩子除了受到父母的影响,还会受到长辈、手足、亲戚的影响。

  • 网络关系:孩子透过网络,从朋友或媒体中获取的信息,并有可能反过来重塑上面的所有关系。


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些关系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穿插,并且有着密切的交流。


因此,孩子面对的关系网其实是很复杂的,而如果要让一个未成年人,去面对这些关系里的矛盾,大家觉得容易吗?


不容易!而且有的时候会很痛苦。


悲剧解读:

这次的悲剧里,这位孩子曾经面临过什么样的复杂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所有的关系中,没有任何一方给他提供了正面的支持。也许在最后一刻,他已经把关系梳理了一遍,发现都是“绝路”……


02

“家长视角”是什么视角?


图 源 | 作者提供


这张图可能很多家长都不会陌生。第一眼你看到了什么?兔子?鸭子?还是兔子和鸭子?


对这张图片的解读,说明了我们的大脑,是有能力解读出同一个信息里面不同的含义的。


尤其是成年人,应该拥有聆听的能力、辨析的能力、包容的能力。就好比当你认为图片中是只兔子,你并不会认为看到鸭子的人是傻瓜。


可是孩子未必是这样。孩子往往更难接受不同的观点。尤其是有压力时,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会变得特别执拗。


当孩子坚持认为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是唯一正确的看法时,父母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孩子只是在固执、叛逆。孩子 "知道事情的真相却不承认"的想法,会引发大人的敌意反应。


此时,家长和孩子都是从敌意的角度来看待对方的。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家长与孩子出现矛盾时,有些家长会优先“参考”外部的观点,比如老师的话、同学的话、网络上的话等等。然后用这些外部信息来“武装”自己,批评甚至攻击孩子。


图 源 | shutterstock


当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有矛盾时,本质上是很简单的一对一关系,不从最简单的关系入手,偏要把复杂的外部关系引进来。盲目参考外部信息,只能凸显了家长在面对关系问题时的脆弱和自卑。


悲剧解读:

几乎不可能有家长会在没有得到外部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冲到学校扇孩子耳光。不能排除,悲剧中的这位母亲,盲目参考了学校(老师)提供的信息,并拒绝聆听孩子的想法——用了“先表态,再解决”的错误方式,导致了不可逆转的悲剧。


03

家长的“冲动”与孩子的“冲动”


顺着上面的解读,为什么家长会选择“先表态,再解决”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里各位读者可以设身处地地想象当时的场景:

据说悲剧中那位母亲,是由于孩子打牌被叫到学校。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环境。在这个陌生环境中,有权威人士——老师;也有晚辈——孩子的同学。


当老师把这位母亲叫到学校,她的角色其实是非常虚弱的。因为她不知道在这个环境中,谁能够支持她(如果有也不会发生悲剧)。因此,压力迫使她要去“站队”。


那么孩子与老师之间,该选择谁呢?很遗憾,这一次本能压制了理性。人的本能会选择优势资源。这位母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权威妥协,并明确用一记耳光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我选择“公正”。


当把自己归属到“权威群体”中,这位母亲获得了安全感和尊严感——但这是以剥夺孩子的尊严为代价的。


所以,这位家长的站队,真的是冲动行为吗?其实未必,也许在生活中她也并非是个自我强大的人,也许她需要权威的认可,需要群体的认可。


图 源 | pixabay


再来看看这位可怜的孩子。我们无从追究他那一刻的思维活动。但是从以往的很多悲剧中,专家们总结出了孩子在绝望的那些时刻,以及做出那些绝望行为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 终止/逃避痛苦

  • 逃避/承担责任

  • 停止连累他人

  • 报复/控诉

  • 补偿

  • 自我惩罚/赎罪

  • 宣示清白

  • 守护尊严

  • 以死相迫

  • 重头开始


也许这次事件中,“守护尊严”是他的目的。人的尊严,就像钉在墙上的一幅画。哪怕还有一颗钉子在,画也不至于落下来。但是如果最后这颗钉子也断了,那么就真的无可挽救了。最后这颗钉子是什么?就是父母的包容和爱。


悲剧解读:

家长的冲动站队肯定不是第一次,孩子的冲动行为也不简单是毫无征兆的爆发。所谓“冲动”只是相对而言。背后很可能是长期的否定、辱骂、打压……就像泥石流一样,人们看到的是不可挽回的倾泻,但内部的泥土可能早在十年前就开始松动。


04

只有沟通才能获得自由


开头提到,有家长说:“打得少了,就应该从小开始打,大了才能管得住”。这句话其实有两层含义:


1)家长认为严厉管教能够优化孩子的行为。

2)家长最终没能优化孩子的行为。


图 源 | pixabay


是不是很讽刺?其实能够产生这种想法的家长,他的孩子一定没少挨揍。但是这位家长的话里面,却透露着满满的不自信——因为在他脑海里,似乎已经没有第二种方法与孩子交流了。


“生命空间危机干预组织(LSCI)”曾经给家长三个提示,关于在亲子关系的矛盾中如何调整自己的错误认知:


TIP 01

孩子的视角往往和家长的视角不同,因此看到的事物,获得的感受也不同。因此,在做出选择(比如站队)以及行为之前,你必须知道孩子的视角中是什么内容,他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例如:孩子在学校打牌,感受到的可能是朋辈间的信任和青睐,也可能是叛逆带来的刺激。孩子知道家长被叫到学校,感受到的可能是羞耻与恐惧。


TIP 02

家长是否能够倾听和包容,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在下一步,正确调整他们的视角。相对于成年人,孩子的确有着更大的改变和进步空间,但这前提是,他们必须要感知到自己已经被接纳了。


例如:孩子犯错后,被暴露在大庭广众下。这种环境已经让他开始拒绝接受下一步的信息。加上母亲或老师的苛责,他几乎不可能扭转自己的认知。


TIP 03

关系中很少存在非黑即白的对错。除了倾听和劝慰,家长也要认识到:双方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坚守在自己所谓的“原则”上。盲目强调自己的“对”,夸大对方的“错”,只会增加敌对的情绪。


例如:一群孩子打牌不对,那么下次一群孩子猜石头剪刀布,是对还是错呢?告诉他:那一刻,你的行为不妥当,消耗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老师的精力,也白费了家长的体力——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对吗?


……


“很遗憾,没有下一次了。”


参考资料

1.Auerbach, R. P., Stewart, J. G., & Johnson, S. L. (2017). Impulsivity and suicidality in adolescent inpati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5(1), 91-103.


2.Whitson, S. (2019).  Parenting the Challenging Child: The 4-Step Way to Turn Problem Situations Into Learning Opportunities.  Hagerstown, MD: The LSCI Institute.


相关阅读

《爸爸妈妈,我的抑郁你看到了吗?》

《毒性的家庭关系都有哪些迹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