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抓紧更新起来~ | 10 月保险最推荐

也谈钱 也谈钱 2022-10-25
先得跟大伙致歉一下。

原本应该每月例行更新的清单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 2 个月了。前几天突然收到小伙伴的留言——最近这段时间赶上重疾险达尔文系列更新到了 7 号,而我这边还是 8 月的清单,是不是不推荐的意思呀?

但其实只是因为我当时正赶上搬家焦头烂额,信息延迟了。现在正补课之前错过的各种信息,也赶紧来把这份清单更新起来。

这个月的清单主要更新了以下两个信息:

  • 增加了和的对比及选择思路;

  • 少儿意外险更新成了;

达 6、达 7 怎么选?

先直接说重点结论——如果考虑保终身,新上的达尔文 7 号更有性价比,值得考虑;但如果是保到 70 岁这个选项,还是以前的 6 号性价比更高。

我收集了两款重疾险的细节对比 👇 然后一条一条说:

对比资料和保费数据由齐欣小伙伴帮忙提供~

整体上我觉得达尔文 6 号和 7 号的保障区别不是特别大

  • 中轻症赔付各增加一次;

  • 60 岁前额外赔付的比例从最高 100% 稍微降低到 80%;

  • 重症癌症二次赔付从 100% 增加到了 120%、并且轻症癌症也可以二次赔付;

都是比较细节的调整,而且有增有减。所以我倾向于说,两者的保障水平是相同的。既然保障相近,更值得关注的就是保费了

不过大家在对比两者时需要注意一个细节——老版的达尔文 6 号是自带重疾二次赔付的,但这个选项到了达尔文 7 号这里不再强制绑定,是可选的(更多说“不”的权利 😜,不想要可以不要)

但我注意到网上很多观点对比两款保险时,用的是「基础保障」的保费对比,即达 6 有二次赔付、但达 7 却没有。以此得出达尔文 7 号“很有性价比”的结论:

但我觉得这样的对比思路并不公允,所以 👆 第二行增加了勾选重疾二次赔付以后的对比。

虽然结论不变,依然是「选择保终身还是达尔文 7 号有性价比」,但过程稍微严谨一些。

如果用这个思路去对比保到 70 岁这个选项,那老版的达尔文 6 号还是很有优势的👇

以上是我对和的对比看法,供大家参考。

少儿意外险更新

然后是少儿意外险的更新,原来的平安综合少儿意外险更新成了新的在条款上做了适当调整 👇

对比资料和保费数据由齐欣小伙伴帮忙提供~

主要变化在经常会用到的意外医疗保障上,增加保额;减去了发生概率比较低的轮船和火车意外。

保费稍微增加了一些,从原来的 99 元增加到了现在的 112 元/年。但考虑到使用频率更高的意外医疗赔付增加,这个调整还挺实用的。

如果是已经给孩子买了百万医疗险,也不需要太高的意外身故保额,也可以考虑基础版,保费就只要 68 元每年了。

搬家忙碌之中收获一点理财感悟

这段忙碌之中,我也收获了一个理财上的感悟,一起和大伙分享一下。

稍微安定以后,也太问我「搬家这两三周忙到完全没时间看行情,最近捡起来有啥感觉?会不会有那种错过了什么大机会的感觉?」

我的感觉则是恰恰相反,反而在感慨当初选择“躺赚”这个思路——寻找靠谱的主理人、把投资的大部分决策交给他们——真的很适合我。一旦忙起来就可以毫无负担地专注眼前的任务,暂时放下投资也不用觉得焦虑,不用担心又错过了什么(也很符合财务自由「不想要的时候可以说不」的初衷 😉)

人总会有精力不济、无暇顾及的时候,对投资、保险这些长期任务,提前考虑把大部分任务自动化或者委托出去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不以金融为本职工作的普通人来说。

在投资上,这种思路我会转化成“躺赚”;而在保险上,就会转化成平时维护好续保信息,比如勾上自动续保尽可能开支都用一张银行卡,避免续保的银行卡没钱了没能及时发现等等。

平时我们可能会想着,「没事,花不了多少时间,到时候我手动点一下就完事儿了」。但真忙起来时可能真就想不起来点这么一下……


10 月更新版清单

最后是这一期的推荐清单汇总了 👇 重要更新有标红色

我比较喜欢的、给不同群体的配置顺序:

给自己:医疗险 → 重疾险 → 定期寿险 → 意外险。

给父母:医疗险 → 意外险(→ 定期寿险)。父母一般不需要投保定期寿险,如果依然在偿还贷款等负债,可以酌情考虑。年龄超过 50 岁,配置重疾险通常就不太划算了。

给孩子:医疗险 → 意外险 → 重疾险。

下面是具体说明。

医疗险

医疗险的定位是医保的补充,用来补充医保覆盖不到的部分,比如更高额的医疗开支和更好的治疗手段。我一向建议所有小伙伴都优先考虑医疗险,因为着实想不到什么可以不需要医疗险的情况。

挑选的时候建议大家优先注意这几个要素:保证多少年续保、是否涵盖外购药和质子重离子,先确定保障足够然后才是考虑免赔额和具体保费。我比较看好这几个 👇(大体顺序是从上到下,投保条件越来越宽松)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重疾险

医疗险可以保证医疗开支,让我们有钱治病。但罹患重疾治疗期间我们很可能无法继续工作,收入会因此中断,但生活开支像住房、餐饮却还要维持。重疾险的典型场景就是补偿中断的家庭收入,主要保障收入风险,而不是开支风险,这是重疾险和医疗险最大的区别。

有的小伙伴会问,那孩子没有工作收入,没有收入风险,还需要投保重疾险吗?实际上买给孩子的重疾险保障的是家长的工作收入,因为孩子如果生病需要照顾还是会影响家长的工作能力。

重疾险是罹患重疾直接赔付,所以挑选重疾险主要看保险的保额和保费,保额尽量高、保费尽量低。我比较看好这几个 👇

这次更新的在进一步增强了保障的灵活性,把原来 6 号强制绑定的重疾二次赔付(重疾扩展保险金)也设置成了可选项。

不过这样一来投保时的选项也变得更复杂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重疾险具体配置思路,供大伙参考:

  • 身故责任,我不会选,因为差价配定期寿险更实在;

  • 缴费期限,选最长的,减少现金流压力;

  • 优先考虑“重疾扩展保险金”,赔付一次满一年后,保额会每年恢复 20%,直到 100%,保障更长期;

  • 再有预算考虑选上 60 岁前额外赔付,正是重疾险发挥收入补偿作用最重要的年龄段;

  • 癌症二次赔付,有条件可以选,毕竟成年男生 50%、女生 80% 以上的重疾都是癌症;

  • 心血管二次,可选。这个不算普遍适用,但很适合高强度工作的伙伴们;

  • 保到 70 岁这个选项是我挺喜欢的,年轻又有投资经验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一下之前分享的这个思路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保障的风险和重疾险一样,也是保障收入风险

典型场景,比如一个家庭有孩子、有房贷,如果一方意外离世,家庭收入会因此少了一大半,很难再维持正常家庭生活。再或者我们年轻人意外离世,那父母的养老应该怎么办?定期寿险解决的就是这个担忧。

定期寿险也属于一次性给付,同样重点关注保额和保费,通常保到退休年龄就够了。

平时出差坐飞机较多的小伙伴可以留意下附加的航空意外责任,性价比还不错:以 30 岁为例,每年加价 24 元可以额外获得 500 万的航空意外保额(具体保额自己选,投保年龄越大越便宜)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意外险

虽然意外险名义是赔付意外身故和伤残,但用上意外险的场景却更多是这两个:

  1. 意外医疗,意外险通常有 1~2 万的意外医疗报销额度,刚好补充医疗险 1 万以下的免赔额;

  2. 用来取代飞机、火车出行的单次旅行意外险,性价比明显更高。

我个人会优先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意外险,尤其是给孩子和老人。

每次都要重复一下:看重身故责任的小伙伴建议优先考虑定寿而不是意外险,统计数据来看意外身故大约只占身故的 20%,反而是定寿性价比更高。意外险更重要的关注点在于意外医疗、伤残赔付以及代替旅行中的交通意外。

储蓄型

最后说说储蓄险。这些年关于储蓄险最大的感觉,真是买一个少一个(不只是储蓄险,其他保本理财也是)

储蓄险的约定收益也在降。几年前还有保证 4% IRR 收益率的储蓄险,后来再投保就只有 3.5% 的了。

去年还有不少预期收益不错的线上储蓄险,后来再想找条款划算一点的只能往线下找了。

到了这个月,原本的两个推荐和金满意足臻享版增额终身寿,也只剩光明慧选了……只好先走一步看一步。

这一块暂时先空缺了,我再找找看,有合适的再说。

……

以上就是这个月的值得买梳理,最后几个例行提醒:

  1. 里面有整理汇总各个推荐保险(和上面二维码链接相同),可以查看具体的保险详情和投保入口,投保前一定要认真看健康告知

  2. 小程序里面也有保单管理和协助理赔的链接,可以收藏下,以备不时之需;

  3. 每次文章下面都会有小伙伴留言问身体有恙,不符合投保条件怎么办。7 月的那一期我有给大家分享完整的思路,希望能帮到大伙。

  4. 有不懂的或者比较私人的问题可以,读健康告知时的问题也可以问。齐欣的顾问小伙伴们都非常靠谱,可以给大家详细解答(预约完记得接陌生号码电话哈)。我给大伙研究保险时的很多对比资料和保费数据也是齐欣小伙伴帮忙提供的,一起谢谢他们 🙏

就这啦,祝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