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是一场修行|财务自由实证 #59

也谈钱 也谈钱
2024-11-01
很反直觉,最近我在主动减少自己的「自由时间」,而我觉得更幸福了。

起源是纵横四海《时间贫困》这期播客分享的统计数据——幸福感和可支配时间,是个倒 U 形

  • 每天能有 2~5 个小时的可支配时间,幸福感最高;

  • 可支配时间太少,人显然会不幸福;

  • 但我们却不太常意识到,可支配时间太多,幸福感也会下降

而且这里还有个细节——每天 2~5 个小时的可支配时间,幸福感是差不多的。仅考虑可支配时间这个因素,5 个小时的可支配时间不会比 2 个小时更幸福

追求财务自由的路上,我们常说积累财富最大的意义不是变成物质、消费,而是获得自由。不是买车、买包,而是可以决定几点起床、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但具体我们要获得多少自由,这个问题却少有定量的思考。

我们下意识地认为,自由越多越好,想干嘛就干嘛。

但回头想想,生活的很多细节其实都在暗示相反的结果——太多的可支配时间反而会变成空虚,太多选择等于没有选择:

……

我们总想要尽可能多的可支配时间,但太多的可支配时间反而带来不幸。这让我想到另外两个统计发现。

1、人们在工作时获得心流体验的比例(54%)远大于休闲时(18%)。但如果问「此刻你是否宁愿放下当前的事儿做点别的?」,工作中回答「是」的人,远多于休闲时。

我们知道心流是一种幸福体验,但我们却更愿意打断 ta(出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2、人们都不想要限制,觉得自由空间越大越有创造力。但统计发现,反而是规则和限制,更有利于激发创造力(《俭省》《人生十二法则》都提到了类似的数据)

我发现一个很矛盾的事实——我们渴望幸福,但人性的第一选择,却总是背离幸福的。

之前聊投资时我们也提过,把投资成功变成生活幸福,靠的不是尽可能高的收益,而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收益,然后追求过程的痛苦(波动)尽可能小。幸福来自痛苦最小化,但人性却驱使我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反而带来更多的痛苦。

……

财务自由路上一个同样反直觉的事实——财务自由以后你想做的事儿,其实很多在自由以前就做得到。甚至不是自由了才能尝试,而是在做到这些以后,我们才觉得自己更自由

《时间贫困》中也有一个相关实验,两批受试者:

  • 一批受试者自由活动,随便做一些让自己更开心的事儿;

  • 一批受试者则被安排做一些能够帮助他人的事儿。

有意思的是,被安排帮助他人的这批受试者,事后反而觉得自己的时间更多。

时间匮乏,其实不仅来自时间本身,还有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原来我可以帮到他人/做到……,那我以后还能做更多类似的事儿」。

「等我有时间……我就……」,其实真缺乏的不是时间,而是做成这件事儿的信心。你要先做成这件事儿,才会收获信心。

我发现处理待办事项时,逼自己按顺序做 TODO,不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跳过,也有类似的效果。最费神的总是纠结这个任务要不要做,当一个无情的工作机器,反而很有效能感,事后也最轻松。

当我们总在以「没时间」为由拖延想做的事儿时,反而错过了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机会,然后变得更加时间匮乏。

……

当然,即便知道了,做起来还是不容易。

周一的文章我们聊到「走大路,大路人少」,有读者问什么算大路,走的人少就算大路么?

我觉得,说的人多、走的人少的路,通常就是大路。说的人多,说明大家都认可这件事儿的意义。但走的人少,说明这件事儿短期反人性:

  • 我们知道了勤奋工作、限制可支配时间的意义,但还是会想要更多安逸自由;

  • 我们知道慢慢变富的意义(因为其实没有更快的路),但依然会相信所谓的捷径、快钱,觉得万一自己是是更幸运的那个呢;

  • 我们知道和家人、朋友共度的时间很幸福,但在一起的第 5 分钟,总是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生活就是一场修行——当你犹豫的时候,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选项。因为人渴望幸福,但人性的第一选择却总是背离幸福。

态度决定体验。我获得了一个新的选择,就是用修行的视角,把各种「社会和环境强迫我的」短期痛苦,变成个人主动的选择。这条路可能更接近幸福。

在追求财务自由的路上,主动限制自由,也可能更接近自由。

PS:凡事讲究的是平衡,选择痛苦 ≠ 只有痛苦。增加还是减少可支配时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支配时间应该有多少,才能告诉我们当下最应该做什么。

PPS:文章提到的几个相关内容。

纵横四海聊《时间贫困》

《心流》、《人生十二法则》,有很多过好生活的建议。「当你犹豫的时候,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选项」这个建议出自《纳瓦尔宝典》

「财务自由实证」系列一个月更一次,这次是加更(觉得这篇感悟如此重要,一定要写进这个系列),最新的实证账户数据下个月再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也谈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