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辨〕博物馆不能沦为富人敛财的工具

喻米兜 私享史 2022-11-19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对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公共机构,它为教育、研习和欣赏的目的而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遗产及非物质遗产。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
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的定义


莫奈真迹《日出·印象》即将于下月登陆上海一间只有洋名的博物馆——Bund One Art Museum(姑且译作“外滩一号艺术博物馆”),仅仅9幅莫奈画作,皆非其杰作,早鸟票就要138元,又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天价展。作为对比,之前在广东省博物馆、目前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的“欧洲绘画五百年”,60幅真迹,光是大师杰作就不下20幅,门票只要50元,学生及低保户半价,儿童老人等免费,这两者的性价比不知道差了多少倍咧。

我在谈不列颠博物馆的那篇文章里,已经讲到了博物馆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这一基本定位是怎么来的。面向公众的博物馆自启蒙时代在欧洲诞生以来,它的首要目的始终没变,保存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用于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博物馆里保存的和展出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纳税人的钱)和富商捐款,而不是指望通过收门票来盈利的,通常能做到收支平衡就不错了。

以美国为例,所有的艺术博物馆都是法定非营利机构(非艺术类的博物馆绝大多数也是)。无论国立(仅史密森尼一大家以及独立的国家美术馆)、公立(占少数)还是私立(占多数)艺术博物馆,它们都是公共博物馆,其门票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很多博物馆根本就是免费的),而除了史密森尼的收入来源大头是靠政府拨款之外,其余几千家博物馆大多是靠富商的捐赠来维持正常运转。

艺术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主要有两种,要么是由私人直接捐赠的,要么是由博物馆出资购买的,所需资金仍然来自捐赠。说白了,“博物馆”本身是个身无分文的对象,它的藏品都是靠别人施舍而获得的,那“博物馆”怎么好意思拿别人施舍的礼物来发财呢?更不消说,相应的法律、制度和合同,都明确约束了博物馆不得利用藏品来发财。

事实上,在美国除了博物馆,还有像政府或富人集资打造的表演中心(Performance Center)——通常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最著名的如纽约的林肯中心和洛杉矶的音乐中心),在演出歌剧和交响乐这样高大上的艺术门类时,也仍然有多种途径提供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特价票(极低的价格可以挑到很好的座位)。这背后的理念不言而喻:不是说所谓高雅艺术就只有精英人士和有钱人才有资格欣赏,尽管制作高雅艺术确实很烧钱,但也仍然要给那些有需求的底层民众一个管道参与进来,这就是平等主义的体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当我国博物馆有什么重量级特展(无论免费收费)导致观众排长队时,或者博物馆因为常设展免费而导致大量观众涌入时,竟然常常能听到民众提出加收门票乃至提高门票价格来截流筛选观众的呼声。这种主动要求加钱收割自己的心态,真的是一言难尽。想要营造良好的观展氛围,可以通过改进管理方法实现,而不是只知道靠钱来调节,甚至成了商人敛财的借口。

归根结底,一两百块钱一张的特展门票并不是作为中产阶级的你买不买得起的问题,你当然买得起,或者你咬咬牙也就买了。真正的问题在于,有很多人买不起,或者咬咬牙也不舍得掏这么多钱。作为博物馆,通过高昂的门票把大量有观展需求的底层乃至普通民众拒之门外的做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可耻的。

而每每我公开批评那些私立博物馆举办的从国外引进的高价低质的商业性艺术展,或者批评私立博物馆常设展的天价门票,都会遇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既来自一些观众,也来自主办方及相关利益方,他们说:

特展引进本来就要花很多钱,票价收高一点也是合理的,私立博物馆不是做慈善,要看免费的就去公立博物馆,不要“道德绑架”;常设展展品是人家私人的东西,拿出来给你看就不错了,人家爱怎么收费你管不着,你看不起不去看就对了,不能“道德绑架”。

前面的发言我更多是在谈美国的情况,读过段勇的《当代中国博物馆》一书之后,结合中国国情,我进一步作出如下回答。

第一,你对“博物馆”这个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一家展示艺术品的机构只要冠以了博物馆(或美术馆)之名,它就成为了一家公益的和非营利的公共文化机构,无论它是国立、公立还是私立,都不改变这一定位。富人如果想靠自己的艺术收藏谋取钱财就不要自办博物馆,如果想靠自办博物馆来获取社会声誉就不要指望它赚钱,想名利双收的,就是又当又立。

很多人一提到美国富人捐艺术品给博物馆或者自建博物馆就说那是为了避税或者抵税,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事实是有相当数量的富人完全是一股脑儿地裸捐,一个子儿都不留,反倒是为了维持去世后博物馆的正常运营还要预留大量的钱财。你要问怎么会有人做出这么傻的事,那大概要归因于美国社会服务于未来的新教传统还有Noblesse Oblige精神(按现在的话翻译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鼓励富人做出这样的义举,而不是眼里只剩下钱和算计,只知道拿中学教科书学到的“经济规律”解释全宇宙。

第二,我国目前恐怕并不存在国际意义上的“私立博物馆”。私立博物馆既然性质是公共的和公益的,它就需要靠制度来保障。还是以美国为例,一个富人要把自己的私人收藏转变成一家公共的私立博物馆,他就需要对藏品的所有权进行转换,博物馆藏品不再是他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博物馆作为法人的财产,博物馆则通常由社会贤达组成的理事会来负责。他也就不能擅自买卖这些藏品并从中获利,而是要通过理事会决策来进行艺术品的出售,其获利也必须用于博物馆的建设,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你做了博物馆,接下来的一切都是公益和非营利的。

我国的私立博物馆显然还没做到这一点,博物馆藏品实际上仍然归土豪收藏家私人所有,于是开博物馆就成了一门生意:举个例子,他可以花一亿元天价从拍卖行买下一幅名画,然后通过天价门票赚个三五十万(这当然是九牛一毛,至少抵掉博物馆的水电费和人工成本嘛),重点是,你是花钱去给他捧场,你煞费苦心拗出造型发在朋友圈的合照进一步抬高了名画的知名度和市场价格,等过两年他再两亿元天价卖出去,不用四舍五入净赚就是一个亿!所谓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说的大概就是你。

第三,正常的博物馆从国外引进展览也同样要保持非营利的原则。通常,是博物馆之间建立短期或长期的合作机制,互借藏品给对方办展,没有额外的借展费用。之前在英法美三国举行的霍克尼大展,大概就是这种情况。或者,是政府间的外交手段,以展示友谊弘扬文化为目的,由双方政府背书并提供适当的资金保障。十年前国博的“启蒙的艺术”大展和尚未成行的蒙克大展,大概就是这种情况。而无论是哪种情况,它都一定是非商业化运作的。

如今由国内网红私立博物馆频频引进的海外特展则不然。它们说白了就是商业性展览。因为这些网红博物馆并没有什么家底,有些简直就等同于空有一个建筑,它们不可能跟国外博物馆去置换资源,它们只能靠花大价钱租借人家的展品来办展,这个价格自然就不菲,更何况它们自己还想靠这个维持运营呢,这两方面的成本自然都要转嫁到观众头上,于是就有了水涨船高的天价门票。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包括业界专家和权威艺术类媒体在内,他们只会热情地谈论和宣传这些展览,却对这背后的利益问题避而不谈。

第四,这些商业性展览的泛滥会对正规的博物馆展览造成负面影响。单纯地讲,商业性展览乃至商业化地运作一个私人收藏机构是无可厚非的,富商们要唯利是图连公共文化这块人口红利都要分一杯羹那也随他的便。但是,真的,请不要假装纯洁说自己是博物馆,请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在搞商业展。你可以叫展览馆、藏珍阁、聚宝盆、摇钱树、招财猫,等等,跟出没于三四线城市流动展演的马戏团和珍禽异兽馆没有本质区别,而不要玷污了“博物馆”这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大词。

但社会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它并非只是“嫌贵别看”的经济学问题。高价低质展在商业上的成功可能会影响政府决策,把本该由政府承担的成本部分转移给观众。一来是减少拨款,并让公立博物馆的特展收费跟着涨价(事实上我已经注意到有些公立博物馆的特展门票动辄一百以上),二来是减少特展的引进,近年来公立博物馆引进的重量级西方绘画特展数量明显减少,几乎全是私立博物馆在搞华而不实的高价低质展(甚至是我揭露过多次的赝品水货展)。这其中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是,那些在香港以及海外主要都是通过商业画廊免费展出其作品的当代艺术家,怎么到了北京上海全做成了私立博物馆的高价收费展呢?须知,对于在世的艺术家,展览本身就是寻找买家提升价值的途径,那么展览不应该再向观众收取高价门票。

回到那个“何不食肉糜”的老问题。本来,肇始于西方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博物馆,坚持公益和非营利的原则,发展成为让所有人平等共享的公共文化机构,这其中经历了两三百年的历程,让大家进博物馆参观成为了一种稀松平常、深入人心的兴趣和习惯,逛博物馆本身早已不再是划分身份、地位乃至阶级的一种象征物。与之相对,又一次地,我们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去走人家几百年的路,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值得大书特书的政策更是十年前才突然提出的,我们还来不及通过时间的自然淘洗去让多数人形成某些本该作为常识的观念。

相反,有些好不容易富起来、精英起来、中产起来的人儿,还没来得及享受与自己身份适配的参观博物馆这一有品味的高端行为,就发现博物馆里已经充满了大量来自底层的“低端人口”,这竟然让他们不自在起来,于是他们急于去希望提高公立博物馆的收费或者通过参观门票天价的私立博物馆来区隔自己的身份,彰显自己好不容易挣来的地位。有意无意持有类似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在我看来,这是病态的,是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阵痛;放眼全球,似乎也只有我们在打着博物馆的幌子搞高价商业展,把公益做成生意,中国人的小聪明,又一次没放在正道上。

在这个已经造成了各种阶级不平等的社会环境里,像图书馆博物馆这样的公共资源至少应该成为坚持底线的平等开放场所,让各个阶级的人特别是孩子有机会接受同样的教育,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这个社会就只剩下“我强我有理”了。在一个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得不到关怀的社会里,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无论通过花大价钱进博物馆提高了多少自身的艺术修养,那恐怕也不过是加多了一块披在自己身上的遮羞布。


最后,再次推荐《当代中国博物馆》这本书。我原本以为这是一个有关部门的官员写出来的官样八股报告总结,没想到它从头到尾都在说人话,对于我国博物馆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讲得一清二楚条分缕析,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切中要害直言不讳,又适当引用英法美等国的博物馆情况作为比较令人信服,还饱含了作者身为博物馆人对于“博物馆”这三个大字深刻且清醒的认识,以及满满的现代理念和人文关怀,让我这个博物馆爱好者兼不良风气的批评者找到了背书。摘录书中几段话与大家分享:
当前民办博物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藏品权属不清。从法理上说,只要是公共博物馆,其藏品均应属于社会公有,即使承认民办博物馆的特殊性,其藏品也至少应属于博物馆法人所有;但当前实际上无论是创办人、社会公众还是主管部门,往往默认民办博物馆藏品仍属于博物馆创办者私人所有,将民办博物馆视为与私人收藏馆同等性质。
近年来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展览交流出现了“倒挂”现象:出境展数量稳中有降,入境展数量翻番;出境展一流的文物、二流的价格,入境展二流的文物、一流的价格。市场的需求、经费的相对充裕及预算执行压力,使国内博物馆在中介公司推动下热衷引进商业性外展,……让我国同胞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国外高质量的展览本来是好事,但以商业模式举办展览有违博物馆性质……
博物馆天生集中在城市,我国2800个县中还有1000个县没有博物馆,当地民众无法享受博物馆提供的文化服务。贵州等边远农村地区屡有留守少年儿童自杀的悲剧见诸媒体,舆论过去通常归因于贫困,但其实贫困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自杀,只有精神绝望才会导致轻生。博物馆和图书馆、文化馆一样,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也许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展览就能激起孩子们对生活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国现有8500万残障人士,我国不但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是世界第一残障人士大国。数量之大、比例之高,意味着我们自己或亲戚、朋友、同事、邻居里就可能有残疾人。而当前博物馆观众中残障人士的比例远远低于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什么时候博物馆为残障人士服务能够形成常态化,观众人数中的残障人士比例与社会总人口中的残障人士比例能够更接近一点,就说明我国博物馆在“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又有提高了。
显然,我国普通民众、学生群体、低收入人群是免费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尤其是低收入人群,他们过去基本不进博物馆,即使再低的门票价格也会成为阻挡他们迈进博物馆的门槛。免费开放以后,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博物馆观众中的比例明显上升,可见免费开放政策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