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无聊的考点盘点(但必考
◎ 小编 | 雕雕 ◎ 责编 | 北北
在复习过程中总有知识点特别让人头疼,找不到重点,学不明白,这知识不进脑子啊。
偏偏这些知识点又很重要,现在学不好考试时就会丢分。今天帮大家整理了六个考研人普遍不喜欢但又重要的考点,送上可以直接背的精华干货!
马新观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是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经验和传统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理论的高度概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媒体必须遵循的基本立场和政治规范,指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规定了新闻传媒工作的方针和规范。
核心观念
▶ 党性原则:党性原则始终被看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
❶ 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包括各种新兴媒体)必须姓党,必须成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同时要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没有例外。
❷ 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媒体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❸ 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❹ 党性原则落实在工作层面上,就是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为党的全局和大局工作服务,与党的战略部署、战略决策一致,与党的政策策略一致,与党的宣传方针、宣传口径一致。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 人民中心观念
❶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宗旨。
❸ 对于“党媒”以及党领导的各类媒体,在具体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 新闻规律观念
❶ 承认新闻舆论工作是有自身规律的。
❷ 尊重新闻规律,自觉运用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展开新闻舆论工作。
❸ 规律观念更为重要的内在要求是:不断探索新闻规律,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观念与方式。
▶ 正确舆论观念
❶ 正确舆论及其正确引导舆论,对于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
❷ 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舆论是可引导的,也是应该引导的。
❸ 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引导舆论,追求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四个核心观念间的关系
四大基本观念——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新闻规律观念和正确舆论观念本质上是统一的。
▶ 党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观念”,是总体性、统领性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也是马新观与其他新闻观相比而言的显著标志。
▶ 人民中心观念:
是新闻舆论工作“依靠谁”“为了谁”的观念,属于新闻舆论工作价值目标观念,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整个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指向性的作用。
▶ 新闻规律观念: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系中基础性或根基性的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闻规律观念其实就是尊重客观事实、承认新闻规律存在的观念。
▶ 正确舆论观念:
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系中重要的方法论观念。
新媒体时代马新观面临的挑战
▶ 真实性要求与虚假信息泛滥之间的冲突
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新媒体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的特点,在揭示新闻事实的真相过程中具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但同时,网络传播技术的自由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互联网空间中谣言与假新闻肆意蔓延,在所谓“注意力经济”的导向下,部分网络新闻盲目追求猎奇、吸引眼球,丧失职业操守。
▶ 舆论阵地与新传播格局之间的冲突
新媒体的出现为普通民众扩散自己的声音提供了一种共享的、即时的沟通平台,打破了过去垂直的信息传播模式,转而形成平行网络化的信息互动呈现格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权力在新场域从权威让渡于大众,整个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 人民性要求与商业逻辑之间的冲突
尽管新媒体时代开放交互的网络平台创造出了多元化的公共讨论场域,但在商业逻辑的支配下,互联网对于技术门槛的限制使得个体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机会并不均等,拥有绝大部分信息资源的一方可以垄断舆论甚至迷惑大众,网络信息的传递和意见的表达却要受到技术和资金的制约,使得民众的参与感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密不可分,二者可结合起来复习。定义一般会考查名词解释,而问题和对策建议多为论述大题,是大家需要掌握的重点。
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定义
▶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指在民族、国家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的、由政治所规定的、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国际传播与国家利益相关联,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色彩。
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所有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行为,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
狭义的国际传播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的逐步展开而兴起的,在大众传播基础上所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是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全面影响力的具体表现。
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困境
▶ 国际舆论格局失衡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已从过去那种被动参与国际体系与国际事务的状况发展到今天积极参与并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但由于传播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缺失话语权。同时,西方传播媒介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日渐增强的传播硬件与我国声音弱小存在的反差,因此我国传播影响力仍然处于弱势。
▶ 话语体系存在差异
在我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因而在新闻报道上,坚持正面报道方针。但长期以来,“以正面宣传为主”几乎等同于“报喜不报忧”。由于东西方新闻理念、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及国家立场等的差异,我国正面报道的新闻在西方舆论中往往遭到反面的解读。
▶ 传播技巧手段不足
我国更注重立足于维护国家利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而疏于根据文化差异调整,常常是以“我”为主,以实现传播者意图为出发点,局限于实现传播者意图,而不考虑接收者的信息需求,往往会偏离传播规律而影响传播意图的实现。
我国国际传播的对策
▶ 主体:淡化“硬”身份,打造“软”身份
❶ 从“官方”到“民间”的身份与形象变换。在国际传播中,要巧妙地培育或容纳一部分媒体,这些媒体,或声音与官方保持一定距离,或以根植于社会与民众的“独立”低姿态身份出现。
❷ 从“政府”到“行业”的身份与形象变换。传媒从直接承担强大的政治功能这一身份,退回到“传播”本身这一传媒行业职责,以行业的任务行事,以行业的做法达成国际传播效果。
❸ 从“宣教”到“专业”的身份与形象变换。在与海外传媒机构交流时,拥有相同的业务认知“前结构”,达到以“专业”对“专业”的身份形象与行事规则的对等;在与国际受众对话时,让“客观”“真实”“优质”“接近”的传媒专业品质满足受众的基本期待,补缺受众因信息不足而带来的“心理认知失衡”,降低受众对异域文化不确定性的“焦虑感”。
▶ 诉求:从“宣传”走向传播”
❶ 中国气质,共通表达。
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要以中国气质为根基并着力寻求人类共通的表达方式,增强具有亲近性的分享感,减少具有明显“试图改变对方”的凌厉感。
❷ 贴近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与接受习惯。
需要看到传播的对象——国际受众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存在,在传播中要区分不同文抡背景、价值习惯和行为方式的传播对象,继而进行饱富贴近性与针对性的传播,研究并细分受众,以做到本土化传播。
▶ 渠道:从单一扁平的传播渠道走向多媒体渠道融合的立体传播
❶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打造多元传播渠道,提高传播覆盖力。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体在国际传播中需要打造网络、手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通讯社等多种传媒传播形式,配合影剧院传播、户外传播等多种实体传播形式,进行立体传播,提髙传播的覆盖力。
❷ 摸索市场与产业渠道,提高国际传播渗透力。多媒体传播渠道并举,提髙传播的目标人群覆盖,将我国传媒的传播产品融于目标社会的传播体系中,不断磨砺我国国际传播市场化、产业化的能力,以提高传播的渗透力。
我国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
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别的统筹协调机构来进行国家形象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对国家形象核心要素和差异化特色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国家形象的精确定位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体传播。
▶ 国家形象标识:
是国家形象核心精神和复杂的内涵的文字与视觉符号。它最直观体现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反映国家形象的定位,通常包含文字与图案以及核心口号。
▶ 国情介绍:
发布全面、及时、真实、透明的国情信息,有利于正面塑造国家形象。
▶政府形象:
政府的形象塑造是整个国家形象建设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只有政府重视自身形象的不断完善,重视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重视以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才能促进国家形象的改善与提升。
▶ 企业形象:
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代表着国家的民族品牌,应以提升国家的形象为己任,在向世界输出中国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知识产权、国际法规等方面,对国外的消费者负责,承担企业该尽的社会责任。
▶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和投资者,让他们给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同时,通过他们的口头传播,帮助中国城市提升国际知名度,帮助中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历史形象:
只有用世界的眼光、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深刻认识历史遗产的价值,才能通过保护和传承,把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 文化形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中最核心的部分。。中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对世界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是中国文化形象重要的组成部分。
▶ 国民素质:
高素质的国民是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形象的好坏根本取决于国民素质的好坏。一个国民素质良好的国家,受到世人的尊敬,国家形象的指数会不断上升。
符号学可以说是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但符号学的知识实在是太抽象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建议结合例子来帮助理解符号。符号学知识点中考查频率最高的是符号互动论。
符号的定义
在汉语中,符号又称记号、指号、符码、代码等,意指代表事物的标志。在符号学研究中,符号主要是指象征符。
符号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凡是能够指代或者表述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符号。)
符号的类型
根据构建和传递符号的方式可以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语言符号:
包括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两个部分,具有逻辑性、灵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 非语言符号:
借助姿势、声音和艺术形式直接刺激人的感觉器官来传递信息的语言符号之外的各种符号,包括身体语言、类语言和艺术语言(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形式。
❶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副语言符号(高低、快慢、升降呢喃、哽咽、呼喊、叹息等)、类符号。
❷ 体态符号(体态语言)
指的是人们利用身体器官的运动、变化来表达某些信息的符号。面部表情、眼睛传神、手势示意、姿态暗示和身体接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❸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如衣服穿着、化妆打扮、各类艺术语言符号、器物使用等。
❹ 时空语言符号
能指和所指
所有的符号都有“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功用。
▶ 能指:
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是符号之外在构造形态。
▶ 所指:
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意义),是符号所表达之对象、内涵、概念与意义。
▶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能指、所指都是心理性的,二者是不可分离、互为依存对象而存在的。能指、所指、符号三位一体。符号连接了所指和能指,所指和能指构成符号,从而确立自己的存在。
符号的特性
▶ 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
▶ 约定性:
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
▶ 发展性:
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定义
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性互动理论,是20世纪由传播学芝加哥学派提出和发展的。库利、米德开创了符号互动论的学术传统,布鲁默正式提出并发展了该理论。
“符号”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来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以及理解现实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符号互动论有三个基本前提:
❶ 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❷ 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❸ 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该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
▶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符号互动论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考察,解释了人怎样调整和适应不同情境下的交流策略,在人际传播研究层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着过于强调主观因素、心理意识,研究过于微观的局限。
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库利“镜中我”理论、米德“主我”“客我”理论、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戈夫曼的“拟剧论”等。在这些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符号互动论逐渐形成和完善。
新媒体时代,微观层面人际间的符号互动更多的产生在网络虚拟社区,并且发展出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如表情符号、emoji、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等。在网络亚文化的培育环境中,网民赋予这些符号新的象征意义,并以此进行着交往互动。
对能指、所指和符号互动论还是不理解的同学,可以看下面这两篇详解
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容
网络空间治理的问题是伴随着“域名系统之战”出现的。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指出,网络空间治理是“政府、私营部门和社会基于各自的角色倡导并遵循的、用于形塑互联网演化和互联网应用的、共享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以及规划。”
▶ 狭义上看,互联网治理是网络架构、标准和协议等的问题,主要讨论一些特定的组织是如何治理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和架构的。
▶ 广义上看,互联网治理不仅要研究互联网基础设施或架构演化问题,并且更要关注互联网应用问题。
新媒体环境中出现的问题
新媒体作为一种网络化的媒介环境,其匿名、自由、开放、交互的特点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要实现新媒体的引导和规范,互联网治理势在必行。
▶ 网络直播失范:
网络直播虽然衍生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但其背后的旋涡使得套利为主的模式野蛮生长,直播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封建迷信、暴力冲突、低俗色情等直播乱象频繁出现。
一方面,网络直播的内容质量得不到提升、平台缺乏深耕,另一方面,网络直播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制度与技术发展不同步,产生迟延现象,网络直播因此陷入“文化堕距”。
▶ 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
公众在不安的情绪中,急需获取大量的信息,虚假信息往往使谣言变得“具体”和“有根有据”。在新媒体平台,网友根据喜好组成圈子实时互动,通过精准化信息传播的方式,寻求集体认同。网络社群中谣言与虚假信息的传播往往更容易实现,造成舆论极化、群体极化、极具蛊惑性的弊端。
▶ 网络诈骗与犯罪:
新媒体催生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形态,引发了新的网络乱象,甚至导致逾越法律底线事件的出现。当前,我国相关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没有形成体系,网络执法力度不够,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平台实施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网络空间的多元治理
互联网多元治理可以从立法、机制和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以探寻治理的依据、主体和手段,从而进一步推动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
▶ 完善网络空间治理立法
近20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互联网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当前我国面临网民数量庞大、结构多元,网络环境复杂,应用技术与治理技术不协调等诸多问题,网络立法明显滞后于网络治理和发展的需求,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存在重复与空白等问题。
因此,应从网络安全和治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建立健全网络治理法律体系,依法建网,覆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公民隐私、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重构网络安全、网络信息保护、网络言论规范、网络行业约束等相关法律体系,做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 构建多元合作协同治理机制
与传统的社会治理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新媒体的管控和治理仅仅依靠单一主体、自上而下的模式是不够的,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需变“政府一元管理”为“主体多元治理”,打造政府、网络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社会团体、网民等主体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的机制。
在协同治理过程中,需明确各级主体的责任,充分考虑主体利益,以创造更好的新媒体发展环境。
❶ 政府:维护网络安全的决定性力量,应起到引导和带头作用,在建立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加强执法组织的建设,在新媒体的治理上,向社会团体、企业、自治组织等治理主体放权,号召社会参与监督,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同维护好网络空间秩序。另外,需积极构建与社交媒体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内容互联关系,搭建公共话语平台。
❷ 社会组织:网络治理的直接主体,需遵守行业规范,守法经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切勿为了自身利益传递虚假错误信息,引发舆论地震。
❸ 公民个人:网民作为网络内容传播的关键,需要做到遵法守法,提高主体意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做到不传播虚假信息,对自己言论负责。
▶ 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技术
互联网是技术的产物,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创新升级,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是新媒体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和根本支撑,要想从根本上规范网络秩序、解决舆情危机、保证信息安全,必须推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
媒介经营管理的定义
媒介管理是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管理学和新闻学的产物,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 宏观管理:政府通过立法、行政手段对整个新闻事业所实施的控制、约束、调节,侧重于党和政府对全国新闻事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 微观管理:根本目的在于正确有效地处理媒介内部基本要素及相互关联,从而保证新闻媒体为达到既定目标,而高效有序的运作。实施主体:新闻媒介本身,更多侧重于经济范畴。
媒介经营管理的范围
▶ 广告经营:
一种宣传形式,以付费的方式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传递某种观念,介绍推销某种商品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 报纸发行经营:
保质完成编辑、印刷后传递到读者受众的流通过程。获得报纸生产成本的投入后的部分做回报,是衡量报纸整体质量和影响力的一种尺度,同时是吸引广告客户的基本条件。
▶ 印刷经营:
报社以印刷厂作为经济资源来从事经营,获得效益。
▶ 节目经营:
广播电视媒体经营的特色产品,在节目策划、制作及播出的过程中,实现较少投入,获取最佳传播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媒体条件下媒介经营管理转型的方向
新媒体条件下的受众不再是信息的单一接受者,而是信息网络化传播过程中的枢纽,承担着信息接收与传递的中介强梁作用,并由此扩大的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传播效力。
这些传播特征,对媒介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求媒介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赢利模式、经营方式与受众服务体系,从而适应新媒体对媒介经营管理变革的要求。
▶ 媒介经营赢利模式的变革。
新媒体条件下媒介企业继续提供与传统媒体类似的为客户提供广告的业务经营赢利方式,同时对媒体经营的产品进行收费并由此形成新的赢利模式。
▶ 媒介经营运营方式的转型。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的运营方式更多地体现为“受众为王”和“媒介平台为王”的特点,媒介平台要从传统媒体条件下以作为信息提供商的客户为重心的运营方式,转型到新媒体条件下以受众为核心、信息提供商和媒介方作为辅助对象的运营方式,从而实现新技术条件下经营模式的转型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 对受众服务与管理方式的转型。
基于新媒体条件下受众群体特征的变化,为受众群体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并提供主动传播信息与咨询的平台和空间。
定性研究
▶ 定性研究的概念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称质化研究,是对观察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
定量研究往往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也要求分析者具有较高的能力。核心是理解与解释,而不是以“证明”为目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局限:依据典型的或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信度相对于定量研究来说较低。
➤ 定性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无结构式访谈法、民族志等。
▶ 具体研究方法
❶ 焦点小组
焦点小组访谈,是采用小型圆桌座谈会的形式,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针对某一个主题展开自由讨论,从而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主持人根据谈话讨论提纲,协调座谈者的讨论,访谈时需要考虑受访者年龄、职业、阶层等因素,不仅鼓励座谈者回答研究者的问题,还鼓励座谈者彼此交流。焦点小组一般组织6-10人参加,也可以少至4人或多至12人。
焦点小组最早应用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广播鼓舞士气的作用的研究中,率先使用这种方法的是赫佐格、默顿、拉扎斯菲尔德等人。50年代以后,这种方法被转移用在市场研究机构对市场的调查中。此后,焦点小组方法被应用到传播学对受众的研究中。
焦点小组座谈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倾听一组从调研者所要研究的目标市场中选择来的被调查者,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❷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属于定性研究方法。1952年最早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数理句法学家泽里格·哈里斯提出。哈里斯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他把“分布关系的逻辑”作为结构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建立了一整套描写语言的严格的技术,对美国描写语言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1951年版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被认为标志着一个新的时期的诞生。
话语分析旨在运用符号学、结构主义和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文本的结构与意义,对文本内容进行不断的挖掘与发现,探索意义的不同解读方式和文本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力量。话语分析属于定性研究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之一。话语分析从三个维度对话语进行分析:话语的结构、话语的功能、话语和社会的关系。
❸ 民族志
民族志指研究者采用参与观察、访谈以及其他田野调查方法,深入到特定团体生活中,通过长时间观察、个案访谈收集资料,从内部对意义进行说明。该方法存在的前提是,人们的行为是由其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决定的,通过该文化人们获得一套世界观。
民族志可以从人物和事件产生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能够得到丰富、系统、详细具体的资料;可以研究一些不容易接近、较封闭的群体。但也存在着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描述性内容缺乏建构解释等局限。操作环节主要有:选择研究对象、提出民族志问题、观察收集资料、民族志分析、书写民族志等。
民族志应用于网络虚拟空间中,产生了网络民族志。网络民族志以网络虚拟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环境,利用互联网的表达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
❹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法亦称个案历史法和案例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在现场收集数据的叫做“实地调查”。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
➤ 个案研究法的特征:(1)研究对象的典型性(个别性);(2)研究过程的深入性;(3)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综合性)。
❺ 投影技法
投影法,是通过向受试者呈现意义相对模糊的、非结构化的刺激(物体、画面、语句等),使其在不受限制的情形下自由反应,从而把受试者的人格倾向、感情状态或潜在的动机、信仰、态度、感觉投射出来。这种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人们在谈论他人、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或处理某些事情时会间接表达他们自己,主要目的就是引起受试者的幻想,通过分析在特意设计的无序、模糊的情景中的回答,把他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愿望、价值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且情景越模糊,受试者投射出的信息就越多。
投射法是一种无结构的、非直接的询问方式,因其对受试者心理观察的非直接性,能有效减少受试者的社会掩饰心理,可以绕过其心理防御机制来获取真实的信息,尤其适用与涉及隐私或者敏感性的问题,获得的内容较为真实可信。
但是投射法需要专门的、训练有素的调查员;调查成本比较高,投射法对调查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解释偏差比较大;有可能涉及受试者的内心机密,研究者应当对内容绝对保密。
定量研究
▶ 定量研究的概念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也称为量化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即把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 定量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实验法、问卷法、结构式访谈、内容分析等;资料整理分析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
▶ 优点主要有:
❶ 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因而更客观、更科学;
❷ 能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现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的精确分析。
▶ 缺点主要是:
❶ 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
❷ 无法得出普遍的经验概括;
❸ 很可能会肢解和歪曲社会现实,把研究者本人对现实的看法强加给社会世界。
▶ 具体研究方法
❶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是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
在社会科学研究里,内容分析法属于定量研究范畴,是工具导向的,借由数理统计对传播内容进行量化的分析与描述,其产出结果通常为数据及其说明,基本目的在于把一种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换成用数量表示的资料,结果也经常是以频数、百分比、交互分类表等统计形式来表现的。主要操作程序是抽样和编录。可分为三种类型:计词法、概念组分析和语义强度分析。
内容分析的优点主要是省钱省时、保险系数大、非干扰性等。局限为只局限于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资料的效度存在一定的问题,结果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所希望测量的概念或所希望研究的变量。
❷ 控制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是实验法的一种,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指的是根据特定目的,在人为设计的实验环境中,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进行测验的方法,它可以是关于变量、统计、环境或抽样的控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霍夫兰在二战中和战后用此法研究说服与态度。
控制实验可以主动控制实验要素,排除干扰变量,提高实验逻辑性,内在效度高。在实验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无法在实验室中人工地制造出来;控制实验的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概括性往往较差;难以判断实验室的结果是否和现实生活一致,外在效度低。
(1)提出假设;(2)确立自变量和因变量;(3)将研究对象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4)对因变量进行事前测试;(5)进行实验刺激,即引入自变量;(6)测量因变量;(7)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❸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以便进一步对这个总体进行研究,这个方法通常也被称为抽样调查法。该方法强调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的方法通常采用统计报表和调查问卷的方式。
✍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对枯燥难懂的知识不能产生畏难情绪哦。以上知识点都属于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是一定要掌握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的考查范围进行增补。
参考文献
[1]何扬鸣,郝文琦.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新维度[J].出版广角,2017(23):16-18.
[2]杨保军.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及其基本关系[J].新闻大学,2017(04):18-25+40+146.
[3]谢天武.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挑战、创新与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6):14-16.
[4]孙宇.互联网治理的模型、话语及其争论[J].中国行政管理,2017(05):68-73.
[5]胡智锋,刘俊.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04):5-24+126.
[6]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02):141-152+161.
[7]郑勇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管理的转型方向[J].新闻界,2012(06):69-72.
[8]汤仙月.我国对外传播困境及发展态势分析[J].新闻世界,2010(08):47-48.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0]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3篇观察的方法.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模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