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纬张颖:永不妥协,凶悍执行

张颖 元宇宙数字馆 2023-08-23

“  开始是你造就了你的习惯

     后来是你的习惯造就了你  ”    


贝 才 先 生


请永远都不要向任何的内外部困难、或力量、或限制去妥协,不要轻易地说No,因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正确的角度,放开脑洞地去思考,再加上凶悍地执行,就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张颖



张颖,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


他所领导的经纬专注早中期投资,着眼扎根中国市场的创业公司。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风险投资机构,经纬中国拥有让人无法忽视的强烈个性。“经纬系公司”数量超过540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矩阵和生态。其投资的公司包括滴滴出行、陌陌、饿了么、瓜子二手车、猎豹移动、宝宝树、找钢网、VIPKID、小鹏汽车、车和家等。

 

 

这一轮资本市场的低谷,将会对所有公司产生影响,但我坚信,死掉的一批,只会让留存下来的那些公司,更加有价值。

 

真正存活下来的公司,会领悟到很多东西,然后稳步发展,将很多简单的商业观重新赋能,一步一步成长。


  

新经济的“危”与“机” 

 

那么,什么是这一波新经济的“危”与“机”?我分析出的逻辑要点如下:

 

所谓的“危”,是指:

 

1. 中美经济博弈常态化

 

这种大国之间竞合的常态化,将持续存在。国外的各种压力,会迫使中国真正地练身体,变得更强大。

 

2. 人口红利消失与供给结构的不合理

 

To B 的生意以及企业服务、软件等新技术的提升,核心动力就来自于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供给结构的不合理。

 

先说人力成本。经纬内部很认真地看过一个比例,就是人力成本/电脑。以前一线城市的人平均工资2500元,电脑4000元;现在刚好反过来,人力成本4000元,2000-2500元就可以买个笔记本电脑。企业主是否用企业服务SaaS,背后很大的一个驱动力就是成本。

 

2012年之前,大家的增长模式很简单,拉贷款、扩产能,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其实是经济系统化的产能过剩,现在再去扩产能就是找死,所以只能逼着向效率要效益要利润,这在各个行业的趋势都非常明显。



3. 金融系统波动

 

隐形的刚兑,货币的高杠杆,以及今年一直叠叠不断地P2P危机,大家都意识到了。政府也在尽极大的力度,把泡沫挤掉。


4. 熊市压力

 

常态化和周期化的熊市压力,二级市场破发,有一些跌得非常惨。二级市场的窘境在影响一级市场,这将导致融资越来越困难,一批伪独角兽公司将预先挂掉,进而导致整个市场的大波动。

 

一线投资机构和基金,其实可以很从容地放慢节奏,然后在每个行业的头部资产上去下手。

 

因此,我给经纬系的CEO们的建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办法变成行业的头部。

 

如果你不是头部,那你能做什么?是提升你运营的效率,先活下来,还是努力去寻找一些被收购或者被整合的机会,这是每一个创始人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接下来,这一波新经济中,所谓的“机”,在哪里呢?


1. 消费人群变化

 

新的消费力量不可忽视的。

 

我们所投的一家交易平台公司Nice,2018年7月开始尝试做潮鞋的交易,单月交易量就达到几个亿。

 

很多投资人根本就无法理解,想都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市场存在,这是非常可怕的。


 

2.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费升级

 

大家都在说消费降级,但其实我看到的恰恰是三四五线城市正在消费升级。我去过很多穷的地方,在那里,你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好的车,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衣着,更好的消费,更好的体验,更好地看世界。

 

所以,我们只聚焦中国,看好中国。


3. 产业互联网/医疗/教育需求

 

我们自2014年开始就从聚焦移动互联网而转型,在其他领域大张旗鼓,但静悄悄地布局。我们在企业服务和SaaS投了40-50家公司。

 

在教育行业,有猿辅导、VIPKID、尚德、百词斩、考虫、轻课,我们绝对是中国教育领域投资的前3名。

 

在医疗行业,我们聚焦新药研发、基因治疗,以及有技术壁垒的生物医药科学。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医疗投资团队能成就经纬的下一波回报。

 

4. 精细化运营

 

关于精细化运营,我举个例子。在投资上,我永远不会说经纬是第一名,但是在投后这件事情上,我们就是第一。请看看我们微信公众号的运营。

 

我每天看70-80篇各种各样的文章,阅读量高的就会转发给公号小组,考虑借鉴和转载,并分析怎样写出好的导语。直到今天,每一篇微信文章,我都力所能及地转发,加上自己的评论。我会想很细微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支持他们,传播好的内容。哪一个投资机构的一把手,能做到这一点?

 

珍惜每天一次到两次的传播机会,用心去做好每一篇文章,这个传播就是非常立体的。每天这样传播,你想传达的观点、想要说的话,就能到达创始人。

 

经营一个企业,会有很多细微的点,当你把每一个点都做到比别人好,同时又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再把几个重要的点给连接好,打通之后,你会发现,在两三年之内,别人同你的差距就是十万八千里,他们再也追不上。

 

所以经纬一直以来是一家“非常快的慢公司”,快是在执行、动作、节奏,慢是在大的方向,战略上想得比较清楚,坚持而不轻易动摇。


 

5. 高科技壁垒行业机会

 

这条路可能会非常曲折,会有高峰和低谷,但是中国的高端制造,特别是有技术和科技壁垒的高端制造,我觉得提速会非常迅猛,会让很多国家吃惊。

 

我们现在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大,看到很多有技术壁垒的创新,从第一天开始就有技术团队去豪赌它们,之后辅助它们成长,帮助其找到商业上的合作伙伴。

 

6. 创业者修炼内功的好机会

 

今天,像寒冬一样冷的行业,我觉得里面都还有巨大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在别人放弃、别人失败、别人关门的情况下,继续坚持,然后把某一点给打透,耐心地去把它做好。

 

创业者的基数有可能越来越少,但我觉得这是对的,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创业。可能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很多人会冷静下来去思考,意识到我不适合创业,我现在也融不到钱,但是我能加入一个公司变成高管,能辅助创始人成长,同时也成就自己,也能赚很多钱,也能对家庭、公司负责,为什么要每个人都去创业呢?

 

所以,这段时间能让本身就应该去创业、义无反顾的人更加坚决,用更多的时间,练内功;另外很多不适合创业的人,去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方向和角度去发挥自己。

 


经纬如何应对经济转型?

对员工好,对创始人好

 

面对这一波经济转型,经纬是如何做的?

 

1. 投资策略升级

 

从2014年到今天,ToC的APP相关的消费互联网项目,占我们投资总量的15%不到。我们现在重仓的是产业互联网、新增量市场的消费升级、医疗与教育、智能制造、与应用场景结合的新技术等领域。

 


还有新增量市场的消费升级,比如新形态的教育。猿辅导从2018年暑假到现在,大约有近50万的报名。而且,这个数字与今天中国教育行业的头部公司距离非常接近,并且我觉得它还有4-6倍的空间。

 

2. 加重投后职能

 

要全体系地去服务创业者。我们不停地请人,80个解决不了,就90个人,90个解决不了就100个人,管理费我们都不要了。我们要让创业者意识到,我们跟别人有多少不一样,能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比如,我们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同事们每周工作70个小时,每天电话、微信各种各样的咨询,覆盖医院挂号、手术康复等等。如果重大手术康复后需要去美国,怎么样转机,我们都想的非常细。

 

3. 投后职能前置化

 

永远给优秀的年轻人机会。

 

现在做投后的员工,只要你能证明你是优秀的、能有成绩的人,我就会把你的职能前置化,让你去配合投资团队,加大你与创业者交流的频次。你越做越好,有一天就可能完全从后台前置,并参与重大决策。

 

足够的子弹,足够的耐心。

 

如果不行,我们就客客气气聊离职,尽全力把细节处理好。离职同事中60%以上都加入了经纬系的公司。

 

4. 作为投资机构,对创始人真正的好是什么?


(a)简单、直接、真实、不拐弯

 

任何来我们公司开会的创始人,第一感觉就是我们极其简单、直接、不拐弯。

 

我觉得,对别人最大的尊重就是真实,告诉他们你心里真实的想法和建议。如果我说出来的让他们非常讨厌,我也能理解,但是我也要说,因为当他们有了与更多机构的交流和比较,一定会慢慢意识到我这里,才是真正对人好。


(b)不折腾、陪伴、有强大的保护欲

 

要不然就不折腾,要折腾就回击到底。

 

几年前,我们一家明星公司进行下一轮融资,一个很不错的海外基金在看这个项目,我们合作很多次,但是他们老是出幺蛾子条款折腾创始人,条款非常苛刻。


我刚开始还很客气地跟他们解释,后来就非常强硬的处理,让他们不能折腾我们的创始人。因为这样才不会让我非常压抑,我才有动力更好地去工作,更努力去善待我们自己的创始人,去保护他们。

 

总之,从骨子里面说,别人越是说“你做不到”,来刺激我,就会让我更加的好胜,而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加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

 


最后,给创始人的建议

 

未来10年,合格的创始人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们自己要想清楚,要对自己了解,要对自己诚实。夜深人静,找一个独处的环境,面对一个镜子或者是面对一张纸,你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做老大的料?我是不是能独立创业?我是不是能在To B的领域里面能发展,并且能做到头部的公司?我如果不是,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擅长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

 

1. 培养综合能力

 

未来的创业,对一个创始人的全面性要求会更高。你要比以前更会运营,更会说,更懂融资、品牌、团队,更会高效地用钱,在用户扩张和收入之间找到长期平衡。


因为短中期越来越难融钱,哪怕是在大趋势看好的行业,竞争也会更加残酷。虽然你有可能做到一定高度,巨头的竞争会小一点,但会面临各种各样其他的问题。

 

之前被忽略的基本功要重新被重视,要看真正的商业逻辑是否成立,而不是用庞大的资金,去养用户的缓慢增长,然后N多年看不到结果的一个商业模式。

 

2. 一定要“做重

 

只有做重,才能抗击巨头的杀入。模式如果太轻了,护城河就不够深、不够宽,很容易被别人异军突起,然后超越。

 

3. 自强则万强

 

只有自己强了,才有后面一切的顺利,跟一切的强大。

 

4. 平衡好工作与生活

 

经纬是我职场上、人生中最重要的平台,但我也喜欢纪录片,喜欢越野摩托车,喜欢看世界,我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想去实现。

 

就好像2019年1月11日上映的纪实电影《燃点》,经纬和我参与了纪录的过程。创业是永不停息的人间战场,我们认为这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这个时代可以被纪录下来,也值得被纪录,特别是在当下。

 

2017年3月,我把本来是在市场小组孵化的、一个每年带CEO出去交流的事情独立出来,做了一家公司——经纬出行。核心的模式就是,通过新经济领域里优秀创始人的高端出行,放大漏斗,认识更多的CEO。等这个量放到一定程度,我们会有自己的社群和生态,最终延展出一些商业的“撮和”以及一些跟投的可能性。



把高端出行、社群生态、商业延展等三项打通,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商业模式,在今天,这是一个完全的蓝海。

 

这件事本质上蛮重要的。现在一个创业者或者职场高管,工作压力和环境都不叫恶劣,而是越来越极端,是需要一些东西去解压的。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宽松一下自己的心态,安抚一下这种焦虑,然后充电,回来再去发力。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只有这样子,创业这条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5. 永不妥协,凶悍执行

 

为什么我能走到现在的样子?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同时站高望远。

 

所以,请永远都不要向任何的内外部困难、或力量、或限制去妥协,不要轻易地说No,因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正确的角度,放开脑洞地去思考,再加上凶悍地执行,就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 完 】




科创板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特开设【科创板投资】专区,报道并投资细分行业前三名科创类龙头公司,其公司营收或资历符合创业板、港板或上海科创板挂牌条件之一。对科创板投资有兴趣的机构或个人可加小编微信号cgenglei 详聊投资事宜或开白。


【科创版投资 】

科创板 | 重构中国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科创板 | 股权众筹,雄安新区先行试点

科创板 | 又进一步,重点支持五大领域

科创板 | 黄奇帆犀利剖析科创板和注册制


傅哲宽 | 做投资,最重要的是这四件事

2 01 9 | 科创板、注册制和新三板改革

科创板 | 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和面临的问题

科创板 |复宏汉霖 医药标杆企业 香港上市

科创板 | 瑞能半导体,中国碳化硅隐形冠军


= 往期精选 =


投资 | 电子烟 :一个带刺的新风口

投资 | 我们认真研究了拼多多,竟发现一座新金矿

投资 | 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深度 | 瑞幸咖啡的成功和它的“三级火箭”模型

投资 | 资本蒙眼狂飙,谁来雕刻时光?


可怕 | 量子纠缠被实验证实,颠覆人类90%认知

历史 | 新老“烟鬼”不得不看的香烟往事

内幕 |  京城美少女“ 冰雪薇甜 ” 上位记

真实 | 一个西北五线小城的真实城乡现状


观点 | 东南亚“杀猪盘” ,中国同性恋者的屠宰场

研究 | 我,铅笔,读完这篇文章,你不会后悔的

观点 | 投资下一个中国,越南还是印度?

观点 | 刘慈欣:人工智能已悄悄控制了人类

观点 | 达晨创投:本次危机会淘汰80%同行


人物 | 比尔盖茨超强马桶 ,粪便进去水电出来

人物 | 韩国瑜 台湾政坛的 黑天鹅

人物 | 一代枭雄 王健林的万达文旅生死十年

最新 | 热火朝天的新零售 到底“新”在哪里?

台湾 | 蔡英文 为什么输这么惨?(深度报道)


巧合 | 2019年会成为另一个1996年吗?

快递 | 从 山村野夫 到 人工智能

创新 | 招行三次逆袭成功,这次依然与众不同

案例 | 中国版Costco获投1亿,7天4000+会员


编 辑 |  设 计 |  耿 耿

微信:cgenglei


说明:图片及文章未标明之出处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第一时间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