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需要大众,但不需要讨好大众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如果要问艺术有什么用?就如问别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分享视频,供参考:



从60后到90后,无一例外,美术、音乐等一切与艺术有关的课程,始终是副科。从小到大的学习体系没有良好的艺术养成,甚至于书本上优质的美育素材都没怎么接触过。我们的中小学教材教辅乃至课外读物,都是统一的工业产物,具有挥之不去的“土”之气息。

而要获得面向未来需要的体验和敏感度,欣赏“真正的艺术”是一条捷径,通过接触美好的艺术品,潜移默化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的魅力在于让人涵养更丰富,为此先知书店诚荐: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他被称作“第一位打开你艺术大门的人”。他是艺术界百科全书式人物,艺术史领域的最高奖项“歌德奖”获得者。正如法国罗浮宫馆长所说,“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被誉为艺术世界的“圣经”

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尼格格雷戈:我们这一代的每一位艺术史家,其思考绘画的方式都几乎是由贡布里希塑造成形的。我在15岁时阅读了《艺术的故事》,从此以后就像干百万人一样,仿佛被授予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凭此可以信心百倍地深入探索,无须担心走入歧途。一个有书架的人,都想要有一本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识别二维码,一键打开艺术大门。赞赏小编。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艺术一旦拒绝思想,就等于拒绝自己
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
音乐,一切艺术的目的(视频)
感性“美”:教孩子学会体验幸福
审美的缺失,是一种新的无知
审美是一种教养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王小波:人、驴与中国文化
国家的礼物
改变命运的从来都不是知识,而是思考能力
坑人无数的四大读书误区
你的思考方式里,藏着你的能力与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