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金观涛作品集:真正的思想创造并不惧怕黑夜
“我是20岁去北京,40岁到香港,60岁来台湾。”金观涛老师如此概括他的人生。
◎20多岁的时候,在文革“武斗”最严重的时候,他开始对正统思想的反抗。
作为北大科研做得很牛的理工男,金观涛这样回忆道:“变动的大时代促使我开始思考历史、人生和哲学。如果没有文革,或者文革推迟在十年以后发生,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以往的阶级与物质决定论,在他看来无法解释历史。他开始用系统演化论的思想去反思,这就是写作《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缘起。
“一旦被人发现,就要坐牢。”但是他和他的灵魂共鸣者刘青峰老师还要写,当时把写好的文章藏在他们一位农村同学家中的米缸里。
最后书出版了,顶着极大的压力。影响力很快辐射到大陆以外,台湾很快就有了各种盗版。台湾读者看到这样老辣的文笔,甚至还以为作者是胡适那代人。
用许小年老师的话说,这本书“解释中国为什么跳不出封建-帝制长期循环延续,做出了很大贡献”。本书不是用阶级马列史观,而是用系统演化论的思想,把中国政治、经济、观念子系统之间的互动耦合研究了个遍,极具反思雄辩之力。
读金观涛先生的书,常有相见恨晚之感。原因就在这里。整个历史的演变、历史子系统之间的互动耦合、演化的关系,思想的勾连,都给读者做了庖丁解牛式的解读。
◎80年代,金观涛老师主编了“走向未来”丛书,丛书不但启发了一代读者,而且培育了一代学者。很多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出过书的年轻人,由此发端,进而成为学界名家。
在金观涛老师看来。80年代是和五四一样的思想启蒙时代,没有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今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但遗憾的是这两次启蒙运动都没有完成。
◎“近二十年来,我和青峰一直顺着八十年代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往前走。”
80年代末,金观涛、刘青峰夫妇被迫留在香港。先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后被台湾国立政治大聘任。尽管颠沛流离,但在此期间他们始终没有停止思考。
1993年金观涛老师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在香港出版,力图重新勾勒中国近现代发展线索;
2000年《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一卷出版,检视了二十世纪席卷中国的革命乌托邦和中国大传统的内在联系。
接着金观涛用了10年时间,建了含一亿两千万字的文献数据库,完成了《观念史研究》一书,通过描述“权利”、“个人”、“公理”、“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现代政治观念在中国的引进、演变全过程,,则力图搞清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对西方现代思想重构,并最终走向了激进的乌托邦主义。
如此费时费力,金观涛老师没有丝毫退却,“不了解这些重要政治观念,就无法理解支配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政治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的建构和解体方式。”
之后,金观涛老师进而对中国思想和观念史做了详细研究。了解中国转型的困难,就得了解思想和社会的互动,是为《中国思想史十讲》的主题。
表面上看,这些研究都专业性极强的研究,但其内核都是指向八十年代启蒙时期尚未解决的大问题——直指当下批判精神和道德丧失的根本危机。
历史是可以被遗忘的,当社会矛盾激烈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丧失历史记忆和反思精神,人们就很容易满足那些提供片面而最简单答案的思想,这时就可能重犯历史错误。
告别决定论的思维方式,从系统演化论的高度打通历史的关节,拥有一种一种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思维方式;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路径,理解当前的转型困难。强烈推荐金观涛,以及金观涛、刘青峰伉俪的著作,本本都很有启发。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集合金观涛、刘青峰学术伉俪代表作6本:“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三部;理解当前中国转型困难两部,即《观念史研究》《中国思想史十讲》;用系统演化论读懂西方现代历程,即《历史的巨镜》。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致敬黄仁宇:传统中国为何既败给文明,又败给野蛮?
国家宪法日荐书:宪制视角下的中国
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三个国家
“无所顾忌”的历史:《哈佛中国史》与《剑桥中国史》
张鸣:对中国的问题,没有人比秦晖剖析得更深
王鼎钧:一个人走完了中国现代史
如果思想决定未来,那么,此后的中国非常值得期待!
许倬云:中国文化需要灵魂
王小波:人、驴与中国文化
如果此文给您启发,请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