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 2021-04-15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文:不输家庭教育  编:李强

也许有人一直认为,只要自己赚很多钱,为孩子制造最好的物质环境,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父亲。

今天,迪克·霍伊特(Dick Hoyt)的故事,会让你明白,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好父亲。

▌里克的不幸

迪克·霍伊特的儿子里克(Rick)自幼不能讲话与走路,这位父亲不愿意放弃,不仅把儿子培养成一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还用轮椅推着儿子参加马拉松、铁人三项赛、环游整个美国、滑雪、爬山、演讲。

至2013年4月,父亲73岁,儿子也已51岁,他们组成的“霍伊特二人组”(Team Hoyt)一共完成了1091场比赛,包括252场铁人三项、70场马拉松、94场半马,马拉松最好成绩为2:40:47。波士顿马拉松起点处还树立起了一座铜像,以纪念这对伟大的父子。

里克是个不幸的婴儿。里克出生时由于被脐带缠绕造成脑部缺氧,脑损伤严重。里克8个月大的时候,医生告诉父亲迪克,放弃吧,因为这个孩子的下半辈子注定是半个植物人,没有太大的存活意义。

幸运的是,里克遇到了一个坚强的父亲。迪克说:“在医生建议我放弃的一瞬间,我看见里克的眼睛绕着整个房间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我身上,那眼神充满着强烈的生的欲望。”从那刻起,迪克决定和妻子靠自己的力量来养活并教育这个孩子。


虽然生下来就有缺陷,但是里克遇到了一个好爸爸,受到父母万般宠爱。在里克七八岁的时候,迪克夫妇开始考虑让里克像常人一样上学。但是由于脑损伤,里克不会说话。学校的校长认为他无法交流、无法理解,所以无法允许他入学。

▌一个好爸爸

迪克坚持认为,那种传统的偏见不应该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障碍,因为大量的观察与实践告诉他,虽然儿子部分大脑受损,无法说话行走,但并非整个脑子都不行了。

在里克11岁那年,迪克找到了来自图夫茨大学的一群专家来解决里克的交流问题。实验中一位专家说了个笑话,里克听了之后,脸上居然露出了快乐的笑容。专家们很兴奋,花费5000多美元制作了一台交互式电脑。由于父亲的坚持,里克得到了一台交互式电脑,可以像正常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思想。

只要他做出轻微的头部动作,比如说点头等,那么电脑指示器就会出现一连串红色字母。里克可以选择其中他想要的字母,然后用头轻轻碰一下开关,电脑就能锁定这个字母,若干字母连在一起,便传达出里克想要表达的内容。


很多人曾经预料里克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你好,爸爸”或“你好,妈妈”。但里克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要去看波士顿熊(波士顿熊队那年在美国冰球联盟比赛中打进决赛)。这让所有人兴奋异常,因为他们第一次看到了里克的内心世界,他热爱运动。

▌一颗热爱运动的心

虽然不能走路,但是里克有一颗热爱运动的心。有了交互式电脑,里克终于在13岁时入学。两年后,里克告诉他父亲,想参加一场五英里的慈善长跑,这场长跑是为一位车祸而导致残疾的运动员而举行的。

迪克同意了,虽然他不是长跑运动员出身,但他还是推着儿子的轮椅跑完全程。他们的名次是倒数第二,但这并不影响迪克的心情,因为里克的脸上写满了快乐。

迪克发现,只要跑起来,里克的脸上就写满笑容。里克通过交流机告诉迪克,他在长跑,与别人一起竞争时,一点都没感到自己是个残疾人。

这句话彻底改变了迪克的一生,他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应为残疾儿子“正常化”而奋斗,他决定用更多类似的快乐体验来改变里克的人生。他甚至提出要和里克一起去参加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跑。

波士顿马拉松跑组委会断然拒绝了迪克的请求。对组委会来说,让两个人以一种特殊的推跑方式来参加根本不可能。
 

迪克当然没有放弃。他带着里克,推着里克的轮椅(里克本人也努力配合用手推动轮子),在其他所能参加的比赛中不断练习长跑。

迪克觉得,不能说话不能阻止儿子成为一个正常人。不能走路就更不能阻止儿子像正常人那样享受运动的乐趣。迪克又一次倔强地想证明给所有人看,儿子也可以尝试不可能。
 
▌父子马拉松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这对父子。有选手在赛场跟他们打招呼。

还有人受到父子俩精神的感染,加入他们。更多残疾人受到激励,参与过去同他们无缘的活动。

1983年,迪克和里克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们获得了波士顿马拉松跑的参赛资格。名次也是倒数第二。里克同样从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参加了4年的马拉松跑后,迪克又开始带领里克尝试铁人三项赛。这对于迪克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为此,他不得不每星期四次在工作之余,坚持进行5个小时高强度的训练。

对于里克来说,铁人三项更是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里克回忆说,虽然我只是坐在小舢板上,但也得学一点基本功,刚开始学游泳时,简直就像石沉大海,四肢无力,后来在爸爸帮助和鼓励下,居然会了一点。而学自行车更是要冒着摔伤的风险,因此后来还是决定坐在爸爸车子后座上,或干脆坐在轮椅上让爸爸拖着走。


1985年父亲节,迪克第一次带着110磅重的里克参加了铁人三项赛,最后的名次是倒数第二名。很多人都劝迪克可以放弃了。但迪克认为这是儿子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父亲节礼物,他表示还要继续带着里克参加这项运动。

从1985年至今,迪克一共带领里克参加了200多次铁人三项赛,其中包括著名的夏威夷15小时“魔鬼铁人”赛事。

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受到越来越多运动员的认可。每一次,那些运动员在赶超过里克时,都会大声地鼓励他们,加油,别放弃。有的人还鼓励里克说,我们就是为你而来的。这一切都让迪克父子很感动。

迪克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那些残疾人士如何正视他们的困难,如何去战胜这些困难。在父亲的帮助下,里克不仅在运动项目中克服困难获得巨大成功,在学业上也同样成绩显赫。他高中毕业后,奇迹般地以好成绩考进了波斯顿大学特殊教育系。1993年,里克从该校毕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

那一年,里克和父亲以特邀身份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跑。

里克兴奋地回忆说,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波士顿人祝我和父亲好运。不少人还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祝贺里克大学毕业。”从此,他们就一直以“迪克—里克—霍伊特联队”名义参加比赛,“霍伊特二人组”已成为残疾人的骄傲。
 
在1992年的波士顿马拉松跑中,父子俩取得了他们马拉松跑历史上最好的成绩——2小时40分47秒,距离世界纪录虽然还有35分钟的差距,但是意义远远超出了赛跑本身。

在2007年4月19日的波士顿马拉松跑中,65岁的老迪克推着44岁的儿子,在两万名参赛者中排到了5083位,好多观众都流泪了。

▌爱是对彼此拯救

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起点处还树立起了一座铜像,以纪念这对伟大的父子。


坚持不懈、突破自我,他们俩是马拉松精神最好的诠释者。

2013年,“霍伊特二人组”因为在波士顿马拉松中的特别表现获得获得了ESPN年度大奖。父子二人还创办了一个专门为残疾人谋福利的基金会。

里克说,我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因为他拯救了我的生命。而迪克说,是里克拯救了他,其原因是陪体育锻炼避免死于心肌梗塞。

教育是人影响人的教育,迪克和里克父子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育诠释。 


迪克和里克父子的故事令人感动,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好父亲?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无疑是最好的答案,陪伴孩子是对孩子最深情的爱。


相信很多家长也深有同感,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陪伴呢?只是单纯的看着孩子就可以吗?还是事无巨细都要陪孩子一起,甚至一起写作业?相信很多家长也有同样的疑问。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诚挚推荐一套讲述如何陪伴孩子,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念的书,赵洪云作品《爸爸与小孩》。


书中的爸爸不是急不可耐地跟孩子说道理,恨不得一天就拔苗助长。而是从自然(自然现象、科学知识或常识)切入,和孩子侃大山、一起玩。同时,把孩子悄悄代入,潜移默化地开启儿童悟性,引导孩子聪慧。


这套书里102个故事,桩桩件件都是围绕着日常生活的场景,比如父母跟孩子一起散步时,孩子在学校里受委屈哭鼻子时,孩子羞涩于早恋问题不知所措时……


强烈的在场感,让我们产生一种穿越效应,而且在当今家庭与学校教育双输的状况下,做父母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修炼。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与孩子一起学习,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来源 | 不输家庭教育
李强好书伴读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张鸣:阅读是一种信仰
真正的教育,其实是拼父母
教育的失败,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博尔赫斯:人类的两大幸事,读书与思考
敬畏生命,是教育的终极目的(附视频)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 | 王小峰
陈嘉映:教育让人改变,洗脑让人忍耐
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缺钱,是缺爱
陈浩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对生命的态度
真正的衰退不是白发和皱纹,而是停止了学习和进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