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社会需要不愿钻空子的“笨人”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1-09-12




文明社会需要

不愿钻空子的“笨人”

文:网络  编:先知书店


契约精神是文明社会的基石。离开契约精神,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无法运行。

按照一般的逻辑,聪明人应该富有,异常聪明的人应该异常富有,才符合逻辑。当然,如果聪明人懒惰,肯定不富有。但是,不少不仅异常聪明,而且异常勤劳的中国人,为何却不富有呢?

在美国,有位理发师。有一天,一个卖花的白人去找他理发。理完发,他去付理发费。理发师说:“今天不收费,我在做‘社区服务’。”卖花人愉快的离开了。
 
第二天早晨,理发师发现一张“感谢你”的贺卡和十二朵玫瑰花,放在他的商店门前。
 
一个黑人美国警员去理发, 并且得到了同样“社区服务”之后,警员愉快的离开了。
 
第二天早晨,理发师发现一张“感谢你”的贺卡和一打炸甜甜圈,放在他的商店门前。
 
一位亚裔软件工程师去理发,并且他也得到了同样“社区服务”对待。然而,第二天早晨,当理发师去打开他的商店时,猜他发现了什么?
 
有十二个亚裔人,在他的商店门前等着免费理发......
 
非常遗憾,这不是段子!
 
这些国外的规则,遇到某些“聪明”的人就漏洞百出 !

在美国,你去商场买东西,事后不论任何理由,都可去退货。因此,有一些“聪明人”,假如过几天要出席重要宴会,就去“买”一套名牌衣服,穿去赴宴之后,再去商场退货。
 
美国商店还有一桩好事:买贵了,可退差价。于是有些“聪明人”就趁平时不打折,但尺寸、颜色较齐全的时候,把货品买回来,等到大减价的时候,再把收据拿去退差价。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洋洋得意,还到处宣扬自己的聪明,甚至纳闷为何别人都那么“愚蠢”,不会利用这个“漏洞”。


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聪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强”,把挑拨族群看成“和解共生”,真的是价值错乱。

许多股友在讨论巴菲特的选股标准时,却往往忽略了他一再强调的:他非常重视一家公司CEO的诚信,不够正派的公司他绝不考虑。
 
今天你会钻制度或规则的漏洞,明天你有权了,就会去修改制度和规则,让自己的违法变合法。这几年来,我们看了太多这种例子。
 
记得去罗马搭乘地铁时,发现有售票机却没有验票机。我当场起了疑心,到底要如何确认乘客有没有买票?

如果有很多人逃票,那地铁不就铁定亏钱吗?这是我们的习惯思维,总是想要替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或贪小便宜的心理寻求应对之道。
 
奇怪。搭车为啥不买票?乘车怎么可以不买票呢?两方的想法当下有了差异。
 
如果你真想知道不买票是不是也可以搭车?可以,的确可以入站搭车,但是你要确保不会被富有正义感的意大利人发现,因为他八成会去告发你。

到时候罚款可就是票价的数倍,而且丢脸还丢到国外去,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纽约,有一次参观有名的大都会博物馆。付了钱,柜台员工给我们一个约10元台币大小的金属片门票,上面附有有两条夹子,方便我们别在衣领上。

友人告诉我,参观中途可以随时出来,如果还要再进去,门票就不用缴回,可以凭原本的门票再进入。确定不再进去参观,就把门票丢入门口的玻璃柜中。
 
我问:“门票的形式、颜色每天换吗?”朋友回答:“不换。”“那会不会有人把门票带回家,过几天再来呢?或是10人进去只买5张门票,其中一人再把门票带出来给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你们才会这么想!美国人的想法单纯多了,进去就是要买门票,不再进去,就缴回门票。基本上美国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门口的工作人员很少。”
 
刹那间让我觉得很惭愧,防弊多于兴利的观念、钻漏洞的念头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人的行为,受观念的支配;任何制度,不过是对特定观念的表达。因此,唯有基于观念共识的制度变革,才可能激活制度的力量;缺乏观念地基的制度,终究是无源之水。

10年前,我带3岁多的儿子到美国旅行,寄宿亲戚家。亲戚拿出一个全新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给我,说:“这里规定,儿童一定要坐汽车安全座椅。这个给你用,因为是借来的,请尽量不要弄脏,我还要还给人家。”

两周后,我不再开车,他拿着半新不旧的安全座椅到量贩店办理退货。店员一声不吭,将钱全数奉还。
 
亲戚得意地对我说:“美国的商店,两周内都可凭发票退货,所以我们常来这里‘借’东西。有些国人甚至连电视机都‘借’呢!你说,美国人笨不笨?无条件退货机制的漏洞这么大,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后来,我到日本,在当地做事的朋友招待我,出入都开车。我问:“东京地狭人稠,不是很难停车吗?”

“没那么严重啦!政府规定要有停车位才准买车,所以车子并不像你想得那么多。”他说。
 
“哇!那你有停车位喽?一定贵得吓死人对不对?”我问。

“你怎么跟日本人一样笨!先租个停车位,等车子挂牌后,再把停车位退掉,不就解决了?”他说。
 

几天后,换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沦为两条腿加地铁。他客气地说:“东京养车容易,养停车位难,所以只好委屈你挤地铁了。”我马上向他传授“破解之道”。
 
没想到他没有“悟道”后的狂喜,只淡然地说:“真要钻漏洞,其实到处都是,比如家母住在乡下,我把户籍迁过去再买车就可以了。但是,我实际上就住东京,没停车位却买车,左邻右舍会怎么看我?开车上班,我怎么面对同事?正派的人都不会这样做。”
 
美国商店无条件退货的机制与日本到处存在漏洞的法规,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当信任瓦解,社会也会崩溃。因此,他们可以容忍政客做错事,却不容许政客说谎。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把钻空子占小便宜当作了“聪明”?为何很多“聪明”而又勤奋的人依然贫穷?陈志武对此曾有非常经典的解读:占小便宜只不过是把不属于自己的财富,通过不文明的办法据为己有。真正的财富是靠创造得来的,而真正创造财富的是人的智慧。
 
本文中那些喜欢通过钻规则的空子占点小便宜的人,只是“小聪明”。而小聪明,不仅不等于大智慧,反而距离真正的智慧越来越远。

一个诚信的人,未必会富有,但一定是个文明的人;相反,一个只会耍小聪明的人,因为丧失了诚信这一圆心,即便获得一些财富,但要么守不住,要么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聪明的野蛮人”。

因此读懂财富的逻辑很重要,财富的逻辑,就是文明的逻辑。一个缺乏文明的社会,只能产生极度富有的寡头和爱贪小便宜的底层,永远无法实现社会的普遍富有。陈志武以金融逻辑透视世界历史与现实社会,深刻地指出这一点。同时,他始终在追问,到底是什么阻挡了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什么阻挡了勤劳的中国人创造财富,获得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陈志武作品集”(含陈志武亲笔签名藏书票)。陈志武老师作为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真正意义上的5个经济学家之一。陈志武老师的视野绝不限于学术,而是坚持数十年如一日深入浅出的为大众普及经济学常识,作品集中的三本书,自2009年出版以来就不断再版。
 
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先知书店特别为书友争取到了陈志武老师的亲笔签名,陈志武老师身在香港,疫情期间物流人流不便,藏书票从运送到签名,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为收藏本书更添一份温情。签名藏书票数量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文明社会的六个特征
文明的堕落,从语言开始
契约精神:国家文明的底线
弗里德曼:自由是一种选择
“精致利己”是经济学无知的体现
眼镜蛇效应:事与愿违的经济学教训
陈志武:教育的精髓在于思辨和表达
张是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被他们带坏的
德鲁克:管理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老板
观念的囚徒:哈耶克从未过时,却注定是少数
陈志武: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贫富悬殊更大了
陈志武的戏剧化人生:父母都是农民,他却成了耶鲁终身教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