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字的诞生,是人类步入文明的超级事件。历史上,语言最发达的时期,就是一个文明最繁盛、最辉煌的时期。例如中国的先秦百家、唐诗宋词,阿拉伯的“百年翻译”,以及拉丁语国家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空前繁荣……相反,文明衰亡的病因,也正是由于“语言腐败”导致的观念落后、道德堕落。比如,“知识分子们”颠倒黑白,完全无视语言的真相,以善的名义作恶;又比如“政治家”们为维系道统,删字减句,禁锢思想,将民众培养成愚民、顺民、甚至暴民。当语言腐败浸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就连最睿智的人也很难意识到:它给人类大脑装配了虚假知识、剧毒观念,更让一些最常用的基础词汇被误用、滥用。维特根斯坦曾说:“当我们交谈时,我时常感到需要把词语从我们的交谈中抽离出去,送去清洗,清洗干净之后,再送回我们的交谈中”。因而,当最普遍的常识被语言腐败时,我们最需要的,首先是“清洗”他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词汇莫过于市场,它关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充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正因为“市场”这个词遭到了污染,结果不但造成了人们对经济增长、贫富差距等现象的错误归责,更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换来了普遍贫穷的噩梦。自亚当·斯密开创市场分工理论,市场一直代表了私有产权+法治契约+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世界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功劳首先就在市场。然而,每当不同阶级间贫富悬殊,国家间财富转移丧失了公平尺度时,“市场”又在一夜之间成了始作俑者。当下,学者们经常为“市场是否公正”、“市场会不会失灵”吵得不可开交,却很少有人愿意解释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围绕“市场”的定义,20世纪最激烈的交锋,来自以米塞斯、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VS以兰格、凯恩斯为代表的“干预主义”。奥派不断从新的范式、新的角度,捍卫“市场”原有的定义;“干预主义”则在解释经济危机的过程中,重新定义市场。然而,越是干预、甚至曲解市场,更大的危机越是随之而来。经历了一系列的萧条、饥饿和战乱,“市场”在20世纪下半叶曾被短暂地正名,缔造了几十年的繁荣与和平。然而,经济危机、治理灾难,仍在周期性地发作。作为危机的前兆和病征,围绕“市场”一词的腐败与反腐败,一直贯穿始终。如果一本书要实现让国人真正了解市场的目的,既要站在斯密、哈耶克等大师的肩膀上厘清“市场”的概念,又要在中国语境下解释清楚“经济繁荣和衰退、创新产生和消亡的真实原因”——经济学家朱海就的《真正的市场》一书真正做到了。阅读《真正的市场》,以及张维迎教授在本书中的序言,不难发现在中国,“市场”的“语言腐败”至少来自四个方向:1. 实证主义成了经济学的“新上帝”,“市场”日趋数学化、工具化;2.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让作为市场主体的“人”,成了“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而非有创造性的行动人。3. 在主流语境中,市场成了问题的“制造者”,干预主义、福利主义则成了“拯救者”。4. 经济学家比政客更关注财富的“分配与交换”,但是对财富“从零到一”的产生过程,几乎无人问津……一个词汇需要一本书来谈“真正”,可见其本意已经腐败到了何种地步。但这本书的意义,还不止是“回归古典”。在《真正的市场》中,朱海就老师沿着米塞斯划时代意义的巨著《人的行动》所奠定的思想地基,提出了重新理解市场的“行动—规则”新框架,对以上污染市场的语言腐败,实现了一场釜底抽薪式的“反腐败”。借助朱海就的新框架,经济繁荣的衡量标准坚定又清晰——繁荣的表现不是货币,而是丰富、便利的商品和服务。张维迎教授说:“捍卫市场是经济学家的天职”。《真正的市场》一书,无疑是朱海就老师履行天职的证物。在市场派学者眼中,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科学,而不是应用科学。要解决本国市场的“应用场景”,也应该阅读本国市场派的“基础性原著”。什么是真正的市场?朱海就的回答简单而又深刻:有助于个体幸福不断增进的市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市场”。至于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朱海就老师说:受错误思想影响,人们会误把虚假的市场视为真正的市场,走在“通往虚假市场之路”而不自知,这对任何一个渴望幸福生活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风险。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朱海就老师亲笔签名的《真正的市场》。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捍卫市场是经济学家的天职”。《真正的市场》一书,无疑让人们在“虚假市场之路”折返,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先知书店有幸获得朱海就老师亲笔签名书,数量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皆可抢先收藏。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真正的”敌人——语言破碎处,无物可存在
思想的竞争不在当下:张维迎振聋发聩的20个观点
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从经济学的良心到孤独战士
这可能是最好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
“反智”的可怕,不仅在对知识的排斥,还在于对常识的颠覆
张维迎:要坚持的十种人生态度
“国家”三部曲:东方国家转型的教训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