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腾讯杜晓宇:金融科技的人才水平,决定了城市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
编者按:7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信息科技专委会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暨《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开题”在北京成功举办。CFT50青年论坛首席召集人、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杜晓宇出席会议并参加了圆桌论坛“金融科技人才和城市竞争力”的研讨。
以下是发言全文:
金融科技回归到最基础的层面就是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
01
金融科技人才和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四个维度
第一,整个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正向促进作用。去年我们做过一个报告,研究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证明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高或者是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好对城市GDP,以及对这个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的绩效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好对城市数字经济乃至于GDP、商业银行贷款的效能都有正向作用。
第二,结果导向来看,一个城市的金融科技人才水平,实际上直接决定了这个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的水平。有两个方面的数据,一个是腾讯金融研究院2018年发布的报告,报告中智慧金融的指数排名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名列前茅。第二个数据是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今年发布的金融科技燃指数排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排在金融科技指数的前列。可以看到,这些城市中金融科技人才的数量和人才的投入程度,以及金融和技术企业、高校能力是名列前茅的,这使得这些城市在指数上有优势,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也很好。因此,可以看到金融科技人才的基数其实也可以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
第三,现在整个金融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重要支撑作用,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包括现在新的多方安全计算的数据技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是岗位的需求。以前的传统岗位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现在金融领域的岗位无论是从合规、风控到产品、开发,全部都需要一个复合型的人才,需要有金融的知识,要有算法的思维,要有金融法律风险的意识,这是金融岗位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
三是金融产业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人发论文指出全球的生产效率有一轮大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提高。其实像今天我们坐在这儿讨论的会已经不多了,大部分是远程的、非常方便的线上接入的方式。另外,为什么疫情居家的时候我们都很痛苦,因为一天可能要工作18个小时,比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还长,那么疫情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人才理解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都有新要求,金融行业也要适应新的生产效率,整个金融科技行业就更离不开金融科技人才。
第四,北京的金融科技人才体系很好,但整个金融科技人才还有非常巨大的缺口,未来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的竞争力水平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提高空间。
02
对金融科技人才指标体系的补充
杨涛老师分享了金融科技人才的指标体系我都很认同,我主要补充几点。
一般来说,谈一个人才的指标体系或者是金融科技人才体系,如果是所在地金融科技企业的数量,不如说直接对比金融科技人员的具体数量。金融科技人才的数量,可能包括企业金融科技人才的数量,也包括高校相关的金融专业,还有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从业人员和学习的学生、毕业生人员的数量,这是数量上的维度。
还有质量的维度。可以体现有质量的金融科技人才,包括博士、博士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高级专家、创业创新领军型人才等属于是金融科技人才质量的维度。
金融科技人才投入方面,既包括了基础的投入,比如对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院校学科建设的支持,科研方面的投入,金融科技企业的投入。还有金融科技人才的产出其实也体现了金融科技人才是不是真正符合人才标准,比如说金融科技人才带来的专利的数量、创新的数量、创投企业的数量,这些可能是金融科技人才产出的指标。最后还有像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环境的指标,对金融科技人才有没有优化的各种政策,有没有各种福利政策,让他们安心在当地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认为指标权重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环境指标,公允来讲还是当地在金融科技人才的投入上,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去衡量这个城市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能力的发展方向,赋权应该重一点。另外,对基础学科的投入,对企业培训的投入,对人才后续建设的投入包括设立博士后的工作站,加强产学研培训的投入,这些其实是金融科技人才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当然,一些经济上的奖励政策也很重要,但投入这方面更重要。
03
对地方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的建议
第一,对于金融科技产业的支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成都有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规划,深圳其实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金融科技产业扶持计划,包括整个科技创新的扶持计划,里面包括对企业的扶持和帮助,有包括对企业高管人员的扶持和帮助,还有对从业人员的扶持和帮助。我们之前做过一个统计分析,以大数据行业为例,我们比较了全国及各地政府部门关于大数据的文件和出现大数据支持政策的频度,我们发现支持政策越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水平就明显越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相关。对于北京来讲,对金融科技产业的支持政策应当进一步出台和落地,这是我想讲的个人想法。
第二,应该加强人才的投入,加强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一定完全是政府去出资,可以调度行业和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性。比如说企业和政府部门一块设立金融科技的研究基地,企业和政府部门还有高校一起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我觉得应该更多地鼓励产学研结合到一起,用创新的方式加强投入,让人才觉得留在北京有更好的培养空间,这也很重要。
第三,在环境建设上,增加对金融科技人才各方面的保障,包括住房、交通工具、税收优惠政策等。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专家观点 | 光大银行蔡明杰:数字金融人才缺口不仅是数量问题,更是结构性问题
专家观点 | 中银协高峰: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内在逻辑与架构体系
专家观点 | 杨涛:推进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建立城市金融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
专家观点 | 中国金融学会杨竑:三方面同步发力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专家观点 | 刘勇:全球金融科技竞争的焦点实际上在于金融科技人才
“金融科技50人论坛”成立四周年啦,特别感谢热心读者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建立了“金融科技·读者微信群“,发布研究成果、促进交流合作、赠送金融科技图书,欢迎您的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olivia9484),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入群,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邀请进群。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
“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于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发布成立。紧密围绕金融科技理论、实践与政策前沿,努力建设成为服务于“政产学研用”的独立优秀学术平台,并积极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协作与教育培训。参与出品的《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CFT50金融科技资讯》等学术成果,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更多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