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Yi-Chun Lu课题组:多硫离子助力实现高效镁-硫电池反应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研究背景】
金属-硫电池具有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视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电池体系之一。不同于传统的锂离子材料,单质硫(S8)中每个硫原子(S)可以得到两个电子从而实现1675mAh/g的电容量。得益于镁(Mg)负极超越其他金属负极的高体积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远低于锂(Li)金属的价格,镁-硫(Mg-S)继锂-硫电池后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目前报道的Mg-S电池性能包括可实现的电容量、循环寿命、能量效率等,都远低于Li-S电池。人们普遍认为硫正极导致了电容量低和容量衰减的问题,而镁负极导致了低能量效率。因为镁的沉积需要较高的极化电位,这也是Mg-S电池面临的主演问题。过去几年里,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结成两个方向:其一是发展新的电解液体系,以降低镁负极的极化从而提高能量效率;其二是发展吸附材料,以降低硫的穿梭效应,提高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Mg-S电池始终难以取得和Li-S电池体系相当的电化学性能。

【工作简单】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Yi-Chun Lu课题组等人研究发现,Mg-S电池中远低于Li-S电池的多硫离子浓度是导致其在常用醚类(DME)电解液里接近于固相反应,反应动力学缓慢,可逆性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入高给电子数的电解液(如:DMSO)增加了多硫化物的溶解度,从而将放电容量从660 mAh/g提高到≈1500 mAh/g,并且将硫正极在0.1C的过电位由 >600 mV降低到≈200mV(能量效率超过90%)。基于此,以DMSO作为正极电解液的Mg-S电池体系首次在0.4C电流下实现了700mAh/g电容量超过300圈的稳定循环。该文章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内容表述】
1. 比较Li-S和Mg-S电池:硫正极限制的Mg-S电池性能
作者首先在平行条件下比较了Mg-S电池和Li-S电池的电压曲线、能效和容量保持率(图1)。这种比较突出了Mg-S 电池与Li-S电池相比有限的放电容量、过高的极化电压和快速容量衰减。

为了区分硫正极和镁金属负极对整体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找到限制Mg-S电池性能的主要原因,设计了以金属镁为参考电极的三电极电池并测试了Mg-S三电极电池的恒流充放电性能(图2)。不同于人们普遍认知,三电极电池的结果表明,硫正极不仅导致了Mg-S电池的低放电容量,而且是带来电池过电位和能量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在放电过程中,镁负极对过电位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在充电过程中,镁沉积贡献了≈700 mV的极化电压。然而硫正极在放电和充电电压之间显示出高达≈900 mV的极化。
图1:以DME为电解液的(a)Mg-S和(b)Li-S两电极电池恒流充放电曲线
图2:三电极Mg-S电池的恒电流放电/充电曲线 (蓝色:硫工作电极vs Mg参考电极;黄色:Mg对电极vs Mg参考电极)

2. “固相”主导的Mg-S反应途径
Mg-S 电池中硫正极的高过电位和低容量与 Li-S 电池截然不同,这意味着在Mg2+存在下,硫正极的反应机理与Li-S电池反应机理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为了更深入地了解 Mg-S 反应机理,在两电极 Li-S 和 Mg-S 电池的恒电流充放电过程中进行了原位紫外可见光谱测量,以确定每个反应步骤中涉及的多硫化物的类型。

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Mg-S电池检测到的多硫化物浓度远低于Li-S电池(图3a-b),并且在Mg-S电池放电刚开始时就显示出了固体沉积反应(图3c-d)。在第一个放电平台期间,Mg-S 电池中S42-(420nm)和 S22-(270nm)的吸光度均增加,但在Li-S电池中未检测到 S22- 的吸光度增加(图 3a-b)。S42- 在 Mg-S和Li-S中的出现可归因于S8的还原(式1-2)。
S8+ 2e→ S82–                  (1)
S82–+ 2e → 2S42–                (2)

在Mg-S电池的第一个平台期间,与Li+相比较低浓度的S42-和短链S22-的出现表明Mg2+的存在会促进S42-歧化形成S22-(式 3)。相应的PITT曲线表明,固体成核和生长过程发生在 Mg-S 电池的第一个平台(图 3c),这可能是由于固MgS2 的形成(式 4)。相比之下,固体成核反应作为最后一步反应发生在 Li-S 电池的第二个放电平台(Li2S 的形成,图 3d)。
S42- → S22- + 1/4 S8                  (3)
S22- + Mg2+→ MgS2 (S)               (4)

在 Mg-S 电池的第一个平台结束时,S42- 被还原生成S22-(式 5)浓度急剧下降(图 3a)。该反应与 S22- 的沉积(式 4)保持平衡,从而导致 S22- 维持在恒定浓度。在第二个平台期间,固体 MgS2 被进一步还原为固体MgS(式 6)。这一步“固相“反应,及其可逆的充电反应是Mg-S电池过电位的主要来源。
S42-+ 2e- → 2S22-                           (5)
MgS2 (S) + 2e- + Mg2+ → 2MgS(S)            (6)

对比Li-S和Mg-S的反应可以得出,Mg-S电池中溶解度较低的短链S22- 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从而导致了反应过程之中缺乏可溶性多硫化物。这使得固相不导电的反应物S8和产物MgS难以通过可溶多硫化物的介导而完全反应,同时也可能是Mg-S电池容量有限、高极化和快速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Mg-S和Li-S的反应机理对比见图4)
图3:(a)Mg-S 和(b)Li-S电池恒流充放电过程中的原位紫外光谱演变;(c)Mg-S 和(d)Li-S电池的PITT测试曲线
图4:硫在Mg-S和Li-S体系中的反应机理

3. 以多硫离子为介质的Mg-S反应
作者引入了高给电子数的电解液溶剂DMSO和DMF(多硫化物在其中的溶解度远高于 DME,图5a),以进一步证明可溶性多硫化物对 Mg-S 电池性能的重要性。随着溶剂变化带来的多硫化物浓度的增加,硫的利用率得到显着提高。在0.1 C下, Mg-S电池的放电容量在DMF 中达到 1300 mAh/g 以上,在 DMSO 中达到约 1500 mAh/g,几乎相当于理论容量的90%(图5b)。此外,以DMSO 和 DMF 为电解液的 Mg-S电池充放电反应的过电位显著下降(~200 mV),远低于以 DME为电解液的Mg-S 电池的过电位(> 600 mV)。基于以上对Mg-S电池反应的了解,作者组装了以DMSO为正极电解液的Mg-S电池,并在0.4C电流下实现了超过300圈的稳定循环,可逆容量达到700mAh/g。对比基于醚类溶剂的电解液体系,Mg-S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图5:(a)5mM S82- 0.5M Mg(TFSI)2 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紫外光谱;(b)三电极Mg-S电池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恒流充放电曲线;(c)Mg-S电池在0.4 C下的循环

【结论】
通过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电极电池表征,揭示了导致 Mg-S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和不良可逆性的潜在机制。在Mg-S电池中,由于低溶解度 S22- 的高稳定性,在放电过程伊始就会形成固体沉淀物。缺乏可溶多硫化物导致硫正极贡献了超过 50% 的电池过电位。引入高给电子数的溶剂(DMF 和 DMSO)增加了多硫化物的溶解度,从而成功地将首次放电容量增加了一倍,显著降低了充放电过电位,并实现了高于90% 的能量效率。该工作揭示了 Mg-S 电池的反应限制,并为高能量密度Mg-S 电池的电解质选择/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Qingli Zou, Yue Sun, Zhuojian Liang, Wanwan Wang, Yi-Chun Lu, Achieving Efficient Magnesium–Sulfur Battery Chemistry via Polysulfide Mediation, Adv. Energy Mater., 2021, DOI:10.1002/aenm.202101552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101552

保护层增强界面让准固态锂金属电池寿命提升6倍

2021-07-04

冯新亮等JACS:双活性位点设计助力二维共轭MOFs取得高赝电容和宽电位窗口

2021-07-04

红杉中国发布《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附下载

2021-07-04

稍微改变降温方式,无钴富锂性能大幅改善!

2021-07-03

武汉大学曹余良&陈重学:高倍率长寿命Na3Fe2(PO4)P2O7/rGO钠电正极的绿色规模化合成

2021-07-03

固态电池中各组分的大规模制备工艺

2021-07-02

18650锂电中Li+的分布和转移

2021-07-02

武大刘抗课题组Mater. Today Energy: 一种基于聚乙烯气凝胶的新型辐射空调系统

2021-07-02

阎兴斌教授课题组:聚合离子液体电解液助力构建超级电容器二极管

2021-07-02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ppt+演讲视频

2021-07-02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