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将不锈钢的“保护机制”用于稳定高容量的硅负极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2-12-31
【研究背景】
当前,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要求日益提高,开发高比容量、循环稳定的负极材料至关重要。硅材料,是理论比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4200 mAh/g),但是由于充放电时剧烈的体积变化而导致其循环性能不佳。

目前主要通过纳米技术来限制、缓冲、释放硅负极的体积膨胀,但是复杂的合成工艺、引入的多种活性物质限制了实际应用。如果使膨胀/收缩的硅材料仍保持紧密接触,那么其锂化过程仍然可逆,而且能够减少由于界面分解所造成的容量损失。

【工作介绍】
近日,厦门大学的林杰助理教授、彭栋梁教授团队以硅基负极为研究对象,受启发于不锈钢的防锈原理,通过引入“体相钝化剂”来稳定硅负极的界面(图1),获得了超高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同时,通过非原位表征(XPS、TEM、SEM)、原位膨胀测试、有限元仿真、容量微分等值线图等对“单质硅”、“层和硅”(LiF/Li2CO3包覆的Si)、“复合硅”(Si/LiF/Li2CO3整体复合)的钝化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对比。该文章作为VIP(Very Important Paper)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林杰助理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
图1.  (a)硅负极在多次锂化后产生结构破坏;(b)引入“体相钝化剂”的硅负极在多次锂化后的“体相钝化机制”

【内容表述】
如图2所示,“2D复合硅”由于“体相钝化机制”而具有更高的库伦效率、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3D复合硅”由于充裕的膨胀空间而具有高比容量,但是大的比表面积导致低的库伦效率,而进一步包覆的“3D复合+层和硅”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都得到提高,并且倍率性能极其优异。
图2.  不同结构硅负极的(a)0.2C下的循环性能和(b)库伦效率;(c)1.0C下的循环性能;(d)倍率性能和(d)与已报道结果的对比

如图3所示,为了对比改性前后硅负极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采用压力传感器对模型全电池(LiFePO4//Si)进行原位膨胀测试。可以看出:“体相钝化机制”能够在不降低可逆容量的情况下,有效缓解硅负极的体积膨胀和收缩比例。
图3.  (a)全电池的原位膨胀测试装置;(b)LiFePO4//Si全电池的膨胀厚度-时间曲线

为了探究理想状态下“体相钝化剂”对硅负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对比“2D复合硅”(图4a-d)和“2D单质硅”(图4e-h)在膨胀时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通过路径分析可知:体相引入的LiF/Li2CO3显著降低了锂化时的体积膨胀和内部应力,也缓解了应力集中现象。
图4.  (a)“2D复合硅”在膨胀时的位移变化云图及其(b)路径分析、(c)应力变化云图及其(d)路径分析;(e)“2D单质硅”在膨胀时的位移变化云图及其(f)路径分析、(g)应力变化云图及其(h)路径分析;

如图5所示,为了探究“体相钝化剂”对不同结构硅负极合金反应的影响,采用容量微分等值线图对比了“2D单质硅”、“2D复合硅”、“2D层和硅”在长循环时氧化还原峰的变化情况。结果说明:通过“体相钝化机制”,Li2Si的去合金化和Li3.75Si的合金化反应都被增强,从而使硅负极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可逆性。
图5.  不同结构硅负极的(a-c)前三圈容量微分曲线;(d-f)第4~150圈的充电阶段的容量微分等值线图;(g-i)第4~150圈的放电阶段的容量微分等值线图

如图6所示,为了研究充放电过程中不同结构硅负极的界面组分变化,采用非原位XPS对比了“2D单质硅”、“2D复合硅”、“2D层和硅”在测试前、放电后、充电后的元素变化情况。结果说明:通过体相引入的LiF/Li2CO3抑制了界面副反应,提高硅的反应可逆性,形成了富含F的界面稳定了循环过程。
图6.  不同结构硅负极在(a)测试前、(b)放电后、(c)充电后的XPS对比图及元素含量

如图7所示,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不同结构硅负极在循环时的结构变化,采用非原位SEM对比了“2D单质硅”、“2D复合硅”、“2D层和硅”在测试前、放电后、充电后的形貌变化。结果直观地说明:通过体相引入的LiF/Li2CO3有效缓解了硅负极的体积变化,减少了微裂纹,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图7.  不同结构硅负极在(a-c)测试前、(d-f)放电后、(g-i)充电后的表面形貌SEM图

【结论】
受启发于不锈钢的防锈机制,通过在硅负极的体相和表面引入LiF/Li2CO3,系统探究了不同结构硅负极的性能差异。体相引入的LiF/Li2CO3降低了硅负极的体积变化和循环应力、有效抑制界面副反应、增强硅的反应可逆性、形成富含F的稳定界面,从而显著提高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为通过“体相钝化机制”来构筑稳定、高容量的负极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Jie Lin, Laisen Wang, Qingshui Xie, Qing Luo, Dong-Liang Peng, C. Buddie Mullins, Adam Heller. Stainless Steel-Like Passivation Inspires Persistent Silicon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6557

作者简介
林杰,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助理教授,研究生导师,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研究领域为高性能电极材料及其储能器件的设计与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创新项目、中央高校科研基金等项目5项,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等多个项目。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

彭栋梁,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先后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AM:铜集流体表面改性实现无负极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2-12-18

首次在锂全电池横截面使用原位光学显微镜观察锂枝晶生长和内短路

2022-12-17

深入探究压力如何影响全固态锂金属对称/全电池的临界电流密度

2022-12-17

MIT李巨等人EES:新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前沸石框架结构

2022-12-17

孙学良团队Advanced Materials观点:提高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实现富锂锰基固态电极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稳定运行

2022-12-17

广东工业大学张文礼、邱学青:硬炭负极的晶格工程助力钾离子电池实用化

2022-12-17

清华大学首创+Matter报道:一项应用于锂电池领域的“硬核技术”

2022-12-16

这两套国产原位气体分析仪器,性能不输进口,免费试用!

2022-12-16

北工大&清华EnSM综述: COFs离子选择性膜助力能源存储与转换

2022-12-16

刘天西教授团队AEM: 锂金属负极表面溴化实现高效循环

2022-12-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