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主持,袁骏主讲:中国债券市场加快开放趋势下的观察与思考丨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第十五期
主持 / 巴曙松(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主讲 / 袁骏(天风国际副行政总裁)
内容摘要
在开放大背景下,在未来1-3年中,无论是买方或是卖方,在做投资和交易的时候,面对加速开放的、庞大的国内债券市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假设的改变。
第一,价差。传统境内外分割的市场上,汇率、利率和信用利差上有很大的差异。导致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是资本管制下没有足够的量去抹平利差。资金的流通不畅造成市场的价格信号不准确,也部分导致信用的传导机制不畅。在未来加快开放的进程中,汇率、利率产品的跨境交易将更加便利,抹平价差的难度会降低。这一趋势在近年的外汇利率上已经得到明显的体现。未来,海外投资者能够更加便利地基于两地价格使用衍生品做套利,将进一步抹平价差。债券市场方面,有很多同一发行主体同时在两地分别发行本地债和美元债,也会进一步压低信用利差。因此,在对市场价格进行解读时,应当加强境内外的比较分析。随着两地的传导速度加快,对市场交易者和投资者的价格敏感度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第二,可交易标的范围扩大。从最早有限的几个交易品种到几乎国内所有交易标的都能够或直接或间接地交易,海外投资者在做资产配置、交易策略和对冲选择的策略时,选择范围就会变得更大。按照当下快速推进的进程,这一变化将可能在1-2年内发生。抓住开放的时间窗口,在境内外价差和市场认知没有趋同时,应该会有不少的机会,值得大家尽早开始准备。
第三,投资策略框架的改变。过去几年,中国国内债券的传统投资逻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入到国际市场后,类似于A股发生的变化,受全球的投资风向、价值比较体系以及投资风格等因素的影响,值得考虑的境内外因素必将越来越多。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简介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系列活动为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专业高端金融内部交流平台,旨在聚焦金融市场最前沿的经济资讯与评论动态,同时促进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各系列活动的延展和交融。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纪要
(文件稍大,下载需等待)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系列
第十二期 | 王志峰:“十四五”时期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势及影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鞠諃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