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学科具有融通中西文化的天然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培养能够促进中西文化沟通、交流的对话者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使者。这不仅是新时代赋予外语人的使命,也是外语人应有的责任担当。
学科定位:语言与文化并举、知识与德行兼修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外语学科的建设不仅顺应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外在需求,同时也必须满足人文学科“化人”的内在要求。在传授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知识与德行并蓄,培养“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知”上,外语学科要培养学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语言服务,尤其是特色行业类语言服务(如商务外语、新闻外语、政治外语、法律外语等)的意识、精神和基本能力。同时,更要让学生深度了解东西方文化知识,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异同,做到二者不偏不倚地融合互补。
在“情”上,外语学科要坚守人文教育理念,以经典文学、语言、文化文本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要打破学科的边界与藩篱,不仅要掌握文学等相关学科丰富的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人文理念,培育学生的道德、文化和情感。
在“意”上,外语学科要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思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培养外语人才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确一点——为我国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外语学科要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定位,矢志不移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服务。
在“行”上,外语学科要结合当前学科发展的实践,切实在“行”中践行对知情意的培养。学科将从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走向活生生的现实语境,从内化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准则,自觉践行自由、民主、富强、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自主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勇于担当中国对外交流和发展的责任,推进世界的融合。
学科发展进路:守正创新、循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作为一个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的学科,外语学科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在试图创造性地回答中国、世界、人民、时代的这些问题,始终思考着如何守正创新。一方面,外语学科坚持内涵式发展,扎实推进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等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外语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跨学科性。因此,在与其他学科进行复合、交叉的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尤其是现在国家鼓励各校、各院特色、分类式发展,防止千校一面、千院一面,防止过分同质化,这无疑为外语学科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要求。因此,外语学科要根据地区、学校的特点来突显自身的特色,创新中谋求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
马克思说,“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外语学科的学科建设只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才能培育出“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三个规律均与“人”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涉及两方面:人的思想和行动,即如何通过改变人的思想来改变人的行为。“从人出发”是一切的工作开展的起点。教书育人的规律是将教育规律和育人规律相结合,传道授业解惑,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学生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和整体性特征。因此,对学生的培养要依据“人才的成长规律”,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在外语学科建设中始终明确学生是价值的主体,确保价值主体的多样性、自主性和能动性。
首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工作融入到外语的学科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其次,创设语言文化和育人的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和思辨思维能力;最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脚踏实地地投入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和文化建设的事业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构建命运共同体。
外语学科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语学科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既要思辨又要融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无疑为外语学科的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外语学科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核心,肩负起时代使命,砥砺前行。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END-
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期编辑:杨莹YOUNG
语言服务行业公众号
【往期回顾】
前沿动态
官方发布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对外译制规范》行业标准报批稿公示
重磅!2021年全球国家翻译能力指数、中国大学翻译能力指数详细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