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译者需具备的三大能力
摘 要:翻译服务行业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对自由翻译职业的追求正在我国催生出一个逐步扩大的自由职业翻译从业者群体。职业能力是译员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由译者的职业能力更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国外翻译工作者的观点和论述,将自由译者职业能力识别为市场能力、行业能力和自主能力三个方面,尝试点拨对自由译者职业能力构成的思考,以期为翻译行业职业能力研究发掘新意。本文从当今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特别是对自由职业译员的需求出发,提倡高等院校在本硕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方面要更新理念并拓宽思路。
关键词:自由译者;职业能力;翻译教育
职业能力是以职业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在译学界明确提出职业能力的概念前,对职业能力的重视就已经在国内部分高校翻译院系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然而,关于翻译职业能力,特别是自由译者职业能力的研究尚较少见诸国内期刊,也很少借助一线译员的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本文参照外国自由译者的职场直观感受,勾勒出几个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职业能力,以期为系统的译者职业能力研究和翻译教育提供一点启示。
1. 译者职业能力的多维性
译者职业能力首先是翻译能力,其定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不断被赋予新义。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西方翻译界出现各种观点,讨论越来越热烈,不再囿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翻译能力研究,如Wolfram Wilss(1976)等对双语能力之于翻译能力的研究。翻译能力已经从最早理解的双语能力到多维能力的组合,学者们更注重对组成翻译能力的要素的描述。(Albir, 2007)翻译能力本身就与双语能力有‘‘质的差异”后者只是组成翻译能力的几个要素之一,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且体现为“层级关系”。(PACTE, 2003:47)在翻译能力模型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PACTE小组(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也提出“职业-工具”能力(PACTE,2000:99-106),并在2002年的修正稿中将“翻译职业的知识”纳入翻译知识能力中。(PACTE,2002:41-69) Daniel Gile(2009:73-86)提出了IDRC模式(Interprétation-Décisions-Ressources-Contraintes),强调将抉择、交际、组织等与职业翻译有关的各种能力纳入翻译能力中。其实,拓宽传统概念中翻译能力的范畴,不如使用‘‘译者能力”这样的概念,进而有‘‘译者职业能力”。正如傅敬民(2015:84)所指出的“让某个关键性的概念承载过多的内涵,势必导致概念边际混乱,并不利于围绕该概念展开研究。因此,除了对翻译能力做狭义和宽泛之区分,还有必要厘清合格译者与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和翻译人才的紧缺,职业能力的问题成为国内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并推动了翻译教育的变革和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然而,翻译职业能力包括自由翻译职业能力,后者具体指的是什么,有哪些要素需要在翻译教育中加以强化,这些都尚未有深入研究。由于对翻译能力特别是对职业能力的理解不同,导致翻译院系在制订翻译人才培养方案时所给予的关注度和秉持的态度迥异。为了应对社会各行业和各专业门类对特殊翻译人才的需求,国内从90年代末开始有所谓的“复合型翻译人才”的提法,所强调的是在翻译教育中如何体现翻译方向特色,如何将翻译能力与语言服务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相结合。复合型模式明显是以提高职业竞争力、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只不过其重心是在语言能力、狭义的翻译能力和相关专业的知识上。诚然,在翻译行业中,求职者只有具备相应的专业储备才有竞争力,但翻译教育除了重视语言和翻译能力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对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毕业生是否能达到翻译行业对译者的职业能力要求,特别是对翻译职场适应能力的要求,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值得关注的是,学界从翻译人才培养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转向过程中提出一些体现职业取向的培养目标,如‘‘职业化素养”(鲍川运,2007:50)、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等。所谓的职业素养的教育更加关注具有社会属性的行业特性以及个体从业者如何实现社会价值、认知行为模式和遵守道德规范,即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未来的职业翻译,把翻译教育置入翻译人才市场和翻译行业的大环境中加以考量,以‘‘提高翻译人才的受雇佣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增强其在翻译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张春祥,张春丽,2017:61)。有学者认为,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翻译工具和翻译资源的使用能力和译员/译者的职业道德”,将职业能力作为翻译能力的一部分,这无疑使得翻译能力研究的范畴进一步推进和延展。对职业能力的重视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翻译人才培养首先是专门性人才培养,这样才能使翻译能力模式‘‘比较忠实地还原了职业翻译的工作过程”(刘和平,2011:39)。这与本文所提到的对译者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区分并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一致的,只是视角不同。
翻译教育研究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职业能力的描述或阐释也越来越具体,但总体而言还不够明晰。本文认为,自由译者职业能力的研究最具典型意义,因为包含了更多层次的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译者培养除了涉及相关语言能力和专业领域知识外,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和通过团队合作开展语言服务工作的能力,以及相关的从业品质,包括译员的抗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工作过程中的协调和适应能力等也须列入培养目标。自由译者的翻译和专业能力也受到翻译行业规范、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趋势的约束。他们是直接面对翻译行业的特殊群体,而且随着现代社会中的自由译者队伍越来越庞大,这就对以翻译职业性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翻译教育者在对翻译专业的设计中需要更全面和更系统地把握职业能力的含义,兼顾自由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 对自由译者的关注
从社会经济学角度来看,自由职业者指的是具备某种专业技能且不长期隶属于某个组织或单位的全职个体劳动者,该劳动者具有自主性、专业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Burke,2015)翻译行业的自由从业者(freelance)的独立性较大,他们以翻译服务为职业获取报酬,有关自由翻译从业者在服务行业中的比例,笔者尚未找到确切的量化研究数据支持,《中国翻译服务业调研报告2014》(2014:5)提到“日益显著的业务兼职化倾向,已经带动形成日渐扩大的翻译行业自由职业者和专业翻译团队”。翻译服务行业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对自由翻译职业的追求正在我国催生出一个逐步扩大的自由翻译从业者群体。
自由译者完全面向市场提供翻译语言服务,并以取得该服务报酬作为自己的谋生方式,是彻底的职业实践者。广义而言,职业能力指的是翻译从业者应当具备的能力,其中自由译者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何理解?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让我们对职业能力这个概念有更综合和全面的了解,并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念。在国内翻译学界的讨论中,鲜少关注到自由译者的职业特点和他们的观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自由翻译从业者发声少,也尚未形成专门的组织和成熟的沟通平台;另一方面是实践者经验的碎片化。Lawrence Venuti (1995)在The Translator' Invisibility的开篇就揭示翻译从业者在翻译作品中被隐去姓名以及经济和社会回报微薄的现象。译者劳动成果被忽略,这暗寓了翻译职业的边缘化地位,更谈不上发出职业译者,特别是自由译者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推进和深化,市场对自由翻译从业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具备翻译从业能力的人才不断增加,自由翻译从业者成为翻译服务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国内翻译语言服务产业发展历史较短,自由译者生态尚未成形和完善,有关自由翻译从业者的研究也寥寥。相比而言,欧美国家的自由翻译从业者生态更为成熟,从业界有影响力的自由译者网站和论坛,如“Translation Rules”,“Thoughts on Translation”,“Speaking of Translation: Listen and Learn about Language Industry”等可见一斑。从业者可在其中讨论翻译问题,也可从中了解翻译行业动向、获得工作信息等。有关自由翻译从业者职业和专业问题的著述也很丰富,如自由译者Corinne McKay(2016)的Thoughts on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Industry and Becoming a Translator (2013), How to Succeed as a Freelance Translator (2016), Finding and Marketing to Translation Agenci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Freelance Translators(2017)等,对翻译职业感兴趣的读者和从业者可从中得到颇具实用性和建设性的职业和专业建议。专门以自由译者为研究专题的博士学位论文也可圈可点:奥克兰大学David Atkinson(2012)的博士论文Freelance Translator Success and Psychological Skill: A Study of Translator Competence with Perspectives from Work Psychology对新西兰的自由翻译从业者进行了心理实验测试和分析;Heather Fulford和Joaquin Granell-Zafra (2005)在“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A Study of UK Freelance Translators”中研究了英国自由职业译者网络资源使用的内容和方法及其信息和交流技术的运用策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欧美职业译员和自由译者发表的著述。
自由译者职业能力的识别可从两部汇集了上百位自由译者感悟和经验分享的短文集101 Things a Translator Needs to Know [下称101 Things) [Hinch-liffe,2014)和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 (Durban,2010)谈起,但本文作者不拘泥于实践层面的细节,旨在将文中碎片化和感悟式的观点加以提炼和提升,以补充和修正我们对自由职业能力的思考。101 Things汇编精选了参加WLF(World Link Forum)的一百多位自由翻译从业者提出的重要职业问题及其观点,可以客观呈现自由翻译从业者的观点;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选编了翻译职业交流论坛FA&WB(Fire Ant & Worker Bee)12年间出现的皮页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问答帖,把网络内容以问答形式呈现出来。WLF由欧洲职业译者联合成立于1995年,专门探讨和交流翻译职业问题;FA&WB是1998年《翻译期刊》(Translation Journal)编辑部开始运营的线上翻译职业交流论坛。101 Things和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提出了诸如“译者与新科技伦理关系’“行业伦理与职业环境’“翻译教育培训与职业”等颇具研究价值的问题。参与者的广泛性和选题的典型性,使得这两部文集可作为一探自由翻译从业者的窗口,但下文对自由译者职业能力的划分并未局限于对这两部译者文集读解。
3. 自由译者职业能力识别
顾名思义,自由译者职业能力指的是能够胜任自由译者职业并与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相关的能力。通过对101 Things和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的高度整合和抽象提炼,并结合自由译者的职业特性,本文的“能力”不单指具备某种职业技能或某方面的知识,更是将职业个体融入社会和群体中,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得职业、社会和个人价值得以统一和实现。本文认为,自由译者能力是融传统的专业技能和独立的职业能力于一体的,由“市场能方’“行业能力”和‘‘自主能力”三者组成,不同能力间有重叠且构成相辅相成的有机关系。市场能力指的是自由译者通过提供语言服务而获得市场认可并取得合理的经济回报的能力。该能力的建构需要专业技能和市场经营技能等的支撑,这既是自由译者的基本能力,也是职业个体安身立命之基础;行业能力指的是自由译者个体与同行合作沟通并共同维护行业权益和社会认可的能力,包括参与行业组织的建设等,这种能力有利于促进译者的市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翻译行业的良性发展;自主能力所强调的是译者个人理想追求与翻译职业的契合和科学的自我管理能力,关注从业者实现个体价值的需求和生存环境优化。这是自由译者能够长期从事翻译职业、推动整个翻译行业发展并获得自我满足的根本。
(一) 市场能力
学界对翻译职业教育与市场的密切关系关注已久,且意识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如Volga Yilmaz Gümüs(2017:1)撰文呼吁“翻译培训越来越需要与市场对接,学生进入市场的必备要素应该在翻译课程设置中有一席之地”。2018年由布达佩斯大学和欧洲专业译者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Specialized Translators)联合举办了Fit-For-Market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ing in a Digital Age的国际研讨会,把数字化时代职业译者如何适应市场的问题作为主题。较之受雇于翻译公司或机构的职业译者,自由译者应更具有市场意识,必须通过市场将自己的翻译劳动转化为合理的报酬,并成为其最主要的生活经济来源。市场能力体现在市场意识、市场经营和市场价值的实现这三个方面,是翻译市场规律对自由译者的基本要求。
市场意识主要指客观认识翻译市场规律,全面把控市场需求、产品、劳动者、客户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制定和调整市场经营策略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认知基础。体现在自由译者职业中,要实现市场意识的彻底转变,首先是突破文本层面的译文和原文的二元关系,进入与客户、译文读者和与雇主的多元社会关系中,协调文本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翻译行业产出的译文不是原文的译文,而是原文、译者和社会关系共同作用的产物。译者必须融入劳动生产关系中,在充分了解读者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从事翻译生产活动,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层面则表现为译者应当‘‘参与项目讨论会议’,“与客户电话/邮件/见面沟通’,“关注译文的阅读群体”“隐身于译文但显身于客户’,“关注译文的市场效果”等。(Hinchliffe,2014:38,40,44;Durban,2010:59-66)其次,自由译者需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置于翻译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关系中,充分考虑从技能到产品的转换是否符合“Product-Market Fit”的准则。“Product-Market Fit”是借用企业家Marc Andreessen (2007)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新兴企业要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产品和市场的匹配度,这同样适用于自由职业译者的翻译产出。自由译者为市场提供的劳动并非物质商品,而是体现自身专业技能的语言服务产品。从市场角度来看,译者专业技能的组合或满足市场需求的水平决定其能否蠃得市场。从101 Things和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中资深译者的经验感悟可见,自由译者的专业技能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翻译能力。这个能力通常指双语写作和外语阅读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场需求的专业知识和与市场相关的翻译能力同等重要。(Hinchliffe,2014:13,16,75; Durban,2010:1,191-204) 第二,理性利用科技与网络的能力。该话题颇具争议:科技与网络不仅是必备生产工具,提供资料查询、文件格式处理、机器辅助翻译等便捷,同时也容易让译者“过度依赖网络信息”,会使译者陷入被机器翻译取代和怀疑职业价值的心理矛盾中,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自由译者应一方面“学习和运用翻译技术’,“参加技术运用的培训”,深入了解“翻译技术在何种程度上挑战人工译员”;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人工的“附加值”“充分利用技术来提高个人竞争力”。(Hinchliffe,2014:26,87; Durban,2010:254-255) 第三,其他与职业相关的专业常识,如合同法务、会计、税务、保健等。(Hinchliffe, 2014: 10, 100; Durban, 2010: 57, 104)
市场经营通俗意义上指的是为销售产品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对提供语言服务的自由译者而言,市场营销主要指建立其客户体系,扮演推销员的角色去发掘客户、筛选客户和维系客户,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蠃。译者要储备专业知识,学习沟通技巧,主动寻求与潜在客户的合作机会,如多“参与行业会议’,“参加翻译行业培训和交流会议,结识前辈同行”。(Hinchliffe,2014:31; Durban,2010:127-144) “筛选客户”为的是译者保障个人的权益和市场价值最大化,主要指筛选“优质的服务对象’,辨别和远离骗译的“鲨鱼”客户。经验丰富的职业译者会主动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建立档案’,并在工作中做好“文件工作”以应对和防范“侵权”和“拒付或削减劳务费用”等问题。(Hinchliffe,2014:23,42,82; Durban,2010:56)“维系客户”不仅指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也指个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和彼此尊重;其次,译者也应积极“了解客户”工作的特殊需求,从而促进双方在理解基础上的合作共蠃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建立译者的市场信誉。(Hinchliffe, 2014: 6, 51; Durban, 2010: 62-64)
最后,市场价值的实现是对市场规律和劳动者的尊重,自由译者不仅应获得合理的报酬,也可争取更高的市场回报,如“打造个人品牌”等。品牌就意味着你的翻译语言服务是“高水平的’蠃得了‘‘客户和同行的认可”;但这也意味着‘‘承担的责任”更大。(Hinchliffe,2014:94; Durban,2010:152-154)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客户谈价格时切忌破坏整体的翻译价格市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市场价值实现,更涉及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对翻译产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二)行业能力
“翻译行业长期以来被外部,甚至内部从业者误解”(Durban,2010:i),导致行业价值被低估,劳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极大影响了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译者的工作环境。此外,翻译从业者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成本和难度也会增大。因而,行业能力主要指的是自由译者通过个体行为促进翻译行业良性发展的能力。Anthony Pym在其论著中称“翻译伦理的出发点是职业群体,而非个体”“伦理是一个职业性问题”(Pym,2010:159-160),不仅将翻译伦理研究从关注具体的文本活动扩展到对译者和译者群体的职业翻译活动的探讨,更是提出译者个体对职业群体或翻译职业的发展负有责任。这种对译者伦理上的要求,体现在自由译者职业能力中则表现为行业能力。就个体而言,译者需要具备行业意识,重视个体行为与行业声誉和发展的密切关联,最主要的是遵守‘‘职业规范和操守”,如“守时’“保密”等。(Hinchliffe,2014:78,91; Durban,2010:208-221)其次,译者在个体工作过程中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市场客户,在与社会接触和与客户来往时,可以有意识地“教育和培养客户”引导客户和社会了解翻译职业,减少误解或防止客户对翻译价值的低估。比如‘拒绝不合理的工作任务”也可以使客户意识到翻译职业的从业底线,甚至有助于改善行业生态。(Hinchliffe,2014:34,92;Durban,2010:234-237)再者,自由译者要出色完成翻译语言服务离不开与同行的合作交流,需要“培养同事“结识同行”、建立可靠的同事网络,具体包括促进资源信息共享,共同防范“工作风险”,如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任务的风险。在工作中,还可能与其他译者‘‘建立外包”等工作关系。此时,需要建立较完善的风险防范和合同签订机制,以保障双方的权益和翻译语言服务的顺利完成。译者间的合作是挖掘和培养行业新人的契机,有助于形成良性的行业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未来的行业声誉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Hinchliffe,2014:21,22,48,96,98;Durban,2010:182-185)
Ann C. Sherwin(1994:24)在“The Value of Local Translator Groups”中谈到“无论是新手译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译者,翻译组织是个信息宝库,为其提供帮助,从工作引导、术语翻译到常规建议和精神支持不一而足”。他对当时美国翻译协会通讯册中的所有成员发布调查问卷探讨翻译组织的价值,问题包括经济价值、职业认同、信息交流、翻译质量、从业满意度等。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中提倡发挥翻译协会的作用,自由译者积极组织发起和参与翻译组织的活动,如组织协会会员学习讨论,促进行业内资源整合和分享,具体包括搜集并公布翻译行业“优质企业客户名录”和“黑名单企业名录’、“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并“以整体的名义争取行业权益”和“分享行业经验”等,同时,翻译协会作为自由译者群体代表与社会沟通互动,科普行业价值,推动行业整体的发展。(Durban,2010:238-253)
(三)自主能力
变译论主张“鼓励译者主体性,重视发掘卓越译者的卓越表现,呈现译者生活的意义,体现出翻译活动对人的价值”(方薇,2019:95),这与101 Things和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主张的自主能力非常契合。自由译者个体获得自我满足是持续从事翻译职业并在职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前提,也是译者能力的体现。这与翻译职业的劳动性质有关,它不是身体或大脑的机械性重复劳动,而是需要充分调动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纵观很多欧美自由职业译者对翻译工作的评价:翻译最重要的是‘‘热爱语言”,“对文字较真”,它并非对着辞典或术语表进行“字对字的翻译”,而需要译者理解语境,把握文本和文字的含义;不是翻译某个“文件”,而是对整个文本的把握;甚至进行‘‘变蹩脚的原文为精彩的译文”,‘‘补充原文中没有但是客户很需要的信息”等带有创造性质工作。(Hinchliffe,2014:1,9,14,29,36,53; Durban,2010:1-10) 同时,翻译职业也不是纯“语言技能”的工作,拿到“翻译资格证书”不代表能获得成功的职业人生,需要不断“投入”和钻研,成为终身学习者。自由译者不仅是语言交际的主体,也是翻译作为一种商业行为的主体,积极加入社会人际沟通中,了解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与同行分享互助等都是自由译者主体能力的必备要素。(Hinchliffe, 2014: 2, 33, 89, 90, 99)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能力和行业能力囊括了翻译工作中绝大部分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但是,真正的领会和掌握这些硬知识则需要自由译者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包括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此外,自由译者常在家伏案办公,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与日常生活粘黏度高,要兼顾工作和生活双重身份,必须强调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指时间分配、空间划分和健康管理三个方面。时间分配指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兼顾两者。除了常规的合理规划“学习(输入)与工作’“工作与休假’“工作与陪伴家人/朋友’“个人工作与集体活动”的时间和“规划集中办公时间”之外,译者还可以运用“调高价格’“分包任务”等方法减少工作量。(Hinchliffe,2014:8; Durban,2010:224-229)空间分配,不仅指的是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区分和经营,也指工作档案的整理。对在家办公的自由译者而言,“规划专门的工作空间”尤其重要,同时还需重视保持“干净清爽的工作环境”。(Hinchliffe,2014:95; Durban,2010:79-81)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给译者心理上的放松和愉悦。健康管理,指的是做好身体和心理健康建设,具体包括学习如何处理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和利益关系、调整心理情绪、关注翻译职业者的颈椎、视力等问题:‘‘勿长时间坐在咖啡厅里猫着腰使用手提电脑”而应该“购买档次较高的台式机、鼠标、台灯”等。(Hinchliffe, 2014: 25; Durban, 2010: 87-89) 101 Things和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中有关自我管理的经验分享都十分具体。然而,这对自由译者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特别是对国内翻译行业的自由从业者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译者自主能力的培养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纳入翻译教育和翻译培训。
4. 结 语
学界明确提出翻译职业能力的概念虽然较晚,但职业能力研究贯穿于翻译人才培养的教育探索中,尤以职业译者中的自由译者的经验更为切实,更具典型意义。自由译者作为翻译语言服务的生产个体,全方位浸入翻译语言产业市场竞争,翻译职业意识更强,对市场变化更敏感,了解得更细致具体。本文管窥国外自由职业译者的从业见解,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由职业译者的心得,而是试图加以提升和引申,一方面反映自由译者对其职业能力的普遍而典型的看法,另一方面试图引入颇具新意的能力要素,以期界定自由译者职业能力的基本构成。翻译专业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层面,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该能同时面对国内和国际翻译市场。就自由职业意识而言,中国自由译者和欧美译者都强调注重个人信誉,获得客户的信任,但是欧美译者更具强烈的个人品牌意识,将信誉转换为翻译语言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服务单价和开拓市场方面更具竞争力。尽管中外自由译者在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等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中外翻译行业对自由从业者的职业能力的要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自由译者都是职业译者群体的一部分,都是以翻译服务为劳动产品,都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即整个经济活动链条主要由自由译者自主支配和负责完成:从客户联络、翻译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分工、议价、产品交付、费用收取、客户关系维系等全过程。
结合上文对自由译者职业能力模型要素的描述,可较清晰地观察到高校的翻译专业教育与自由职业能力要求的偏差体现在多个层面。从认识层面来看,高校教师不免有跟从翻译行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The Prosperous Translator中有个观点:从时间和效率考量,若要从事自由译者,与其攻读翻译专业学位,不如攻读计算机科学、法律、金融证券等专业;语言和翻译能力的学习则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出国沉浸语言环境和自主学习考取资格证书等方式。(Durban,2010:4)翻译教育如何对此作出回应,其所处的两难境地,可见一斑。以翻译技术为例,高校翻译院系的提升空间很大,问题在于技术教育不仅要体现在运用层面,也要重视技术伦理的考量。后者主要指技术运用过程中可能违反职业规则的风险,以及如何在机辅翻译环境下挖掘职业译者的市场价值和职业价值,面对后信息时代为未来的从业者奠定伦理基础和价值信心,这种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高校外语专业范畴。在相关课程系统设置的层面也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要提供涉及翻译服务产业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语言服务产业,准确敏锐的把握市场动向,学会经营翻译产品等,涉及这些方面的专业课程显然还有待加强。本文的讨论重点是自由译者的职业能力构成,也旨在开拓翻译专业建设思路。虽然国内高校已普遍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翻译专业教学,但如何培养具有主体意识并能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这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改革课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封一函,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领域:翻译理论与实践、西方文论、跨文化比较;方之(曾芳芝的笔名),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翻译理论与实践。
-END-
本文转载自:语言服务40人论坛公众号
原文来源:浙大译学馆公众号
转载编辑:Amelia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
往期回顾
行业动态1. 重磅!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发布《翻译技术发展共同行动计划》2. 重磅!教育部:翻译可授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
3. 行业动态 | 翻译学SSCI期刊ITT推出“翻译技术教学”研究专刊4. 资讯 |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单位名单(316所/最新版)5. 李长栓教授分享“翻译搜索之道”
行业观察1. 行业观察 | 韩林涛:翻硕论文研究课题如何到企业中去2. 行业观察 | 黄友义:如何突破中外文化差异,让世界更了解中国?3. 行业观察 | 曾经别人眼中的“怪人”冯志伟:“巴别塔”上的中国计算语言学先锋
4. 行业观察 | 韩林涛:译员可以在人机共融时代有更好的发展
5. 行业洞察 | 构建翻译团队的“三驾马车”策略:人员、流程和技术
精品课程1. 翻译“搜而不得”?专家带你来攻克2. 开学季大放送 | 翻译技术精品课程中秋限时团购!低至五折!
3. 限时惊喜福利 | “搜”嗖嗖,我带着“搜索指南”走来了!
4. 即将开课 | 翻译与搜索技术工作坊5. “搜索日记”评选活动开启~还能get超实用检索攻略!
实习就业1. 招聘快报 | 舜禹环球通招募英文文案师
2. 招聘快报 | 外研社招聘英语、韩语专业人才
3. 招聘快报 | 趣加游戏招募本地化专员4. 招聘快报 | 翻译项目助理,全职或实习生,北京海淀
5. 招聘快报 | 本地化项目管理实习生
技术干货1. 最近很火的Cymo到底是?
2. Cymo Meeting:我可不只是会议3. Cymo Booth:我有专属的虚拟同传间了!
4. 干货 | 入行本地化,你需要知道的基本业务术语5. 技术科普 | 微软术语库:程序员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