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的文化与科学: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关注我们,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樱花高洁典雅,也引伤春之情。与樱花同属蔷薇科的,还有一大批春天开花的木本观赏植物,容易混淆。要判断目标是否为樱花,不适合通过花色、花瓣数目、花期、开花时是否有叶等特征来辨识。
撰文 | Ferula
2020年伊始,全世界都在迎战严峻的考验。南邦红焰,西域飞蝗,地球面向人类摆出了各种考题。中国作为主战场之一,与瘟疫展开激烈对决。
疫情来势凶猛,战疫困难重重。在战斗的最前线,湖北武汉,几朵红樱已跃上枝头。诗言:“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樱花是深受欢迎的观赏花卉,据《樱大鉴》载起源于喜马拉雅地区,后来在东亚特别是中、日等国广泛栽培。
我国樱花栽培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即有记载(扬雄《蜀都赋》:“被以樱、梅,树以木兰”)。
樱花在分类学上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为落叶乔木或灌木。该属有两个亚属,即典型樱亚属 Subg. Cerasus和矮生樱亚属 Subg. Microcerasus。一般所言的樱花为典型樱亚属中用作观赏者。
矮生樱亚属也有部分植物有观赏价值,但形态与日常所言樱花差别较大,如郁李C. japonica。
本属果实为肉质多汁的核果,有些种类有优良的食用价值,如樱桃C. pseudocerasus和欧洲甜樱桃C. avium。
有些种类的果实味道不甚佳,以赏花为主,如东京樱花C. yedoensis。
樱桃花其实也很美丽,但其主要用途是食用,较少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品种选育也定向于果实的性状,因此其花较少为人关注。
樱桃C. pseudocerasus(摄于武汉大学,2019.3.14)
东京樱花C. yedoensis的果实,味道微苦(摄于武汉大学,2019.5.17)
樱花的物种种类有百种之多,论品种计则有超过三百种,是观赏花卉中的一个大家族。
樱花花期多在春季(高盆樱桃C. cerasoides在原产地花期为冬季),花色和形态各异,有些种类先叶开花,有些花叶同开。
武汉在园林上对樱花的应用很广,各大公园基本都有樱花栽培,还有东湖樱花园这样的专题景点,每到春季游人如织。
武汉大学也以樱花闻名。据笔者在2019年的不完全统计,校园内栽培的樱花至少在19种以上。
开花最早的是校医院附近的红花高盆樱桃和钟花樱桃,2月底开放。
红花高盆樱桃C. cerasoides var. rubea(摄于武汉大学,2019.3.12)
钟花樱桃C. campanulata(摄于武汉大学,2019.3.12)
武汉大学樱花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日占时期,经历了“起源之樱”、“国耻之樱”、“和平之樱”、“美丽之樱”四个不同发展时期,直到今天成为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武大校园文化的象征之一。
盛开的樱花激励着莘莘学子不忘国耻,发愤图强,同时劝勉着人们爱好和平,友好交流。
校园栽培最多,也是最著名的是东京樱花C. yedoensis,“樱花大道”两侧栽培的即是本种。
往年3月,被盛开的樱花环绕的樱园建筑群都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海内外络绎不绝的游人。
夜间的东京樱花C. yedoensis(摄于武汉大学,2019.3.25)
除东京樱花之外,武汉大学校园其他比较著名的樱花还有垂枝大叶早樱C. subhirtella var. pendula和大岛樱C. speciose等。
前者主要分布在枫园宿舍区,后者主要栽培于樱园及八一路。
此外校园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樱花,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二月下旬直到四月上旬基本上能开花不断,将学子包裹在樱花飞舞的氛围中,也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赏樱胜地。
垂枝大叶早樱C. subhirtella var. pendula(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大岛樱C. speciose(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樱花作为历史悠久的名花,在中日两国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樱花白洁如雪,迎春开放,是一种高洁、典雅、美丽的意象(南朝王僧达:“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
同时樱花娇嫩易落、花期短的特点又将其与惜春、伤春之情联系起来(南唐李煜:“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有些诗人借樱花的辉煌对比自身,伤感时光流逝(唐白居易:“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也有人借樱花的不幸感叹自身遭遇(宋周弼:“花开几朝今始见,人折人攀那得知”),总之多将樱花看做美好易逝之物。
日本将樱花视为国花,其文化内涵与我国有些不同。
幕府以来,樱花被视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征。
《古今和歌集》的樱歌中,樱花作为“无常孤独”的象征较多,大部分表现的是四层内涵,第一是爱情的无常,第二是美好东西的易逝,第三是不被人赏识,第四是孤独。
也有些日本作品中用樱花代表日本人的集体意识或貌美女子。
日本晚樱C.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 “普贤象”(摄于武汉大学,2019.3.30)
蔷薇科包含了一大批春天开花的木本观赏植物,如桃、李、梅、杏、梨、海棠等。
很多人难以区分这些花的区别。这里简单介绍一些樱花的特征,以便读者赏花之需。
由于樱花种类丰富,形态多样,这里并不准备详细介绍具体品种的特征,只简单描述樱花这一群体的共有特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栽培变种之间的差异,不适合通过花色、花瓣数目、花期、开花时是否有叶等特征来判断目标是否为樱花。
山樱花C. serrulata(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从花的特征上看,樱花与桃、杏等花相比有较长的花梗(可想象结实后的樱桃),花序常为2-4朵聚生的伞房花序(桃等多为单生的花)。
与海棠、梨等相比,樱花柱头只有1个,后者常有2-5个,且樱花花药较小(梨花花药大而颜色深)。
同时樱花的花瓣先端常有缺刻,也可作为标准之一(但不可以此作为唯一标准)。
崖樱桃C. scopulorum(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从花后的营养器官上看,樱花树皮灰白色,常有横生皮孔,外观上看为树皮上出现横纹。
叶片边缘有锯齿或重锯齿,平行叶脉多而明显,初生叶片沿中脉对折。
叶柄常有托叶宿存,花序梗基部有苞片包裹。
叶柄常可见两个圆形或扁盘状腺体。锯齿、托叶、苞片上也常有腺体,但很微小,不细看难以察觉。
果实特征为樱桃形的核果,特征相当明显,不再赘述。
读者亦可结合这些特征,翻阅前文的图片比较查阅,待到赏花之时必有所收获。
东京樱花C. yedoensis的叶(摄于武汉大学,2019.5.17)
樱花是春的使者,春天代表着温暖和希望。
[1] 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八卷)[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1986.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略有修改。
《返朴》新冠病毒专题
上下滑动可见全部报道
6 赵国屏院士:科研、疾控和临床缺乏协同,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教训”
7 应对疫情,春运人口回流情况如何?基于春节前人口流动模拟的预测
8 前夜:新冠病毒传播时间线详解 | 117三人行
9 控制疫情,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时间 | 专访清华药学院院长丁胜教授
10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11 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
12 彻底扑灭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1920年是如何做到的?| 展卷
13 非典之后,为什么这些治愈的病人更绝望了?
14 悲剧换来制度的改革:记制药史上最悲催的一次临床实验15 武汉一线专家详解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他们是窒息而死,过程很痛苦16 新冠病毒源于美国?“专家”到底错哪了17 中国延缓了病毒的全球传播,各国公卫比拼才刚刚开始18 武汉疫情暴露政府治理能力短板,突破口何在?19 天花是怎么消灭的?一场众多孤儿活体接力的救世壮举20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已成“大流行”,总干事怎么说?
1 比起流感,为什么全世界更害怕新型冠状病毒?2 Remdesivir到底是不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神药”?3 权威观点: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新药开发为啥那么难?4 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为何还没研发出来?5 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肯定会研制成功?6 中间宿主亟待确定!武汉病毒所确证新冠病毒极大可能源自蝙蝠
7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和传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8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专家教你告别阴谋论
9 病毒,那条静止的河流10 宅在家里不动,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11 有抗体就能清除病毒吗?认识抗体的复杂性
12 以史为鉴:也说新冠肺炎的血浆疗法
13 西湖大学团队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受体的空间结构
14 中国结构生物学家发力:揭示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瞬间
15 给你的生物网课加点料:世界最大冷冻电镜基地给青少年的7个科普锦囊
16 炎症风暴:人体免疫系统,是怎样反噬自身的?17 传播力胜过SARS,需要担心新冠病毒变异吗?
18 全世界只有少数实验室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它们长这样19 莫被误导!准确理解新冠病毒可能分为两种类型,且在暴发早期就已并存20 警惕!不应过度解读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2 世卫组织建议:如何在家护理疑似新冠感染者?附正确的打喷嚏、洗手方法 | 摸象记
4 怎样安全吃喝拉撒?旅途最全防护指南请收好5 开工在即,面对新冠病毒,如何练成“百毒不侵体”?6 冠状病毒在体外可以存活多久?| 117三人行7 怎样应对新冠病毒空气传播?| 117三人行8 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事实可能正相反9 肺炎恐慌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6个心理防护方案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相关阅读
近期热门
3 2020沃尔夫数学奖得主Eliashberg:找到正职前的两年是我做数学的美好时光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