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评论︱贾建平等:消除认知障碍歧视和病耻感,以促进中国健康老龄化事业的发展
撰文︱聂淑雅,庞亚娜
责编︱王思珍,方以一
编辑︱夏 叶
中国的健康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柳叶刀》委员会[1]建议将健康老龄化作为一项关键的国家倡议,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使老年人能够利用其智力和职业能力。这样将更好地捕捉到年龄在中国身上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健康好处(即长寿红利)。2020年,中国大陆65岁以上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25.6%[2],人口老龄化造成了一系列挑战和担忧,如劳动力短缺、福利负担和医疗费用。针对这一问题,委员会积极建议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如管理慢性病和改善保健服务。然而,对老年人的歧视是实现委员会健康老龄化目标的一个障碍。中国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3],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然而,该法案中没有直接关于禁止年龄歧视的具体和详细的法律规定。
2022年11月21日,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受国际顶级期刊邀请在《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题为“Ending age discrimination and stigma to promote healthy ageing in China”的评论文章。该评论阐明了中国认知障碍与主动健康的关系,分析了老年人受歧视的现状与原因,强调了通过立法、文化及医疗改变该现状的重要性,也为防止疾病的歧视和污名化提出了建议,从而更好的实现健康老龄化。(拓展阅读:贾建平团队相关研究进展,详见“逻辑神经科学”报道(点击阅读):Alzheimer’s & Dementia︱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国际首报404个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家系并揭示重要遗传机制)
在中国,对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歧视已成为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对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偏见及漠视,遭受歧视的老年人会逐渐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记忆力,并进一步损伤其身心健康,最终导致老年人产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4, 5]。文盲在老年人中也很普遍,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就业和人际交往能力,阻碍了他们参与健康老龄化,从而加剧了歧视。中国老年人中有5800多万认知障碍患者,经调查其中89·6%的患者遭受过偏见和歧视,使得心理产生严重扭曲,从而加重了病情[6, 7]。贾教授早在2016年于《中华神经科》杂志上就提出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被翻译为痴呆,这在汉语中是“白痴和呆傻”的意思,有严重的歧视及贬义意味[8]。因此,老年痴呆被认为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一种侮辱性称呼。这会引发痴呆患者经常隐瞒病情,拖延或拒绝就医,导致中国约90%的痴呆患者未得到诊断和治疗[9]。为了减少中国当前对老年人的歧视状况,贾教授建议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实现中国健康老龄化。
贾教授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础上增加针对老年人和认知障碍患者的反歧视法案。法案需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场所、服务领域、医疗系统、媒体、信息化生活及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此外,还应修改带有歧视意味的各种组织名称、商标、疾病名称。例如,将“痴呆”一词翻译成更为恰当的中文术语[8]。积极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对改善老年歧视和优化老年人健康尤为重要,是政策执行的有力补充。
贾教授提出的对认知障碍老年人消除歧视和污名化,有助于促进积极健康的老龄化局面,并有效提高我国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优化目前的老龄化社会现状;通过抓住年龄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健康效益,使中国能够享受“长寿红利”,迎来一个光明的新时代,在逐渐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稳步实现“健康中国”,引领世界格局。
贾建平教授简介:
贾建平,北京学者,国之名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一直潜心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无症状期诊断和治疗学新药物。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国自然重大、重点等项目共30余项。发表文章900余篇,总被引18600次,其中SCI论文280余篇,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主编全国《神经病学》第6、7、8版统编教材,被168家院校使用。主持制定28部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以第一完成人获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Zaven Khachaturian科学成就奖,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
欢迎扫码加入逻辑神经科学 文献学习2
群备注格式:姓名-单位-研究领域-学位/职称/称号/职位【1】Alzheimer’s Dement︱十年磨一剑!顾柏俊团队发现先天性免疫相关白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助力老年痴呆症早期血液学诊断
【2】Psychol Med︱唐向东团队探索27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睡眠电生理特征
【3】PNAS︱刘俊宇团队揭示连接蛋白半通道在减轻颞叶癫痫发病过程中的神经炎症和过度兴奋的重要作用
【4】iScience︱罗杰斯/余乐正团队合作开发可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理解和可视化的工具
【5】Transl Psychiatry︱朱遂强/朱舟团队揭示卒中导致的结构失连接可预测卒中后抑郁风险
【6】Neurosci Bull︱张丹丹团队报道内隐认知重评对抑郁症情绪调节的益处:来自行为和电生理学的证据
【7】Cell Reports︱李家立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易激惹精神症状发生的神经环路基础
【8】NAR︱PGG.MHC: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数据库和分析平台
【9】Neuron︱牛建钦/易陈菊团队发现发育中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与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形成的偶联机制
【10】Cell Reports | 张纪岩团队揭示成年小鼠脑膜中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及特征
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1】会议预告︱神经技术连接音乐与大脑会议即将启幕,欢迎聆听【2】膜片钳与光遗传及钙成像技术研讨会(2023年1月7-8日 腾讯会议)【3】第十届近红外训练营(线上:2022.11.30~12.20)【4】第九届脑电数据分析启航班(训练营:2022.11.23—12.24)欢迎加入“逻辑神经科学”【1】“ 逻辑神经科学 ”诚聘副主编/编辑/运营岗位 ( 在线办公)【2】人才招聘︱“ 逻辑神经科学 ”诚聘文章解读/撰写岗位 ( 网络兼职, 在线办公)1. Chen X, Giles J, Yao Y, Yip W, Meng Q, Berkman L, et al. The path to healthy ageing in China: a Peking University–<em>Lancet</em> Commission. The Lancet.
2. Ren Z. China Aging Research Report 2022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www.caoss.org.cn/UploadFile/pic/20229281791192316.pdf.
3. Congress SCotNPs.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2013 [Available from: http://www.ilo.org/dyn/natlex/docs/ELECTRONIC/92671/126615/F1741948415/CHN92671%202012.pdf.
4. WHO. Global report on ageism. 202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16866.
5. Barber SJ. The Applied Implications of Age-Based Stereotype Threat for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2020;9(3):274-85.
6. Jia L, Du Y, Chu L, Zhang Z, Li F, Lyu D,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dults aged 60 years or older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5(12):e661-e71.
7. Zeng F, Xie WT, Wang YJ, Luo HB, Shi XQ, Zou HQ, et al. General public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five cities in China.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JAD. 2015;43(2):511-8.
8. Jia J. Suggestion to rename 'dementia' to appropriate Chinese.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2016;49(11):825-6.
9. Zhao W, Jones C, Wu MW, Moyle W.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dementia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dementia care and family carers' perceptions of dementia care in China: An integ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22;31(13-14):1753-75.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