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餐桌|走,去昆明田间打个滚!
去年年末,PDT在昆明参加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社区实践交流会”。会后,我们来到了距离昆明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瓦恭村,学习了解沃柑与大麦的套种。前段时间,春分刚过,我们再次回到同一片土地,参加水稻旱作的春耕备耕活动。
这是「另一个餐桌」踏出珠三角的第一步,也是向着土地的一次靠近。
特约作者 // 松亚
一个关注环境与生态的游动撰稿人
清晨,三月末的昆明还有些阴凉。
驱车往山里,路两侧的斜坡上时常能看到长得杂乱的树,但更多的是被水泥格子牢牢固定住的红土堆。山路不可避免地十八弯,当一大片阶梯状的农田和瓦恭小学几个字映入眼帘,我知道我们大概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瓦恭是彝语,意为山脚下水多的地方。村里有彝、汉、苗等多个民族,一百多户人家种粮食、蔬果,依土而居,靠天吃饭。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简称“思力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高海拔地区,难有像平原地带那样随处可见平坦的土地。也因此,适合耕地居住的土地就会像吸铁石一样将人们聚集在一起,这也是云南“坝子”的由来。
瓦恭村(褚裕 摄)
思力中心的团队正在中国西南地区实践和推广气候友好型稻作技术,这是一种能够兼顾温室气体减排与适应干旱天气、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双赢的技术措施。现在正是水稻育苗的日子,思力也邀请了不少对土地颇为好奇的人一起来学习种地。
在简单熟悉基本情况后,我们跟着思力的老师们开始学习育苗,简而言之就是照葫芦画瓢。工序看似简单,实则繁琐。首先要翻整一遍土地,刨开硬化的土块,接着再浇水、施肥,拌土、铺盘、撒种、补籽、覆盖等等。老师说,云南天旱,为保证出芽率,就要保证把苗床浇透,有足够的水分支持种子出芽。下午,日光渐盛,到了播种的时候。思力的老师拿来70多块专门设计的育苗盘,大家把它们固定好后,接着就开始在标志着杂交水稻、常规水稻、老品种紫米等不同区域里逐个往苗床播种。
稻米轻盈,紫米粗糙,把种子捧在手里时,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种子之间的区别。劳动者与观察者,确实是天差地别。发达的市场经济意味着我们可以很容易买到食物,但填充人们需求的,常常是看不见的劳动细节,包括一次次弯腰、面对不合适的农具时的无奈,扛化肥后酸楚的肩膀。村民们(其中主要为女性)兢兢业业从事着的劳动其实并不为人所知,而更常被视为基本的农事操作。
撒有机肥(龙海燕 摄)
劳作一天,就会对干农活的人心生由衷的钦佩。耕作要经历犁地、播种、浇水、育苗、施肥等一系列身体动作;一粒种子,也只会指向发芽或不发芽两种可能。你会意识到人是被土地供养着的,而自然节律影响万物。
烈日下,虽然只在几分地上劳作了几个小时,我开始对身旁仅靠自己就管理好几亩地的老乡们产生了由衷的敬佩。我想,我们确实不能浪漫化归园田居。我不知道陶渊明在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时有没有请长工来帮忙,他的田园生活是否气候适宜、风调雨顺,谁来拔田里的杂草,或者当他碰上不公道的收粮人会怎么办。我只能暗暗想,他背后应该也有偷偷焦虑甚至哭泣过。
点籽(龙海燕 摄)
思力中心的左老师说,云南今年可能又是大旱之年。的确,此时不过是三月,但新闻里已经开始播报云南曲靖、玉溪等地陷入的旱情,我们在田间也感受到了这种炙烤。实际上,云南省在去年已经遭遇了1961年以来平均强度最强、干旱日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严重气象干旱。干旱正在持续,而这样缓慢、无形又无声的灾难意味着,老天正变得日益残酷,传统农耕时代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几乎已成奢侈。
在更大的意义上,水稻旱作也是一项应对这种残酷的努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在2021年的稻谷种植面积有3000万公顷,约占全球水稻总种植面积的20%。水稻提供了几乎一半中国人的主食,但以淹水种植为主的水稻田也贡献了绝对值极大的甲烷排放量。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貌不惊人,却可以在短期内造成比二氧化碳强劲八十倍的温室效应。
解决稻田甲烷排放问题,目前最为成熟的方法就是改变传统的淹水耕作模式,这涉及到科学研究,更涉及到行为的改变。思力中心的老师们认为,减排不能以损害老乡们的利益为代价。也就是说,在改良农业技术的同时,至少应当保证农户的收成,让自发的行为改变成为可能。“否则,也不过是另一种农业税罢了。”
后记 // by 褚裕
面对气候现实,看见农业气候行动。
也许有人会想问,谈气候友好饮食为什么要回到田间?我们在城市里享受着便捷的食物,为什么要知道食物从哪来?这些陌生的农事技术,当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时,感觉离我们太远了。而落到具体的行动上,我们也不是农民,似乎也参与不了什么。
然而,在当下,食物极度依赖远距离运输,广东的蔬果大多自云南批发、运输而来。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云南日益严重的干旱,我们真的能置身事外吗?
正文作者松亚在春耕活动结束后感慨,看来要少吃饭,减少消耗。但思力的老师在饭桌上回应,不必少吃,农民得有收入。也不必过度强调少吃肉,不浪费就可以。
在这篇文章背后,PDT确实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关心环境与气候的吃货,我们不仅要做出有意识的食物选择,也需要了解是什么塑造了我们今天的食物系统、我们的食物正面临什么样的危机。
感谢你愿意与我们一起走进田间,尝试理解我们倡导的食物未来。我们也希望将这样的「食物观」传递给你。在现代的食物系统里,农业的生产劳动是不被看见的,同时被隐去的也是作物、乃至人类自然生长的时间。或许你也时常匆忙地咽下一口米饭,然后急着去奔赴下一场行程。人在食物活动中被异化,我们早已习惯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维持生存的工具。
可是,当我们心里有了大地的景象,在吃饭时,想起整地、育苗和种子发芽,我们的心跟土地深深地连结在了一起,或许咀嚼的速度就不自觉地就放慢了,大米的香甜软糯也随之悄然在味蕾绽放。
生活在都市里、被快节奏生活异化的你,或许也会在这短短的一顿饭里,得到些许喘息空间和安慰。
编辑、海报 | 卢彦忻
技术支持 | 赵昊
关于「另一个餐桌」
「另一个餐桌:本土气候友好饮食研究」旨在寻找和传播一种自我关照与环境友好的饮食方式。以食物为切口,呼吁更多人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周遭的环境。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用膳食转变回应健康与环境的双重挑战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作为不断完善的核心的工作方法论,PDT食物小站认为“本土气候友好饮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质,(1)根植于已有的饮食传统,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2)回应至少一个食农系统在生产与消费链条上的碳排放环节,(3)促进一种整全的健康,包括营养健康、粮食公平、生产者的可持续生计等。
往期推荐
「另一个餐桌」共创邀请函
鉴定气候友好饮食原则,翻转你的餐桌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牛群,都与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