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中)丨政邦报告
对此,政邦智库高级研究员、理事长高明勇在政邦报告“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专栏发布文章《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
政邦君将分上、中、下三篇文章,分享《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中的部分内容。
应急管理不仅仅是“紧急状态期间采取的非常措施”,更多体现为常态化管理。就过往案例的得失,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的水平,还需注意定位、思路、方法三个层面的问题。
政邦君今天分享《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中的第四、五、六项风险。
九大风险之四
应急管理是“系统管理”,不是“同系管理”
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现实社会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把重点放在了地方宣传系统或网信系统,似乎应急管理由宣传系统或网信系统把好关,就可以解决重大突发性问题带来的影响。
在笔者交往中,曾有一些中部城市市委宣传部长吐槽,一些社会问题并不出在宣传部门,宣传部门也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相关的信息,甚至不掌握相关处置的细节,所以,应急管理就被狭义地理解为舆论引导。
并且,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存在一定障碍,还需要建立更为固化的联席沟通机制,在信息公开与政务公开层面去面对公众,面对媒体,回应社会关切。
走出“同系管理”,启动“系统管理”,则需要集中解决制度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寻找破解之道。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国办发〔2016〕61号)明确提出:“对涉及多个地方的政务舆情,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是舆情回应的第一责任主体,相关地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回应。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舆情,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回应工作,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商,确保回应的信息准确一致,本级政府办公厅(室)会同宣传部门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必要时可确定牵头部门;对特别重大的政务舆情,本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回应工作。”
九大风险之五
应急管理是“民意管理”,不是“移民管理”
前些年,在舆论场上会看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应急管理失当的新闻,其中相当比重是关于“上访者”。
有些是成立“非正常上访训诫中心”,或“非正常上访训诫教育中心”,就报道来看,对“非正常上访”人员进行训诫、警告和劝导教育的机构。
有些是成立“上访教育学习班”,教育对象主要是“进京非正常上访人员”,并把这些作为“长效机制”的经验进行总结。
林林总总,思路就是把一些上访者群体进行“转移”或“隔离”,远离当地的视线,也防止“越级上访”。
实际上,应急管理应该是一种“民意管理”或“人心管理”。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说:“最为关键的,还是要不断优化政治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正。政治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是整个社会管理的核心,无论是人心管理还是行为管理,都是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前提。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最为基本的一点,就是如何管理好民众,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基本需求。”
面对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必须坚持“疏”的思维,而非这种漠视法律、漠视民意的“堵”。
九大风险之六
应急管理是“口风管理”,不是“封口管理”
风险之六:应急管理是“口风管理”,不是“封口管理”。
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那里,将应急管理片面地理解为舆情管理,经常性地选择“消化”——所谓“消化”,更多时候是选择让一些不愿意看到的新闻报道“消失”。
《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其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都要“诚心对民”。
比如,武汉市搭建网上信访平台,开辟“第二信访局”,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跑腿”,变“上访”为“上网”,让民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网来网去”解决信访问题。
当然,对待民意要从“已回复”到“已办好”,真正解决民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否则,仅仅是采取“封口管理”,可能在短时期内看上去“光鲜”,但问题会逐步积压下来,将小问题拖大,将大问题拖炸。
所以,必须“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 。
回看上篇,请点击《高明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上)丨政邦报告》。
《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后续内容将陆续发布,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政邦智库”。
本文为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在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治理高层论坛上的学术演讲,并刊发于2021年第1期《青年记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