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像“骑驴觅句”那样积累调研素材丨高明勇调研笔记035

政邦小助手 政邦智库 2024-07-16



  

像“骑驴觅句”那样积累调研素材




        

高明勇 | 政邦智库理事长



春节放假前,与一位大学教授通电话谈事,聊到“调研”相关事宜,他说看了不少期我写的“调研笔记”,很受启发,经常转发给学生们学习。他邀请我节后找时间去他们学校做个调研主题的讲座,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日常调研怎么做?能否以春节返乡为例,谈谈如何养成日常调研的习惯?


确实,相对主题调研来说,不少人并不一定能有大量时间去专门调研,只能见缝插针,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在寻常事件里寻找灵感。简单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形成日常调研的自觉,熟悉日常调研的方法,多留意,多坚持,利用一切机会去打量真实世界的面貌,总会有些新的发现。


从小到大,我都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多则多写,少则少写,哪怕只是三言两语,当天的流水账记录,日子久了,也有收获。当然,在今天更多是以“日志”的方式来记录、表达。我那时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过一句话,“日之所见所闻所学所行所思所想,记以自知自用自语自悟自用自成”。如果有所侧重的话,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日常调研。


记得小时候读书,读到一则典故,印象深刻,就是“诗鬼”李贺骑驴寻诗觅句。李商隐曾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意思就是李贺骑驴外出时,都会在驴背上放一个锦囊,每有灵感或有感而发,都随时记下,放入锦囊,晚上回家后,再拿出来系统整理。这一点,后世的徐霞客也有此习惯,白天游历寻访,夜晚整理记录。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指出:“《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查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以前在媒体工作时,我也曾利用假期返乡之际写过“记者手记”,如《故乡的“移民村”》等,为此我还专门写文章探讨,题目就是《记者还乡:熟悉记忆的陌生拜访》。


今年春节期间,我也有意实践“日常调研”,每天在朋友圈随手记下一些观察与思考,其实这些也是调研笔记的素材,或者叫做“灵感笔记”。


最近,南都湾区财经智库研究院尹冀鲲院长来政邦智库交流时,正好也谈到了“日常调研”的问题,他讲述了在春节假期雇佣保姆的经历,通过详细了解、深度交谈,洞悉保姆行业的从业者来源变化等情况,真切感受到三年疫情对某些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为摸清当下经济发展形势增加了不少现场感、生活感的素材。


如何像李贺那样“骑驴觅句”去积累调研素材,我想至少有这六种来源。


日常之所见——无论是平时在居住的地方,还是偶尔的出行,熟悉的地方,或者陌生的远方,目之所见,都是在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的经历,包括途中遇到的陌生人。春节其间,偶然机会在医院看到患者求医的经历,想到网络上一些热点,就随手记下一段素材。


目睹一些事情,想起前段时间社会上关注的一个问题:老百姓为什么不“消费”,如何刺激消费。和一些真正意义的“老百姓”聊到这个话题时,答案大同小异,更像“问题”,孩子上学没钱怎么办?老人生病住院没钱怎么办?孩子结婚买房没钱怎么办?如果对“未来”忧心忡忡,“现实”消费必然受影响。从人性出发,谁不愿多消费?正视问题时回归现实,分析问题时回归真实,解决问题时回归常识,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专业与反智,一墙之隔。(素材001)


日常之所闻——如果说一个人的经历带有特殊性,那么众多人经历中的共性特点,就可能带有很多的普遍意义。利用乘坐网约车的机会去拓展一些见闻,是个很不错的日常调研方式,因为网约车司机本身来自五湖四海,接触的乘客五花八门,可以借机窥视这个社会的某种“隐私”。


打车,司机头发灰白,肤色皴黑,似六零后,细聊之下,八二年生,育三子女。类似情况并不少见,北京打车也会遇到。为什么总感觉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同龄人会更年轻一点,而回到故乡时总感觉同龄人显得更老?仅仅因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还是因为生活基础与生活压力?有段子说,有钱,乡下是净土;没钱,乡下净是土。农村是富人眼中的天堂,是穷人眼中的荒凉,是诗人笔下的远方,也是游子梦萦的地方。钱的缘故,还是认知的缘故。(素材002)
与友人聊,谈及“躺平”一词。在某些地方或某些人群,“躺平”意味着懒惰,意味着没有目标感,没有自控力,随波逐流,漫无目的,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有个人因素,有教育因素,有社会因素,有时代因素,不一而足。无论如何,不愿看到“躺平”成为“社会性废物”的代名词。(素材003)
晚间,与一位同在异乡漂泊的老友聊天,说起儿时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曾经认为多么朴素,如今再回首却又多么俗不可耐。怀旧,本想怀“旧时之记忆”,却不想看到的是“陈旧的观念”与“陈旧的思维”。故乡与异乡,其实是城乡在以两种不同的速度前行,必然产生落差,活在其中的人未必自知。(素材004)


日常之所学——我一直有“带一本书去远方”的习惯,这也是一种日常学习的方式,可以在朋友圈浏览一些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文章,碎片式学习,也可以选一些图书去系统化学习。此次春节返乡,在路上带了三本书,《生活在真实中》,有温故知新之意,《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成败洛基山:地理如何塑造美国的世界角色》,这两本与历史地理学有关的书,既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为自己在研究城市软实力方面做一些储备。


我们去过的地方越多,越会发现未涉足过地方更多,读书亦如此。如果用地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重新打量,会发现那些重要而被遗忘的、成论而被误解的、普通而被忽视的事物。所有的“当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答案,而地理学的视角蕴藏着解读历史的钥匙。(素材005)


所谓学习不限于此,春节也偶遇了商圣范蠡的纪念馆,第一次看到他的经商十二则,经商十二戒律,经商十八法,很受启发,这也是商业文明的古代传统。在智库业务中,我们也高度关注商业文明与商业秩序,这种古今之间的遥相呼应,本身也是一种延续。


日常之所行——行走,常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修炼,也可以作为一种调研。


毛姆说,“我旅行一趟,回来的时候不会依然故我”。其实,不管是旅行,还是休假,不管是调研,还是采风,哪怕纯粹休闲,只是在山里吹吹风,在海边晒晒太阳,在沉静的麦田看麻雀飞过,在陌生的街头看人来人往,只要认真去感受,都不可能“依然故我”。问题在于如何去“感受”?感受,就是要潜入日常生活的深处,重新思考笼罩在身边的那些惯常之物,那些熟视无睹的词语,那些司空见惯的句式,那些习焉不察的修辞,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以及再深一点的秩序,更深一点的历史,在雷同中发现不同,在不同中寻找相似,一层一层剥开,一步一步钻进,反思“现成”,琢磨“形成”,探究“已知”,提升“认知”,把生活还原为生活,把生命还原为生命。(素材006)


日常之所思——近水楼台先得月,春节,当然会去想一些与春节有关的事情,比如,到底什么是年味?


春节,似乎只在除夕。除夕之前,问,啥时候回?除夕之后,问,啥时候走?回与走之间,实现了仪式感。(素材007)


也会想到,类似春节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在一个家庭内部如何体现,如何传承?


这几年,每到腊月二十八,悠悠主动提出要和我联手贴对联。想到小时候,也是和弟弟一起跟着父亲贴对联。所谓“过年”,并不是某个结果,而是某个时刻,为了某个时刻的准备过程,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快乐。(素材008)


日常之所想——一个人,有时候会苦思冥想,有时候会静思默想,有时候会胡思乱想,有时候会奇思异想,不管如何,“想”是一个人提升认知、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如果有一些稍微长远的“目标”,有一些发自内心的“惦记”,这种“想”,就很难凌乱,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对接”。


城市的日常,很多人其实生活在“表层”,点点滴滴,生生不息,从乡村,从街巷,从村镇,从县城,不断涌向“表层”,浮出水面。每逢春节,一个猛子扎进“里层”,扎向四面八方,扎向乡土田野,扎向根脉深处。这就是乡土中国。(素材009)
同样是生命,同样是一生,有些人过的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生活,有些人过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活,有些人过的是伦理学意义上的生活,有些人过的是历史学意义上的生活。不同意义的生活,在不同的阶段,可能体现在不同的人群,也可能汇于一人身上。(素材010)


对,在日常生活中像李贺那样“骑驴觅句”去积累素材、寻找灵感,关键在于“惦记”,主要在于“坚持”。(完)




对话张涛甫丨评论就是用“思维体操”提升“观念水位”

对话张涛甫丨评论正在从“单口表达”变为“意见演出”

对话刘海明丨一个“评论时代”是否到来

调研笔记丨“作为调研方法”的访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