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娼妓名作,看东亚近代史和女性的命运
深焦艺文志
书籍口碑榜
LIST OF BOOK
策划 深焦编辑部
本期深焦书籍口碑榜,小说&文学类迎来了几位大师的作品。首先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深焦作者彭若愚给出了高评价,他认为“托尔斯泰这部作品的卓异之处并不关乎批判,亦不在于呈现,乃在于挖掘。他挖掘出了人生难堪的实质,更挖掘出了那份深深根植于人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忧患情结。”东野圭吾的中短篇小说集《那时的某人》也在今年5月再版,深焦作者暗蓝认为,这本书“相当于东野圭吾的‘蛋糕边’,边角料合集。”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永远在上》同样值得一看,深焦作者hzcneo认为“他的过早离去,是21世纪美国文坛最大的遗憾。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如此精确地洞悉如今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本期的人文&学术类,我们将目光朝向历史。疫情当下,阅读一本《流行病与社会》尤为重要,这本书挖掘了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深焦作者暗蓝认为,“审视流行病的历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揭示我们不能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我们不可能‘速战速决’根除一种流行病,更不可能以此作为政治资本——我说的是墨索里尼;我们能做的是‘专注一件事,但不忽略其他事’,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看到患病的是个体,但也不可忽视致病的环境与结构。”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可能来临的核战争,让深焦作者hzcneo拿起了关于核武器前生今世的非虚构作品《指挥与控制》,他认为“在拥有如此威力的武器之后,人类的历史走入了全新的未知领域。要驯服不仅仅是武器,还有内心之中征服和毁灭的欲望。”此外,本期还有研究日本现代化早期海外娼妓的名作《唐行小姐:被卖往异国的少女们》,书中有一句话“无论哪个国家的新开垦地,都是由单身务工的男性和娼妓开辟的”。深焦作者海带岛认为,“这本书可以让人更广泛地思考东亚女性的命运,也可以勾连到几个东亚国家交织的近代史。”
欢迎大家在深焦各平台留言,与我们共同讨论,分享你喜欢的书籍。
上期电影口碑榜:载入史册的两位恐怖片大师,阔别多年还是原来的味道
上期音乐口碑榜:听完这张专辑的爽快,就像吃完爆辣抄手后再来一碗清甜冰粉
上期书籍口碑榜:随鲁迅漫游都市,听日本文坛“第一奇女子”聊欲望
上期碟讯:《瞬息全宇宙》破天荒收录中文字幕,烂到成经典的Z级片20部大合集出碟
上期动漫口碑榜:大热漫改陷入瓶颈,日本动画已无片可看?
本期统筹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小说&文学
那时的某人
あの頃の誰か
作者: [日]东野圭吾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品方: 人天兀鲁思
译者: 吐雅
出版年: 2022-5
❖
暗蓝
杂学家,译者,书评人
相当于东野圭吾的“蛋糕边”,边角料合集。第一篇《谜团重重》的主人公还在纠结要不要买“最近人们都在谈论的长方形盒子”——手机,现在看来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历史小说”;完成度最高的是《再生魔术的女人》,利用“生育”缉凶,是东野圭吾最擅长的“神圣恶女”主题;《再见,爸爸》是让他一举成名的长篇《秘密》的雏形,有趣的是整篇作品非常轻松——也许拿远一点,忽略种种细节,悲剧都可以变成笑剧吧。
伊凡·伊里奇之死
Смерть Ивана Ильича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译者: 许海燕
出版年: 2021-6-30
❖
彭若愚
流浪于文字与光影间的文学研究生
以寻常之笔触写寻常之人事,却因赋予了面对死亡这一特殊的情境,而让许多平日里潜隐于人心之下,强自压抑着的欲望、怀疑、惧怖、省思乃至个人深广难测的整个内心都浮露了出来。人终有一死,但彼之堙亡终归不能对等于吾之身故。唯有人生来独来独往、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一事,乃是共通。托尔斯泰这部作品的卓异之处并不关乎批判,亦不在于呈现,乃在于挖掘。他挖掘出了人生难堪的实质,更挖掘出了那份深深根植于人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忧患情结。
日日杂记
日日雑記
作者: [日] 武田百合子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译者: 田肖霞
出版年: 2022-5
❖
渡边
编辑,B站读书UP主 豆瓣 @渡边
挺好看的,有种让人联想起树木希林的笑容的那种日常感。“冷,贴了暖宝宝出门。”“梦。猫在整个家里跑圈。”“早饭。炖蘑菇,惊人地难吃。”陈述句罗列,偶尔一句好笑的感悟。这种日本式的日常经常能在日剧中看到,但在这边却很少,羡慕能沉浸在日常里的心境。
暗蓝
杂学家,译者,书评人
活到通透,眷恋才珍贵。但说到底,人如果真正生活过,体验过无数获得与丧失、美妙与艰难,她到底还是会眷恋生活。这不是什么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生活的凭证。生活应该是如此悠哉且有重量的。
约婚夫妇
I promessi sposi
作者: [意] 曼佐尼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王永年
出版年: 2020-4
❖
彭若愚
流浪于文字与光影间的文学研究生
以点带面,以微知著的全景式写法。故事主线不过是个引子,旨在串联起形形色色的社会群像,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历史图景。写法固然略显古旧,但曼佐尼的眼光识见却绝不过时。就历史写作而言,他几乎以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为读者包举了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竭力让故事本身无限趋近于现实。以小说技法而论,他则融合了诗歌的抒情、历史文献的考据与重构、叙事视点的切换与潜隐,以说书人的姿态,赋予了故事文本的结构嵌套。不管是着眼于它之于文学史的意义或是其本身的价值,都是一部卓异且有趣的作品,无怪卡尔维诺与埃柯等意大利作家均对本书推崇备至。
永远在上
Oblivion
作者: [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林晓筱
出版年: 2022-3
❖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过早离去是21世纪美国文坛最大的遗憾,因为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如此精确地洞悉如今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在他那些复杂的长句和繁琐的叙事背后,折射出的每一个现代的心灵普遍存在的焦虑,抑郁和苦闷,以及消费社会之中那些匪夷所思的荒谬瞬间。这些并不是无病呻吟般的哀嚎,而变成一种玩世不恭的自我嘲讽。
阅读华莱士的作品就像攀登一座高峰,在每一次命中注定的失败之后你才体会到自己和真正天才之间的差距。华莱士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天才,同时他也是一个备受折磨的凡人。他坚持写作,终身都在与抑郁症搏斗,并以一种英雄般方式迎接自己死亡的宿命。这所有的一切都被融合进他的小说里,并试图告诉每一个读者:“人活着到底是他妈什么滋味?”
眼睛
The Eye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蒲隆
出版年: 2020-8
❖
彭若愚
流浪于文字与光影间的文学研究生
读纳博科夫的小说会生发一种恼人的甜蜜,一方面你不得不放慢你的阅读节奏,留心他的每一处布置,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为他那些打机锋、夹私货、耍刻薄的巧思与妙喻击节叫好!他从来不惮戏谑与冒犯读者,譬如本书中一直试图窥探斯穆罗夫其人与生活的,乍看上去是已然作古的他本人,其实最终锋芒所指,却是作为阅读与窥看者的“读者”们。但这种绵里藏针含沙射影的手段并不令人反感,尤其在他独出机杼的表达与譬喻下,更甘心听任他的“摆布”。叙事的模式与技法或许终有一日会落入窠臼,但具备趣致的省思则将得以延续。他在试图把玩命题的同时也牵引出了一个永恒的思考:人的形象未必是由其自身所形塑,更来自于不同他者目光的投射。世界便如一面镜子,各人皆是被镜片所切割而成的形象,是视线的追索,亦是目光的聚合。
说吧,记忆
自传追述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副标题: 自传追述
原作名: Speak, Memory: An Autobiography Revisited
译者: 王家湘
出版年: 2019-5
❖
彭若愚
流浪于文字与光影间的文学研究生
“雪固然是真实的,但当我弯身捧起一把雪的时候,六十年的岁月在我的手指间碎成了闪光的霜尘。”这段文字呈示了纳博科夫追述过往的方式,记忆的确是一个整体,但当你试图穷其颠末之时,它又会散落飘飞,难以厘清与分辨。故此它更多作为一种感觉和意象存在,纳博科夫对之没有强硬地捏合,而是顺着它流动的趋向间或予以穿插与组织,展现出一种华美的斑斓色彩。有趣的则是,相较他笔下如梦似幻雾里看花般的童年记忆与家族往事,反而是其对流亡生活的回溯与对鄙夷之人的刻薄言辞要显得更为真切可感。这或许也说明,美好因美好而分外虚渺,痛楚则因痛楚而格外深切吧!
狐狸在夜晚来临
’s Nachts komen de vossen
作者: [荷兰] 塞斯•诺特博姆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杜冬
出版年: 2021-9
❖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阅读《狐狸在夜晚来临》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推开自己记忆的大门,寻找其中遗落的闪光瞬间。早已消逝的往事伴随的回溯重新浮现,一同到来的还有那些苦楚的懊悔和放下之后的释然。在记忆的海洋之中,诺特博姆的叙述总是伴随一种寡淡的哀愁,像是重逢的情人之间在倾诉过往。虽然彼此之间含情脉脉,但还是无法忘记曾经的岁月中给对方带来的伤害。《狐狸在夜晚来临》是完美的睡前读物,随着灯光暗去,你也在半梦半醒之间让记忆延申到远方。然后睡梦降临,双眼微合,一天结束了,正如一个人的一生。
怎麼 又回到這裡
またここか
作者: 坂元裕二
出版社: 光生出版
译者: 陳系美
出版年: 2021-7
❖
彭若愚
流浪于文字与光影间的文学研究生
一出荒诞剧。这种脱线而滑稽,却又能让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对白大概也就放在日式语境中才能显得如此合宜吧!坂元的创作观很清晰,即写作是一种修复,一种偿补,故而不是为了解决或完成什么事件,只是为去重温、弥合与补足一些东西。兜兜转转的循环往复在他这里是必要的,这既体现出人生宿命的一面,同时又能给予人物一个重新开始的契机或假想。但他的意图太过于清晰抑或说是目的性过于强烈,因此那些看似荒腔走板的对话、不着四六的行为乃至看似漫不经心的生活闲笔,都给人一种备好课案的老师前来照本宣科的刻意。它们并不自然,其实也毋需自然,却总被作者有心装点成自然而然的样貌。
人文&学术
唐行小姐:
被卖往异国的少女们
作者: [日]森崎和江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译者: 吴晗怡 / 路平
出版年: 2022-3
❖
海带岛
影迷,译者,图书编辑
这是研究日本现代化早期海外娼妓的名作,作者是日本女性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前驱。但这本书并没有使用冰冷的学术性研究方法分析女性身体在帝国积累财富的初期如何被剥削并转换为殖民主义的养分。她更为广泛地深入到报纸、个人自述、真实交往的素材中,为读者展示了这些女性自身悲惨、坚韧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最为让我惊喜的是她分析了这些较多输出海外娼妓的地区本身拥有怎样的性风俗,这也是解答卖娼的重要角度。书中有一句话“无论哪个国家的新开垦地,都是由单身务工的男性和娼妓开辟的”。这本书可以让人更广泛地思考东亚女性的命运,也可以勾连到几个东亚国家交织的近代史。
流行病与社会
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
作者: [美] 弗兰克·M.斯诺登 / Frank M. Snowden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Epidemics and Society: From the Black Death to the Present
译者: 季珊珊 / 程璇
出版年: 2022-5
❖
暗蓝
杂学家,译者,书评人
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从流行病的角度来看更为明显:令美国独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海地的黄热病,而让俄国与德国成为现代国家的很大程度上是痢疾和斑疹伤寒——这两段故事里的“受害者”都是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审视流行病的历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揭示我们不能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我们不可能“速战速决”根除一种流行病,更不可能以此作为政治资本——我说的是墨索里尼;我们能做的是“专注一件事,但不忽略其他事”,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看到患病的是个体,但也不可忽视致病的环境与结构。我们可以团结合作,可以调动一切力量,保障作为“最高法律”的公共健康,然而又必须提防任何一种力量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从根本上说,流行病问题总能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或是人性本身还不够好,以及其中一些总是比另一些更烂。
忧患
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
作者: 林鹄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出版年: 2022-5
❖
伯樵
写得其实不错,但有点难于评价,比如看到导论部分讨论antifactual,搞得我非常心痒想看看什么what if的独特scenario来重新评定新法or factional斗争,结果实际上并不多~每个论题讨论得都颇为精彩,而且没有纠结于一套coherent或是圆融的解释,这一点尤其难得,对DZ以及如何研究DZ对我这种外行而言提供了非常多的视角和细节(当然,最后的部分讨论了类似的方法论问题)~~不过扯闲篇有点多(虽然都非常好看,而且大部分是赞同的),但,各个篇目还是独自成章的感觉过于明显,统合各章的落脚点与其说是北宋诸问题,不如说是史学方法论大讨论~有些地方脑洞过大~所以,并不执着于给历史一个coherent elaboration的本身,也不执着于给全书一个coherent的结构探讨,很好~
秦制两千年
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
作者: 谌旭彬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
❖
江声走
影迷、媒体人
承接了宋儒以来对秦制反思的隐线,当然也有当代指涉的襟抱,这样以论带史肯定会有各种史料上的瑕疵,不过不打紧,这本来就不是历史研究,而是历史叙事。
指挥与控制
核武器、大马士革事故与安全假象
作者: [美] 艾里克·施洛瑟(Eric Schlosser)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原作名: Command and Control: Nuclear Weapons, the Damascus Accident, and the Illusion of Safety
译者: 张金勇
出版年: 2021-2
❖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可能来临的核战争让我拿起这本关于核武器前生今世的非虚构作品。《指挥与控制》讲诉了一次不为人知的核事故,以及核武器整个的发展历史。在拥有如此威力的武器之后,人类的历史走入了全新的未知领域。要驯服不仅仅是武器,还有内心之中征服和毁灭的欲望。每一个细小的失误都会导致灾难的出现,看似完美的系统实则漏洞重重。核战争其实并不遥远,它随时可能发生。而一旦发生,明天则不会再出现。
超现实主义宣言
Manifestes du surréalisme
作者: [法] 安德烈·布勒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一頁folio
译者: 袁俊生
出版年: 2020-6
❖
暗蓝
杂学家,译者,书评人
“只有摆在木浆的工作台上,所有现行制度才被看做是合理的工具。这个木匠就是你……只有一件工具例外,况且你是不会喜欢长刨子的,以至于你竟然宣称使用锤子是错误的,是一种罪过。”木匠不该否定锤子,而事实上鱼必然会被溶解。选编很好。
电影类
王家卫访谈录
Wong Kar-wai: Interviews
作者: 李惠铭 / [英] 李沛然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译者: 邵逸
出版年: 2022-7
❖
吴泽源
作家、撰稿人
可能是简中世界迄今能看到的最佳王家卫书籍。听各路学者解读毕竟不如听墨镜本人开讲来得痛快,不同时期与不同记者对谈也能立体展现出王家卫人格中的不同面向。(保留粤语切口是亮点)
-FIN-
我们习于暴力,却害怕故事
俄罗斯金狮奖得主,从新冠重症中起死回生后,再遭战争蹂躏
是谁在怀念香港流行乐?是谁在不屑《声生不息》?
用暴力撕碎日本之美,是他影响了吴宇森和昆汀
谁是日本“小说之神” ?
触碰过自杀者的脑浆后,他如一块腐肉走向黑夜的尽头
他是第三世界的约翰·列侬,却被认作“恋童者”和政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