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性侵相关的事件和描述,因此进行触痛预警。如果你有过相关经历,或在阅读文章时感到痛苦、不适,请以自身的感受和情绪优先,放松、深呼吸或进行一些让自己感到安全的活动,随时停止阅读。当你觉得可以并愿意继续阅读时,再阅读。
在一次编辑部的分享中,有位姐妹提到,她的朋友曾经遭受过来自师长的性骚扰。由于当时年纪尚小,那位朋友无法区分“疼爱”和性暴力,于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体会到自责,认为当时没有保护好自己。
面对性侵这样的创伤性事件,我们都很明确——做错的永远只有加害者一人。但往往,幸存者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和心力来自我开解。今天的这封信件来自具有类似遭遇的姐妹。在信里,她勇敢地面对过去的创伤,在书写中指向暗处的加害者。她希望,通过个人经历的分享,去和更多的姐妹站在一起,并让其她亲历者感到,“你并非孤单一人”。很荣幸今天能跟你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这封信能让你感受到,你并不孤单,如果它还可以给到你一丝慰藉和启发,那就更好了。当我第一次读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我背后直冒冷汗——仿佛有人在我的生活里装了一个摄像头,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公之于众。
图 / 林奕含生前接受采访
不过,我很感谢林奕含,她帮助我找到了一个较为简洁和直白的方式来描述我的经历,并且确认自己是一场处心积虑的围猎中,被精心挑选的受害者。事情发生时我只有13岁,到我能借助一种视角、文字、理论去分析它时,我已经26岁了。不过幸好,从漫长的人生看去,一切都不算晚。毕竟26岁的我不能苛责那个13岁的小朋友反抗之无力;未来成为战斗力爆棚的“老阿姨”的你,也不会责怪现在涉世未深的你,为什么还没有足具应对的智慧。图 / 《俗女养成记》
如果仅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我会把整件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事情发生的当下和随之而来的震惊、痛苦、纠结的时期;二是在事情主动或被动结束的许多年后。13岁的我,在事情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PTSD的状态,震惊并且眩晕。我无法对正在经历的事情定性,更想不清楚事情因何而起,是否与自己的“不当言行”有关。26岁的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世界大部分的犯罪行为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围猎之前,他们不会惊扰“猎物”,甚至想办法迷惑“猎物”,尤其是在权力关系不对等的情况下,“猎物”难以设防。如果这篇文章的读者里有与我面对着相似境遇的姐妹,或许你现在正经历着愤怒、悲伤甚至自我保护式的愕然,或者陷入自责,像当时的我那样。
图 / 《难以置信》
从这样的情绪中走出需要时间,如果能放弃以“我做错了什么”作为思考的起点,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思想解套。所以,就让我们跳过“为什么”这一步,直接进入“怎么办”的环节吧。在事情发生的当下,震惊和愤怒可能会占据我们的大脑,但是如果还存有一丝理性和想反击的念头,那就抓住它。不管是语音、录像、聊天记录,还是留有对方生物痕迹的衣服、书本等物品,哪怕不全,哪怕你看着就感到恶心,将它们收集到一块。如果暂时没有心理动能处理,就锁起来,等到有心力的时候再选择处理它们的方式。不管ta是谁,希望你选择的这位求助对象,是一个具备一定的性别意识和处理紧急事件的勇气和经验的人,这样的ta,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安全、能喘息的空间,也能帮你较快地做出应对的决策,而免受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图 / 《嘉年华》
在你感到可以直面这个困境之后,寻求司法的救助是一种方式。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另一方面,我从来不认为去寻找行政或者司法介入是唯一有效的、勇敢的解决方式。毕竟不论是公力救济还是私力救济,能让我们最终获得宽慰的前提是公义得到伸张。但是如果“滚钉板”也不能保证结果呢,其中所付的心理和时间成本,是需要我们每个亲历者自己去权衡和计算的。也许是事件发生时我过于年幼,以至于我直觉地开启了一套自我保护机制:
我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我知道如果我花时间去对付他,可能会让这件事从此成为我生活的中心——我的生活,我的心情将全部以它的发展为转移,而它不知道会把我拽向何处。但是学习不会辜负我,它可以带我远离此人此地,让我有机会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当然每个人面临的具体状况不同,但至少我们选择一件事,让自己找到一个抓手,告诉自己还不是放弃的时候。图 / 《妇女参政论者》
有些心急的助人者会非常积极地帮助你寻求公力救济或者心理帮助,这很好,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对于除你之外的人来说,也许一份判决,一个处罚,或者听到你说放下都可以视为事情的终结。有了终点,这个背负了许久的重担就可以放下了,ta们就可以离开了。我并没有责怪这些助人者的意思,只是,作为当事人,我们内心需要的那个答案,也许花费一生都未必能获得,没有人有资格劝我们“算了吧”,后面的路我们可以自己慢慢走。这个建议其实是上一个建议的延伸。在自我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去不断地凝视那个深渊,因此还要防备深渊将我们淹没。获得答案的过程,其实是不断运用理性去定义和描述的过程,心理医生、性别研究的理论都是可以借力的安全绳。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给我最大的帮助是,它描述了李国华和他身边的人的想法和立场,让我多了一个视角去观测对方的动机,使我更容易走出自我苛责。这个建议同样是上面建议的延伸。即使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未必就应当放下。让犯罪者付出代价,是人天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受害者也不必拥有比施暴者更高的道德情操。同时,在类似事件中,当施暴者敢于这么干,说明他大概率是一个惯犯,并且他拥有一整套支持系统。除了有不具象化的社会文化为他加持,在具体的生活中,他的身份背景也很可能为他带来一群庇护者。相应地,深受其害的人大概率不只你一个,知道自己对抗的对象体量有多大,知道自己潜在的盟友在哪里,清醒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做好准备再去维权。即使对方仍然是撼不动的大象,我们至少还可以选择不原谅。亲爱的姐妹,感谢你看到这里,聆听我的分享。或许痛楚与顾虑依旧伴随着你,不妨先给自己一点时间。我们经历的种种,就像哈利波特额头的伤疤,它切实地存在着,皮肤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让痕迹消失。它还会时不时地隐隐作痛,像梦魇一般把我们拽到某个恐怖的情境中去。但再可怕的梦都会醒来,醒来的世界有支持你的小伙伴陪你战斗。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像JK罗琳一样在全书的结尾写到: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