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行将大龄单身女性列为高风险群体!

觉悟者 结构学总部
2024-10-17

资本从来都是最理性的,因为在资本的计算公式中,人只是数字。越来越多的银行风控部门,一方面在加大向社会各级主体推销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又将大龄单身女性和离异女性群体列为风控的高风险群体。此举是银行的风控系统在经过大数据统计之后做出的风险预警和理性决策。

有时候理性很伤人,但基于理性做出的决策却能够减少风险。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控制是高于常人的。因为常人对风险的判断基于个人感知,而这些机构能看到许多普通人看不到的统计数据,并且有一系列的算法模型去筛选这些数据,从中发现机会并规避风险。

那些你以为很随机的东西,背后都有着严肃的统计学和概率性的数学模型在提供指引。就拿情人节的营销来说,为什么火的时候,一拥而上铺天盖地,而冷清的时候,都瞬间偃旗息鼓了?因为有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告诉它们当下的投入是不会有结果的!

极少数的女性在这个时代获得了经济和人格独立,但大多数的女生并没有,却成了消费主体。作为消费者,女性的商业价值是最高的,其次是小孩,再次是老人,然后是猫猫狗狗,最后才是男人。不是男人不爱花钱,主要是男人从小被教育要有责任感。恰恰是这种责任感,让大多数男人挣到钱了也不怎么花,而是把钱花在这种责任感所承受的那些人身上。

你要是站在阳台上听到隔壁两夫妻吵架,只会听到妻子高声辱骂丈夫,说丈夫没能耐——即便她住的房子就价值几千万,她依然会指责为她提供了这一切的男人没能耐!丈夫通常是沉默的,他没有指责妻子年老色衰,更不可能指责她没能耐。在东亚的文化氛围中,妻子如果有能力有钱,跟丈夫没关系,但丈夫的钱是属于妻子的。妻子能够指责丈夫各种不是,而且理直气壮天经地义。就算是一个在外面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回到家里也不可避免被各种嫌弃和指责。诚如罗永浩所言:就算你做得再好,也会指责你尿尿把马桶盖搞脏了!

这样得文化氛围造成了一个结果:女性的消费普遍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这种普遍性的消费是通过信贷和转移支付来实现的。早些年各种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满天飞,信用卡的接力支持其了许多姑娘超出自身能力的消费。假如一群人在20岁的时候被这样的氛围浸染了10年,而且这1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增长最迅猛的十年,大家都沉浸在一种未来会更好的乐观情绪中为丁吃卯粮而推波助澜。作为社会神经末梢尾部的群体更是免不了被裹挟其中不可自拔。

曾经流行着一个这样的模型:一个女生只需要不断花钱把自己打扮的很精致,甚至进行整容,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更高水平的存在,那么,就可能被更高阶层的男性看中,从而实现打包上市。这个模型从博弈的角度来说并没有错——不仅仅是许多女生在用,许多公司也是这么干的!服务于这些上市公司的各种机构——譬如,券商、律所、审计等方方面面的服务方都是为了将其包装上市。这些公司的核心业务做得一塌糊涂,所有为之服务的机构也心知肚明,但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就相互打掩护,只要包装上市了,链条上所有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只有海量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遭受损失。

所有人都在做着把自己包装上市喝投资者血的美梦——唯独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些投资者会反抗。因为在乐观的情绪中,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在整个经济增长的氛围中,总有没见过世面的人借着大势挣到一点钱,继而就成为她们的猎物。哪怕是更高层次的人,因为处于一种乐观的增长氛围中,承受一些转移支付也心甘情愿。一个把信用卡消费透支的女生凭借自己年轻和花钱包装出来的精致是可以让一些没见过世面的舔狗为自己的高消费买单,甚至以爱情的名义骗男人为自己的债务清零。这种情况在经济增长的周期中是广泛存在的。有些没见过世面的男生会被这种包装过的女生唬住,本能的自卑让他们觉得配不上对方的幻象,觉得支付一笔比较大的成本是在表达自己的诚意。所以,这种转移支付能够普遍存在。除此之外,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面向个人的消费信贷也比较宽松。所以,许多用来包装自己的各种高消费就能支撑起来。当舔狗比较多的时候,不怕丢掉任何一只。

一旦经济周期发生切换。舔狗们突然发现挣钱没那么轻松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变得谨慎。宁可放弃也不再愿意承受转移支付。而且,银行的风控也会收紧,对信用卡以及各种借贷设定更加严格的门槛。在这种双重收紧的叠加作用下,她们就会发现舔狗变少了,而且舔狗愿意付出的成本也大幅下滑。银行的信贷利率虽然更低,但门槛提高了。对有实力的人放得更松,但对缺乏实力的却直接拒绝!

没有了面向个人的各种信贷工具和舔狗们的转移支付的支撑。她们的消费能力开始逐渐回归到与她们自己的收入相匹配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的情人节异常冷清的缘故。不仅社交媒体中晒礼物和转账的女生少了,而且商家也不再投入资金进行铺天盖地的针对性营销了。现在的营销策略开始转为“让你闺蜜给你买”,而不是以前的“让你男朋友为你买”。然而,闺蜜为你买这种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种营销毫无效果,一年比一年冷清。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会被银行的风控部门列为高风险群体呢?因为除了少数女生自己有能力撑得起自己的消费之外,大多数这类女生的消费能力远超自己的收入,甚至在过去乐观氛围的浸染下留下了一堆超前消费的债务没有人来填平。人的消费水平一旦上去往往就下不来,上去的时候很容易,但降下来的痛苦是无法承受的。

各种金融机构普遍看衰大龄单身女性在职场上的后续竞争力。因为资本只追求效率,不会对女性有更多的包容。如果一个岗位可以用男生也可以用女生,即便成本一样,但男生卷的更厉害。资本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一定会把这个女生挤出去,让更能卷的男生替代。这其实跟性别无关,只更效率有关。如果一个更年轻的女生也能胜任,而且要的成本更低,资本也会毫不留情的把某个拖家带口的男生挤出去!它就是纯粹的追求效率,谁便宜用谁,谁更划算用谁。

为什么普通男生在35岁之后就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也越来越难以立足了?或许这些人的本领并没有降低,但他们卷不过更年轻的人,也没有更年轻的人便宜。所以会被迫出局。为什么银行的风控部门为啥没单独把大龄的普通男性列为高风险人群呢?因为这些普通男生在年轻的时候就被排除在外了!而那些女生之前是没有被排除在外的。因为那时候她们就算自己挣的比花的少,但可以从别处获得转移支付,而且当时年轻,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也没有急速下降。

这个世界其实是非常残酷的。人们越是拼命赞美年轻的生命力,就越会对衰朽充满恶意。都说女人嫌弃男人穷,男人嫌弃女人丑。其实,老男人也不是什么好词,穷女人同样不是什么好词。只能说,人的生存竞争力下降的时候,天然就会招来恶意。银行风控部门的这种业务警示,除了认为她们未来的职场竞争力会加速下降之外,也暗藏着另一各判断:她们未来通过性别优势获得转移支付的能力也在加速下降。这一点往往比前者更让人难以接受,但又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个世界自始至终都是理性的,不理性的是那些对自身和外部世界都充满不切实际期待的人。

研习《结构学》,加入觉悟社:所有付费和不公开内容都在,每天25块,还能挣回来,下注标的获取需满足条件及时查看更新。公众号发消息:觉悟社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结构学总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