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律师朋友们把“领读会”放在飞书上,我们聊些什么?
作者:老斑鸠&朋友们 编辑:丽杰
我们不靠认知差获利,相反,我们的成长,是要建立在对齐认知之上的价值创造。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对外部。
1、阅读不只是读字,还有知人论世、审视自身
2、输入与输出要保持好平衡3、找到个人与公共空间最舒服的距离
4、感慨共识,也珍惜偏见
5、区分「素读」与「创造性阅读」「作者翻译」
6、「文本再生」其实很可能是一种解构主义的二次创作
7、警惕「第三人效应」
……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无论是阅读、共读,还是领读……请让我们珍惜,那些「在路上」的山花烂漫。如果你认同这一点,我相信我们也有机会未来成为「共读」的伙伴。
黄海强律师
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
从事律师行业也是一种创业,毕竟,一个优秀的律师总是活成了一个团队的模样。不管是做诉讼或非诉业务,不管是做团队律师还是独立律师,创业思维对于律师发展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业”之后的每一天,面临的都是不确定。在闯荡中,靠着一腔孤勇,不断试错,不断成长。
其中,最有感触的是能力圈理论:“能力圈的大小并不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才是至关重要的”。“你有你的计划,但世界另有安排”,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律师服务业务遭受重创,求变成为了一种趋势。求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我简要概括为“N+1”原则。
一是认识你自己的能力边界“N”。
陶总以达克效应举例,列出了认识自己的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那么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是什么吗?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才能在细分市场内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充分的发挥“长板”效应。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长处是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最近深入分析才发现,这是结果,并非底层逻辑,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所谓的长处呢?
可能是理论分析能力带来的结果,三年的学术训练,让我能够相对快速地找准理论争点,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这可能才是我的能力圈。
二是在既有能力圈基础上+1。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地求变,都要“先胜而后战,把大账小账算清楚”,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外,围绕着自己的核心优势,向外拓展一个量级。不管是认知程度还是能力水平,都是渐进式的,大跃进式的转型无异于赌博。如果永远都是固步自封,躺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当不再处于风口时,可能会被淘汰。
恰如陶总所述:在市场匹配程度层面,早一步,烈士,晚一步,炮灰。
刑辩寒冬,给了我审视自己的机会,也给了+1的可能性。
编者注:黄海强律师参与了9月20日、22日共2期内测会。
黄玲洁
不需要「00后」的标签,因为我也在路上
记录者: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浪漫弧光
立志成为与「定风律师事务所」一同开创未来的运营师
内测分享会参加了不少期,最近参与一期最大的收获与感受两点,此处分享给大家。
一是,点线面——团队不是标配是顶配。
二是,剧组式团队管理——打造高效协同团队。
1、学会剧组式管理,变每个岗位为一个角色,成员要接受自己的角色、认同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让管理者学会为工作赋予意义,让成员从工作中获得意义和满足感,提升工作效率;
3、通过掌握剧组式管中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让很多管理成员的表演习惯和下意识反应,减少反复传达、屡屡犯错的现象;
4、用剧组的管理方法,帮助成员形成价值共创共享、创造性高效协同的习惯和能力。
团队是集体的艺术,一个人绝对搞不定,但是,并非人越多越好,关键要人心齐。团队人数不在多,贵在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有士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这个蔡太师就是北宋权臣蔡京了,士夫听说她是厨子,就很想尝尝这个富可敌国的蔡太师吃的包子能有多美味,于是就“令其作包子”,对方却“辞以不能”,因为她“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原来她只负责给葱切丝。
所有人都只是流水线中的一环,大家按照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流程管理,井然有序、高质高效。然而一旦脱离了这台“生产机器”,就会发现自己只会刨葱丝了,到了其他的“生产机器”中,还很可能因为磨合不畅、问题百出。
当下,随着社会分工得越发细化,这一现象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大部分人每天上班都是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大量高度同质化的工作。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很正常。我们一定要清楚,一个挖泥的工人挖得再快,究其一生也永远学不会做陶器。除了科学家、医生、老师这些职位,大部分人都会面临技能上的“天花板”,个人成长更适用于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熟练到一定程度,成长的速度就变慢了,很容易就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毕竟年轻人性价比更高。
陶明瀚
增长律 创始人
立志拍电影的策划人
常常有律师朋友问,增长律的使命是十年时间陪伴1000名独角兽律师成长,那什么是“独角兽律师”,我算是吗?
随着增长律走入深水区,问的伙伴越来越多,我愈发觉得需要展开聊聊“什么是增长律定义的独角兽律师”和“为什么要成为独角兽和怎么成为独角兽”的问题。
正好书稿推进到十万字了,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作为本底,觉得可以和大家一起,带着材料唠唠嗑。于是从书稿中,围绕“独角兽律师之路”,这条脉络,整理了十二讲内容。
内容的核心是已经发表的体系型的文章,因为这些文字在结构化时,为了阅读性,抛下了很多背景信息和衍生内容。
文章恰好是这十二讲的药引子,是哪根建立基础共识,帮助牵动全身的“头发”。
在伙伴的鼓励下,说干就干,随即开始了内测,现在已经讲到了第6讲。(编者注:总第8次飞书语音会)
每次开头,我都会介绍增长律关于“独角兽”的定义:
独善其身:深耕某个行业或领域,走“法律+跨界”之路
兼济天下:探索新的组织样态,渡人渡己
这两条任选其一或者两者兼具,都是增长律心目中的“独角兽律师”。
如果用平台的流量标准,来衡量这个每一期不超过15人的内测,数据一定很差。
一聊两个钟头,就只影响这15人,有些奇特的体验,只能是我们这十来个人的“秘密”。但内心却是欢愉的,因为我们在建立亲密关系。
我们不是为平台所用,成为平台增加流量和内容的骡马。
我们在让平台为我所用,和朋友一起修建自己的罗马。
一个真正体验为王,价值共创的场域。
商业的逻辑正在发生改变,不再是“你有病,我有药”的说服与交易。而是转变为“我有一条路,你要一起吗?”这样的共创与协同。
陈春花教授曾说:“机会主义者只能得到暂时性的胜利,实用主义者会获得阶段性的胜利,长期主义者才能赢得持续性的胜利。”
内测会,代表着增长律不断“向问题出发”的勇气,也代表着我们坚持长期主义的信心。
编者注:作者为飞书「明瀚领读」内测会的主要分享人,与内测会主要主持者。
广而告之一下:
目前我们在飞书上组织的主题交流
行程已过半
采取的是定向邀约内测的方式
如果你对这种形式的分享感兴趣
欢迎与我们联系
每周二、四参与旁听
扫码添加上述微信报名,或公众号留言
期待你的参与、反馈:
无论对内容,还是对这个场域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