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律师对我说,看书速度跟不上他写书的速度

增长律
2024-08-25
△ 点击下方 增长律 关注公众号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146 篇原创文章

作者:老斑鸠   编辑:家伟


广告越烦人,「内容」传递就越考验手艺。无论你出于何种目的。

所有电视广告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人是来看你的”。
——东东枪,分享广告界的一条共识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其实处处可见「内容运营」。

只是我们未必注意到,或是注意到了,未必意识到这是内容运营的思路。

01
「看书速度跟不上他写书的速度……」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出版」,换个角度继续看内容运营思维。

▲ 老斑鸠朋友圈,2022年9月19日


本周最开心的事情,是又收到了刘哲老师寄来的新书——《司法与责任》,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来推荐一下。感谢刘老师还记得偏安成都的小老弟——哪怕我换了地址也会记得寄来签名本。

「嘚瑟」完,我忍不住又陷入了沉默——这已经是我两年里,收到的刘老师的第三本新书了,这出版速度,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我不禁想起一位律师朋友对我说过的:

「看书速度跟不上他写书的速度……」

很多江湖谣言,后来都被辟谣,然后换着角度被证实……更何况这江湖传言,来自同行的感叹,如今回顾——四个字:诚不我欺。

02
真正的输出者
不会在意活多


专业观察方面我不敢妄议,单从作者、输出者的角度而言,我是很佩服刘哲老师的,原因我以前也写过,因为:

刘检身居京都重地,公务繁忙,但是笔耕不辍,凭一己之力,几乎是日更「刘哲说法」公众号,深度参与圈内圈外热门议题,每每刷屏法律人的朋友圈,用理性、建设性的态度解读司法。

▲ 「刘哲说法」公众号。浏览历史推文,你能看到,作者多年以来,都能保持每周数更的节奏,真乃吾辈楷模……


除了碎片化的文章观点输出,刘检还坚持著书立说,出版物不断,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人类每天都是同样的 24 小时……就问一句,和刘老师相比,谁还敢说自己写不出来文章是因为没时间……(我每每打算放弃这周的交稿时,想到作者,都感觉羞愧。)

他想打破那堵“墙”,打破法学学界、社会公众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那堵“墙”,让思想和意见跨界流动起来。出于这样的想法,他开始写书。

——一篇公众号推文《“80后”检察官刘哲的初心》

去年我就在感叹:哎,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各个领域有才华的人就是更加自律,还勤奋。对于这样的人,我们除了花式吹捧和调节自我的心态外,别无他法……

「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如果你只看作者这句话,那就是只是记住了一个金句(相关阅读:《律师的写作和演讲,如何有意「制造金句」?》),而刘哲老师身体力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践行者在坚持输出着什么——司法者关注着制度机器运转对很多人生的影响,而不是类似「27人遇难」这样的新闻数字。

03
从内容运营的角度
看出版是这么玩的


感叹完,我们再从「内容运营」的角度,看看:

「刘哲说法」、「刘哲新书」之间有何关系呢?

在我看来,它们相辅相成,甚至不可分割。

公众号更新不一定是著作的负担,也可以是养料。

著作出版不一定是公众号更新懈怠的理由,也可以是指引。

分享点浅见,留在这里。

1、保持更新,分解目标

很多律师都有完成一本著作愿望——相比于一片片文章,至少一本文集更有信任背书。但梦想是有的,行动上是畏难的。

想想健身房为什么有很多镜子?是方便你看到你点滴努力的变化,实时反馈,给到自己更多正向的鼓励。

要瘦下来20斤是困难,如果把目标再分解下,逐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是不是就会没那么畏难了?

要完成一本书,又何尝不可从完成第一篇公众号推送开始呢。

或许具备运营思维的人更容易应对不确定的世界,面对「不确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路上」与「未完成」。

▲ 刘哲老师的头像,公众号、微信同图。漫画式的模拟自己,给严肃观察文稿,增添了不少亲和力,也算是对新媒体传播载体的一种适应吧

小弟不才,翻翻自己今年每周一更的推文,竟然也有十多万字了。按照行业潜规则的玩法,都够出本(搞不好没书号)的「书」了吧。

你看,我不是以自媒体为主业的人,都能做到,相信你也能攒出「大活」。

记得自媒体行业有一句话很击中从业者痛处,摘录于此,作为对你的鼓励:

「其实做自媒体的要诀只有一点:保持更新。」

相关阅读

2、选题安排,统筹兼顾

一篇篇推送,看起来观点碎片化、随笔化,没关系,作为作者,在「小作文」之上又要「大作文」的构思,在「大作文」之上,要有「大部头」的构思。——就像本文的开头,不就是起始一个小小的朋友圈分享语嘛,我哪知道它过几天会长成一篇稿件呢。

不要轻易忽略你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一句话,有一天,它这颗种子有可能在你的笔下,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核心观点其实总量有限,说什么和怎么说,是两个值得深入的学问。

如果你要完成的一本书,目录「恰好」——其实是可以提前安排的——就是一个阶段公众号的选题安排呢?

▲ 《司法与责任》目录一览。你看,「目录」,同时也可以是公众号的「选题库」

降低自己的高密度输出压力,可以从这些「小反馈」开始。

如果你坚持「内容为王」,会发现,公众号或书本,都可以是广义上的「内容矩阵」。

相关阅读

3、案例指引,以事说理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工作的本质就是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和需求。

那么,工作的交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和需求,我们拿到了回报:工资或者其它收入。

除此之外呢?复利来自哪里?

会有多想一层的人,盘点好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或者思考自己发现的新问题,留下一些思考价值的空间。

都在说「表达者的红利」这个概念,可又有多少人会多想这一层,以及留下一些「痕迹」呢?

这痕迹,往小里说,是经验、知识分享,往大里说,也是人格力量的影响力传递。改变,不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而是披星戴月、聚沙成塔。

刘哲老师多想的这一层,多走的这一步,值得法律界的同仁们思考。

律师也不缺案例,缺的是如何把案例故事化,以事说理,传递专业力量,顺便带上个人烙印,一鱼多吃。

相关阅读

如果谈名利太俗,专业的知识工作者,多花点时间激浊扬清,是否也比只是在同行间传递对社会荒谬言行的怨恨更好呢?

不想沦为「沉默的帮凶」,一点一滴的专业输出,都是价值。

期待你分享自己的思考。


最后,摘录刘哲新书《司法与责任》序言里的几句话,作为收尾吧:

司法关注的是社会越来越复杂的生活,必须以越来越复杂的思路加以创造性的应对,才能保护住社会的创造性。

只有司法的包容,才能营造社会的包容,因为司法是社会的元规则。
从这个意义上讲,司法的内部氛围将会影响社会的氛围。
——刘哲《司法与责任》

相信刘哲老师的输出——无论公众号推送,还是出版,都是在延续这一层「氛围」。

那就让我打个自来水广告,预祝新书大卖。

如果你想知道除了阅读推送,增长律还能和你一起做点什么,欢迎公众号,回复「
产品清单」四字,走近我们。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分享再见。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组织管理 | 团队陪跑 | 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增长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