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4怎么增长?两万字展望:7大课题,帮你抓住机遇(上篇)

陶明瀚 增长律
2024-08-26

「增长律」公众号原创首发(总第 420 篇)

作者/陶明瀚 编辑/九月



小时候,每到假期,父亲就会安排我,在午睡后练毛笔字,这让贪玩的我抵触,就悄悄把闹钟的指针拨慢,偷出一点时间,让那阵“催命”的铃声,晚一点响起。


2024新年的钟声如约响起,原来时光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而停留,YQ后的第一年,弹指而过,我感觉,2023真的过得特别快,各种计划中的明年,好像跑步来到我的面前。


上周和陪跑的律所团队开会,主任说明年我们要在个人品牌建设上,加强投入,我说明年太远了,能不能提前一点,主任一脸惊讶的反问我,今年不就只剩三天吗?


我一下子仿佛如梦初醒,再也拨不慢的指针已在辞旧迎新的节骨眼上。


回看2023,最触动我的,是一张截图:



虽然“截至今年9月,深圳上千家律所,创收正增长的不超过10家”,这个“不完全统计”有点“耸人听闻”,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这位律师的个人体感。


但关于律师成本和青年律师生存的部分,确实有理有据。


2017年,深圳律协对全市40周岁以下专职律师进行了的调查,统计了近3年的平均税前收入。调查显示,深圳超过三成青年律师税前年收入不足10万元,部分律师的实际收入甚至低于深圳的平均工资标准;超过六成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20万元。


大家想想,在深圳,年入不足10万,是怎样的一个生存状态。


很多人期待的复苏,并没有到来,大环境更冷了。回想摘下口罩的那一刻,你是否感到寒气?


律师行业似乎进入了“漫长的季节”。


巨变之下,烈火烹油的躺赢时代已结束。


让我们先放下情绪的部分,回归理性的分析。


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波动起伏,有缓有急,同时伴有局部好坏之分。换言之,即使在行业发展的高速时期,部分地区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而在行业状况欠佳的时期,仍有诸多积极因素值得关注。


用一句歌词形容:“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天上仍旧在落“金币”,只是不再像过去一样“撒胡椒面”,而是重点落在一些“价值洼地”中,找到这些接金币的地方,就是抓住结构性机遇。


这种不平均的发展机会,这意味着过去大家都“被动”受益,而未来能否成功取决于自己“主动”选择。


那些“敢在冬天出发”,大胆“抢跑”的人,已经先挣到了钱。



看到客户的喜报,我想起老斑鸠文章里的那句话:


有人在冬天感到寒冷,有人在冬天就看到春天的气息。冬天还是冬天,四季还是四季,恐怕只是看风景人,内心有些自己的冷暖。


如果非要把竞争看做是跑步比赛,那当下的法律服务市场已经不再有统一的发令枪,因为看起来的同场竞技,实则有着各自的赛道和生态位。


如何在“各自的赛道和生态位”中抓住增长机会,也许有以下7个问题值得思考:


1,怎样理解流量和律师间的关系?流量的尽头只有带货吗?

2,办案\服务流程标准化,是否是业务增长的灵丹妙药?

3,为什么增量可能不仅存在于外部,也可以向内求?

4,从“用问题覆盖问题”,到“让人去解决问题”,再到“用组织去兜住问题”,为什么是律师业务管理的三级跳?

5,如何与未来的业务主力军-95后协同?

6,AI可以帮我们卷赢对手吗?还是被AI卷赢?

7,身处困局的河流之中,如何充满耐心与信心的渡过?


01

丑话在前


有朋友问,客户业务增长,增长律在里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也不能回答。


一个是大家是同行,有时一些挣钱策略,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多了一个人分蛋糕。


商业世界,我们还是希望愿意付费“抢跑”的伙伴,先挣到钱,尽可能让红利期长一些。


另一个原因是增长律不做律师业务,更多是给业务提供弹药,所以律师挣钱这个事,其实不是我们完成的,不能居功。


我们最多只是“帮律师挣钱”。


如果非要回应这个提问,我目前的思考是,增长律在战略层,帮助大家做正确的事,在战术层,帮助大家把事做对,尽可能动作不走样,和更高效的拿到反馈。


恰好上面的7个问题,我们在这一年的探索中,有了一些答案,拿到了一些反馈。


对于这篇文章,我希望在不泄露客户的具体打法的前提下,做一个实战方法论复盘和增长机会展望,给大家2024年的战略规划和战术执行,带来一些启发。


文章前后有两万多字,为保证阅读体验,我决定分为上中下+后记,四个部分来连载,大家可以点击关注我的专栏查看后续文章。


希望大家都能在新的一年,各有所获。


02

网红律师VS律师网红


流量,可能是2023年大家聊的最多的词。


那坐拥流量的网红律师们过得怎么样?


引用一位在今年拿到千万流量的律师朋友的一次分享:


单从性价比、回报期待可能性去讨论,大多数人都没必要着手所谓的自媒体创作,也压根不可能做好或坚持做下去。


这一切的前提一定是表达欲,没有表达欲,就别为难自己。


无论什么事情,当用到“坚持”的时候,说明已经开始痛苦了。


什么技巧、方案、投入产出比,那些都是商业层面的“术”,自己不把“道”先捋清,开始的那一刻结局就注定了


很认同朋友的观点,律师流量之路,确实需要热爱才能够往下走。


你要觉得做流量这个事情,或者做网红这个事情是一件让你开心快乐的事情,你才能够走的远。


2018,抖音起飞的那年,参与投过一个MCN,近距离围观了若干网红的起起伏伏。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流量像一条波涛汹涌而来的河流,要想投身其中,其实是需要勇气的。


勇立潮头的过程,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充满着享受,甚至有可能会被谩骂攻击所包围。


确实需要你对这个(流量)事情有足够的热爱,才能够去做好这个事情。


而从商业化角度说,做好“有流量”这件事,其实只是第一步。你有了稳定的流量,才说明你可以往下走(考虑变现)了。


往下走,就是流量来了之后的转化,这可能是更高维度的另外一个课题。


转化需要前后端的配合,需要各种扣的很细的运营,来形成实实在在的转化闭环,而不仅仅是直播间或者短视频中,数据的热闹。


在增长律近距离观察过的很多律师IP或者律师个人品牌中,常常会发现:一个万人直播间,但它有效的客户咨询,只有另一个千人直播间的1/10;


一些IP在只有几千粉丝时,就已经转化了收费七位数的高客,而另一些几百万粉丝的大号,却只能接一些小案子。


百万级的收费,这背后可能有运气的成分,外加精准运营的一些作用吧。


如何把运气变成实力,在起伏不定的流量大河中,拿到一些确定性的反馈,我后面讲流程和组织时,会展开。


一言蔽之,所有后面的动作,都要先过第一关——先要有流量才会有其他。而流量本身,也不是一个绝对数值,即你有了多少流量,就一定会怎样。


网红也有生命周期,也会受大环境的影响,大家处于不同的阶段。


有可能曾经上一个阶段,几百万粉丝才能达到的转化量级,也许当前,通过新的运营方式,只需要在精准的领域有几万甚至几千粉丝,就能达到。


如何不断迭代,通过自身进化,穿越周期,来适应不同的流量环境,这是IP\个人品牌运营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淘到在流量上的第一桶金——一个百万级的案子?


也许这个事情,不能用太过于理性的方法去分析,我更认同这位体验过爆号的朋友说的那一点:热爱本身,你只有足够热爱,才能够熬过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黎明前的黑暗”。


如果你没有热爱,只有对“第一桶金”的期待,那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含笑半步颠”——你向前走半步,就是你的结局。


回到话题:网红律师VS律师网红,我重温了去年写的文章:《写在 3·15 :运营律师个人品牌,需要先打掉“假”流量》,其基本观点是,不管是网红律师,还是律师网红,都需要在网红和律师两个角色之间,有一个侧重点,或者叫落脚点。


就是流量进来,你希望是更多在律师业务上完成转化,还是用律师身份,聊一些话题,吸引人气,然后干点别的,比如带货直播。


这个前置规划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对流量的识别,弱水三千,我们只能只取一瓢,什么都想要,可能什么也要不着。


之前我写过一篇行业观察的文章里有一个案例,一位全网几百万粉丝的律师,直播卖毛巾。


这个场景在我个人看来,有点荒诞。


如果是希望靠网红带货挣个盆满钵满,而不是希望依靠律师业务获取收入。那律师直播卖毛巾,就是“买椟还珠”般的自毁品牌。


当然,也有如龙飞律师一样,在付费连线法律咨询的直播间,尝试同步带货的,这也是一种很新的尝试。



经过这一年半的实践,有一个地方,我的看法,有所修正。我原来认为“在用户心智中,有网红的概念,也有律师的概念,但就是没有“网红律师”的概念。”


这两年,直播已经帮助我们完成了用户教育,在用户心智中,已经接受了网红律师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觉得,在直播间和短视频找律师,也是靠谱的。


律师做自媒体,本质是将与客户建立信任的场景前置到线上,而且通过算法的帮助,精准触达潜在客户,和完成“让爱你的人更爱你”的心智占领。


这也是为什么做好个人品牌是律师的必答题的原因。


“People follow people, people don't follow the company。”


2024,这道题,你准备怎么回答?你可以把你的打算,告诉我。



03

重新审视标准化,以利为本VS以人为本?


这个话题,乍看,会感觉很空很大,所以,想听我讲个故事。


前不久,帮陪跑律所的重案团队,面试团队助理,通过专业考核的候选人中有位刚刚从英国念完法硕的同学。


本着“简单,坦诚,阳光”的原则,我和她深聊了起来。


我问:你思考过一个问题没有,你留学英国,前前后后花了这么多钱,干律师要多少年才能挣回来?


她说:思考过,所以我在进企业做法务和进律所做助理之间,选择了后者。


我对这个不走寻常路的选择,感到不解,问:以你的学历,做法务收入会比做律师助理高得多吧?


她说:是的,我手上就有一个月薪上万的法务offer。


因为我的目标就是做律师,所以目前的择业思考中,优先级最高的,不是当下的工资,而是岗位带给我的“不可替代性”(潜台词是她认为普通公司法务的可替代性很高),如果我为了一年多几万块钱,选择法务这个岗位,那可能后面依然会从助理做起,还浪费了时间(选择法务的话)。


聊完,我很佩服现在95后对自己人生的清醒和发展目标的清晰。


整体沟通中,这位98年的小姑娘逻辑非常清晰:“每个选择,都会有机会成本,具体而言,什么岗位给我带来的成长,会提升我的不可替代性,我就选哪一个。”


聊了很多候选人,我发现“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已经成为职场新人的共识。

想想和他们同龄时的自己,思考的还是怎么做好“一架大机器上的螺丝钉”,不禁有点惭愧。


回到我们的话题——标准化,以利为本VS以人为本?


很多主任和团队老大,推行业务标准化的初衷是希望把流程拆解后,把每个人变成“螺丝钉”,降低对个人的依赖程度,降低用人成本,从而提升整体利润率。


主任们,可能还经常会引用亚当斯密《国富论》里关于分工生产“曲别针”的故事,加持自己决策的合理性。


但终生未娶的亚当斯密,用一辈子,专注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国富论》,一本是改了6版的《道德情操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


这里并不是说通过分工,把人“螺丝钉化”是不道德的,而只是时代变了。


律师行业,已经由人力过剩,开始向人才稀缺转变。


对于这一点,可能不同人的体感不同,有主任可能会说“助理还不好招么?每年这么多人过法考。”也有主任在深夜给我聊团队管理时说“拿到律师证和能搞定交办的事情,这是两个概念。”另一位在直播上,拿到大反馈的主任,给我抱怨“我每天都很焦虑交付的问题,今天一个30万的业务进来,没人,不敢接……”。


“螺丝钉”会很便宜,但能创造的价值,同样也很有限。


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把人变成“螺丝钉”,也许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因为可能会限制一个伙伴的未来。


我们不只从伙伴的角度看,当从团队老大做大业务的角度看,如果你的业务很容易被拆解,很容易实现标准化,那你业务的进入门槛也会很低。


在大家都能进入的赛道,那比的可能就是谁的血槽更厚,资本更足,谁对自己能够更狠一点,能够卷的更厉害一些。


上面是内卷的逻辑,而真正挣钱的逻辑,可能是用更少的人,挣更多的钱。


那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从二八法则看,一个团队里,往往是20%的关键事项,达成了80%的产出。所以,我们应该快速的识别和找到,甚至是吸引,可以搞定20%的关键事项的人才。


而把另外80%的基础性的事情交出去,交给谁呢?


可以交给AI去完成。具体如何做,这部分我会在下篇展开来说。


▲有团队已经把AI嵌入了“黄金37天”的业务流

运用AI,大概率可以10倍的降低成本,10速的提升效率,一来一回就是100倍的优化。


当我们利用AI实现了降本增效,那这部分节约出来的钱,就应该反哺给团队——不断强化新技术,不断吸引人才。


如果只是把人变成“螺丝钉”,你能够做的事情大家都能够做,那利润必然越来越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为什么大家觉得生多粥少,分蛋糕的越来越多,那是因为大家都挤到一块儿去了。


相反,当我们团队的人才储备够多,特别是能够调用AI这样的大杀器的时候,也许就能够杀出了一片天,不再跟大家都挤在小黑屋里。


当下,这个AI红利还在,就看大家怎么把AI应用嵌入具体的业务场景了。


所以,回到我们的话题,标准化是以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我个人觉得,标准化应该以人为本。我们做流程化,并不是冲着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去的,而是冲着如何解放人去的。降本增效只是顺带的结果。


什么叫解放人?就是把人从一些枯燥的,乏味的事情里面解脱出来,把人才投入到价值更高,更依赖人的创意或者主观能动性的部分。


把枯燥的,单调的事情交给AI,或者想尽一切办法,外包出去,让它体外循环。


这是我对于标准化的一个看法,而怎么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需要回到问题的原点——找到那些不可替代的事情。


一方面在各种旧业务里面,去找那些不可替代的部分,或是寻找有护城河,处于红利期的新业务。


又或者是在传统业务流程里面,找到新方法和AI切入点,用新的竞争因素,打破旧格局。


机会往往存在于“非共识”之中,如果现在你都还只觉得AI是一个工具,AI是一个蹩脚的助手,那可能你离时代已经很远了。


这里我可以分享一下,增长律和某劳动用工团队合作的例子,15秒生成一个劳动仲裁申请书:


▲增长律协助某劳动用工团队训练专属应用模型,帮助其批量业务做到秒级响应


这类批量业务,经济下行时代一个机会。用AI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做更多更细的法律服务产品,拓展更多机会。


我们理解的法律服务产品,不应该只是一个好看的PPT,他应该是一套解决方案的具象化,降低客户的理解成本,帮助建立信任和达成转化。这同样也是AI的用武之地。


甚至还可以由法律领域向外延伸,比如在劳动用工服务场景,我们就引入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一些这方面的IP合作,大家相互成为对方的流量入口和交付环节,把价值链拉长,把蛋糕做大。


也许我们是该思考如何不被AI取代,或者如何更好的利用AI,获得更好发展的时候了。


04

更靠近事,还是靠近人?


增长律的底色是更靠近人——具体而言,不是和律师抢业务,而是陪伴律师客户去连接客户、运营业务。


有位拿到美国法学博士学位的律师,来律所应聘,和主任一起面试,大家相谈甚欢。


最后环节,她也开诚布公的说,目前已经收到了不少offer,正在纠结怎么选。希望我们可以给到建议或者反馈。


我说:“你的学历,在很多团队都是能够充当门面的存在,所以有很多机会,供你挑选。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离人更近的机会。”


她问:“什么是离人更近的机会?”


与离人更近相反的,就是离事更近。


如果离事更近,那我们发展的终局,很可能是成为更贵的螺丝钉。


行业内最贵的螺丝钉就是去红圈所,可以成为黄金螺丝钉,起薪3万。但待久了以后,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很难跳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红圈所的作业流程极度的细密,如果不在这个团队,不做这类业务,你练就的一身本领就很难施展。


同时也很难找到下一个匹配的机器。因为螺丝钉越贵,能够接纳这个螺丝钉的机器就越少。


离人更近,就是找到那些需要跟人深度协同,持续创造情绪价值,深度情感关联或者人际互动比较多的业务。


这些业务短期之内都不会AI化,从业者也更难被AI替代。就会有相对更长的职业赛道去发展,不然我们练就了一身本领,几年之后,AI把你取代了。那不是白练吗?



两万字长文的上篇,到此结束,大家可以继续关注这个连载,也欢迎大家加我微信交流读后感。



相关推送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

免费领取新读者见面礼资料

一起朝独角兽律师前行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总有一个选择,能让我们走得更近,↓↓↓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增长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