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怎么跳过“规模不经济”的流量陷阱,律师朋友?

陶明瀚 增长律
2024-08-25

‍△ 点击下方 增长律 关注公众号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159 篇原创文章
作者:陶明瀚   编辑:玉希

最近在看雷军的首部商业思考著作《小米创业思考》,里面复盘了小米12年的创业历程,回顾了小米这头“猪”是怎样飞起来的。


书的最后一部分,让我印象深刻,雷军提到企业稍不留神就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流量陷阱,即对流量的渴求压倒一切,从而忽略真实的用户增长,规模越大,效率反而越低,最终无法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规模经济”的最强“代言人”,它的到来,用“流量”和“用户”将规模经济的杠杆放大。


那为什么会有流量陷阱呢?


作为曾经也靠流量吃过“肉”的运营策划人,从我个人经历和认知出发,在专业服务行业这个市场边界之内(任何理论或者建议都有其适用边界,出界往往意味着失效),和大家聊聊:


1,怎么理解“规模不经济”的流量陷阱?

2,如何避免陷入流量陷阱?

3,对于律师这样的专业服务者想要做增长,除了搞流量,还有哪些选择?


01


要搞清楚什么是“流量陷阱”,可能先要厘清流量的本质是什么?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流量的本质是注意力。


先讲个我自己的故事,作为淘宝的早期用户,2006年,高二暑假,我和两位朋友一起开了家卖军迷服饰的淘宝店。


现在回过头看,那时真的是淘宝的黄金年代,因为卖家远远少于买家,大家只需要把店铺装修的像样些,就能转化。


所以当时我们开店最大的一笔花销不是进货,而是买店铺装修模板。(我们可能是最早做线上代销的,用户线上下单后,我们通知线下合作方发货,利差常常一倍以上,几乎等于空手套白狼)。


那时的“淘宝直通车”还叫“招财进宝”,名字是淘宝并购雅虎中国后才改的。那时“开一次车”真便宜,投竞价排名,一次点击有时还不到一毛钱。


多年后我们三兄弟复盘,如果当时选择不参加高考,继续在淘宝开店事业上发足狂奔,可能我们已经财富自由,也可能早已反目成仇,分道扬镳。


说了靠淘宝挣钱的事情,那淘宝靠什么挣钱呢?不是说好讲流量的本质吗?


淘宝当然是靠卖广告挣钱啦。


在淘宝上,用户注意力体现为对商品的浏览和点击,淘宝把来自用户的注意力(流量)集中起来,汇成水库,卖家想要接根管子,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引水,不好意思,按流量付钱。



看完上图,我有理由怀疑,广告收入常年稳居第一,且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6成以上的阿里巴巴,其实是一家广告公司。


所以,买流量,其实就是买广告。


流量陷阱,其实就是卖广告的聪明人给你挖的坑。


02


那流量就只是注意力吗?


从广告销售的角度,流量还可能是互联网产品商业化的一般等价物。


类似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把人类从一头牛换十只羊“以物换物”的实物交易,迭代为先把牛卖了换钱,再花同样的钱买十只羊“以钱易物”的信任交易。


通过等价交换,我们相信手里的钱,可以兑换为某个等值的产品。


同理,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效能作为“卖方”,先通过“流量”这个居中的一般等价物赋值,再通过类似“竞价排名”等各种商业机制,让“买方”完成了对“流量”的定价,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产品的商业化。


以前面的故事为例,作为淘宝卖家的我,没有直接从淘宝官方买到淘宝用户的注意力,而是通过竞价,买到了某个商品展示位。


而淘宝通过“流量”这个一般等价物,为这个展示位进行了定价。


看似我为“流量”支付了费用,其实我真正购买的,并不是“流量”,而是用户的注意力。


简称,我在互联网,买了广告。


再往下打一层,为什么互联网广告碾压了传统广告?


一个是当下人们的注意力早已由电视,广播,报纸转移到了互联网,更具体一些,转移到了你面前的手机屏幕。


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广告看起来比其他形式的广告更加“精准”。


人们以前开传统广告的玩笑,都是说我知道它有效,但是我不知道哪一部分有效,到底多少有效。不管设计所谓监测报告也好、评估体系也好,其实都无法真正知道一个广告的实际价值。


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在他的书《智能商业》里分享了淘宝在“精准广告”上的探索:


客户在淘宝上投一个广告,系统可以持续地跟踪反馈。过去一个月,由于这个广告产生了多少直接销售,多少间接销售。


广告的投入跟产出,变成了一个可以计算的可变成本,商家可以清楚地知道投入多少钱会产生多少收入。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再回到流量这个概念上。


“流量”其实是对广告精准程度的一个外化反馈,在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外化形式,在淘宝可能是浏览曝光,点击,收藏,加购……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可能是点赞和转发,关注。


在衡量“流量”大小的称重机上,“粉丝”数量是最常用的砝码。


“粉丝”一词源于古早时代的追星族,其实是一种普通人与明星建立亲密关系的表达。


为了更好的销售互联网广告,有聪明人把“粉丝”这个概念,移植到了互联网流量语境。平台用类似“关注”这样的互联网机制,模拟了粉丝和明星的互动。


平台让你“感觉有人喜欢你”,但“粉丝量”所代表的粉丝,他们个人真的喜欢你吗?非也,别人只是比其他一般用户,和你在平台上多了一个“点击关注”这个机制下,产生的互动。


扪心自问,那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微博甚至上亿)的粉丝,真的和我们有关系吗?还是只和平台有关。


即便真有关系,当关系由“粉丝”变为“粉丝量”后,亲密还剩多少?


所以,追求粉丝量,除了多一个广告渠道,还有别的意义吗?


回到律师行业真实的案源转化场景,广告本身,不管是硬广还是软广,都不能带来转化。


是我们律师给用户的信任感,带来了转化。广告只是将这种信任感,在特定的场域内放大和扩散,以期带来了更大规模的转化。


当我们为了“吸粉”打造各种人设,为了迎合人性,迎合算法打插边球时,留给信任的心智空间是否太少了。


不要再“种草了”,现在各种平台已经“荒草丛生”,我们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中,踏踏实实的“种树”,以信任为本底,生长出个人品牌,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森林。


03


为什么流量越来越贵?种草越来越难?


因为大家的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获取用户注意力的成本越来越大。


大家都想在用户脑袋里种草,可种草的人越来越多,脑袋里的空间越来越少。


如果把用户脑袋里的这片草场比作舞台,那舞台上演员少的时候,观众给到的平均注意力多,不需要跳的太卖力就有关注。


但当演员变多,舞台开始拥挤时,观众看不过来了,必须要跳的比旁人更卖力才能吸引一点关注。


于是大家卷了起来。


利用模仿和算法推荐机制,什么火,什么有流量就做什么,很快,平台上就充斥着价值了了千篇一律的内容。


大家可以看看抖音和视频号上各种做法条解读的律师账号,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套路,最高频的解读往往都和“性”相关。


可以试试在抖音搜索“开房  律师”,一定会为你打开一个新世界。


用户麻木了,种草的人自然也拿不到想要的反馈,久而久之,很多人放弃继续“修剪”,“维护”自己的草坪,这就是平台荒草丛生的原因。


再聊深一层。


流量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在流量平台不断涌现前提下,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某个或某几个平台的流量红利,流量成本低、流量质量高。


比如小米早期就吃到了微博和QQ的红利;比如崛起于小红书的完美日记;比如依托抖音声名鹊起的花西子。


但任何一个平台的流量红利都会逐渐消失,获客成本升高。据雷军观察,十多年前电商平均获客成本是30-40元/人,到现在已经翻了近10倍。


律师行业也一样,前几年依靠各种投流获取案源的网推所还可以挣得盆满钵满,最近这两年买流量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大家都在忙着转型。(推荐大家看个故事:《“这车往哪停?”——我问一位网推所主任》)


一旦对流量的渴求压倒了一切,我们就会急切地从各大平台寻找流量,这种依赖程度越高,成本就越高。但又无法完全舍弃,律师朋友们就有可能陷入急功近利的迷失局面。




为了获得流量,大家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都迷失在流量的“温柔乡”。极少数爆火的,可能还有流量反馈,但大多数都反馈了了。


羊肉没吃到,惹得一身骚,我们好委屈。


当然,我相信这些视频背后的律师团队,剪辑团队也是被当下的流量环境所裹挟,被逼无奈。


但律师朋友们,这样的视频真的可以建立用户对你专业,对你人品的信任吗?真的有转化吗?夜深人静时,我们是否也会怀疑和担心?


朋友们,我们要找的不再是流量,也不是平台用数据给我们定义的“粉丝”,而是和我们相看两不厌,愿意经常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的人。


04


律师做业务增长,除了搞流量,还有哪些选择?


这个问题展开聊,往细了聊,可以聊一个星期。


“明瀚领读会”正在内测《独角兽律师进阶之路》,已经扎扎实实讲了9期,十二讲内容讲到了第6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律师怎么玩好直播?——9次场均1.5小时直播分享后,我悟了》)


在这里可以分享一些来不及结构化的新鲜感知:


1,当下已经不是信息碎片化,而是信息原子化。每个人,每天,一打开手机,就被巨量的信息裹挟,已经很难分辨噪音和信息。在这个媒介环境中,说的多不如说的好,说的好不如有节奏的持续说。


好战略是做的越来越少,做的越来越好。


找到适合自己的输出节奏,有的话不必对所有人都说,不如转身找到自己的圈子,毕竟只有亲密关系才能建立信任,才能带来真正有效的转化。


2,在当下,除了出生在罗马的人,我们都要弄清楚自己想挣一年的钱?挣三五年?还是挣十年的钱?这三者需要匹配的能力和资源完全不同。


挣一年的钱,俗称挣快钱,要的是“眼疾手快,昏天黑地”能吃苦,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跟着头部,捕捉红利,快速复制,别人吃肉,我愿喝汤;


挣三五年的钱,紧紧抓住某个资源路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俗称抱好大腿;


挣十年的钱,就要把一个宽度两厘米的细分市场,纵深向下挖两千米。这考验的不是挣钱的能力,而是“吃亏的舍得”,要经历很多考验人性和定力的抉择,“面壁十年图破壁”。


时代在变,见路不走。


所谓 “见路不走”,就是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放下那些想去走而不应该去走的路。


《天慕红尘》有这样一句话:见路不走,不是让你跟别人一样,也不是让你跟别人不一样,它不以一样不一样为判断,让你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的条件可能为判断。


我们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即便看到有人在这个路上有成功的例子,也不要盲目顺从和模仿,而是按照你自己的条件本性,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即便我们想到达某一个方向,也要根据我们的本身的状态去做事,“路”就是成功者的经验和方法,路管不管用,不用怀疑,因为已经有人走成功了,这证明就是管用的路,但是我们能不能用,这就很难说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认为可以走的路,也不要盲目顺从,不要拘于经验和教条,要看因果,“因”就是自身的条件,“果”就是自己想追逐的路。


3,找不到路时,就静下来挖护城河。


看起来各个互联网大厂都在卖广告上,挣得盆满钵满,但巨头间的争斗,比的并不是卖广告的能力。那个“让大家舍得掏卖广告钱的原因”,才是竞争真正的胜负手。


这个胜负手就是各自的护城河。


阿里的护城河是云计算能力,能够在巨量的商品内,做到千人千面的推荐展示,是人与货的连接能力;


腾讯的护城河是从QQ到微信,沉淀下来的十亿级的社交关系,是人与人的连接能力;


字节的护城河是算法,从今日头条到抖音,从国内出海到大杀四方,都依靠不断迭代算法机制,建立的人与信息的连接能力;


京东的护城河是物流,把上面三家的能力集成到了物联网,用物联网提升的商品的周转效率,不靠卖广告挣钱,虽然京东声量上弱于前三者,但京东的营收比他们都高。


律师朋友,我们的护城河是什么?


借用上面“见路不走”的概念,我们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护城河,比如踏踏实实的搭建自己的系统增长结构。



具体怎么搭,我在之前的很多文章里都写过,推荐看这篇《看完律师们的“折返跑”,我更加理解了“马拉松”》。


05


总结一下:


1,没有一个巨头是靠买流量成为巨头的,流量有时像兴奋剂,开始很爽,越用越上瘾,越用越依赖,最后稍不注意,就会路径依赖,积重难返,掉入流量陷阱;


2,建立亲密关系才能产生信任和有效转化,我们要找的不再是流量,也不是平台用数据给我们定义的“粉丝”,而是和我们相看两不厌,愿意经常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的人;


3,当我们看到自己认为可以走的路,也不要盲目顺从,不要拘于经验和教条,要看因果,“因”就是自身的条件,“果”就是自己想追逐的路。


4,找不到路时,就静下来挖护城河,花心思,花力气,搭建适合自己的系统增长结构。


很多话题,受篇幅所限,无法展开聊深聊透,所以我在探索用领读会,这种小范围直播的形式给大家做交流。欢迎大家参与《独角兽律师进阶之路》的内测,添加老斑鸠微信,注明内测会,他会给你邀请。


‍本文相关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组织管理 | 团队陪跑 | 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增长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