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秘要法~身修基本

请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士以弘道学玄悟妙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惜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南怀瑾:


所谓《禅秘要法》,是包括显教修定做工夫,所谓学佛真正做工夫的奥秘,所以叫做“禅密”,“要法”是中间最重要的要点。

我们大家在座的很多人是修净土的、修禅的,乃至于修密宗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人,几十年的经验,很多时间的观察,学佛修道做工夫,本身都没有成就?不要说修道证果,连一个身体都搞不好,恐怕在座的人大部分都在生病中。

当然了,佛在世的时候,佛的弟子很多也在生病,不能说人无病。但是,一个真正晓得修持的人,至少是减少了病痛,比较起来是健康得多。换句话说,我们修持,对于病痛还不能过关,还抗拒不了、还化解不了、解脱不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的修持,这是一大考验,这就是个重大的问题。

再严重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修持都达不到一点标准的成果?连个初步的果位都证不到?不过(是)大家在那里静坐而已。所谓静坐,当然有一点点的好处,这个好处是很微小、很微渺的,谈不上、真正的佛法的边都没有摸到。

这个话要回转来。我在闭关的中间,曾经有一次,我记不得时间了,特别为这一件事情,为他们这几位出家的法师们,在关中又破例出来,讲了三个月的所谓“显密修持的方法”,当然没有讲完,刚刚起头已经三个月到了,没有讲完也就算了。我这个做事的习惯,素来做半截就算了,兴致即来就讲,兴致完了我就不讲了。

那么,真正的那一次讲,我提出来一个问题:为什么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在经典上看,很多人当场听佛说法、修持,乃至有当下就成道,至少几天修持下来就得果位的,佛经上记载得很多。佛过世以后,很少看到人学佛修道真正证得成果的,太少了。

那么两个问题,要么佛经是欺骗人的——假设我们相信佛不会说假话,用不着;而且佛经也不是说假话,那么,后世的人所谓业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一科学的问题,拿现在来讲,是个科学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第二点,我们看到,从东汉以后,佛法进入中国,由汉到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之间,我们看《高僧传》,看各种的传记,各方面的记载,古人证道的非常多,学佛成道的不管男的、女的、出家、在家。到了隋唐以后,所谓大乘的佛法兴盛,乃至禅宗兴盛,说立刻顿悟,我们看到,一代一代下来,佛法佛学越发达,证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个什么原因?是个问题。

到了我们现代,也可以说是近代,由西藏跟内地的文化沟通,所谓西藏保守了一千多年的密宗—密宗的修法专门侧重于瑜伽观想、念咒,甚至于说修色身---我们这个身体。密宗大部份中间,修法的要点,侧重在这一方面。但是,据我所知,你真正遍学了这些法门,除了说某一个古人因此证果以外,现代人几乎没有看到,这又是一个什么道理?

因此,我觉得必须要回转来,找这个佛法真正修持的意义。所以,我们把三藏十二部看完了,回转去,找佛经里由小乘一直到大乘,结果我发现,我们大家忽略了一个事:佛说法,当时叫我们求证,最基础、最基本的修持方法(是)十念法里头的一种,念身与念死,我们没有留意它。

十念法,是学佛人的基本。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在小乘部提出来十念法,念,当然要心里意念,(从)心里的意念开始,十个意念包括了一切的修法,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布)施、念天、念安那般那、念休息、念身、念死,十念法

譬如我们普通讲的念佛,现在流行的念佛是根据小本弥陀经,净土宗三经的小本的弥陀经《阿弥陀经》来的,只要念一声佛号,就叫做念佛。真正的念佛不是这个道理!根据《法华经》,根据各种经典,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外形,念佛(的外形),每一个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于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智慧,就是念念不忘在念佛。

所以,我们大藏经有一本《观佛三昧海经》,等于把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由出家成道,乃至于弘法,各种事情都有记载。是我们深入研究人之所以成佛,是怎么个一条路子。所以,真正的念佛,不是那么简单的。

至于念法,也不是那么简单,三藏十二部,一切大小乘,显教、密宗,各种佛教的教理要通达,理通达以后,加以实验、修持,这是念法。念僧,更不简单。我们念僧(是)光念和尚啊?找个师父来皈依,随便剃了光头,我们一皈依了,天天念他就会成佛?不见得。念僧,就是念佛过世以后,佛的一切悟道的、证道的弟子们;不管他在家、出家,真正修持成就的,都属于圣贤僧的范围。就是说,我们要随时念念以成就的古人、祖师们做榜样,自己加以修持,这是念僧的法门,方法也很多。

诸如此类,我们先讲了这三念,念佛、法、僧。每一个法门啊,方法都是多得很,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十念中间有念身,念身体这个身。《禅秘要法》的重点主要建立在念身这一法门;但是,《禅秘要法》包括了十念法门,都包进去了。

而《禅秘要法》首先的建立……我们看佛的十念法,最后一个是念死,把死摆在最后。所以我们晓得,近代净土宗的大师印光法师,他个人的关房里头也没有供佛、也没有供菩萨,只供了一个字,写得很大---“死”,一抬头就看到这个字,念死很重要,学佛第一步要念死。不要觉得自己前途无量,后途无穷,我们要心心念念晓得随时会结束这个生命,随时随地。能够真晓得念死的人,才能真放下,才能真看空。

事实上,我们大家学佛的人,没有一个真正在念死的,都念自己前途无量后途无穷,希望大得很呢。然后嘛,学佛成道,成了道以后走得歪路,最好是放光、有神通,哦,在空中飞,然后再出去弘扬佛法,名成利就。我们大家要检查自己的心理是不是这样?是这样的话,是魔道的修法,也就是邪见的立志,不能学佛,也不能修道。所以,一个真正学佛的,要以生死一致的精神,念死是为第一。

如果佛教的十念法把死字摆在前面念,大家不愿意学佛了。那就是袁枚讲的——清朝那个才子袁子才,他引证一句错误的话,经典上根本没有,他乱写的。袁枚一生什么都好,就是绝不碰佛,打死他都不搞佛的,哈,有这么一个怪癖,说佛不能学,他说佛说的:学我者死!哈哈,这句话根据哪里来的?哈哈,可是袁子才就是这个观念,学我者死。道理对不对呢?也就是念死法门来的。

真正学佛,随时随地供一个佛,你还不如供一个“死”呢,你不要看大家自己(是)年轻人,讲这个字同我不相干,(人)随时会死的啊,年轻(就)死了的多得很呐!那有什么稀奇。把生死死的这一念摆在前面,然后可以修佛法了。

那么第二,再提到《禅密要法》。我们大家学佛、修道,不管你走哪种,为什么没有效果啊?第一是陷入身见,这个身体的麻烦……心法我们先不谈,我们现在人生活着,一天到黑最大的麻烦就是老子的话,我之所以为我累者,“为吾有身”,有这个身体。你看,我们一天多少麻烦,都是为了这个身体。之所以不能成道,身体的障碍是第一步。譬如大家打起坐来,绝不能忘身。那么,这个身体的障碍,(是)因为不能忘身啊。所以说证到空,你心想空,在那里空不了的,身体空不了,它的感觉,一下天气冷了会冷,热了会热,这个身体没有办法控制。

所以《禅密要法》先空此身,身怎么空?我们晓得,身之所以难空,就是佛讲的五阴里头的色阴最难空。譬如,我们大家都会念《心经》,心经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这个色法空不掉啊,这个身体。你们大家都在打坐,都在练打坐,哪个把身体空掉了?你们敢说一句大话,说我空掉了,做到吗?有人做到没有?做不到啊。你们所谓打起坐来,不但空不掉啊,(还)在加,大家都在加,打起坐来报告:“哎呀,老师啊,我觉得那个气脉,这里……任督二脉,到这里了……哦,到这里了……”报告了半天都在身上搞嘛,对不对啊?那不是在搞佛法,就是为了练身体。

练身体很好,你看我们现在在座的蔡先生,身体打坐坐得很好,工夫也做得很好,他就是个证明——《论语别裁》也是他记录的,记录得很好——生龙活虎的,这几天病了,病了以后天天躺着睡觉,我说:“你起来打坐,坐不住了?”“对,坐不住了。”好了,此身四大一病,你打坐(都)坐不住了!

再说,我在医院里送了很多老朋友走路的,很多学佛的老朋友走路……最后躺在病床上,我看他快要走了,我说:“你念佛嘛。”“念不起来啦。”我说:“念不起来?你会讲话?”他说:“是啊,你问我,就会讲啊。”我说:“念佛呢?”“念不起来啦。”这是个什么道理?你念不起来,还可以跟我讲话。那叫他“念念阿弥陀佛,好不好?南无阿弥陀佛。”“不晓得,不会念了。”他又听到。

你以为念身……你们普通这个修持抗得住生死啊?扛不住的。色、受、想、行、识,一样都没有了(liǎo)。你不要以为自己现在打坐啊、做工夫啊,气到哪里了……哎呦!密宗、道家那一套工夫都会,早晨起来又是八段锦、又是太极拳、又是瑜伽术,哎呦,全趟工夫,好像好得不得了。对不住,有一天你真病倒了以后,你一样都用不上,一点都没有用!一点方法都帮不上你忙!还是念死,呵……



所以,关于念是怎么念,大家还没有搞清楚呢。

所以这一次,从智法师他们再提出来要求,要我非讲不可,因为原来我给他讲白骨观这些,他一边听一边反感:我们走大乘路子,还走这个小乘啊……他不听,哎,这个没有意思,我要修就走大乘,菠菜(般若)啊、蒸鱼(真如)啊,都端上来了,再不(然)唯识啊、法相啊、唯心啊、唯性啊,都拿上来了,他不听啊!现在他多年修持(下来),晓得这个东西厉害了。

所以我说“你懂了嘛,就不要再讲了。”“不行不行,我懂了,很多人(还)没有懂,你无论如何要再讲……”我说:“不行了……”那么他要求几次,后来我想想也对,有个道理。所以,这一次正式跟大家讲这一面,就这面就要大家了解,此法门就是教我们真正如何解脱五阴,解脱这个身心的法门,真正证果的法门。

那么,真正解脱五阴,真正证果呢……我可以说,它包括了密宗,西藏密宗这些气脉的修法都包括在内。你要晓得,一个人练气功,修气、修脉,气脉是依附什么而生的啊?依附什么而有?我问大家一句

话,气脉依附什么而有?前面的同学,年轻同学,依附什么而有?(同学:身体有。)那身体依附什么有呢?依附骨头有吗?还是靠五脏六腑在才有气脉?有神经(才)有气脉的路线?对不对?那么,这个五脏六腑假设坏掉了,还有气脉吗?中阴身有没有气脉?哦,那不是气脉……有啊,中阴身的那个气脉是带质境,真正的气脉没有了。

所以修气脉,还是依附在肉身上来的。那么,这个肉身是依附在骨架子上来的,对不对?所以,真一修白骨观,先把这一部分拿掉了,气脉自然通了嘛,不要修气脉已经超过去了。所以,佛传给我们的法宝是有真法宝留下来,可是一般人不懂,偏要在身体上弄,因此气脉永远也修不好。这不是走冤枉路嘛!

那么回转来看看,佛有法宝留给我们,我们自己几千年来把它当成小乘,把秘密的法宝丢掉了,可惜了!所以,一走这个路,成就的就很快了。因此,它是密、禅里头的秘密,也是真的最高的秘密。

那么,它是以白骨观等等入手修的,可是呢,它中间包括了三十多步的工夫,包括了这十念法,也有修念佛、念法、念僧的,都有了,一切都成就了。

第三点,真正的佛法……你们都听过佛学的,佛学不管大小乘的教理,真正学佛是建立在什么上面?(同学:三世因果。)诶,那个是基础。真正的修法是建立在三十七菩提道品,对不对?要想成道,三十七……

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步是什么?(同学:四念处。)四念处四个法门,念身、念受、念心、念法,这四个法门叫四念。(其实)四念处只有两个法门,身心两念。所以,只有身心起修,就完成了三十七菩提道品。大小乘不离此法,一切的经典都建立在这一个架子上。


那么,我们真正修身念处,身体的念处是什么?身体的第一个反应是感觉。你看那位道友坐在那里气脉动了,头尽管摇,他是被感觉拉起走了,一天到黑在搞感受,被感觉拉起走,他自己不能解脱嘛。你念头一解脱,我不听你感觉的!把感觉不理了,它就没有事了。

身的念处就是感受,心的念处是思维法则。所以,如何了思维法则,是了心;如何了感觉状态,是了身。身心俱了,佛法成就了嘛,简单得很!

所以《禅密要法》,白骨观的修法先是求得了(liǎo)。

再说,大家一修白骨观,尤其我听了很多,一提到白骨啊就害怕。哎呀,你们年轻的同学到医学院看了解剖,回来饭都吃不下去了。所以,我们大家修不好白骨观,是没有看过真正荒冢里的死人。你到解剖室里看了以后,你以为修白骨观就修得好啊?照样修不好。

我不是讲,过去有一位出家的朋友告诉我……在大陆上,几十年前,他修白骨观修得啊,在街上走路,看到满街都是骷髅,都是骷髅在走路,他到这个程度了。他说:“哎呀,那个心境之清净啊,真是一念不生啊!一点……对世间没有一点什么欲望,没有欲念,清清净净。”我说:“后来呢?”他说:“后来啊,久了不行了,纵然白骨也风流啊,哈,白骨也很好啊。”所以他说:“我就不修了。”这是几十年前。我这位出家的朋友已经死了,也是一位大法师,在大陆上过世了。最近我听一位朋友告诉我,已经死了。这个话,他跟我讲到现在,

(有)四五十年了。他还真修到白骨观这个境界,但是后面他就不晓得了,因为他没有学。

白骨观你真修成功了,以为是丑陋害怕?那才不然,修白骨观真修成功了,是走到真正的真善美,至美的境界、至善的境界,那才叫做功德圆满。

所以,基于这许多理由,我们对于《禅密要法》的基础白骨观,要有一个切实的认识。

现在,我把前面的,要讲这个《禅密要法》的因缘给大家提过了。我们现在好好研究本经,希望这一次啊,我们在坐的道友们、朋友们,至少大家身心……最好大家能够证果、成道,至少嘛,能够修得自己健康长寿。

有病的朋友在这个时候啊,真要做白骨空观,把白骨都化了,身体都没有了,完全无我。《禅密要法》下面有空观,跟虚空在一起。然后你觉得自己的身心化了,就是一片无云,青天无点云的那个境界,这个虚空即我,我即虚空,身体没有不好的;真的念到这样,修到这样的定境,没有不好的。

念空,这个空是有相的,不是无相,是青天无片云,万里晴空,不能有别的,一点渣滓都没有。

纵然就是这个身体化掉了、走了,也是无疾而终,清明自在。况且,修到真的空境界的话,这个身体暂时走不了,要它留形驻世就可以留住的。

所以,讲到白骨观,因此我们要插一首诗,很有意思,提到白骨观,唐伯虎有首名诗:

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 
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潮陵芳草梦中烟。 
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 

“怅怅莫怪少时年”,这个“怅怅”是形容青年人,你们台湾话或者广东话讲一个女孩子、一个女人,很泼辣的叫“怅家婆子”,就是这个“怅”,怅少年是那个年轻小太保,就是怅,很怅。所以,台语啊、广东语啊都保持有古代唐朝的音。“怅怅”就是年轻人蹦蹦跳跳的,不要怪他,“怅怅莫怪少时年”,……这个时代的这一批少年。

“百丈游丝易惹牵”,现在是唐伯虎老年、晚年的时候,“百丈游丝”,这个老年啊,很多的烦恼,容易牵着很多的烦恼,“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年纪大了嘛,看到青年人……没有欢乐了……这个不管了,都看懂了。下面两句,“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就认为前生也是修行来的,因为他也晓得有白骨禅这个名称,这个白骨禅给他用到文学诗句上,用得很美,“公案三生白骨禅。”这个唐伯虎毕竟是……你看后面两句,“老后思量应不悔”,老了,回转来想想,也没有什么后悔的,“衲衣持钵院门前”,穿个和尚衣托钵,站在院子的门口……你们看到吧,这首诗还蛮不错的,唐伯虎是明朝的诗,都是白话体的,跟唐诗比差得很远,但是有明朝的风格。

实际上唐伯虎啊,前面看到的都对,“前程两袖黄金泪”,我们在座的老朋友们都有这个感触,前面的辉煌一时,大家带兵的、政治的,都搞过的,唉,现在想想,都过去了,老了,“公案三生白骨禅”。后面唐伯虎啊,到死还风流,“老后思量应不悔”,哎呀,没有什么的!“衲衣持钵院门前”,你以为穿和尚衣持钵呀?嘿,所以你们读书不多啊,你就不会懂诗了,这个是什么事呢,是一个典故。


这是唐末,唐朝末年有个宰相,叫做韩熙载,这位风流宰相的太太多得很,年纪大了的时候,太太太多了——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变了,就是南唐的时候,就是南唐李后主前后这个阶段,看看南唐也靠不住了,很灰心。结果干什么呢,晚年自己就玩,玩到什么程度呢,自己故意穿一件和尚衣……宰相府邸很大了,那么小太太们每一个有一栋房子,有一栋院子,他自己穿个和尚衣在小太太门口化缘,自己玩的,“衲衣持钵”是这样。(文献记载:韩熙载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换上破衣烂衫,装成盲叟模样,手持独弦琴,令门生舒雅执板,敲敲打打,逐房向诸伎乞食。---三校注。)

所以,苏东坡后来也有这个诗,“欲教乞食歌姬院,犹胜云山补衲衣。”苏东坡的名句。就是说,他跟唐伯虎都一样,老了也不肯修道,就是拿个钵到舞厅里头、到歌女前门口一站,去化缘讨饭吃啊,还比那个在山上的和尚啊,自己破了衣裳,还在那里缝啊缝啊的可怜相(强)。他讲,我们的风流史还是值得的,呵,唐伯虎也是这样,“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

所以,大家(因)不懂文学,看看就说:哦,唐伯虎晚年也想修道,也想穿和尚衣托钵在寺院的门上……那不是寺院啊,是歌姬院的门前啊。就是苏东坡的“欲教乞食歌姬院,犹胜云山补衲衣。”文人的风流,到死啊,纵然白骨也风流,叫做至死不悔,呵,那多得是。这是关于白骨禅,顺便提唐伯虎用过的一句名句。这两句倒很好,我们采用他这两句好的,“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你们真做到这个就好了。

这是由白骨禅顺便想到的,这个法门很严重,这一次我们完全根据经典来讲。不过,我不希望大家……有几位同学好心,约他的亲戚、朋友、哥哥……我讲过了,这一次讲这个《禅密要法》不公开讲,要大家真要修持的人来听。因为我们讲一个东西……你说,那与其少数人听,(不如)大家听——没有用啊!你假设不是真实讲修持的,你听了做佛学听,没有用的,千万注意啊。所以,不要随便介绍人,到此为止了。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安养身心灵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儒:存心养性

佛:明心见性

道:修心炼性



最近新文点下看:

实相如是

锦囊太妙招

金玉满堂 心灵感应

中央党校教授讲 坤道

小处 禅机

伏羲转世霍金?

修个性 达共性 入高频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谈佛教

开悟——之求

认清世界,立即醒来

腹式呼吸密点

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即可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

每晚九点钟 集体大放“嗡”

联合国:人类“大限将至”!(莫慌)

跪坐防病养身心

老君治病药

中医=宇宙医学?(自疗法)

坚持17秒 = 意念成就

成道呼吸间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