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慧眼:体、相、用、因、缘、果、事、理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萨度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禅心明。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慧眼:体、相、用、因、缘、果、事、理




        对于外面境界一切人事物,大乘教里面说“诸法实相”,在佛法教学里面所谓“体,相,用”、“因,缘,果”、“事、理”,你看一个人、看一桩事情,要能看到八面,这是智慧,这叫事实真相。

  对人、对事、对物,体、相,“体”是本体;“相”是现相。作用,像我们看电视屏幕,屏幕是它的体;频道所现的这个相是现相;现相里面所表的是它的作用,它在劝善、它在作恶,这是作用




你能够看到这三方面,再往下面细细去观察,它有因、有缘、有果,你就看到因果了;再往两面去看,事上看、理上看,你能对人、事、物,任何一桩事能看八面,这个人叫有慧眼,这个人是个明白人,不是圣贤。圣贤人可了不起了,贤人能看透这八面。每一面都有八面,这个人能看到六十四面;六十四面每一面又有八面,愈看愈深入。然后我们才知道,佛菩萨之可敬,佛菩萨看的层面可深了,八面是表面,六十四面是第二层,还有第三、第四,其深没有底,谁能够彻法底源?如来。成佛才能够彻法底源,所以佛陀教给我们要成佛,不成佛不能彻底明了,成佛就明了了。




  怎么成佛?要放下,放下所有的障碍。为什么?所有法的根源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你本来知道,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不知道?你用错了心。你用的妄心,不知道了;你用真心,全知道了。所以,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大前提,你就要晓得应当彻底放下。为什么?假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是虚妄,念头也是虚妄。真心离念,没有念头。正念无念,它起作用的时候无不念,不起作用的时候无念。佛与法身菩萨,明心见性就无念了,起心动念没有了,他的六根起作用是性德,我们六根起作用是阿赖耶、是无明


  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没有真正知道诸法实相,不知道相是假的,不知道相是虚妄的,是梦幻泡影。《金刚经》上偈子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偈子目的是叫我们放下,晓得一切法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性是真的,我们的灵性是真的。灵性不是物质,是精神。但是要晓得,物质是跟着精神念头转的,我们要身体健康,要有好的念头,自然就健康了,为什么?它跟着心转,你看我们心里头欢喜的时候,满面春风;心里头有很难过的事情,愁眉苦脸,它就变了,跟着念头变




     人到无念很难,做不到,八万四千法门,都要走无念的法门,大乘经上讲得清楚,而且非常简单,你对于一切法,就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不执着了,内不执着于六根,外不执着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执着了,证果了。不执着就证果,证阿罗汉果,清净心现前;再深一层,不但不执着了,分别都没有了,不分别了,你又升一级了,你从阿罗汉升到菩萨了,菩萨不分别,阿罗汉不执着;再向上提升一层,你是法身菩萨,成佛了,就是大彻大悟,为什么?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放下了,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成佛了。你看多简单。




  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最后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教你放下执着,执着是见思烦恼;放下分别,分别是尘沙烦恼;最后放下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都放下了,成佛了。所以成佛不是说念很多书,不是说知道多少,你所知道的、所读的书有限,佛是教你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是没有限制的,过去未来你没有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是自性变现的,你回归自性了,自性变现的一切你全知道,你要想学,生生世世无量劫你也学不完。你懂得诀窍,不要学全知道了




痛苦——智慧


人生在世,难免有看不惯的人和事。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存在根据,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没有什么没有价值。所以世间善恶美丑,从道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相通为一而存在的。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不必随意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告诉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世俗所累。“看不惯”的东西、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从世俗的角度讲,“看不惯”不仅是境界小、情商低的表现,更会为自己树敌无数,招致怨恨。在这方面,曾国藩做的就非常到位。


曾国藩升为二品官员后,可以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但他一向节俭低调,就决定依然乘坐四人抬的蓝呢轿。按照例制,蓝呢轿见到绿呢轿必须让路,否则,抬绿呢轿的人就可以揪住坐蓝呢轿的人一通暴打。


那次,曾国藩乘着蓝呢轿出门,轿子走到一条窄路上,后面来了个绿呢轿。这种情况下,蓝呢轿可以不让路。但曾国藩还是命人靠边走,即使如此,绿呢轿依然不能通过。




抬绿呢轿的人见状奔过来,不由分说,掀起蓝呢轿帘,一把揪出曾国藩,啪啪就是两耳光。


可笑的是,乘绿呢轿的只是个三品官员,曾国藩还比他大一级呢,此官员吓得不轻,赶紧跪下来赔礼道歉。


所有人都等着曾国藩打对方两耳光解气,没想到,曾国藩扶起对方,诚恳地说:“确实是我的轿子挡了大人的路,大人赶紧上轿,赶路要紧。”莫名其妙挨了打,居然没事儿人一样,而且,还再三叮嘱轿夫,凡是见了绿呢轿,不管对方是否官比自己大,都必须让路。


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不计较,就不会将自己拉入争斗的漩涡,不被尔虞我诈所累;不计较,就不会树立太多的敌人,不会时时遭人陷害;不计较,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事事不计较,所以事事看得开,看的顺。曾国藩一门心思做实事,创下了九年内连升十级的官场奇迹。



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够


老子认为,痛苦源于欲望的放纵,“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痛苦和烦恼来自不合理的欲望。欲望过盛,心头贪念越多,羁绊越重,痛苦和烦恼也就越多。


庄子的大智慧在于他能够将人内心最隐蔽的欲望消除一空。当世人为了内心的欲望拼命往上挤时,庄子却从从容的放下一个又一个欲望的包袱,开始往下走,名、利、权、势都抛下,越走越轻,将生命重新归零。


仓央嘉措曾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庄子,连生死大事也看淡了。庄子妻子死的时候,他不哭不叫,却“鼓盆而歌”,因为在庄子看来,生死都是假象,我们都在大道中。


庄子将死,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则认为“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弟子怕庄子死后,尸身被鸟兽破坏,庄子却说:“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遑遑光阴数十载已是上苍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又何必要求更多呢?


做人欲望不要太多,要求不要太高,攀比心不要太重。



庄子在《至乐》中说:“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天下有至乐吗?如果有至乐,人们将要做些什么,依靠什么?躲避什么,留念什么?喜欢什么,憎恶什么?


他说,在这个社会,“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富、贵、寿、善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反之,庄子认为,那些富贵的人不仅不快乐,而且还很苦恼,很忧愁。


庄子说:“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达到极至的快乐是在内心深处,是没有表现的。真正的快乐是与自然相融合、与天地相感应的乐,真正的荣誉是没有赞扬、没有名辉的荣誉。这种快乐,并非物质或地位等因素决定,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智慧和境界。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恒常无住

其妙莫名也


以儒修身入世间,

以道养骨身心天,

止定静安虑可得,

以佛养心随万缘。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福慧性命向正觉!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最近新文点下看:

四层能量体,层层都灵性

大智慧源

《金刚经说什么》总结论

开悟就是一种与源头的联结状态

消除“五气”“六毒”

从身到心的旅行

一修道是百病皆生...

能量:越用越强

最大的学问

生命功课

元神出窍秘法

虚云传奇(漫画)

心-性-悟

"修行" 假相

醒来  漫画修行

第一反应

教你打坐呼吸及调息

身体就是接收机与发射台

三关三丹田

人体能量疗愈(光之手训练)

“天人合一”人体功能

《大学》六字诀成道法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明心见性特别链接: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当背诵)

元音老人:略说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打坐修行六要点

南怀瑾:什么是明心见性?

释万行:明心见性前前后后

万行大和尚:明心见性

万行法师:如是明心见性

万行和尚:修行入道精气神

南怀瑾:烦恼菩提 · 中脉法

明心见性修炼法

明心见性诀窍17-21(珍贵无比)

明心见性***密码*牧牛

明心见性法-检验

明心见性后怎么修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