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地 人
心 性 命
定初心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禅心明。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士以弘道
安分事使命
守己制初心
天下共同体
为公大道行
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神佛菩萨。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感慨: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行,只是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1.
什么是佛?
有一次印度异见王想要囚禁达摩弟子,异见王说:如果你能告诉我佛是什么,我就放你走。
异见王问:什么是佛?
达摩弟子:见性是佛。
王问:性在何处?
达摩弟子:性在作用。
王问:若作用时何处出现?
达摩弟子:若现于世,当有其八。
王问:何谓其八?
达摩弟子: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若见,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足,在足奔行,遍见时却如微尘信息,知者知是佛,不知者唤作精魂。
可见人心本来就俱足一切,只不过是尘世中的烦恼和私欲遮蔽了这颗心,禅宗修行过程就是还本来面目的过程。
禅宗的十六字精髓,道破修行千年玄机,极其宝贵: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
何处见性?
在一家寺院,小和尚问师父:师父,我们的佛性在哪啊?
师父说:木头都有火性,你去柴房在木头中找火性吧,找到了火性,就知道佛性在哪了。
小和尚去柴房,把木头劈个粉碎,也没有找到火性。急忙回禀师父:没找到!
师父说,你把木头燃烧就知道了。
小和尚回到柴房把木头点着,熊熊的烈火燃烧起来。这时小和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佛性在何处?佛性在作用。
佛性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
佛者觉也,在何处觉?在六根处觉。
在眼为视觉,在耳为听觉,
在鼻为嗅觉,在舌为味觉,
在身为触觉,在意为知觉。
这见闻嗅尝觉知,就是六根的作用。
修行就是摄六根,不外求,
把握当下,那么时刻都在修行。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动念不住相是大定。
心学创始人陆象山说:
「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心即是一面镜子,
你想什么,镜子就会呈现什么!
心是什么样,命运就会什么样!
我命由我不由天,心才是真主宰。
3.
无心才是真修行
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凡事不必刻意,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你刻意去修行,你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但如果你没有刻意去修行,那么开悟自在其中,而你做的也就是真正的修行。
当你刻意去坐禅,就会创造出“你”和“我”二元对立的相,就会有分别和执著,烦恼就会加重。
如此一来,你就会把自己和坐禅分成两边,你在其中一边,坐禅在另外一边。这样,你与坐禅就会变成两回事。
当你能把自己与坐禅合二为一,才是真正的坐禅。
我们常以为,青蛙跳跃的时候不是坐禅,坐着的时候才是坐禅,这是极大的误解!
如果你明白“「空性」意味着一切都在当下,误解就会消失。
实际上,不执着于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心经》上说: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心……这个“无心”就是禅心,一切无不包含在其中。
如何让生命重生
万行大和尚
这个世间虽然有八万四千种人,八万四千种行业,八万四千种修行法门,但是人的一生所做一切都是靠“轻重缓急”这四个字来把握,来决定因果和胜负,决定一个人的智慧、涵养、品质、德行和品位。
这四个字把握好了,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修养的人、有德行的人、有品质和品位的人。
人能走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走在一起又有共同的价值观更不容易,能产生共同的信仰更加不容易。
例如今天我们的出家人、在家居士能坐在养正堂里共同学习佛法,是不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信仰?(答:是)基于这个大前提,我们才能在养正堂里共同修学佛法。
我们出生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人生的经历阅历等等是不是一样?(答:不一样)
过去的不一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是不是一样。
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和未来的定位、方向不一样,我们当下就可以解散了。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定位是一样的,还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呢?
我们东华禅寺的首座和尚就是我们东华禅寺修行的标杆,他心中没有名利的概念,没有争斗的对象,没有玩权术的对象,没有不能包容的对象,他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修为,是心胸、器量、格局,他绝对不是靠智慧。他的心胸、器量、格局远远大于他的智慧,所以,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是需要斗的,也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还有我们的XH师,他是东华禅寺非常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所以他也没有什么争斗的对象,也没有什么该存在、什么不该存在的想法。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亮点,你是有奉献的亮点,还是有责任心的亮点?是有慈悲心的亮点,还是有格局的亮点?是有智慧的亮点,还是有能忍辱负重、委屈求全的亮点?……只要有一个亮点,你就不失为人才。
就如同我经常说自己的一样,东华禅寺发展到今天,我不是靠智慧。我自认为我的智慧远远小于我的胸襟、器量和格局。
我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经常向人请教,我经常在别人面前扮演学生、后学的角色。人家就把几十年的经验和所学迅速传递给了我,我学会了“拿来主义”。
我绝对不会事情不会做,却把问题憋在心里不去问人,觉得问了丢人、低人一等,也绝对不会有宁可把事情做砸,也不能丢自己面子的想法和心态。
面子是谁给你的?是靠你的业绩换来的。
为什么我们到一个地方说话没有底气?因为没有业绩!我们的身价地位也是拿业绩换来的。
你有了业绩自然就有了身价,也自然就有了面子,你自然就值钱了,说话自然就有底牌有底气了。
所以,一个人要想在一个地方立足,要想不虚度自己的光阴,要想完善自己的人品和修养,要想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必须做到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否则你必须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如果你既没有智慧,也没有心量,但是你的欲望比谁都大,那是非常可怕的。
当你的智慧、你的能力远远小于你的欲望,或者说得好听一点,小于你的理想时,那是一定出会问题的。
在座的可能有一部分人想发财、想升官、想拥有名声、地位和权力,这不是过错,没有问题,你有权利去想。
但是,你应该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的智慧、我的格局、我的才华、我的能力托不托得起我的志向、我的抱负?
你们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没有?要是托不起、德不配位怎么办?(答:修行)靠修行太慢了,来不及怎么办?(答:请教师父)师父不懂怎么办?(无人答)还要请教第二个师父。
东华禅寺的每一个徒弟在我面前剃度或者皈依的时候,我都说同样一句话,当这个师父无法再教你,而你的愿望还没有实现的时候,你可以再拜第二个师父。
释迦牟尼佛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他让我们要多拜几个师父,没有说让我们只学一个法门,只认一个师父。
你是小学水平就找小学老师,你是高中水平就找高中老师,你是大学水平就找大学老师。
不能因为你过去的老师是个小学老师,他现在教不了你这个高中生、大学生了,你碍于面子就不再去找老师,好像再找个老师就背叛了以前的老师一样,不存在这个问题。
释迦牟尼佛曾经修过六大教派的法门,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曾经拜过六个师父。
你们拜了几个师父呀?(答:一个)如果只拜一个,你就死定了!假如这个师父邪知邪见、走极端,你不是也邪知邪见、走极端?
反正我是拜了好几个师父,从每一个师父那里我都学到了他们的优点,挖到了宝藏。
我身上的优点不是你们每个人都能用得上的,也许你想用的在另外一个师父身上,只有他才能与你相应。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因素——因果和缘分。
例如我在东华禅寺正正规规地讲过三堂相学和阴阳五行,可是我听到东华禅寺几个和尚在信徒面前讲相学、阴阳五行讲得一塌糊涂。
我说:“师父讲了三堂课,你都听了,怎么讲得一团糟呢?”结果他马上去听另外一个人讲,一下就相应了,领会了,记住了,受益了,开悟了,为什么呢?
第一个师父的功夫很高,可是他和他第一个师父的缘分浅,师父说的,他没有吸收、消化。第二个师父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和他的缘分深,师父说什么,他马上就吸收、消化了。
所以,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我们要不停地拜师、礼敬师长,要敢低头请教他人,这是你德行、修养、智慧的体现。
你们不要认为你低头向他人请教就没有面子,如果这样想,你的价值观就出问题了!
你可爱的一面、有魅力的一面恰恰体现在你经常低头弯腰向别人请教的时候,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趾高气扬地在别人面前摆身价的时候。
所以,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学佛。可是现在多数都是没有智慧的人在学佛,结果智慧的佛学到了我们手里,也变成了愚昧无知的佛学!
如果你没有智慧,把智慧拿在手里,智慧会不会放光呢?如果你有智慧,即使把无明拿在手里,它也会放光。
就如同你有力量,把一把很钝的刀子拿在手里,这把刀子也会很锋利;你没有力量,一把锋利的宝剑拿在你手里,你也砍不断一棵蔬菜,因为背后的推动力是你。
人都是想解脱、想获得自由、希望受人尊重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心胸、格局做基础,又没有智慧来引导,你所想的一切都不会实现。
当然,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既有格局又有智慧。只有极少数人既有格局又有智慧。
有些人有心胸、器量、格局,但是智慧不够;有些人非常聪明,但就是没有心胸、器量、格局;有些人很忠诚,但是没有智慧;有些人很聪明,但是又不忠诚,贼头贼脑的,里里外外都是一个贼。
有没有这种人哪?我就碰到过。你们也碰到过?我请教各位,碰到以后你们是怎么对待他的?
敬而远之?有些是远不了的,只能近,怎么办呢?(答:打倒他)有时候也不能打啊(答:利用他)他的长处远远小于他的短处,你怎么用啊?
怎么办呢?那就供着呗!我采用的办法就是供着,不知道你们采用的办法是什么?
其实,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选择错了,可能你是用我执、头脑做选择。
当然,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学,但有些事情是不适合我们学的,我们也学不会,你就发挥好你的长板优势就行了。
我一直主张每个人都要守好自己的本位,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如同古人所说的“守本位,听招呼”,你就是一个人才。
不该你做的你就不要做,该你做的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做好做完美。
知人容易,知己难。其实,如果你真的能看清对方,相信你也能看清自己。你所谓的能看清自己,看不清对方,那说明你还是没有真正看清自己,内外是一体的。
一个真正有透视功能、有智慧的人,看清楚了外在,也能看清楚内在;看清楚了内在,也能看清楚外在。
理论上是如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会有误差,而且有时候误差还相当大。
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大家在一起协作才会有一个完美的团队。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也都会有致命的弱点或缺点。但是团队在一起协作,要把你长处的空间打开,把你缺点的空间关闭。
谁能看清这一切,安排这一切呢?这个人非常重要。(答:领导)如果领导是个糊涂人,有私心,格局小,怎么办呢?(有人答:认命)对了,认命是一个方法。(有人答:换一个领导)一时半会儿换不掉怎么办呢?
比如东华禅寺的方丈一时半会儿还换不掉,怎么办呢?你只能旁敲侧击,或者找领导的好朋友做他的思想工作。
但有时候领导昏了头,处在一种状态中出不来,你找谁说他都没有用。
尤其是过去有点成就的人,他更自我。如果他过去连续败了好几阵,你现在一给他提建议,他就相信;如果他连续赢了三冠,你给他提什么建议他都不会相信。
历史上的关云长是不是这样?拿破仑是不是这样?希特勒是不是这样?他们连续作战成功、都赢了,他们相信谁的话呢?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天 地 人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
道,可。
道,非。
常,道!
☀
道也者,果何谓也?
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明心见性即是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佛 觉 知 道
可 能 性 心
道 法 术 器
信 愿 行 证
一切为能量
一切依靠能量
从能量中来
到能量中去
回家:如如密因,妙觉圆澄。……颠倒倒颠,开启脉轮。……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死心踏地,打坐定时。
身口意定,真言恒持。
事上制心,观照绵密。
正道守戒,决证菩提。
最近新文点下看:
感恩作者大爱
禅苑动态一览
天天传新文
弘道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