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分析》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 哲学分析 2023-03-12


· 哲学专题讨论 ·


编者按:近年来,全球性气候灾害频发,疫情肆虐。自然又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在此背景下,“敬畏自然”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何为“敬畏自然”?何为该语境中的“自然”?本期专题刊发的三篇论文从不同视角切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李若晖的《“敬畏自然”还是“天人合一”》一文批评“敬畏自然”的说法丧失了“天人合一”的神髓,正确的做法应是保持人的天性自然,尽人之性。丁三东的《论人对待自然的情感态度》一文列举了“敬畏自然”的三个版本,倡议我们应当敬畏形而上自然,热爱形而下自然。苏德超的《人类应该怎样敬畏自然?》一文则对“自然”的两重所指作出区分,并指出以往那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是笼统而草率的。三篇文章的共同观点是强调不应该将自然人格化,倡导在生命共同体的框架下采取审慎的行动。


“敬畏自然”还是“天人合一”



摘要:“敬畏自然”只是一个存在着严重论证缺陷的口号,丧失了古代思想“天人合一”的神髓。通过分析郭象《庄子注》,其所揭橥“天人合一”之义是,人必须在两极之间取其中道,既不“以人灭天”,更不“以天灭人”,人应当保持人的“天性自然”,尽人之“性”。

关键词:天;人;天人合一;以人灭天;以天灭人

作者:李若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论人对待自然的情感态度



摘要:人对自然应当抱以怎样的情感态度?目前流行的观点是“人应当敬畏自然”。然而,“敬畏自然说”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版本,我们需要辨析和区分它们。古代版本的“敬畏自然说”把情感态度的重点错误地放在了“畏”上,隐含着万物有灵论等神学色彩,在对自然进行因果解释的时候遭遇困境,其实践效果也微乎其微。在现代,与科学立场相容的“敬畏自然说”既需要把“自然”理解为悬拟的形上概念,把敬畏之情的重点放在“敬”上,主张人在尊重自然科学的敬重之情中保有认知上的谦逊与实践上的适度;又需要把“自然”理解为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之频繁打交道的具体事物的集合,提倡用热爱之情辅助敬畏之情,从而激发人对自然的探究和保护。

关键词:自然;敬畏;热爱

作者:丁三东,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人类应该怎样敬畏自然?



摘要:面对环境变化、瘟疫流行等挑战,有学者倡导“敬畏自然”以缓解压力。然而,常见理解下的“敬畏自然”并不是一个好的行动策略。“自然”包括表观自然和自然规律两个部分。对表观自然,无需敬畏,文明的发展就是要改变它,人定胜天是人类的追求。对自然规律,敬畏并不能触发它的积极反馈,也不能提供有效的事前提醒;同时,人无从改变自然规律,人胜不了天。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恰当利用自然,以满足人类当下的、局部的利益和长远的、更大范围的利益。利益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正确的,力量对比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则是错误的。由于人类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在辨认和协调利益方面总是顾此失彼。因此,我们应该更新对“敬畏自然”的理解:敬畏自然,重要的不是赋予它一种人格,而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为基础,准确地辨识出人类的各种利益,考虑周全,行动审慎。

关键词:敬畏自然;表观自然;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类中心主义

作者: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 哲学传统研究 ·


中国观念史的学科自觉



摘要:中国观念史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其源头可以上溯百年。近期渐趋繁盛的现象则不妨被视为对“有没有‘中国哲学’”争论的实践回应。悬置论争的结论,观念史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过去的观念”;而触发研究兴趣的是“过去的观念”与“现在的我们”及我们“现在的观念”之间的关系。观念史和包括哲学史在内的一般知性思想史一样,隶属于思想史,不过观念史注重的是“固定化的‘思想产品’”之一的“观念”,而非体系哲学之前后更替或逻辑关系。与偏向历史学的实证观念史不同,它偏向于哲学,主要研究蕴含在相关术语及其用法中的“观念”的意义之生成、分化与演变,是一种解释或批判的观念史。它不拒绝实证观念史的成果,又可以不同程度地涉及社会文化史,因而应该在诸相关学科的关系中获得自身的定位。观念史的学科自觉,关系到如何“认识我们自己”,是重构中国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观念史;哲学史;思想史;观念

作者: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论老庄对先秦“正名”思想的两重解构



摘要:“正名”是先秦思想的重要主题。其有两重向度:第一,以援仁入礼来重建礼之有效性,从而恢复名分的效力。第二,以知晓“物”之“实”来确定“名”的意义。老庄通过揭示礼之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否定援仁入礼的有效性,试图消解第一重“正名”向度的可行性。在道物区分的基础上,老子揭示了语言认知的限度,庄子则进而否定了语言认知的可靠性,以此瓦解了第二重“正名”向度的可能性。在老庄看来,那些期望通过“正名”去治理天下的想法都是徒劳,不应该再继续“正名”的道路。

关键词:正名;礼;仁义;实;名

作者:施阳九,上海商学院讲师。


自由的摆渡——试解黑格尔哲学
从“逻辑科学”向自然哲学的过渡



摘要:纯粹逻辑理念的“外化”问题,即从“逻辑科学”向自然哲学过渡的难题,是关涉到黑格尔体系一元论建构成败的关键问题。目前学界对此已有的三种阐释路径皆有缺陷。黑格尔指出自由概念乃是开启逻辑科学向自然哲学过渡的关键,因此可以尝试以绝对自由为中心建构第四种阐释路径。纯粹思维的自由展示为自身规定的活动和在他者之中时仍持存于己内的主体性。而绝对理念之自由的特点还在于含有内在性与绝对性的双重维度,因而其自由的实现过程展现为理念否定统一的逻辑结构的自身设定/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在的环节与对立的结构内在必然地被理念自身所“生产”又继而“克服”,并最终扬弃在它的自我统一性之中。因此,向自然的过渡作为他在环节的设定是绝对自由实现过程中由理念自身所规定的第一个步骤。

关键词:黑格尔;逻辑学;过渡;外化;自由

作者:郭冠宇,德国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


法律是自足的吗?——法哲学传统
中的纷争与哈贝马斯的回答



摘要:自然法学派和法律实证主义之间在法律的自足性问题上有着长久的争论。自然法学派否认法律是自足的,认为法律必须以高于法律的某种标准作为合法性来源,主张“恶法非法”。法律实证主义肯定法律是自足的,认为法律绝对地独立于道德、自然法等法律以外的因素,从自身的一部分获得合法性。哈贝马斯吸取了两种立场的长处,认为法律具有相对于道德的独立性,有一定的自足性,但又给法律设定了本身以外的合法性来源,即公民无限制的商谈,也就承认了法律的自足性并非绝对,法律需要受到法律以外因素的制约。哈贝马斯的法哲学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要求,综合了法哲学的各个传统,较为巧妙地处理了法律自足性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自足性;恶法非法;合法性;商谈原则

作者:高诗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语莹”之辩——对中国古典
语言传统及其隐喻的再思考



摘要:语言既是某种揭示或表达,同时也是某种隐藏或遮蔽。本文借助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哲学家对人类经验、语言本质以及“光照”隐喻的思考,展现出一条切入中国古典语言传统及其喻象的探索路径。“语莹”“心亮”“辞莹似镜”这些中国古代常见而又容易让人忽视的熟语表达,牵涉光喻、镜喻和泉喻等在语言思辨性中的复杂融合。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论对有限性的忽视,也能在对光之喻象的深入探索中得到反思。

关键词:语莹;隐喻;光;镜;共通感

作者:鲍永玲,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关于“隐私”本质的活动论探析



摘要:“隐私”作为当今社会的常见概念,具有种种的含义,对其进行概念认知颇为困难。探寻隐私的本质,不仅关乎学术价值,更关乎现实生活。以语言分析为路径,通过词源考察和语义辨析,隐私可被还原为关于自我的特殊活动,它是基于个体的特殊价值的实现而需要得到保护的特殊的个体活动。从自我、价值和活动三个维度看,在隐私的本质论域中有心理活动、身体活动和交往活动三种基础类型。活动理论既可反观现实,也能解释隐私现象,并对有关隐私的流行观点进行校正,从而确证隐私活动理论的合法性。

关键词:隐私;语义;自我;价值;活动

作者:王金柱,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旭,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 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 ·


论数据归纳推理



摘要:数据归纳推理是利用二元数码的前缀复杂性特征通过计算机递归操作进行推理的方法。它的哲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重解释原理的数字化;奥卡姆剃刀原理的量化计算;算法信息的复杂性。由于数据归纳发现了二元数码字符串中存在着普遍的先验概率,因此它在解决休谟问题时将归纳逻辑推理转化为信息概率计算。只要概率计算过程中误差呈现收敛状态,理论上休谟问题就可以解决。但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二元数码的概率计算面临形式系统的不完备性,因而实践中休谟问题的解决还存在着计算机操作上的合理性问题。由于计算机操作上的合理性表现为算法优化问题,而算法优化又面临着“没有免费的午餐”定律的认识论制约,所以数据归纳推理还面临着语义的形式化表征、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公理的合理性等一些问题。

关键词:数据归纳推理;数据归纳解释;休谟问题;算法概率

作者:张怡,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对不完全性定理的深度的分析



摘要:基于当前文献中对数学深度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判断给定数学定理是否深刻的被广泛接受的一般标准。不完全性定理被广泛认为是逻辑领域“深刻”的数学定理。将不完全性定理作为研究数学定理深度的一个案例,其深度的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刻画不完全性定理的深度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基于这些标准论证不完全性定理的深度。基于文献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可提出三个刻画不完全性定理深度的标准:成果的影响力、结论的丰富性、理论的统一性;基于这三个标准,不完全性定理的深度可得到论证。

关键词:不完全性定理、数学深度、不完全性的限度、内涵性问题

作者:程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技术哲学经验主义转向中
“技术情境”的实践意涵



摘要:微观层面技术情境研究是技术哲学经验主义转向的深入体现。但如何阐释技术情境的哲学内涵是转向中的技术哲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论立场阐明,技术情境为认识技术提供了一种开放而多元的启发式视角,并揭示了技术情境的实践本质。技术情境并不是一种偏狭的技术设计、制造与使用场景,而是真正的社会历史存在总体,是决定这种社会历史存在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基础。由此,技术情境的价值论取向凸显为:在微观层面的负责任创新行动中,实现技术研究的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

关键词:技术哲学;经验主义转向;情境;负责任创新

作者:李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


· 访谈与动态 ·


探求逻辑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
——王路教授访谈



摘要:逻辑作为一门科学,无论其形态上发生怎样的变化,其特有的方法论性质并没有改变,这一点在逻辑与哲学的深层互动关系的研究方面不断得到印证。王路教授在逻辑与形而上学关系的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独到而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学界所瞩目。本文通过专访形式,与王路教授探讨其对逻辑和哲学关系的理解及其研究的思想进路。

作者:宁莉娜,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路,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技术想象:技术创新和发明应用的核心——第22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会议述评



第22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会议由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贡比涅技术大学和国际哲学与技术学会(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共同主办,于2021年6月28日至6月30日在法国里尔举行(由于疫情原因改为线上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技术想象(Technological Imaginaries)。

作者:徐旭,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陈凡,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三、作者投稿请登录《哲学分析》官方网站http://zxfx.cbpt.cnki.net。

四、本刊联系方式为021-64280039。

《哲学分析》编辑部



往期目录         

《哲学分析》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欢迎关注《哲学分析》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