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巨献]《高都考》
除夕夜,《方舆晋城》为读者捧出一份难得的方志大餐。
靳宏伟先生是晋城一位史志名家,近作《高都考》以“高都”一名为纲,对端氏、建兴、阳阿、垂棘、建州、泽州、丹川、晋城等历史地名,以及历代相关行政区划建置沿革,进行了广角而深入的研究考据,其观点具有较多独到之处。
文中所涉的历史地名与演变过程,也为晋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同人所关注,且恰与本会《“晋城之中”地名文化考察行》的主要目标高度叠合,值得大家认真学习消化,或激发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开展。
晋城历史,始于高都,源自端氏。
《史记·秦本记》“庄襄王三年(前247)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这是晋城地区第一次出现在二十五史中。且是以“高都”之名登上历史舞台。然据“(赵)成侯十六年(前359),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的记载,时间已过了112年。
《山西古都概述》:“赵成侯十六年(前359),韩国攻占屯留,与韩、魏分晋,迁晋君以端氏(聚)西城村,姬氏宗庙迁至高都。”
何谓“高都”?史无记载,方志无考,民间传说,纷乱无据。欲求其真,还原当初,当须依据周礼,在西东两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环境、大政策、大原则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去研究。按照“遵礼,循制,合情”的方法,在文献典籍中,去伪拔迷,纠误寻真。正如王国维所说:治史,一曰于史有据,二曰于事有物。
春秋初期,居住于今长治晋城两市古上党地区的,是四个赤狄部落,即潞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不归晋国管辖,史称“晋初不封上党”。公元前594年六月,晋景公派大将荀林父大败潞氏,灭潞国。第二年,晋又派大将士会伐灭甲氏、留吁、铎辰。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晋景公六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晋景公七年,晋灭赤狄甲氏、留吁、铎辰。甲氏以今高平三甲为中心,铎辰以今陵川夺火(铎豁)为中心。公元前588年,最后击溃赤狄余部,包括当时以端氏为中心的今晋城地区的上党地区,统归晋国疆域。
《辞源》:“端,姓。古有端氏国,为晋所灭,晋大夫食采于端。因以为氏”。
《韩非子·说林上》载:晋国正卿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乃与之万户之邑,是为端氏。
明陈士元《万姓统谱》载:周贞定王姬介六年(晋出公姬凿十一年,前463年),晋出公被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上卿驱逐出境,逃亡齐国,后被迁居于魏桓子之端邑。
《史记·赵世家》“成侯十六年(公元前359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此晋君乃晋孝公姬颀是也。
《史记索隐》:端氏(前359—349年)为晋国都城11年,屯留为(前370—359年)为晋国都城12年。
《古本竹书》:晋“孝公二十年(前349年),赵迁晋君于屯留”。
《史记·晋世家》“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静侯灭晋后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按照《周礼》:“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朱子格言》“祖宗虽远,祭祀不得不勤”。随晋孝公迁端氏,建立宗庙成为国家头等大事。故“境土荒远”的“高都”,成为在端氏聚的晋国宗庙。
所谓“高”,“晋”为“高祖”。三家分晋之后,封晋君以端氏,称“晋”为“高祖”,因三家都是晋国后裔。《左传》“三家分晋,魏得晋之故都,独称晋”。所谓“都”,《左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释名》:“国都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孔颖达曰“小邑有宗庙,则虽小曰都,无乃为邑。为尊宗庙,都小邑与大都同名”。“晋国宗庙”所在地,理当为“都”。是谓“高都”。
然历史上有两“高都”。
1、战国韩邑,史称“韩高都”。战国策西周记苏代说韩相以高都与西周,即此。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此高都乃东周之宗庙。《辞源》:“《史记·周本记十二》(周赧王八年,前307)楚围雍氏,韩征甲与粟于东周,东周君恐,召苏代而告之。代曰:‘君何患于是?臣能使韩毋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战国策地名考》载:《史记·周本记十二》出现的“为君得高都”是最早在文献中出的“高都”。然此“高都”却非晋城之“高都”。《战国策地名考》载:“‘雍氏之役,章又能为君得高都’。鲍同正曰:‘水经云:伊水迳郵亭,又北经高都’。杜预云:‘河南新郑有郵亭’。《括地志》:‘高都故城在洛州,伊阙县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东周与郑高都是。高都本东周地也’。《郡国志》:‘河南新城县有高都城’。徐广曰:‘今河南新城县高都故城也’,名郜都城,在洛州伊阙县北三十五里(唐伊阙县即汉新城县,宋省入河南,金省入洛阳,今在洛阳县西南)。张云:‘在河南府七十五里’。”
晋城老城有叫“高都寺”的小巷,“深”不可测
2、战国魏地,史称“魏高都”,此高都乃晋之宗庙。《史记·秦本记》“庄襄王三年(甲寅,前247)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辞源》:“秦庄襄王三年使蒙骜伐魏,拔高都即此。汉置县,属上党郡。北魏永安中于县置高都郡。隋开皇初废郡,十八年改为丹川县。故城在今晋城县。”
至于“夏桀垂都”。《晋城官网》载“商汤伐夏桀,桀始迁于垂”,有“夏桀垂都”说。然《史记·夏本记》:“汤遂率兵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并无“迁于垂”的记载。
《辞源》:“垂棘,春秋晋产美玉之地,见左传僖二年‘垂棘之璧’注。后借以称美玉”。《左传》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国策地名考》因此说:“国策地名有介乎?虽似而非不可也。凭私臆断,强以某地属某国也,则信心太过,恐为大雅所讥。”
夫所谓“垂棘”,祀礼也。
源泽水畔垂棘山。其名来自祀礼
《辞源》:“垂,边境,作边陲”。所谓“垂”,距端氏远,宗庙居国“边陲”。所谓“棘”,“九棘”也,最高祭祀之礼也。《周礼·秩官·朝土》:“朝土掌建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卿,公侯伯子男位焉。”
盖“垂棘”,谓在“边陲”的地方举行“九棘”祭祀之礼,是为“垂棘”。
“垂棘”原是为礼仪,为形容词名词化。“高都”,实为宗庙,为方位词名词化,“高都”之名因此传矣。到蒙骜伐魏之时的公元前一百一十七年,随着晋静公被迁屯留,削为平民,宗庙被废,祭祀荒芜,沦为城邑。史马迁说,晋绝不祀。
二、历史沿革
关于高都置县的具体时间,一致的印象是秦置高都县。说秦置上党郡,当设高都县。然在先秦所有典籍中,均无高都设县记载。方志更无考证,正史之外的相关文章大多停留在相互传抄,无举引任何证据,无法令人信从。明万历创修的《泽州志》说“汉设六县,分属三郡”,把高都县的设立确定为西汉。《辞源》在“高都”条也注明“汉置县”。《辞源》始编于1908年,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续编于1931年,为国家确定的词汇标准答案工具书,理当信实。《晋城百科全书》沿用此说。
时间来到了2009年,当代学者后晓荣出版的《秦代政治地理》载:“传世战国魏兵器有‘廿九年高都令’剑,铭文‘廿九年高都命(令)陈愈,工师华,治乘’,战国时,韩魏都有高都,从此剑铭文格式看,其所指高都应为魏之高都”。谭其骧在1948年发表《秦郡新考》也说,高都时属魏地,上党郡属韩地。诚应王国维于史有据,于事有物所说。
因此可以断定高都县是战国时期魏国所置,秦汉因之。
高都镇古街。此高都非秦汉高都县驻地
汉朝当立,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国并行制”。《资治通鉴》“汉太高祖皇帝二年(丙申,前205)秋,八月,悉定魏地,置河东、上党、太原郡。”《汉书地理志》载:上党郡,属并州刺史部,县十四。长子、屯留、余吾、铜鞮、沾、涅氏、襄垣、壶关、泫氏、高都、潞、陭氏、阳阿(侯国)、谷远。高都县首次在正史中出现。
东汉建立后,在行政区划工作上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恢复西汉时的郡县名,重新规划全国的郡县。二是在州的建制上做了较大的变动,并固定其州治驻所,实行州、郡、县三级体制。
《后汉书郡国志》载:上党郡,十三城。长子、屯留、铜鞮、沾、涅、谷远、陭氏、襄垣、壶关、潞、泫氏、高都、阳阿(侯国)。
《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改“国”为县。上党郡统县十三:长子、屯留、铜鞮、沾、涅氏、谷远、陭氏、襄垣、壶关、潞、泫氏、高都、阳阿。
晋朝行政区划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
《晋书地理志》:潞、屯留、壶关、长子、泫氏、高都、铜鞮、涅、襄垣、武乡;
从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定都建康建立东晋,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史称五胡十六国。此时的晋城地区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及前秦(氐)等少数民族政权。但《晋书》仍以东晋为正统。纪年沿用东晋。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西燕太尉雍州牧慕容永率众从长安东迁,至长子自称帝,建都长子,改元中兴,分上党置建兴郡。史称“康宗武桓皇帝”。疆域计有“上党、太原、武乡、建兴、西河、新兴、平阳、河东八郡。”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永遂进据长子,即皇帝位,改元中兴。”
《十六国疆域志·卷十二·后燕》:
“雍州:《后燕录》建兴九年,(慕容)垂以慕容凤为雍州刺史,镇长子,统郡二”:
上党郡:领县六,潞、屯留、壶关、泫氏、铜鞮、襄垣、高都。
“《后燕录》建兴九年,永(慕容)垂将平规追慕容永于高都,克之。”
“《魏书地形志》:建兴郡,慕容永分上党置建兴郡,领县可考者二”。
长子:“《晋书·载记》:慕容永败,奔还长子,(慕容)垂进围之。永将贾韬等为内应,垂进军入军入长子,获永于北门,戮之。(翟)钊所统七郡,永所统新旧八郡,悉归垂。”
阳阿:“汉旧县,图经:晋罢,太元中慕容永复置,兼建兴郡。按此,则阳阿属建兴郡也。”
据此看出,建兴郡仅辖阳阿一县,且郡县合一,两块牌子。是时,高都和泫氏仍属上党郡。长子名义隶建兴郡,但作为京都,直隶雍州,实为一郡。《十六国疆域志·卷十二·后燕》载,上党郡领县六,无长子。
西燕国的行政管理也是州郡县三级制,原为一州八郡,在都城长子设有雍州,而雍州牧由皇帝慕容永兼任,所辖八郡,史称旧八郡。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烈宗孝武皇帝太元十七年(392年)“翟钊(翟魏最后一位皇帝)败,单骑奔长子”。因曾为魏帝,慕容永对单骑来奔的翟钊高看一眼。“西燕主永以钊为车骑大将军,兖州牧,封东郡王”。侨领原翟魏兖州七郡,和长子合称新八郡,级别上仅次于慕容永。一旧一新,一实一侨,理论上形成西燕国两州(雍州、兖州)十六郡地域。史称“新旧八郡”。次年,后燕灭西燕。《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卷》“太元九年(393年),(后)燕人执永,斩之”。“得永所统八郡七万户”。《晋书·载记》:“永所统新旧八郡,户七万六千八百,悉归(慕容)垂(后燕皇帝)”。《后燕录》“建兴九年,(慕容)垂以慕容凤为雍州刺史,镇长子。”
《十六国春秋》载:“西燕国国祚过短,历经七主,享国十年,且国力不盛,享国不足纪”。连国号都没留下,在二十五史中并入后燕。
魏晋时期,有一种现象叫“双头州郡”,两州(郡)为同一刺史(太守),并且两州同治一地。还有侨置州郡县的记载,因慕容永兼任雍州牧,在长子侨置雍州,最为典型。
《中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是一段分裂混战的历史,各地各代统治政权大量增置、侨置州郡,废置无常”。但开创了晋城历史新纪元,为晋城地区从上党郡分立开了一个头。晋城地区从此由县而郡,由郡而州,并立于浩瀚的历史潮头,然同时埋下古县高都衰退的伏笔。
北魏统一北方后,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建兴郡从晋太元九年(393年)到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528—530年)凡136年。永安二年(529年),孝庄帝元子攸罢建兴郡,置建州,成为省级行政区,增设高都、长平、安平、泰宁四郡,将高都、玄氏从上党郡划入,将濩泽、端氏从河东郡划入,新设高平、东永安、西河、西濩泽、高延四县,基本形成今晋城市版图。
此次区划调整,虽增设了高都郡,但使高都在历史的地位更趋边缘,特别是设立国家一级行政区,使高都县弱化为三级小城。从逻辑上讲,建高都城,移“州治”出高都县(城),此时正为合情合理。因“高都城”仍在高都县境,故北齐和后周地理志均以高都县为治。隋唐改“高都”为“丹川”,析“丹川”置“晋城”,省“丹川”入“晋城”,来回三个折腾,使历史进入昏昏,出现“高都城”与“高都”之争。
《魏书·地形志》载:建州,治高都城。而高都郡治和阳阿县治则语义不详,没有明确指出。说明州治已出“高都县城”。《宋书·州郡志》曰“自汉至宋,郡县无移改者,则注云“汉旧”,其有回徙,随源甄别。若唯云“某无”者,则此前皆有也。若不注置立,史阙也”。当是写史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高都城”为“州”而建,新置”高都郡”治“高都县”也。
大阳古镇西门阁。后建兴郡撤阳阿县,建州复置
《魏书·地形志》载:“建州,慕容永分上党置建兴郡,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复。永安中罢郡置州。治高都城”。领郡四、县十:
高都郡:永安中(529年)置,领县二。高都,二汉、晋属上党,后属。阳阿,二汉属上党,晋罢,后复属。
长平郡:永安中置,治玄氏城,领县二。高平,永安中置,治高平城。玄氏,二汉、晋属上党郡治。
安平郡:领县二。端氏,二汉属河东,晋属平阳,后属,真七年省,太和二十年复。濩泽,二汉属河东,晋属平阳,后属。
泰宁郡:孝昌中置,及县。领县四。东永安、西河、西濩泽、高延。
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全国先后设置东南、北、南、西、西南、河南、山东、朔州、豫州、扬州、河阳、建州、徐州十三道,为省级行政区。每道置行台,一道辖数州、十余州至数十州。建州改为建州道行台,治高都县,辖高都、安平二郡。
《北齐地理志》载:“建州,治高都县,后魏置建州,北齐因之”。“北齐废长平泰宁二郡,天保七年(556年)后,建州只领二郡”。
高都郡:治高都县,县二,高都、高平。
安平郡:治端氏县,领县二。端氏、濩泽。
端氏县驻地有精美的北魏石刻
《读史方舆志》“北齐废阳阿入高都”。《元和郡县志》“高齐文宣帝省玄氏县,自长平移高平县理之。仍改高平县属高都郡。”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577年,北周灭北齐,历史进入北周时代。
《北周地理志》:建州,旧置,治高都,领郡二:
高平郡:治高都,改高都郡为高平郡,县二,高都、高平。
安平郡:治端氏,县三,获泽、端氏、永宁(旧曰东永安,并置泰宁郡,北齐郡废,县改为永宁)。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废天下郡,将东汉末年以来一直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隋朝从583年至607年实行州县制共24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
《隋书地理志》:长平郡,旧曰建州,开皇初改为泽州(《读史方舆志》隋炀帝改泽州为长平郡)。统县六。
丹川,旧曰高都。后齐置长平、高都二郡,后周并为高平郡。开皇初郡废,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丹川。高都从历史地名中退出。
自公元前242年,“封晋君以端氏”,得名“高都”。三家分晋后,魏独称晋,始置高都县,秦汉因之,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529年),罢建兴郡,置建州,将高都县从上党郡划入,一直到唐武德九年(626年),省“丹川”入“晋城”,“高都”才被彻底废弃,沦为村野。
至于“高都城”和“高都”之名,实则上是“州城”和“县城”表达上的不完整,但都在高都县境,犹如今天“泽州县金村镇的“丹河新城”,泽州县政府驻丹河新城,也在金村镇一样。唐武德二年(619年),于古高都城置晋城县,将“高都城”改为“晋城”,以“晋”取代“高都”,保留“城”字,遂称“晋城”,把由“高都”改称的“丹川”撤销,并入“晋城”,高都成村,就和撤乡并镇一样。《凤台县志》:“北魏高都、齐周建州、隋丹川、唐晋城,统在今治(高都城)”,其中“隋丹川”略显武断。“隋丹川”是由“高都县”改之,又析“丹川”置“晋城”,后省“丹川”入“晋城”,其“治”所在,当从此序。
高都镇历史文化展览馆。建州、泽州源此,丹川或未必
客观上讲,州、郡、县三级政府也不可能同在一城,但隋初罢郡置州,后又改州为郡。唐初实行道州县制,实际是州县二级制,区划调整频繁。武德年间,晋城地区先后置有盖、建、泽三州。武德元年,将长平郡改为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盖城四县。于“高都城”置建州,析“丹川”置“晋城”以隶之。于濩泽县置泽州,领濩泽、沁水、端氏三县。武德六年,废建州,把晋城、高平划入盖州。八年,移泽州治端氏。九年,省丹川、盖城入晋城,移盖州治于晋城县。贞观元年,区划重新进行整合,留泽州,废盖州,自端氏县移泽州治于晋城县。是时,泽州治晋城,统县六:晋城、高平、濩泽、沁水、端氏、陵川。天宝元年(742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泽州。晋城地区区域划分基本定型,至今再无大的调整。
北朝兴替,隋唐演义。因西燕主慕容永分上党设“建兴郡”,使“建”字成为地名主体特征,“高都县”因此谙然失色,与历史渐行渐远。自(前247年)蒙骜攻魏“高都”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丹川”,一直到唐武德九年(626年),省“丹川”入“晋城”,这个有着高贵血统,悠久历史的古县,阴差阳错地被历史淘汰,沦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高都县城”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延续868年之久。
太行苍苍,丹河汤汤。从“高都”到“晋庙铺”再到“晋城”,这些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地名,留下了一个有“高都”的记忆,诞生了一个叫“晋城”的名邦。
(图片及图说为编者所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