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像如何影响城市?

王方杰 重庆瞭望 2023-07-29
昨天6.18,重庆直辖26周岁生日。新重庆风华正茂,奔赴而立之年。

昨天,重庆日报举办了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第7次大型主题摄影活动。对重庆而言,这是一场全民的视觉盛宴,也是组织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全景式记录这座城市的影像总动员。

记录生活、发现美好、表达感情。摄影师们从零点开始忙碌,按照自己对城市的理解按下快门。看起来零零碎碎,串起来丰富多彩。他们身披统一马甲,穿行大街小巷,捕捉精彩瞬间,用镜头感知着城市的脉搏和温度。6.18已经成为他们的节日,全情投入,倾情表达。

从眼睛观察,绘画描摹,到胶片记录,进入数码时代,人们通过“画面”表达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准。尤其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影像作品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被快速识别、发掘并形成影响力。一张图片、一个视频瞬间就可能成为爆款、冲上热搜,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从非技术的角度,来聊聊影像是如何影响城市的?


百万市民拍重庆活动启动仪式。李文科 摄/视觉重庆

“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摄影活动,成功举办了六届,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很强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一个数字文化平台。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更精彩。活动6月初启动,时间早于往常,前期举办了摄影展,对以往六届的精彩影像成果进行了“小结”式展示,还邀请了川渝两地优秀摄影师共同参与,启动了“幸福社区影像计划”等。

说到“幸福社区影像计划”,今年6月2日开始,主办方安排了蹲点拍摄邢家桥社区。记者以微记录、慢镜头、全方位的方式,观察“幸福社区”到底幸福不幸福,有怎样的幸福,用镜头说话。

这个曾经以“脏乱差”闻名的上万人老旧小区,因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兰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画面,尖锐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就是通过摄影记者和普通居民的镜头记录下来的。

黄桷树下,谢兰拿着喇叭讲政策、居民带着凳子摇着蒲扇围成一圈一圈开坝坝会、谢书记请居民吃饺子……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生动记录了重庆老旧小区的旧貌与新颜、基层干部的努力与坚守、普通群众的矛盾与转变、基层治理的现状与成效,以影像的力量凝聚民心,记录城市发展。

这个活动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形成共情,掀起重庆全民摄影的热潮,关键就在于它是一次老百姓记录自己生活日常的“发现之旅”。

往届获奖作品——《清晨的滨江步道》朱晓兰 摄/视觉重庆


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普通市民参与者,都有强烈的参与感:走进街区社区农村,寻找素材,大美风光、城市细节、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改善,都是手中镜头捕捉的对象。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发现新事物、讲述新故事、记录新变化、探秘新景点。“咔嚓”声中,定格美好。

一组照片就是一个故事。短短一天下来,几万张照片,就是万千个场景,万千个故事。把这些场景和故事串联起来,就是重庆精彩的生活百态,活化的城市烟火,清晰的发展印迹,很有意义。

▲往届获奖作品——《志愿者》。张宇 摄/视觉重庆

影像之所以影响城市,是因其独特的影响力、穿透力、治愈力。

昨天是父亲节,还记得13年前的父亲节,那张火遍全网的重庆“棒棒父子照”吗?一位父亲肩上扛着高过头顶的包裹,光着上身,左手扶着货物,右手牵着儿子,嘴巴里叼着香烟,眼神坚定,步伐稳重,一步一步下着台阶。

“扛起的是生活,牵着的是责任。”这张感动了无数网友的照片,真实记录了重庆人面对生活的坚毅和乐观,在生活重压之下那份执着与温情。据摄影师许康平说,他也没想到他的这张照片当年会这么火,也因此与照片的主人公结缘。许康平每年都会去他家里吃一顿饭,拍他的一天,坚持至今。

他乐观,不抱怨,总爱笑,不吐槽。照片中的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棒棒军”变成了明星人物,用勤劳的双手,从棚户区“扛”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全家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有网友说,看到这张图片,什么也别说,就很治愈。在生活中,这样的影像故事,其实很多。事实上,影像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其影响力还远不只这些。

往届获奖作品——《鱼肥人欢》樊强 摄/视觉重庆


影像塑造城市名片。通过影像全方位展示城市的地标,如道路、交通、桥梁、景区、江河湖泊、标志性建筑等,都可以成为城市构造最有辨识度的名片,人们通过这些名片形成对城市的认知或最初印象。就像海明威说的,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它都会与你同在。这个“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最初的体验感。

影像繁荣城市文化。优秀的影像作品可以丰富城市历史、繁荣城市文化、塑造人文精神,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价值。尤其文旅价值,是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其画面感和体验感最为直接,有利于带动城市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影像推动城市治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人人也可“随手拍”,既可记录美好,也可以发现城市的问题,给城市“挑刺”。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脏乱差等社会问题,可以通过及时传播引发社会关注和部门重视,推动城市治理更加科学规范。

影像促进城市营销。百万市民拍重庆活动,通过网络传播,形成巨大流量,是一次很棒的城市营销。百万人线上线下互动,分享精美图片,不断扩散城市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是城市营销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新影像时代的城市营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好的影像作品还可以展示、改善、甚至直接提升营商环境。“给人留下个好印象”,毕竟很重要。

往届获奖作品——《比赛现场》。袁林 摄/视觉重庆

5G技术催生了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为影像影响城市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前不久,一位居住在重庆的外国小姐姐在TikTok上发布系列推荐重庆的短视频,展示重庆美食、美景及建筑,短短几小时流量突破数百万。外国网友都被重庆的赛博朋克风格震惊到了,称赞重庆是“梦想之城”“赛博之城”,“浙江宣传”还对此进行了推文关注。

重庆在TikTok上成功出圈,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情,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每个人都是城市推广大使。互联网时代,世界是平的,每个置身城市的人,都应主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人,为城市发声,出谋划策,传播城市的正能量,为城市的发展感到骄傲。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的推广大使。不要觉得你跟这座城市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她的兴衰荣辱、光荣梦想、发展前景,都与你息息相关。

放下架子与他人平等对话。百万市民拍重庆活动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大家感知到拍的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风景。摄影师端镜头的姿势是“平”的,既没有“仰视”,也没有“俯视”,这个视角本质上体现的是影像与他人的平等对话。

联想到今天部分媒体的传播策划,高高在上,先入为主,先设置议题,确立观点,然后搜罗所谓材料来印证。这样策划生产出来的作品,颠倒了主次,混乱了逻辑,怎么可能让人从心里真正接受?

要更加开放地拥抱互联网。新影像时代,影像的时效性更强,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拥抱数字重庆。有人认为,互联网“乌烟瘴气”,不敢轻易“触网”。事实上,只要懂得互联网的特性,管好、用好、治好互联网,不仅节省成本,甚至可能“一本万利”。

往届获奖作品——《高铁开通前》张万春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作为主流媒体,之所以下大力气打造这个品牌影像活动,就是想打破传统媒体的窠臼,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互联网,转变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更好营销城市,助力城市发展,争取更多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收获更多流量,形成双向奔赴。

万源归宗,在此基础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还创办了视觉重庆图片库。目前,视觉重庆拥有100余万张珍贵的重庆历史影像,编辑入库50余万张图片,成为了众多图片需求单位的影像采集平台。视觉重庆已组建万人拍客团,签约摄影师千余名,城市影像服务团200余人。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平台会越来越精彩。

著名摄影师伊莫金·坎宁安说:“你问,我最喜欢自己的哪一张作品?我明天要拍的那一张。”

镜头是会说话的,好的作品始终在路上。百万市民拍重庆活动还会不断完善,继续成为这座城市的影像标杆,不断为“大美重庆”提供新的注解,持续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贡献影像力量,为新重庆增添更加鲜明而美好的辨识度。未来一定更精彩!



责编丨杜铠兵

责校丨冉苗俊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刘海涛


往期精彩内容


新重庆,向未来

●最卷“6·18”,卷的是谁?

重庆的文艺范儿如何炼成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