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该怎么“下”
暑期来临,全国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青年学子们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实践,用知识和热情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书写时代华章。
不知何时,形式主义之风开始在“三下乡”活动中弥漫,让其变了味。不少人对“三下乡”认识不足,或盲目跟风,或寻求“镀金”。一些地方只唯上不唯实,追求表面喧嚣而忽视实际成效。甚至还有个别组织者将“三下乡”视为政绩工程,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进。
形式主义,绝不是“三下乡”的应有之义。如何避免把“好经”念歪,让“三下乡”真正“下”到老乡的心坎,检验着我们的工作方法和诚意,也考验着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的决心与智慧。
举办了20多年的“三下乡”活动,热度何以经久不衰?
自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以来,“三下乡”活动便肩负起连接城乡、服务农民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下乡”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常态化发展新格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三下乡”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卫生提升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助力。
契合农民生活之“盼”。近些年,“三下乡”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涵盖了文艺演出、图书报刊赠送等深受农民喜爱的文化下乡活动,又囊括了农业技术培训、科技信息普及等实用性较强的科技下乡活动,还有医疗义诊、健康知识宣讲等贴近民生的卫生下乡活动,紧密贴合农村实际,全方位满足了农民的多元化需求。
得益参与力量之“广”。当前,“三下乡”活动参与主体愈发多元化,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青年学生纷纷加入:政府从政策、资金和组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团队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更是成为“三下乡”活动的主力军,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将知识和汗水洒在乡村这片广袤的热土上。
彰显社会效益之“著”。通过“三下乡”活动,不少农村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
比如,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随着“三下乡”活动的深入实施,当地文化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省歌舞剧院等文艺院团组成的“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在剑阁县进行了覆盖巡演,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歌舞、相声、川剧、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传递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下乡”的深远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服务乡村,更在于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磨砺,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但一些地方形式主义的做法,却让这一原本旨在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现实中,有不少人,包括青年学生,将“三下乡”当成体验生活,或者简单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或者拍几张照片、写几篇调研报告,就匆匆结束。有的甚至把“三下乡”当成“观光游”“跟团游”,只看景色,不找问题、不做实事,完全背离了活动的初衷和使命。
此前,一篇名为《叔叔阿姨,暑假请不要来我们这里支教了》的文章在网络刷屏。其之所以引发各界关注,就是因为触及了支教活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文章中的一句话“你们是旅游来的,你们是为了体验贫瘠而奔向贫瘠而来的”,更是将试图以“体验”之名掩盖实质上的旁观或消费贫困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形式单一,缺乏新意。有些团队在活动前没有做好充分调研,不了解农民群众实际需求,导致活动内容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比如,一些“三下乡”活动,每年大同小异,基本上是“老三样”,发放一些宣传资料,或进行简单的宣讲义诊活动。类似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消磨了基层群众的好感和信任。
只看“声量”,不管质量。个别地方和团队存在官僚主义做派,重形式讲排场要面子,有的更是将“三下乡”当作政绩工程打造,当地群众明里忍气吞声,暗里怨声载道。例如,个别乡村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和社会影响力,不顾当地实际情况,耗巨资组织大规模的文艺演出或宣传活动,喧嚣过后,只留一地鸡毛,无法给农民群众带来长远的利益。
只想当下,不顾长远。“三下乡”活动不应是一次性的公益活动,更需要后续的跟进和持续支持。然而,在一些地方,“三下乡”成了“一锤子买卖”,活动结束后往往就没了下文。比如,有的团队在活动期间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一些技术指导和培训,但活动结束后没有后续的跟进和支持,导致他们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合川区太和镇石岭村,志愿团队的师生们围绕“太和黄桃”的包装设计进行试验。记者 万难 辛飞 摄/视觉重庆
“三下乡”,不能“为下而下”,也不能“一下了之”。让“三下乡”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关乎农民朋友的获得感与参与感,也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色与发展。
“三下乡”,要奔着问题“下”。“三下乡”不是“过家家”,而要奔着问题去。活动开展前,要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实际需求,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对核心关键问题进行精准定位。对于参与者来说,不仅要做到人下乡,心也要“下乡”,深度融入乡村生活,多与农民朋友聊聊天、谈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积极参与农村的生产劳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治理,在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2022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志愿服务实践团深入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开展了包括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支教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当地群众和主流媒体一致好评。
“三下乡”,为增强实效“下”。增强实效,需要在活动形式上求变求新。传统的“三下乡”活动往往侧重于文化宣传、科技培训和卫生服务等方面,但随着农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活动内容与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
各地可尝试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元素融入“三下乡”活动,开展线上咨询、远程医疗、智慧农业等新型服务;还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域性和辨识度的活动项目,如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以吸引更多村民、游客、青年学生参与其中。
今年3月,中央宣传部等多部门部署开展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其中提到,要持续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围绕这一当下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可以利用“三下乡”活动的契机,邀请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以及文化学者深入乡村,通过讲座、研讨会、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文明节俭的婚嫁新风,倡导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的乡村新风尚。
“三下乡”,要长久持续“下”。农村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三下乡”活动也不能只是一阵风,必须强化后续跟踪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活动成果在农村的落实情况,收集农民群众的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更加长效的工作机制,如完善高校与农村之间点对点帮扶机制、设立农村服务站、建立志愿者队伍等,确保“三下乡”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下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让“三下乡”回归初心,特别是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方为时代所需、青年所向、民心所盼。